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导师听后,便问末学如何发愿?此时末学声泪俱下(为支持累劫道业,很诚恳来发这个宏愿)说出,导师锐利的法眼已知末学落处了,于是叫末学小做整理后,再与两位监香老师小参,同样的一句:“这就是了!”此时末学不得不讲出心中的疑结,否则求悟无期:“难道这样就算是‘触证’?不是很震撼、受用?”监香老师便说:“你误解‘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然后又说是为了利益众生,于是开了很多家连锁商店,利用不支薪水的义工,从事买卖赚钱的行业,卖些日用品、蔬果等等,应有尽有;咖啡厅、早点、午餐、晚餐,都不放过。孰不知每多开一家连锁店,就要关闭附近多少商家的生计呢!他们说这就是“佛法的事业”。然后房子一栋一栋的买,财产不断的累积,最后用来供养,名为“弘扬”。终于有一天,我开始怀疑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禅三第二天早斋吃水果及大殿中经行,导师慈悲的机锋,我终于稳稳接著参透,见到经行摔大手的那位菩萨师兄,就百分之百肯定了。午斋时导师慈悲问我吃水果有味道否?我怕密意泄漏,一时心急,又落入真妄不分。故下午小参前,心一急,无明又现前,头又开始昏胀;赶快恳求观世音菩萨在上作证:我若能破参,定将所有功德回向怨亲债主、父母、师长。真不可思议,果然一下子就不晕;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每每起身以后远远望去,思绪便升起……人都一定要离开世间呵!死后就要永永远远地躺在那隆起的墓底……等,而我呢?这一生再如何地美好、如何地努力,亦将终归于零、终归于灭,如前人一般躺在那凄暗的地底……想著想著……竟悲从中来,泪水便不住的涌了出来。于是经常地反问自己:我这一生究竟为何而来?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十二篇:林育才见道报告--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萧导师、张老师!阿弥陀佛!谨以最恭敬、诚挚的心,记录学佛及此次破参的历程。回首来时路,若无佛菩萨慈悲摄受引导,绝无可能踏入正觉,进而能够参加禅三,并得破参明心。感谢诸佛菩萨慈悲摄受加持,感谢萧老师施设如此胜妙的法门,也感谢张老师两年半辛苦的教导。这一辈子的经历,不论是求学、工作、家庭等,都算平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急得说:“那怎么办呢?我的慧力不好呀!”导师慈悲的说:“这里面包含○○、○○、○○○,如一杯牛奶中,有水、有奶粉、钢杯,要分清楚。现在离小参还有点时间,好好整理一下。”谢过导师,回到座位开始整理,到底该如何条理说明呢?一会儿,便轮到我跟监香老师小参了。孙老师对我笑一笑,安心不少,便从见到虫说起,孙老师说我触到的是总相,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亦如“水不离波,波不离水”,离开海水,就找不到海浪;欲觅海水,须沿著海浪而寻。禅三小参时,导师说:“这是教上说。但我看是○○○○○,你从理上说给我听听看。”另外一道题目是:“十八界出生的先后顺序。”心中很笃定自己所参出来的答案是对的,与经教、导师的著作所说无异。导师要我从“理”上说,这“理”是什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脑中对“生命意义、生死、世界宇宙”,疑惑终日,一心想要解决“心”的问题;虽然对此,自己要追求的也很模糊,但只知道那些怪力乱神的迷信、练气修仙的道法、以及种种算命风水,绝不是我所要的。因此自己私下也看了《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和一些禅宗公案及近代的禅宗思想研究的书,如:日本铃木大拙等人的著作(这还不包括对东西方哲学的书)。在熏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当天晚上十一时许,原想明早再排小参向张老师报告,孰料打开禅堂纱门外出喝水时,张老师冷不防一个箭步冲上来,问我整理情况,原来她一直记挂著每个学员的状况!我随即向她报告,并获认可。第三天仍是等到下午才轮到我小参,我如实报告,导师仍是一边微笑,一边开示知见,最后再交待向张老师报告,并整理喝水心得。咦!明明就是,怎么仍旧没说我对了呢?出了小参室,见了张老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二十岁那年,偶遇一位僧宝到公司化缘(至今都不知道他老人家是否化到钱了?)要离去之时,那位素不曾谋面的师父,到我面前和缓而又慈爱的说:“可以学著每天吃一餐素斋,或者吃一餐水果斋。”并且叫我到土城承天禅寺去找一位广钦老和尚。当时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我,实在不知道找广钦老和尚要干嘛?更不知道广钦老和尚是何许人也!于是,与初识的文凯师兄骑著机车,呼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来导师让我们喝水去体验:一、□□□□□,二、□□□□□,三、□□□□□□□□□□。