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在佛法中,并不是祈求佛菩萨赐降某种物质,再由这些有形的物质来证得某些境界,或由这些物质来加持你在佛法上的修证;而是藉由佛菩萨的教导,了解佛法修证的方法,付诸于实修,因此而证得解脱道及佛菩提道,与有为有漏的欲界天甘露,都无关系。佛菩提道和解脱道为什么称之为甘露法门呢?这是藉譬喻来说明这两大法门的殊胜;譬如甘露琼浆是欲界中最好的食物,佛菩提道与解脱道则 admin

2020-06-08

  何者是内因缘法地界之相?身中坚固的部分,就是地大的功能差别;能让此身聚集起来的部分,就是水大的功能差别;能够让所吃的饮食等物消化的部分,就是火大的功能差别;能让身中的气息进进出出的部分,就是风大的功能差别;此身中有空间,能够让种种物质进进出出的部分,就是空大的功能差别;能够与五识以及有漏的意识,互相依倚而立而成就此身的名色之芽者,就是识大的功能差别 admin

2020-06-08

  既然有漏的业种还没有除断,那显然还没有真正的成佛;甚至还不能称祂为证得五分法身者,因为祂只有部分解脱身、以及部分解脱知见身,可是增上三学都还没有具足。譬如增上定学——也就是三地菩萨与增上慧学相应的增上定学(能与增上慧学相应的四禅八定)尚未发起,而且增上戒学也还不能发起,因为初地菩萨在性障上面已经除掉一部分的习气种子,这位三明六通的阿罗汉菩 admin

2020-06-08

  所以如果能够依止真善知识修学三归五戒、修学十善业道等福德资粮,明了了世间有为法都是杂染有漏的,并且发起了大菩提心,修学适合自己的摄心法门,能够在纷杂的现代社会中,培养出心得决定的真实定力;加上听闻了万法根本—如来藏心—的了义正法,再加上修学了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四加行,那么就有机会明心见性实证般若实相,就能逐渐断除烦恼,乃至于净除烦恼习 admin

2020-06-08

这样是在追求有漏的法,一世的果报受用之后,可能同时又造作种种贪执的因,无法向布施到彼岸迈进。既然相信了布施的果报,未来世缘熟的时候自可受用,所以就不需要再有这些不清净的执取。2、因为要达成其他的目的而布施。譬如给老板或上级送礼,希望加薪、升职;或是因为曾愧对于他人,想用布施的方式去获取对方的谅解;或因为受到了威胁或压迫才布施,比如交保护费。虽然是心 admin

2020-02-21

所以愿意灭除五阴十八界的全部自己,不让阴界入任何一法的自己继续存在,于是不再出生种种有漏的心行,对于蕴处界每一法都没有贪染执着,就是对自我的贪爱与执着全部灭尽了,不想让自己再有未来世的蕴处界出生于三界中,死时有把握可以做到,这就如同截断多罗树头一般,不再有对自己贪爱执着的心行出现了,这就是解脱。但这一段经文特别强调的是意识,意识是最难断除的,因为意 admin

2020-02-21

所以如果能够依止真善知识修学三归五戒、修学十善业道等福德资粮,明了了世间有为法都是杂染有漏的,并且发起了大菩提心,修学适合自己的摄心法门,能够在纷杂的现代社会中,培养出心得决定的真实定力;加上听闻了万法根本—如来藏心—的了义正法,再加上修学了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四加行,那么就有机会明心见性实证般若实相,就能逐渐断除烦恼,乃至于净除烦恼习 admin

2020-02-21

我们说一般世间凡夫他们也能够有四禅八定,但是他们的这种四禅八定是有漏的;声闻缘觉他们也有修四禅八定的三三昧,但是他们的这种三三昧,和菩萨依止于第八识如来藏所修的三三昧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知道佛陀的三三昧如此不可思议,心里也很希望能够达到佛陀三三昧的境地;但是要修三三昧的话,一定要戒行清净。想到这里,我们当然可以依这样的念佛心,而让自己的内外恶念、贪 admin

2020-02-20

我所说痈疮就是一切有漏的意思,是说六种尘境被接触与觉受的处所:眼之漏就是喜欢看到色尘、耳之漏就是喜欢听闻到声尘、鼻之漏是喜欢嗅到香尘、舌之漏是喜欢品尝各种的味尘、身之漏是喜欢身体的种种触尘、意之漏是喜欢保持在不断了知六尘诸法的了了灵知境界中,这就是我说生死痈疮中的一切有漏法。比丘们!我已经为你们说明了生死的痈疮,也解说了生死痈疮的根本;就如同世间尊 admin

2020-02-18

)为什么说发行是道场呢?也就是说,第八识如来藏祂能够发出有为法上的功德,有为法有两个部分来说:第一个是有漏的有为法,第二个是无漏的有为法。有漏性的有为法,例如众生贪著财色名食睡,或者贪著色声香味触等五欲法,这是有漏的有为法;又例如众生的我见、我执等等的烦恼,这也是有漏性的有为法。众生的我见以及我执这些烦恼,会因此而引生对自我的执著,这样会在每一世死 admin

