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如果按照佛门中的话,如果过世往生的时候,就要引发火来荼毗;可是当时候有人知道这样的法并非完全如实;如是,所以就有法师赶快阻止这个事情,最后亲自来到现场观察。所以禅定之法,许许多多法也不是一般的人所了知的。最后这位法师就用手指头在广钦老和尚的耳朵弹指,那时候广钦和尚还很年轻,最后再等到过一阵子,广钦老和尚才出离这个定。 所以这个定的法是需要善知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然余绝非目空一切者;此谓月溪法师及诸密宗古今诸师,每多狂言“一悟即至佛地,悟后不必再修行”者,窥其所证佛地真如,则只是离念灵知之意识心,仍在常见外道境界,皆未见道而狂言成佛等事,如是方为真狂之人。会外如是,会内亦如是:二○○三年初,我会中退转于阿赖耶识而不能生忍者,狂言“一悟即可证得佛地真如”,冀以因地此时二障俱重之身心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又问:“供养罗汉,罗汉还来也无?”师曰:“汝每日还吃么?”僧无语,师曰:“少有灵俐底!”星云法师举示古德一偈:“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以谈“闭口修行”,开示云:《平常人我相处,最忌的就是谈论别人的是非、说人长短,说来说去只有自己遭殃,因此佛教里就教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曰:“不病底,莫是智头陀否?”师曰:“病与不病,总不事,急道!急道!”星云法师开示“性海自足”之义云:《在佛教的唯识家把心叫做“识”,就是认识的“识”。我们人有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更有末那识、阿赖耶识,可以去分别世间、认识世间。这八识比作田地,在八识田中可以生长各种的植物、稻谷米麦。另外,&ld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星云法师开示“修心”之义云:《在佛经里面有一个故事:有一位富翁娶了四个老婆,……(以上寓言,略而不录)。故事中第四个太太就是我们的身体,平常吃饭化妆,爱护到最后,不是我们的;第三个太太就是财富,生前我们拥有的黄金钞票,到了最后还是别人的;第二个太太就是我们的亲戚朋友,到了我们要死的时候,我们的亲戚朋友顶多替我们上个香;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星云法师举偈:“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用干戈定太平”,便开示云:《我们一个人求学也好、工作也好、学道修行也好,就好像卫士保护自己的城池,不管白天夜晚,时时都要警觉到恐怕有敌人来侵略。其实,我们的城池就是指我们的身体。……。我们怎样来保护我们自己的城池、的村庄?要紧的是要把我们主人翁叫醒,也就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星云法师举偈:《世事纷纷如闪电,轮回滚滚似云飞;今日不知明日事,哪有工夫论是非。》随后开示云:《……。有两句话说:“今晚脱下袜和鞋,不知明日穿不穿。”今天晚上都不知道明日能不能起来,在这样无常的人生岁月里,哪里有时间去论长道短呢?》(台视文化公司《禅诗偈语》页36~37)平实云:既然如是,则星云法师应当专心致志于临济禅之宗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星云法师教人“把握真如自性”,举偈释云:《丽日昊天照寒空,风自西兮云自东;好把绳头牢稳住,莫随流水任漂蓬。倘若一个人把自己的真如自性发扬光大,就好像万里无云的晴空,一轮太阳在那里照射,这个时候你尽可以逍遥自在,管他风向西边吹去,管它云向东边飘去,境界、是非、外面的好坏,都可以不去管它,只要把自己的本性自心照顾好。……&he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星云法师解说“死生觉悟”之道理,举偈开示云:《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来时欢喜去时悲,合眼蒙胧又是谁?这是清朝顺治皇帝的诗偈。他说,哪一个人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父母未生我之前,谁是本来的我?我出生了以后,我是什么?不知道。“来时欢喜去时悲,合眼蒙胧又是谁?”人家添丁、生孩子,我们恭喜恭喜;人家死人了,我们悲伤,所以生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星云法师举古德偈:“理事圆融泯自他,白云飞去了无遮;海纳百川流不尽,空容万象是吾家。”宣说“有容乃大”之理云:《这个世间上,无论什么方面的事情,讲究的要理事圆融。有的人说话做事有理没有事,有的人有事没有理、不合理,有的空谈、无事无理,不著边际;有的人太现实,缺乏远大的眼光,没有合乎人情道理。所以做人处世要顾到理、顾到事,要理事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星云法师以“口号”为题开示云:《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地用功夫;若要纸上谈人我,笔影蘸乾洞庭湖。