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如前所说——《正法念处经》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当中说,有一位侍奉他的小妾,讲她祖母很会骂人,后来祖母没有任何疾病,忽然舌头烂到喉咙处,不能饮食、说话,痛得翻来覆去,几天之后便死去。这位祖母唯独舌头会烂,可见她恶语业很重,她骂人的时候,能以势压人,别人都怕她,但是这个女强人最后坏在自己的舌头上。舌根和语业关系很大,譬如口不妄语说诚实 | admin 2020-06-23 |
| 在《正法念处经》中,佛陀为弟子说明了天界众生享受妙五欲的状况以后说了一句重话,祂说:畜生行欲,痴力所作;天若如是,畜生无异。(《正法念处经》卷28)佛陀对天界的众生都说了那么重的话,您认为那些盗佛法名相,忽悠佛门中善男信女的喇嘛,该如何说他们呢?又例如,心放逸于世间炫富的追求;有一本书,书名是《我就是这样的活佛》,大秀自己时尚的打扮,穿名牌、开跑车、 | admin 2020-06-08 |
|
|
|
譬如在《正法念处经》卷16中的开示:【观诸饿鬼,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人中住,二者住于饿鬼世界。是人中鬼,若人夜行,则有见者。饿鬼世界者,住于阎浮提下五百由旬。】(《正法念处经》卷16)因此,人类是有机会可以接触鬼道众生。但是因为对于鬼道的真实状况,一般人不容易完全了知,因此就会产生想象与敬畏之心。为了使大家能够比较容易了解,我们先要知道,众生在出生 | admin 2020-02-21 |
|
|
因为不愚痴的关系,故相信因果业报,也知道要得善果应当行善,要得解脱应当修行,要想开悟应当参禅等道理,因此在《正法念处经》中有开示:【如是十种不善业道不饶益业,一切皆以邪见为本。】(《正法念处经》卷一)【若舍邪见,修习正见,一切结使不饶益法皆悉断灭,则得涅槃,远离生死。】(《正法念处经》卷2)因此要彻底远离十不善业,就要修学佛法之正知见,这也是在其他 | admin 2020-02-19 |
|
|
因为不愚痴的关系,故相信因果业报,也知道要得善果应当行善,要得解脱应当修行,要想开悟应当参禅等道理,因此在《正法念处经》中有开示:如是十种不善业道不饶益业,一切皆以邪见为本。(《正法念处经》卷1)【若舍邪见,修习正见,一切结使不饶益法皆悉断灭,则得涅槃,远离生死。】(《正法念处经》卷2)因此要彻底远离十不善业,就要修学佛法之正知见,这也是在其他宗教所 | admin 2020-02-19 |
| 《正法念处经》云:“云何偷盗乐行多作?报有三种:谓地狱受,若现在受,若余残受。彼偷盗业乐行多作,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则常贫穷;若得财物,畏王、水火、劫贼因缘,具足失夺,不曾得乐。彼偷盗业,得如是等三种果报。”《正法念处经》卷十一记载,偷盗之人命终之后,堕大焦热地狱、大叫地狱、黑绳地狱和众合地狱。《佛说六道伽陀经》云:“圣 | admin 2019-07-17 |
|
|
|
”又譬如《正法念处经》卷62说:“因意、因法而生意识。”又譬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30说:“意、法为缘,能生意识。”总而言之,意识觉知心不论是有念或离念、无念,不论是欲界五欲中的意识粗心,或是初禅中的意识细心,或是四禅等至位中的意识细心,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中的意识心,已经成为三界中最微细的意识心了,仍然是有生有灭之法,这是 | admin 2019-04-24 |
|
|
”《正法念处经》:“供养外道。行不净施。杂漏不坚。以种种食施于破戒杂行之人。心无正思。如是施已。命终生于畜生之类。” (原标题:佛陀亲自破斥外道典籍及邪见!) | admin 2018-07-23 |
|
|
在《正法念处经》中,佛陀为弟子说明了天界众生享受妙五欲的状况以后说了一句重话,祂说:“畜生行欲,痴力所作;天若如是,畜生无异。”(《正法念处经》卷28)佛陀对天界的众生都说了那么重的话,您认为那些盗佛法名相,忽悠佛门中善男信女的喇嘛,该如何说他们呢?又例如,心放逸于世间炫富的追求;有一本书,书名是《我就是这样的活佛》,大秀自己时尚的打扮,穿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正法念处经》“精勤修行则得见谛,是故应当旷野寂静,一心正念,离于一切多语言说,一切亲旧知识来去相见。”