2020-02-18

”说明了“痈”与“痈本”之后,世尊又接著开示说:“痈疮就是一切有漏的意思,说的是六种觉受的处所:喜欢看见色尘就是眼漏,喜欢听闻音声就是耳漏,喜欢嗅到香味就是鼻漏,喜欢品尝食物的味道就是舌漏,喜欢身体的种种觉触就是身漏,意漏就是不断地想要了知六尘诸法,这就是生死痈疮的一切有漏法。”这样子了解了“痈”与&ldqu admin

2019-04-24

”如果是常,就表示心真如的内涵(种子)永远不可能被转变;既然不能被转变,那么修之无用,何必修行?这个永远不灭不坏的第八识心,含藏了许许多多的无漏及有漏法种,无漏的法种也可以变异--经由修行而增长;有漏的法种也可以变异--经由修行而断除。在修道位中将无漏法种增长、有漏法种断除,终至完全净尽而不再变易了,就转变成佛地的真如,成为究竟佛。这只是内含 admin

2018-12-27

这里面我们也要了解一个道理,就是如果弟子没有出现有漏的问题,就先为他们制定各种戒条,虽然出发点是好的,可以防患未然,但是这样的做法,可能引起众生的毁谤;因为众生会认为修行者既然已经抛弃一切世间财物、眷属等,发心来出家修行,而且也没有这些戒相所规范的问题,那为什么还要预先去施设这些戒相呢?因为这样的缘故,便不会对世尊及戒法产生敬重之心,反而不利于众生 admin

2018-08-05

” 索达吉堪布亦于《转经轮的功德》中亦如是说:“按照了义经典的观点,一切有漏的身语功德中,转经轮的功德最大。…………如果有人死亡,你实在来不及超度,或者没有人超度,或者这个人不信佛教,在他头的方向放一个转经轮,那他根本不会堕入三恶趣。……有些上师说:‘即使你杀了十八个人,用转经轮也能遣除罪障。& admin

2018-07-23

】从世尊开示的这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菩萨修学布施法的一个过程,包括说从小布施到大布施,从求取有为有漏的心态,世世修学布施法之后,逐渐去除一些烦恼与障碍,才能够于佛菩提道的增进是有所帮助的。一开始修学布施法的时候,要不是自己会这么想,就有可能是亲缘眷属会这么说:为什么财物不留着自己受用啊?反而要去送给别人!不是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姑且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如果能够依止真善知识修学三归五戒、修学十善业道等福德资粮,明了了世间有为法都是杂染有漏的,并且发起了大菩提心,修学适合自己的摄心法门,能够在纷杂的现代社会中,培养出心得决定的真实定力;加上听闻了万法根本—如来藏心—的了义,再加上修学了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四加行,那么就有机会明心见性实证般若实相,就能逐渐断除烦恼,乃至于净除烦恼习气,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一种乃是初机的学人、新学菩萨,因为他没有正确的佛法知见,所以执著于世间有漏的境界而迷信,迷信于大师,迷信于名师,迷信于这些大师错误的教导,因此信受某些混入佛法的外道误导,这样努力来修。譬如说修财神法,不管黄财神、红财神、黑财神、白财神,各色的财神统统都修,这样耗尽了钱财,破财,结果不仅没有发财,还欠债负债很多,这就是他对于财神法、对于这些假象大 三摩地

2018-07-23

因爲打坐而没有把我见断除,所以会追求境界法,追求三界有爲有漏的这些境界法,那个时候因爲追求境界法,所以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后遗症;如果您能够把我见断除了,这时候鬼神魔的阻碍干扰才会降到最低。但是,外面一般的道场,他们无法断除我见,他们的禅定,说实在的,也没有证得;但是他却将修定的方法当作是学佛,所以他们很容易遇到鬼神魔的干扰。而鬼神魔来的时候,他往往化 三摩地

2018-07-23

既然是天性,代表这种情况是很难被改变的,因为众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辛苦了一辈子,不就是为了享受各种五欲的境界吗?佛学佛知道了那是有漏的过患,可是仍然无法、无力去改变自己的现况,就是因为自己已经多生多劫以来,就一直被这样的五欲之绳,一层一层的紧紧捆住,想动也动不了,只是自己从来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仍然是无能为力,因为五欲已经变成了我们根深柢固的习气了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人天善法毕竟是有为,我们如何把有为有漏的福德,把它转换成无漏的有为法?就要透过回向思,来让我们所修的一切的人天的善业都回向菩提。因为回向菩提,所以最后我们能够实证无漏法,实证了无漏法之后,我们就能够解脱生死,乃至能够迈向成佛。而所有十善业道的修行,事实上它本来就是三界里面的有为法,可是我们也要把十善业道的有为法,透过回向思把它转换为将来获得解脱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39条/2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