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那要读哪些经典?譬如说:《楞伽经》、《解深密经》、《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胜鬘经》、《楞严经》……这些经典都是大乘了义究竟的经典,就是在求生极乐世界之前,就应该要能够熏习。所以说,有的善知识错误的教导说:念佛都不用读经!其实错了!你去念佛,除了在功夫上面----那是在事行的上面用功之外,你在理行上面要建立第一义的知见是非常非常重要, 三摩地

2018-07-20

并且无相念佛的功德不只是能够在定力上面增长,就如同《楞严经》卷五〈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所以无相念佛的功德乃是可以如经上 三摩地

2018-07-20

如果会无相念佛,忆佛念佛之念恒存,就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也是事一心。在事一心的状态里面,不会造三恶业,身口意的恶业不会犯,这个叫作事相上的戒,也叫作定共戒。当这三种念佛的三昧正定成就的时候,那就是定;在静中住于定中,动中也不离定,这叫作定力。念佛在动中修,所以有相的念佛三昧也好,无相的念 三摩地

2018-07-20

无相念佛就是楞严经中所述,第二十四种圆通法门---「法以人名」,称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念佛,许多人在念,也知道佛有三身:化身、报身和法身。因为佛有三身,所以念佛的法门就有所分别,有念应化身佛、有念报身佛、有念法身佛。所谓念应化身佛可分二种:1、感应示现所见的佛。譬如:持佛名号,同时忆想着佛,这时感应所见到的佛形相,就是化身佛。2、应身佛:这是在兜 三摩地

2018-07-20

这就是《楞严经》所述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念佛三昧)。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叙述祂修圆通法门时说: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为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 三摩地

2018-07-20

正如《首楞严经》云: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坐定放松,狂心歇息。生理:以中医经脉理论而言,足部六条经脉都通过足踝,若是踝僵硬,不灵活,则各经脉受阻。拜佛时,跪坐又坐起,等于一压一放,活络其经脉。6.为什么要俯首伸手迎接佛?佛法:伸手迎佛,代表背尘合觉,澄浊返清,与佛相应。保持府首(不能中途仰头),表一路恭敬,谦卑到底,才能与佛相应。坐定重心不动,表一路观 三摩地

2018-07-20

什么是无相念佛法门呢?这个就是《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所说的忆佛、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这个人呢,通常他是具有深厚的善根福德,能够去深入的思惟念佛法门,而且能够知道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念佛的层次。虽然说他是主修念佛法门,可是他也知道这个定要如何来修,也能够摄取这个修定的知见,知道说这个定就是要制心一处要净念相续,也就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人到此地步已经通于禅法,自然能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岂非禅净互通?若念佛人,从拜佛、称名念佛,进入无相念佛之境地,欲修楞严大定,当摄取修定之知见,并详阅楞严经;每天在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无相念佛,并在每天固定时段打坐之时无相念佛。待事理二障消除,自然渐渐深入楞严大定而证得诸种念佛三昧(注三)。另有念佛人或持咒者,于日常生活中执持佛号或固定一咒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人到此地步已经通于禅法,自然能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岂非禅净互通?若念佛人,从拜佛、称名念佛,进入无相念佛之境地,欲修楞严大定,当摄取修定之知见,并详阅楞严经;每天在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无相念佛,并在每天固定时段打坐之时无相念佛。待事理二障消除,自然渐渐深入楞严大定而证得诸种念佛三昧(注四)另有念佛人或持咒者,于日常生活中执持佛号或固定一咒而 三摩地

2018-07-20

因此,我们一直在倡导《楞严经》的首楞严三昧,我们倡导第二十四种忆佛念佛的方法,这也是首楞严定的一种;修学这个功夫以后,看见佛性就能了了分明。但是有的菩萨修到九地还不见性,那是声闻缘觉的种性,定多慧少。定慧相等的话,完全具足,那就像佛一样,所以说诸佛如来眼见佛性,了了分明!定慧等故。因此要见佛性,必须要有定力和慧力,这是见性的必要条件。(原标题:成佛 三摩地

2018-07-20

净土之念佛法门有多种,譬如《佛说阿弥陀经》说持名念佛,《观无量寿佛经》说观想念佛,《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说系念思维念佛,《楞严经》说念佛圆通法门(念佛三昧)。学人若由浅入深,精进念佛,最终必定会经由念佛三昧转入参禅,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而亲证实相念佛,由净土法门回归到心地法门。学人若于悟后发愿往生极乐,则能上品上生,在阿弥陀佛的加持下,可以迅速入地, 三摩地

2018-07-20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唐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 三摩地

2018-07-20

至读《楞严经》言: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恶业圆造者,入阿鼻。六根各造,兼境兼根者,入无间。身口意三,作杀盗淫,入十八狱。三业不兼者,入三十六狱。一根单犯者,入一百八狱。地狱中历劫烧燃,罪毕方受鬼形。鬼业既尽,方与世间元负人怨对相值,为畜生以酬宿债。三途绵远如此。至《较量寿命经》所载地狱寿命,活地狱一昼夜,比较人间算数一万六千二百俱胝年 三摩地

2018-07-20

目次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首楞严经大方等集贤护经文殊所说般若经华严经.兜率偈赞品华严经.贤首品坐禅三昧经目连所问经大智度论(龙树菩萨)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十疑论(智者大师)净业专杂二修说(善导和尚)临终正念诀念佛宝王三昧论(飞锡禅师)万善同归集(永明大师)《净土十疑论》后序(陈瓘)念佛方便文(江公望)劝人发愿偈(慈照大师)莲宗宝鉴(优昙法师)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圆通《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又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三摩地

2018-07-20

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首楞严经》言:“譬如有药,名曰灭除。若斗战时,用以涂鼓。闻鼓声者,箭出毒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首楞严三昧,闻其名者,三毒之箭自然拔出”)。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耶?是名在缘。云何在决定?彼造罪人,依止有后心、有间心生。此十念者,依止无后心、无间心生。是名决定。较量三义,十念者重,重者先牵,能 三摩地

2018-07-20

从这里也可以知道有人不懂念佛法门的殊胜处,不懂其中的关键,自然更不知道无相念佛的功德胜妙,今举《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开示: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是不是一定要念阿弥陀佛才能往生呢?佛在《楞严经》卷八也有开示:“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呪随持呪者,或护禅定、保 三摩地

2018-07-20

在《楞严经》里面佛这么说:【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婬欲,妄言行婬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瑠璃大王、善星比丘——瑠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楞严经》卷八)好!这一段佛告诉我们说,有一位比丘尼叫作宝莲香,宝莲香比丘尼出家以后,依止于佛而出家修学,她持了菩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是不是一定要念阿弥陀佛才能往生呢?佛在《楞严经》卷八也有开示:“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呪随持呪者,或护禅定、保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