才明白原来真心帮我们□□□□□;再加上一回小参室中导师的解说整理,才明白妄心的了别功能如此强烈,一瞥之间已同时了别明辨形状、颜色、速度……。后又让我们设想在□□□□□□□□□……。谢谢护三菩萨的护持,在实际体验中,才略懂得观行是什么?原来法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药石结束前,主三和尚慈悲的要还没轮到小参的师姊们吃水果,亲切地询问大家有无入处?接著开示大众:“正觉讲堂的禅是生动活泼的,不是严肃或一成不变的;吃喝拉撒中无处不在,唯有亲自体会,才能了知其平凡、实在。虽然没有炫丽神奇的境界,却唯有安住于无生忍中,才能体会其微妙深细之处。”药石后的公案开讲,主三和尚留下一个“究竟六六三十六如何等于七七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到了“正觉”二年多,整个人变成水做的,老是流泪。可是听讲公案时,那真是快乐得不得了:能吃那“士林萧家的白酒”,生死的路就往前跨了一大段。萧家的白酒,真不是盖的。第二天进了小参室,顶礼了平实导师,坐下后见到平实导师面无表情,眼光淡淡的,却有“高深莫测”、时空彷佛回到古代丛林的情境。平实导师问了一句:“你要跟我说什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最后平实导师交代我去体验喝水,但是得先到佛前礼拜,感谢佛恩。此时泪水已忍不住在眼眶中打转,我并非喜极而泣,而是惭愧与感恩。此生活到四十多岁,才找到真正的“我”,在此之前一直为无明所障,一直贪著于五阴,轮转生死不已。佛说了那么多的法,直到现在,我才体验到当中的真实义理。若非佛菩萨暗中助我,及老师的教导,我怎能由三年前在佛法上是一张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第二十四篇:蔡华容见道报告--云流水散去,寂然天地空至诚顶礼法身慧命父母萧老师。导师知遇、教授之恩无以回报,唯有推心置腹将一生行履忠实禀报;粗言野语,葛藤甚多,要浪费老师较多眼神……。出生于民风淳朴的台南县乌山头,祖父务农兼教汉学。最遥远的记忆是三岁时过年,来到赤山岩拜拜,指著出家比丘尼,跟母亲说:“我长大要当‘香菇’。&rd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又从马祖和石头二位大师以后,法水长流,智灯永耀。我们中国佛教的禅宗就分为五家宗派,闻名天下。一是临济宗,二是曹洞宗,三是沩仰宗,四是云门宗,五是法眼宗。这就是初祖菩提达摩大师所预先嘱付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偈语的道理。现在把禅宗五家宗派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分述如下:第一是马祖传百丈,百丈传黄蘖,黄蘖传临济义玄禅师,师住镇州沱河侧,这是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慧可自幼志气不凡,为人旷达,博闻强记,广涉儒书,尤精《诗》、《易》,喜好游山玩水,而对持家立业不感兴趣。后来接触了佛典,深感“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于是便栖心佛理,超然物外,怡然自得,并产生了出家的念头。父母见其志气不可改移,便听许他出家。于是他来到洛阳龙门香山,跟随宝静禅师学佛,不久又到永穆寺受具足戒。此后遍游各地讲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续高僧传》卷二十记载,吉州城曾经被贼兵围困了七十多天,城中缺食少水,万民惶怖困弊,情况非常危急。道信禅师听说此事,心生怜悯,于是来到吉州城里。奇怪的是,自从道信禅师入城之后,原先干枯的水井突然有水了。守城的刺史对道信禅师感激不尽,连连叩头,并问:“贼何时散?”道信禅师回答说:“但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于是刺史便令全城的人同声念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她自己也觉得非常秽气,不吉祥,于是便偷偷地把孩子扔进了一条脏水沟里。第二天,她去看的时候,大吃一惊,发现小孩却正向水沟的上游漂浮,而且小身子鲜嫩明好,底气好象很足,于是又情不自禁地把他抱在怀里。她暗下决心,不管今后受多大的屈辱,一定要把这个孩子抚养。就这样,她带着孩子,沿村行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村里的人都称这孩子为“无姓儿”。转眼间这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菩提影现,心水常清。德性如愚,不立亲疏。宠辱不变,不择所居。诸缘顿息,一切不忆。永日如夜,永夜如日。外似顽嚣,内心虚真。对境不动,有力大人。无人无见,无见常现。通达一切,未尝不遍。思惟转昏,迷乱精魂。将心止动,转止转奔。万法无所,唯有一门。不入不出,非喧非静。声闻缘觉,智不能论。实无一物,妙智独存。本际虚冲,非心所穷。正觉无觉,真空不空。三世诸佛,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