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但富贵欲出于人表者。不违卿唯出家不可。”既浃旬,帝睹其容顇。诏王宾相之。”奏曰:“此人当绍隆三宝。”帝谓师曰:“如卿愿。任选日远近奏来。”师荷德致谢。寻得乡信言母患,乞归宁省。帝厚其所赐,敕有司津遣 师至家未几。会韬光法师勉之。谒鸟窠为檀越,与结庵创寺。寺成启曰:“弟子七岁蔬食。十一受五戒今年二十 | admin 2018-07-23 |
![]() |
遇夏萎悴,人欲伐之。因谓之曰:“勿剪。慧忠还时,此藤更生。”及师回,果如其言。即以山门付嘱讫。出居延祚寺。师平生一衲不易。器用唯一铛。尝有供僧谷两廪。盗者窥伺,虎为守之。县令张逊者至山顶谒。问师有何徒弟。师曰:“有三五人。”逊曰:“如何得见。”师敲禅床,有三虎哮吼而出。逊惊怖而退。后众请入城居庄严旧寺。 师欲 | admin 2018-07-23 |
![]() |
楞伽经若欲了知,能取所取,分别境界,皆是心之所现者,当离愦闹昏滞睡眠,初中后夜,勤加修习。杂譬喻经波罗奈国,一人出家,自誓,不得应真,终不卧息。昼夜经行,三年得道。又罗阅只国,一沙门布草为褥,坐其上,自誓云,不得道终不起。但欲睡眠,以锥刺髀。一年之中,得应真(罗汉)道。杂阿含经如是比丘,精勤方便,肌肤瘦损,筋连骨立,不舍善法。乃至未得所应得者,不舍 | admin 2018-07-23 |
![]() |
三界唯心的意思,就是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一切都是这第八识如来藏心所出生的、所现起的,不但如此,前七识也是第八识如来藏所出生的。而万法唯识的意思,是这一切诸法都是八识心王真妄和合的结果,第八识随著六识的了别以及第七识意根的思量作主而随缘任运,所以才会出现这一切诸法的森罗万象。每一位有情都各自有第八识,而如来藏虽然含藏了每位有情各自不同的业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太宗唐王,欲以为相,师复固辞,志非安邦。但得僧房,翻译经藏,夙愿所在,永续佛光。王为襄助,英才汇集,其中翘楚,弟子窥基。齐谋共商,般若成译,文字高古,更贵精义。陈于太宗,宗为大异,佛之宏深,儒道何及?又兼著述,成唯识论,既资妙理,复依亲证。楷定八识,利益学人,此心王法,佛法精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八识为本,万法为枝。第八即心,亦名藏识,赖耶陀那,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他想弄清楚佛陀当年到底说了些什么?他想把真正的佛法在东土开花结果,实现出家时所说的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玄奘从长安起步,路经姑臧(今甘肃武威),再过敦煌,一直向西域进发。大师此次出行,不仅没有得到官方的支持,甚至还是非法偷渡,差点死在边境守卫的箭下,九死一生来到大漠,随身的水壶又打翻,在往前走是死,往后退却可以生的情况下,说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是贪欲重的人,无法断除对男女色身强烈的染着,那么就应该要修不净观来作为对治;就是要去观想自己所贪念的对象,无论他的外貌多么英俊、潇洒、美丽,而在他死了之后呢?他的尸体就会出现膨胀、青瘀、烂坏、出脓血、虫啖、骨头散乱等等可怕恶心的现象,用这样的不净观来对治自己的贪念,就可以让贪欲心逐渐静止下来了。那么如果是嗔恚心很重的人呢?对于种种违逆自己情志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来看看,先引用一段儒教的一个教导,《论语·八佾第三》: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这里所谓的告朔,是指从前诸侯会从周天子那边领来所谓的政令书、月令书,告是祭告──祭告天地,朔是每一个农历的初一。换句话说,在每一月的初一的时候,诸侯们要宰杀一只羊,饩羊就是说,宰杀了以后还没有煮熟,是生的羊,宰杀了这只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年祖师以他高深莫测的智慧,以这样浅显的譬喻,让那些喜好打坐的出家人开始反省自己,那么今天,参禅人还要继续走这样的路吗?要对祖师的开示视而不见吗?那么多的诸方大师,一定要硬着头皮,铁齿地继续教导这种错误的佛法见解吗?这会害到多少人,一生白白辛苦,本欲解脱,反更系缚。瓦与铜镜根本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却被不懂参禅的人给弄混了。那么许多参禅人在幻想打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陀接着又说:「之所以会有爱憎,是因为有欲念心的缘故;当欲念心除灭了,爱憎也就跟着消失了。」佛陀又说:「欲爱是由觉观了知而来的,当有觉观了知的时候,就有了欲爱;而当觉观灭掉的时候呢,欲爱也就消失了。」天帝思惟了一会儿之后,说:「确实是这样啊!世尊!但是众生的觉观了知又是怎么生起来的呢?觉观的根源在哪里?要怎样才能灭除呢?」佛陀就开示说:「帝释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今欲妻卿,可得尔不?时长者子白王言:王所约勅,假使是狗,犹尚不辞,何况王女,而不可也?王寻妻之,为立宫室,约勅长者子言:此女形丑,慎莫示人;出则锁门,入则闭户,以为常则。有诸长者子,共为亲友,饮燕游戏。每于会日,诸长者子妇皆来集会,唯此王女,独自不来!