《阿毗昙集异门足》“假使我身,血肉枯竭,唯皮筋骨,连柱而存,若本所求胜法未获,终不止息,为精进故,应深受寒热饥渴蛇蝎蚊虻风雨等触,又应忍受他人所发,能生身中猛利辛楚,夺命苦受毁辱语言。”评曰,本所求胜法未获,终不止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其次是不同程度地节欲禁欲,如《楞严经》卷八说,人若未能离妻妾恩爱,只是“于邪淫中心不流逸”一点也不想有婚外性关系,则能生四王天;“于已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独居禁欲时还不能完全没有性的想望),能生忉利天;“逢欲暂交,去无思忆,于人间世,动少静多”,能生夜摩天(《正法念处经•观天品》也说:“若能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正法念处经》说忉利天以下,有贫富之别,夜摩天以上直至色界诸天,贫富皆等。六欲天的家庭体制,诸经论皆说有夫妻、嫁娶之事,亦不乏一夫多妻的现象,据称帝释的姬妾多达亿数。然其性生活的方式,与人间有别。《俱舍论》卷十一有偈概括此事:“六受欲交接,执手、笑、视淫”。意谓四王天、忉利天男女交合,与凡人无别,只不过不泄精液,只泄“风气”而已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正法念处经里说,若是人起了贪心、嫉妒心、邪心、谄媚心及不正之心,而来欺骗别人的话。或是吝啬贪惜财物,一味积蓄而不布施的话,都会生到鬼道中。从鬼道命终之后,大多又会生到畜生道中,变成遮吒迦鸟。这种鸟由于经常饥渴,所以非常痛苦。因为它们只能用口承接天上落下来之雨水,而不能喝其他的水,因此经常饥渴。业报差别经里说,造了十种业,就会生到饿鬼道中。一、身体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以品类及数量来看,畜生道是六道当中为数最多的一类,《正法念处经》中甚至指出畜生共有三十四亿种之多,早已超出人类所能想像的范围。而这些品类众多的有情,彼此的相貌、体态差异极大,饮食、生活习性也都不相同,以活动范围区分,可分陆行、空行及水行三大类,依生活习性来分,则可归类为昼行、夜行及昼夜行三种。畜生道有时也称为「旁生」,若从梵文音译,也有称为「底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正法念处经》地狱品之"合大地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正法念处经》地狱品之"合大地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三(节录)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复次第二十闻法功德。何等功德。所谓得闻法已。供养父母。知业果报。知于福田。是上功德。第一福田。所谓父母。以是知业果报因缘。能为种种供养父母。多设敷具。病瘦医药。所须之具。随其所作。供养父母。能生梵福。以福德故。后得涅槃。又以闻法供养父母。众人 | admin 2018-07-20 |
|
|
在《正法念处经》中,佛陀为弟子说明了天界众生享受妙五欲的状况以后说了一句重话,祂说:“畜生行欲,痴力所作;天若如是,畜生无异。”(《正法念处经》卷28)佛陀对天界的众生都说了那么重的话,您认为那些盗佛法名相,忽悠佛门中善男信女的喇嘛,该如何说他们呢?又例如,心放逸于世间炫富的追求;有一本书,书名是《我就是这样的活佛》,大秀自己时尚的打扮,穿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三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复次第三十一闻法功德。何等功德。所谓死时。心不悔恨。若得闻于正法之义。行善业故。于命终时。心不生悔。随所闻义。既得闻已。忆念思惟。既思惟已。于佛法僧。增长净心。以心净故。面则清净。面清净故。颜色清净。身心净故。临命终时。见于善道。有白光明可爱天处。见生处故。转增净心。随其净心。信佛 | admin 2018-07-20 |
|
|
心常寂静正法念处经精勤修行则得见谛。是故应当旷野寂静。一心正念。离于一切多语言说。一切亲旧知识来去相见阿毗昙集异门足假使我身。血肉枯竭。唯皮筋骨。连柱而存。若本所求胜法未获。终不止息。为精进故。应深受寒热饥渴蛇蝎蚊虻风雨等触。又应忍受他人所发。能生身中猛利辛楚。夺命苦受毁辱语言评曰。本所求胜法未获。终不止息。即宗门所谓本参话头。不破誓不休歇之意也瑜 | admin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