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 三摩地

2018-07-20

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 三摩地

2018-07-20

其佛身光,及智慧明,照无量无边。相德佛者,北方去此无量无边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不可动,佛名相德,今现在说法。其佛福德高显,犹如幢相。无忧德者,东南方去此无量无边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月明,佛号无忧德,今现在说法。其佛神德,令诸天人无有忧愁。宝施佛者,西南方去此无量无边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众相,佛号宝施,今现在说法。其佛以诸无漏根、力、觉、道等宝 三摩地

2018-07-20

智慧,名曰贤光。神足精勤,名曰大化。尔时魔王,名曰无胜。有提婆达多,名曰寂静。阿弥陀佛,与丘六万人俱。“若有受持彼佛名号,坚固其心,忆念不忘,十日十夜,除舍散乱,精勤修习念佛三昧。知彼如来,常恒住于安乐世界,忆念相续,勿令断绝。受持读诵此鼓音声王大陀罗尼,十日十夜,六时专念。五体投地,礼敬彼佛。坚固正念,悉除散乱。若能令心念念不绝,十日之中, 三摩地

2018-07-20

云何观察?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十七种,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三十七愿刹中菩萨,受持经法,必得辩才智慧。第三十八愿刹中菩萨,辩才智慧,不可限量。第三十九愿刹中菩萨,得金刚那罗延力〖那罗延,天上力士之名〗,身皆紫磨金色,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第四十愿我刹清净,照见十方无量世界。菩萨欲于宝树中,见十方一切佛刹,即时应现。第四十一愿刹中菩萨,虽少功德者,皆知见道场树。[按]此段乃一经之要旨,重在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三摩地

2018-07-20

从此一失人身,何时更当解脱?所以有智慧人,将欲度生,先求见佛。果能一心不乱,念佛往生,业已为金刚不坏之身,然后可行随类度生之愿。譬如救溺,须自乘舟筏,方能引人出水。若徒从井救人,未有不与之俱溺者。非阙慈悲也,正善用其慈悲也。第二疑问:诸法体空,本来无生,平等寂灭。何乃舍此求彼,欲生西方?经云:“心净则佛土净,欲求净土,当先净心。”何乃不求 三摩地

2018-07-20

西归直指卷三如如居士劝修行文理障更甚于欲先要知三世之说又要明因果之理孔子必定说过三世勿以短命自待不可隘其见闻藏经不可不读奘法师善于启发当于肉躯生厌离心大孝人不愿入胎大贵人须知自惭蚕茧喻簖篮喻马喻野狐喻归咎冥王扑灯蛾窗内蝇调马四法眼药有愿必遂为僧者必宜修净土高僧亦当修净土不可甘心作鬼九类皆当往生念佛无枉用之力人间胜事无如念佛启信杂说以净土之说,劝大智 三摩地

2018-07-20

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则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我等则但有无量业系烦恼,生死缠缚。心性是一,迷悟天渊。静言思之,岂不可耻?譬如无价宝珠,没在淤泥,视同瓦砾,不加爱重。是故宜应以无量善法,对治烦恼。修德有功,则性德方显。如珠被濯,悬在高幢,洞达光明,映蔽一切。可谓不孤佛化,不负己灵。是为发菩提心第七因缘也。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 三摩地

2018-07-20

枣柏现生证圣,神通智慧,不可思议,定是华严会上菩萨示现。所有言说,当无错谬。答枣柏虽菩萨示现。以经未全来,不能预断,故作此说。按枣柏造论,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论成之后,随即入灭。历五十余年,至德宗贞元十一年,南天竺乌茶国王,方进普贤行愿品四十卷之梵文。至十四年,始译毕流通。其前之三十九卷,即八十华严之入法界品,而文义加详。彼第八十,善财承普贤威神之力 三摩地

2018-07-20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由迷真逐妄,背觉合尘,全体转为烦恼恶业。因兹久经长劫,轮回生死,如来愍之,为说诸法。令其返妄归真,背尘合觉。使彼烦恼恶业,全体复成智慧德相。从此尽未来际,安住寂光。犹如结水成冰,融冰成水。体本不异,用实天殊。然众生根有大小,迷有浅深。各随机宜,令彼得益。所说法门,浩若恒沙。就中求其至圆至顿,最妙最玄, 三摩地