于是诸人,共作要言:后日更会,仰将妇来,有不来者,重谪财物!遂复作会,贫长者子,犹故如前,不将妇来。诸人便共重加谪罚,贫长者子,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是故若欲确实深入佛学者,唯有依止于实证者所造之论著,方能得其义而广其理,依之研究及传授者,方得契佛法之主旨,免于戏论之言。本书始从粗浅之二乘菩提,末至胜妙深密之佛菩提,希皆一一举述。令人藉此浅深次第渐渐熏习,终至能将佛法之成佛之道了然于心。目录【第一篇】总论【第二篇】略说二乘菩提第一章声闻菩提第一节声闻菩提概说第二节略说四圣谛第一目苦圣谛第二目苦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恶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血肉筋骨皮裹其上。手足以为却敌楼橹。目为窍孔。头为殿堂。心王处中。如是身城诸佛世尊之所弃舍。凡夫愚人常所味着。贪淫嗔恚愚痴罗刹止住其中。是身不坚犹如芦苇、伊兰、水泡、芭蕉之树。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水幻炎。亦如画水随画随合。是身易坏犹如河岸临峻大树。是身不久当为狐狼鵄(chi)枭雕鹫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像这样的苦行,一者、完全是禁欲的,以现代不禁欲的标准来看,现代人是无法忍受的而且也做不来。二者、这些外道所修的苦行,乃是借着身体所受种种苦来消除自己的罪业,可是这样的苦行非但没有消除罪业,反而让自己白白受苦。为什么?因为消除罪业的方法,要针对自己所造的罪业去弥补,罪业才能消除;如果不针对自己的罪业去弥补,反而让自己的身体去受种种苦,非但没有消除罪业,反而让自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从起心动念处,发起善法欲,生起善法,熏习善法,实行善法,不断地熏习实践,成就菩萨道的福德资粮,形成菩萨之世世可爱之异熟果。在成佛之道上不断前进,永不休息。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与人同事、利行,在与人同事的过程中,逐渐完成自净已意。在日常与人交流中,我们都要说话,而口乃心之门户,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与之相应的语言文字。当您充满感恩之心时,您一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就在经过这四万二千年修行之后,有一次因为某种因缘他来到一个大城,这城里住了一个女人,名字叫作伽咤,这伽咤看到光明婆罗门色相端正,就生起了贪欲爱乐之心,走到光明婆罗门面前向他敬礼。这时光明婆罗门就问伽咤:你对我是不是有什么希求而来到我面前敬礼?伽咤回答说:我请求您这位婆罗门修行人能与我共结为夫妻。光明婆罗门就告诉她:我是修行人,我已经不对女人生起贪欲爱乐之心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三、什么是别境心所法?除了五遍行心所法,是八个识统统都有之外;还有另外五个法,是别境心所法,就是欲、胜解、念、定、慧,就是我们会起一种想要作什么这种的欲求,这个欲求不是强烈的贪爱,只是我想要作个什么;想要作个什么这样的欲,然后去胜解,去了解一个境界。譬如说我们可能听到一个声响,就想要转头,那就是一种欲;想要去了解的这种别境心,我们去理解它是什么东西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意识心境界,依层次高低,可略分为十:一、处于欲界中,常与五欲相触之离念灵知;二、未到初禅地之未到地定中,暗无觉知而不与欲界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常处于不明白一切境界之暗昧状态中之离念灵知;三、住于初禅等至定境中,不与香尘、味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四、住于二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五、住于三禅等至定境中,不与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六、住于四禅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除了这样的情况之外,又有另外一种能够生于安乐的情况,而同样是菩萨与一般人所共同会有的,但是却以菩萨的情况较为殊胜,那就是知足常乐!一般人若能够知足,那被五欲的财、色、名、食、睡所束缚的烦恼,当然就会比过分贪着五欲的人要来得淡薄,所以当然就有多一分的安乐。那为什么会是这样?假如有人常常觉得说在五欲上没有办法满足,所以就一直认为自己真的是很不快乐!然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以致其所感得的果报,只在人天之中,或生在人间享受富贵,或生在欲界天享受胜妙五欲之乐;乃至此世有禅定的修证,来世就可以生到色界天或是无色界天受用禅定之乐。但是这毕竟还是在三界之中,依然不离开生死轮回。有的人也许又会这么想:啊!太好了,来世能够快乐生活的原因,我已经知道了,而我也希望世世都能够这样快乐的生活着。所以就开始努力的去修福。正当你努力修福的过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