帖子标题 | 作者 | |
---|---|---|
那么无色界呢?无色界没有天主,因为无色界无色,都没有色身,谁能统治谁?所以无色界天没有天主。第三个功德,因为阿罗汉是出三界的圣者,而诸天天主甚至我见都还没有断,所以诸天天主以及所有天人都应当要供养阿罗汉,所以阿罗汉又名应供。阿罗汉受人供养是心安理得的,绝对不必心有惭愧,因为他具足杀贼与无生的功德,当然受供无愧。为什么具足这两个功德可以受供无愧呢?因 | admin 2020-06-20 |
|
那么无色界呢?无色界没有天主,因为无色界无色,都没有色身,谁能统治谁?所以无色界天没有天主。第三个功德,因为阿罗汉是出三界的圣者,而诸天天主甚至我见都还没有断,所以诸天天主以及所有天人都应当要供养阿罗汉,所以阿罗汉又名应供。阿罗汉受人供养是心安理得的,绝对不必心有惭愧,因为他具足杀贼与无生的功德,当然受供无愧。为什么具足这两个功德可以受供无愧呢?因 | admin 2020-06-20 |
|
而他对色界境界─也就是色界有─对他的色界五蕴还有所执著,所以舍不掉;但人家可以舍掉,就转生到无色界天去。无色界天中没有天的境界,因为他们都没有色法,只有受、想、行、识;他们的受、想、行都是四空定的境界,没有色身,所以识阴─这时只剩下意识─就住于四空定的境界之中。无色界天本来不该称为天,但因为他们的境界超过色界天,所以依旧称为无色界天。那么在四禅天的 | admin 2020-06-20 |
|
由于情与想的多寡不同,导致舍报后往生的处所有各种差异,细说则有下列分别:一、纯想,可以生到欲界六天,或色、无色界天。二、纯想又兼具福德智慧及清净愿力,就可以随着自己愿力往生任何佛国净土,觐见十方佛。三、情少想多,成为飞行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剎等,可以无障碍的游行于四王天。四、如果情少想多,但是有善愿善心护持佛法的人,或护持持戒的人,或护持 | admin 2020-06-08 |
|
由于情与想的多寡不同,导致舍报后往生的处所有各种差异,细说则有下列分别:一、纯想,可以生到欲界六天,或色、无色界天。二、纯想又兼具福德智慧及清净愿力,就可以随着自己愿力往生任何佛国净土,觐见十方佛。三、情少想多,成为飞行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剎等,可以无障碍的游行于四王天。四、如果情少想多,但是有善愿善心护持佛法的人,或护持持戒的人,或护持 | admin 2020-06-08 |
|
色界、无色界诸天也都有大福德,我们应该检查自己有没有这些往生的福德?如果没有,应当心生惭愧,好好计划取证色界天、无色界天的福德,然后再回向继续生于人间行菩萨道。如果能如此念天,当然不会下堕,这也是菩萨的基本基础嘛!所以在家菩萨要具足六念。由以上的道理,说念戒、念施、念天属于福德庄严。--------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三辑)》<二庄严品>第十二学佛人 | admin 2020-06-08 |
|
但是三乘贤圣们在人间证得四禅、四空定的境界,却都可以现观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的虚妄,所以异於六凡众生,所住的三界九地境界就不是众生居。由此而知,已断我执的贤圣都与众生同住於三界中,但却是已离三界生死的。至於俱解脱的修证,其实仍是因解脱慧而得解脱果,非因定境、定力而得解脱生死。这是说,外道修行者,假使证得非想非非想定,其定境坚固具足者,能往生於非 | admin 2020-06-08 |
|
又如修学禅定,一出定又会与世俗粗重的五尘相应;生到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也有一定的寿命,福报享尽还是会下堕;因此只要身心有热恼无法定下来、无法寂静,对三界任何一法有所着,都无法脱离烦恼的范围与系缚。而为什么修行人要对治烦恼障呢?只要是三界烦恼所系,障碍出离三界,这个烦恼障就无法让我们顺利地实证解脱果。在二乘法中就是三缚结——我见、疑见 | admin 2020-06-08 |
|
地狱中有容貌丑陋,如烧杌木;傍生中有其色如烟;饿鬼中有其色如水;人天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中有形色鲜白;无色界天元无中有以无色故。随其先业应托生处,所感中有即如彼形。由圣教的开示可以知道:中有随着他所将要往生之处,他的形类便会与将往生之处的众生相似。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在中有阶段,就已经有不同形类的中阴身了,所以并不会有──没有投胎的话就变为鬼──这样的现 | admin 2020-06-08 |
|
由于情与想的多寡不同,导致舍报后往生的处所有各种差异,细说则有下列分别:一、纯想,可以生到欲界六天,或色、无色界天。二、纯想又兼具福德智慧及清净愿力,就可以随着自己愿力往生任何佛国净土,觐见十方佛。三、情少想多,成为飞行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剎等,可以无障碍的于四王天。四、如果情少想多,但是有善愿善心护持佛法的人,或护持持戒的人,或护持持正 | admin 2020-06-08 |
