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如果有机缘遇到善知识以正见教导,而愿意努力地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的话,透过善心以及智慧的因缘力,原来已定的恶果,也能够转变为重报轻受;原本的轻报呢?也可以转变为不必受报。所以说,如果能够依循来修行的话,是可以将后世重罪转变为现世轻受的。譬如说,已经发起初禅离开欲界爱的三果人和四果阿罗汉,他之前所造作的欲界诸恶业,就能够将未来要受的重业,转到现在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的智慧无限而且又是自在,佛具足佛菩提智——也就是四智圆明,包括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以及成所作智。佛是大医王——一般医生只能医世间病,佛能医的却不只是世间病,还能医治众生生死轮回病,这样才是能救护世间的世尊。由于这种能够普作大饶益,智无限自在,救护世间的功德,也就是福德、智慧而威德无比,所以称为世尊,是三界世间的至尊。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只是由时代辗转来到末法时代的今天,因为众生的善根以及福德智慧都已经逐渐转薄,性障转重,所以到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发起禅定,更别说是发起宿命通或者天眼通了;也因此,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人也相应少了许多。佛陀曾经有开示说:从无始以来,每位有情众生过去都有无量生,也都曾经修到四禅天去,所以几乎每位有情也都曾经有过宿命通、天眼通。只是因为一念无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可以知道既然这个恶鬼道的众生,他的福报都比人类少,表示他的智慧也是比人类差的,所以如果这些鬼神来教导我们的任何事情,都不应该相信,因为他们是没有福德、没有智慧的,我们只要布施饮食给他就好。我们继续往上来看,譬如说到了色界天,就是所谓的初禅,祂就要修禅定的业,如果往上再进升的时候,就要修把色身灭除的业。那修色界天禅定业时,祂要把欲界里面的爱断除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纯想又兼具福德智慧及清净愿力,就可以随着自己愿力往生任何佛国净土,觐见十方佛。三、情少想多,成为飞行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剎等,可以无障碍的于四王天。四、如果情少想多,但是有善愿善心护持佛法的人,或护持持戒的人,或护持持正咒的人(不含藏密自创的咒语),或护持实证禅定的人,往生后都是如来座下的神。五、情想参半,不飞升也不下堕,则生于人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纯想又兼具福德智慧及清净愿力,就可以随着自己愿力往生任何佛国净土,觐见十方佛。三、情少想多,成为飞行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剎等,可以无障碍的于四王天。四、如果情少想多,但是有善愿善心护持佛法的人,或护持持戒的人,或护持持正咒的人(不含藏密自创的咒语),或护持实证禅定的人,往生后都是如来座下的神。五、情想参半,不飞升也不下堕,则生于人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智慧的藏密学人,当自审思观察,应当知所对治。六、以所治损害故来说——《瑜伽师地论》卷9〈本地分〉中说:【谓如有一断所对治诸不善业,令诸善业离欲清净。】这就如同笔者一样,在深入了解经中所开示之佛法正义以后,自能发觉事情很严重,此时就应该赶快远离藏密诸邪法,并且努力改正、发露己过、殷重忏悔一切罪业、痴业,更能反过来努力弘扬,破斥邪说以救护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再者,从阿罗汉与菩萨累积的福德与智慧资粮的差异来说,诸地菩萨早在六住位将满心而明心见道前,从初住位就已开始外门广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菩萨六度;明心不退入第七住位后,进入内门广修六度万行,持续经过了十住、十行及十回向位,前后整整一大阿僧祇劫都在这上面修,乃至入地后还是继续修这六波罗蜜多,甚至加修方便、愿、力、智四波罗蜜多,再经两大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部分若要详知,唯佛能够究竟具足了知,因唯佛具足了知一切的因果,诸菩萨因为所证智慧的高低而能多分少分的了知。-----《正觉电子报第046期》般若信箱 (原标题:业障、共业与别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纯想又兼具福德智慧及清净愿力,就可以随着自己愿力往生任何佛国净土,觐见十方佛。三、情少想多,成为飞行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剎等,可以无障碍的于四王天。四、如果情少想多,但是有善愿善心护持佛法的人,或护持持戒的人,或护持持正咒的人(不含藏密自创的咒语),或护持实证禅定的人,往生后都是如来座下的神。