2018-07-20

智慧以成烦恼,即常住而为生灭。经尘点劫,莫之能反。幸遇如来所说大乘显密诸经,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即彼客作贱人,原是长者真子。人天六道,不是自己住处。实报寂光,乃为本有家乡。回思从无始来,未闻佛说。虽则具此心性,无端枉受轮回。真堪痛哭流涕,声震大千。心片片裂,肠寸寸断矣。此恩此德,过彼天地父母,奚啻百千万倍。纵粉身碎骨,曷能报答。唯有依教修行, 三摩地

2018-07-20

九十六家邪智慧,百千万劫受轮回。不存宝界华池想,争得刀山剑树摧。但自净心生极乐,此中贤圣许追陪。佛袈裟下失人身,重得人身有几人?万行不如修白业,一心何苦恋红尘。法王立誓丘山重,迷子思归涕泪频。若解反观观自性,抛来掷去总家珍。娑婆生者极愚痴,众苦萦缠不解思。在世更无清净业,临终哪有出离时。百千经里殷勤劝,万亿人中一二知。珍重大仙金色臂,早来携我入莲池 三摩地

2018-07-20

及困时,即暂得苦策勤,晚眠早起,日日如健,神情变利,智慧日日增。若不行依,即名放逸不信之人。罪复不灭,万事不成,何况病苦?亦不得往生。第二口业,不得饮酒食肉,及五辛、糟醋、酒酵、麨面、乳酪、酥密、粳糯、世间上味饭食。如是等食,纵逢大饥,宁当忍饥即死,更不再食。杀盗淫妄语、嫉妒语、瞋恚语、我慢语、欺凌语、怨恨语、疑谤语、求财语、两舌语、说他人长短斗乱 三摩地

2018-07-20

吾以是观之,智慧者易生,能断疑故;禅定者易生,不散乱故;持戒者易生,远诸染故;布施者易生,不我有故;忍辱者易生,不瞋恚故;精进者易生,不退转故;不造善不作恶者易生,念纯一故;诸恶已作,业报已现者易生,实惭惧故。虽有众善,若无诚信心、无深心、无回向发愿心者,则不得上上品生矣。噫!弥陀甚易持,净土甚易往。众生不能持,不能往,佛如众生何?夫造恶业入苦趣, 三摩地

2018-07-20

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 三摩地

2018-07-20

幸宿生智慧猛利,又曾作《西方论》,赞叹如来不可思议度生之力,感得飞行自在,游诸剎土。诸佛说法,皆得往听,此实为胜。”拉予行,冉冉上升,倏忽千万里。至一处,随中郎下。无日月,无昼夜,光耀无障蔽。皆以琉璃为地,内外映彻,以黄金绳杂厕间错,界以七宝,分剂分明。树皆旃檀、吉祥,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数千万重。一一叶,出众妙花,作异宝色。下为宝池,波扬无 三摩地

2018-07-20

佛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慧,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故曰“应”也。“正遍知”者,知一切诸法实不坏相,不增不减。云何不坏?心行处灭,言语道过。诸法如涅槃相不动。故名“正遍知”。无碍光义,如前偈中解。【为生彼国意故。】何故言此?菩萨之法,常以昼三时、夜三时,礼十方一切诸佛,不必有愿生意。今应常作愿生意,故礼阿弥陀如来也。【云何赞 三摩地

2018-07-20

行十善法可以累积福德智慧,让我们下一生至少有生天的福德。但是,佛弟子更进一步的知道,最好能够往生净土,速得圆满道业;或者呢,发大心的菩萨愿意回入娑婆,继续来这个地方度众。所以平常我们就应该想一想:这一生自己往生以后,到底下一站要去哪个地方?比如说,如果我们想着要往生西方,那平日我们就应该依着《无量寿经》等等所说,念佛忆佛,向弥陀世尊发愿往生西方;而 admin

2018-07-20

但他们却茫然不知,像这种不需要透过修学菩萨道,也不需要长劫六度万行累积福德智慧,只要在自己心中观想成就就可以成佛的说法,根本没有修清净因,却可以得到清净果,这是完全违背法界因果正理的邪说。像是假藏传佛教的教主莲花生所造的《西藏度亡经》或称为《中阴救度密法》,还有索甲仁波切依照《度亡经》所写的《西藏生死书》当中,所说关于救度亡魂的观念,大多是依着西藏 admin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