|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眼识(能观);耳识(能听);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诸法);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二)心所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1、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触(由境生心);受(由触生受); | admin 2020-06-08 |
|
![]() |
可是仔细再想一想,只要未来世的一切苦乐果报都是由神来决定的,而神不管是欲界天的天神或色界、无色界天的天神,其实跟人一样是具足、或者多分、少分的五阴十八界所成,必定不免有着或轻或重的七情六欲,也就不能完全免除因私心而被贿赂或被蒙蔽的可能性。因此,为了祈求神佛赦免自己所造的罪过;或者只想着到宫庙寺院去烧香供养神佛,希望求得财富、福报,求多子多孙,乃至求 | admin 2020-02-21 |
![]() |
之所以受苦不断而无法出离的原因为何?因为根本就不知道这些贪著就是造成未来世的苦因,甚至不知道这样贪著享乐有何不对、有何不可?当然还有些人是造作了善业,因此而于未来世能生于欲界天;或者有些人执著于修定,使得未来能生于色界、无色界天;但因为贪著于这些善业的造作,或者对定境的执著,所以仍然无法出离三界轮回。而这些生于欲界诸天,色、无色界诸天的众生,当他们 | admin 2020-02-21 |
![]() |
耽着五欲,远离诸佛,障碍生天,何况得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3)因此,如果不能看清五欲其实是引生种种苦的根源,而耽着于五欲,便无法解脱于欲界境界,更何况能生色界、无色界天?如果不能看清楚五阴自己的本质是虚妄不实,仍然贪求于五阴的种种境界,那么解脱道的我见就不能断,便不能成就初果须陀洹;这样都是无法解脱三界轮回生死的,更遑论能成 | admin 2020-02-21 |
![]() |
学佛人往往因为误认无余涅槃境界,以及误认意识心是常住心的缘故,就死不了意识心对自己的贪爱与执着,就会在死后想要保持意识心的存在,因此不得不再度入胎,或者是往生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中,自以为是无余涅槃的境界,当天寿报尽以后,就又下生人间的畜生道或饿鬼道中了。所以这段经文中,特别注重意识觉知心的认知,要大家别再贪爱及执着意识心。所以,我见与我执的断 | admin 2020-02-21 |
![]() |
众生不了解这个道理,而继续追求种种为了满足自己的身心之事、之物,甚至因此而造了恶业,而导致未来世下堕地狱受大苦恼,求出无门,何苦来哉?有的则是造了其他小恶业,而导致下堕畜生道、饿鬼道中受苦,而仍然懵懂无知,之所以受苦不断而无法出离的原因为何?根本就不知道这些贪着就是造成未来世的苦因,甚至不知道这样贪着享乐有何不对、有何不可?当然还有些人是造作了善业 | admin 2020-02-21 |
![]() |
地狱中有容貌丑陋,如烧杌木;傍生中有其色如烟;饿鬼中有其色如水;人天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中有形色鲜白;无色界天元无中有以无色故……。随其先业应托生处,所感中有即如彼形。】(《大宝积经》卷56)由圣教的开示可以知道:中有随着他所将要往生之处,他的形类便会与将往生之处的众生相似。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在中有阶段,就已经有不同形类的中阴身了,所以并不会 | admin 2020-02-21 |
![]() |
耽著五欲,远离诸佛,障碍生天,何况得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3)因此,如果不能看清五欲其实是引生种种苦的根源,而耽著于五欲,便无法解脱于欲界境界,更何况能生色界、无色界天?如果不能看清楚五阴自己的本质是虚妄不实,仍然贪求于五阴的种种境界,那么解脱道的我见就不能断,便不能成就初果须陀洹;这样都是无法解脱三界轮回生死的,更遑论能成 | admin 2020-02-21 |
![]() |
但事实上非如是所言,如三界中之无色界天人,是属无色蕴无色身之天人,也称为有情,其也有意根,命未尽了,只是无色身尔,常劫处于定中,属无色身之天人。因此意根非是色法,属心法,但为与意识有所区别,乃取其音译为末那,即是大乘法之第七识意根末那。阿含经常云:意法为缘生意识意根缘法尘而生意识了别,意根是意识的俱有依,若无意根缘法尘,便无意识了,因此在五无心位中 | admin 2020-02-21 |
![]() |
如果说戒论也乐于听受,那么再为他解说要如何行十善业道而得生欲界天,以及如何修四禅八定而往生色界、无色界天等生天之论。假使这些他都能够听得进去,佛陀就再为他说: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长阿含经》卷二十)也就是告诉他,修集了十善业道,可以在未来出生到六欲天,享受五欲之乐;但是是有许多过失的,是污秽不清净的,当欲界天的天福享尽的时候呢,就会随着 | admin 2020-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