五、情想参半,不飞升也不下堕,则生于人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九、有智慧的原因一者善能咨问智慧沙门婆罗门。二者显说善法。三者闻持。四者见说定法。叹言善哉。五者乐说。六者亲近正智人。七者摄护。八者勤修多闻。九者远离邪见。十者见痴恶人。不生轻贱。十、出生人道的原因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邪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绮语。六者不两舌。七者不恶口。八者不贪。九者不嗔。十者不邪见。于十善业。缺漏不全。十一、为什么有人爱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智慧的人,得到这些丰饶的财宝时,除了照顾自己的眷属之外,也会拿来广作有智慧的布施及救助,包括供养出家及在家修行人,或者种种德性高洁的人;并且广泛地救济度化一切有情,不会有贪爱吝惜的心念生起而觉得可惜。而因为广作布施利乐众生的结果,便种下许多福德种子,使得自己未来世也能广有资财,而继续行菩萨道。在这个故事里面叙述说:在波斯匿王时代,有一位婆提长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敬重智慧。具惭羞耻。心性柔软识知恩养。于善友所心顺无违。好喜舍施。知人高下。善观前人有益无益善能答对领其言义。善能和合亦能乖离。善能作使宣传言语。于种种语能善通达忆持不忘。亦复能知是处非处外道。有如是等无量众相。我今略说如是等相。是名从人中终还生人间。智者能知非愚能测。外道谛听。若从天中终生人间者。当有是相。智者应知。为人端正乐好清净。喜着花鬘及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破邪显正的路本来就不好走,因为有智慧的人永远是少数,永远都是多数人后知后觉、甚至是不知不觉的;因此大家不必怨天尤人,要把眼光放远一点,三十年后你们出去外面时,大家会尊称你:“你破参了!是第一义天!”(大众皆笑)大家会把大拇指举起来:“啊!第一义天!”但是现在你们出去时都会成为佛门异类,因为所修所证与人家都不一样,人家都说:&ldq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悭惜经书藏匿智慧不为人说者死作土木中虫。好带弓箭骑乘死堕六夷中。好猲杀生者死堕豺狼中。好着创华者死作载胜虫。喜着长衣者死作长尾虫。喜卧食者死堕猪中。好着彩色衣服者死作斑驳鸟。喜学人语调弄者死作鹦鹉鸟。喜谗人者死堕蟒蛇恶毒中。横恼他人者死作懊恼虫。为人喜传恶作信者死作鸱枭鸟。为人喜作殃祸语者死作野狐。喜惊恐人者死作[喋-口+舌]鹿虫。前身着木屣入寺者今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43.吝惜经书,藏匿智慧不教别人,死作土木中虫。44.喜好骑马射箭,死后转蛮荒地方。45.爱好打猎杀生,死堕豺狼。46.喜欢穿彩色衣服,死作斑驳鸟。47.喜欢学人语调,死作鹦鹉。48.喜欢宣扬别人坏事,死堕蟒蛇。49.蛮横恼害别人,死作懊恼虫。50.喜欢流传恶作剧信息,死作鸱枭鸟。51.常咒别人遭殃横祸,死作野狐。52.喜欢惊吓人,死作蝩鹿虫。53.前生控制人粮食,今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健康、财富、容貌、智慧这些业力都各个不同。有的业因可以得到无病的果报,有的则得到容貌端正。如同那个国王一样向负责卧具的人索要的东西是得不到的。所以,有智慧的人应该造作各种善因、善业从而去得到各种不同的果报。所以大家以后不用问,我放生了怎么夫妻还是老吵架、我都布施了怎么还得病、我已经不邪淫了怎么老是发不了财?这就和国王向管卧具的仆人要饮食一样。业力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聪明智慧为何因。前世诵经念佛人。娇妻妾美为何因。前世佛门结善缘。夫妻长守为何因。前世幢幡供佛前。父母双全为何因。前世敬重孤独人。无父无母为何因。前世多是打鸟人。多子多孙为何因。前世开笼放鸟人。养子不大为何因。前世皆是恨他人。今生无子为何因。前世厌恨人儿孙。今生长寿为何因。前世买物多放生。今生短命是何因。前世宰杀众生身。今生无妻为何因。前世偷奸人女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哈哈!对照一下自己以及周围同事,看对不对!!!于诸法中智慧浅入名阿罗汉。中入名辟支佛。深入名佛。如遥见树不能分别枝。小近能分别枝。不能分别华叶。到树下尽能分别知树枝叶华实。声闻能知一切诸行无常一切诸法无主唯涅槃善安隐。声闻能如是观。不能分别深入深知辟支佛少能分别。亦不能深入深知。佛知诸法分别究畅。深入深知也。如波罗奈国王。夏暑热时处高楼上坐七宝床。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有一位非常尊贵的妇女,她的名字叫作毘舍离;她不但非常有智慧,而且又贤能有道德。毘舍离十分敬爱信受佛法,常常恭请佛陀和祂的们来家里接受供养。而当时的国王,名字叫作波斯匿王,他因为非常赞赏毘舍离的智慧和贤德,就和毘舍离互相以兄妹称呼。毘舍离总共生了三十二个儿子,每一个儿子都长得非常的英俊,而且个个高大雄伟、身强力壮;他们站在众人之中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