达摩祖师当初从西天印度到我们中国来,是带著心里的禅道来的,他没有带语言文字。要紧的是禅和道不在语言文字上,是在心地来用功。比方我们讲修行,修行不是嘴上喊口号,也不是身体上在那里做个样子的打坐礼拜,那只是一种形式;形式固然有需要,最主要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驰求知解义句,即万里乡关去也!珍重!”星云法师举古德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示人”,开示“自度度人”之意云:《佛法普遍存在“虚空”之中,佛陀的色身当然也有生老病死,但佛陀的精神慧命、法身,流于大化之间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无处不在、无处没有。“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星云法师举古德偈:“坐破不用功,何时及第悟心空?真是一番齐著力,桃花三月看飞红。”开示学佛应当“用功”云:《一个人光是在形式上、表面上修行是没有用的,你就是把坐破了,若不用功、不用心,也是不能得道。“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徒然”,我们若想悟道要用心,要想成功立业,不是在那里喊口号,要紧的是要把事情做好。做人要把人做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沩曰:“是伊将来有把矛盖头,诃佛骂祖去在!”星云法师举偈“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以“灵山莫远求”为题而开示徒众云:《当初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成道,然后在灵山说法,上百万人在那里跟随佛陀学道。我们现在的佛陀在哪里?你以为佛陀还在灵山吗?灵山在哪里?你以为灵山是在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意作么生?”)星云法师举偈:“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工夫总是闲;能信不行空费力,空谈论说也徒然。”开示信众“信仰与实践”云:《你要学道吗?要学佛法吗?学什么经论吗?学参禅打坐、学念佛诵经吗?学道很容易,只是悟道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但是,如果学道而不悟道的话,是很可惜的。而你不下工夫来悟道、不下工夫潜心修行、不能吃苦,不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师见僧来,乃闭门,其僧敲门,师曰:“阿谁?”曰:“师子儿!”师乃开门,僧礼拜,师便骑项曰:“遮畜生,什么处去来?”星云法师举偈:“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开示学人面对“是非”时应如何自处云:《猛虎很凶猛,但是……。大海所以成其大,因为…&hel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星云法师云:《…演艺明星中的大牌,也有人说那是名牌;有信用的商家,也成为名牌;学校办得好,成为名牌的学校;一所幼稚园办得成功,也是名牌;乃至名牌的杂志、名牌的茶馆、名牌的饭店、名牌的寺院、名牌的花园、名牌的工厂等等,不一而足。世间的人事,是不是名牌,大众很容易评监;但是对于一些消费品,是不是真的名牌,就很难监定了。把物品做成名牌容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星云法师之《迷悟之间》书中序文云:【…在各方的反应中,例如人间报社(佛光山所创办之“人间福报”报社)说:很多读者就是为了要阅读《迷悟之间》而订报;也有读者说:他看了《迷悟之间》以后,增加写作兴趣,作文能力大增,因此考取大学;有的读者则把《迷悟之间》剪贴成册,作为床头书。也有人说:自己本来有很多恶习,自从看了《迷悟之间》以后,从此不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惟觉法师开示六祖坛经忏悔品第六“无相颂: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云:《忽然悟到大乘这念心,通通忏悔了,这才是真正的忏悔。悟到哪一念大乘心呢?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不想过去、现在、未来,不打瞌睡,这念心清楚明白,站得住,站得长,这就是大乘心。安住在这个地方,所有一切罪通通灭得干干净净,就是禅宗祖师所说“千年暗室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圣严法师云:《“蚊子上铁牛”是禅宗的常用语,有两层含意:第一,是悟境不容置喙,根本开不了口形容;第二,未开悟前的修行过程中,明知目标是一只铁牛,你自己是一只蚊子,仍要继续不断叮下去。从思辩和逻辑的角度看,那是愚蠢的、无聊的;但以用功夫而言,唯有如此才能踏踏实实。既不要用力,同时也不要放弃;既是在用力,同时也不要祈求;既不是等待,同时也要坚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