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如来深法藏精勤方便说显示不隐覆究竟最胜眼呜呼阿那律修习蚊蚋行不能知出生天眼胜方便陋哉蚊蚋眼无知宜默然尔时尊者沙门陀娑来诣佛所。顶礼佛足却住一面。见央掘魔罗心生随喜。以偈叹言。奇哉央掘魔善修殊胜业我今发随喜宜应修忍辱尔时央掘魔罗。以偈问言。云何为世间成就第一忍云何生忍辱速说决所疑尔时沙门陀娑。以偈答言。栴檀涂右臂利刀斩左手等心不倾动能生最上忍是则名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造《阿毘达磨俱舍论》二十卷(意译为《对法藏》,因其理路井然,世称《聪明论》,在当时相当盛行。)深为当时的新日王及王母所尊信,受王及王母请留,住在中印度阿踰陀(梵Ayodhya)国,受其供养。佛灭度后九百年,出了一个婆罗门“数论派(Samkhya)”外道,要以“斩脑袋之性命赌赛”公开辩论,“要与沙门释子辩论,决一胜负,各须以头为誓”,挑 | admin 2018-07-22 |
![]() |
本篇将以鸠摩罗什所译的《马鸣菩萨传》为主要参考数据,马鸣菩萨于华氏城游行教化的故事则根据《付法藏传》而述之,并引述导师的《起信论讲记》而整理之,来说明世尊正法“如来藏法”赓续传承的法脉。马鸣菩萨适时应世,摧邪显正,对佛教弘传的影响深远,使佛陀正法之法脉得以延续,实为后世众生之福也。马鸣菩萨行化事迹佛灭度后六百年代,马鸣菩萨(BodhisattvaAsva | admin 2018-07-22 |
![]() |
那二祖智俨、三祖法藏、四祖清凉澄观、五祖圭峰宗密,都各有他的着作。而二祖智俨他通华严十地相,造了《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十卷,也造了《华严五十要问答》二卷,也造了《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四卷;而且他会集了他的师父杜顺法师所说的这个法,而写成《华严一乘十玄门》一卷。这个是二祖智俨法师他所作的相关的着作。而三祖法藏法师,他所作的是什么呢?他 | admin 2018-07-22 |
![]() |
其下法藏法师复作《华严经探玄记》二十卷,并造《华严经一乘教义分齐章》四卷、《华严经旨归》一卷、《华严策林》一卷、《华严经问答》二卷、《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一卷、《华严经文义纲目》一卷...等,此宗教义于焉大成,即是第三祖。至贤首殁后,有静法慧苑者,背师说﹙据传﹚,作刊定记三十卷。后由清凉澄观作大疏及演义钞,以会静法之说而斥之,恢复华严宗正统,成第四 | admin 2018-07-22 |
![]() |
迦旃延子撰集众经,抄掫要慧,呈佛印可,故名大法藏也。”而《增壹阿含经》序品中就提到“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阿难即诵: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并解释,由此一偈便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一偈之中尽具足诸佛之教及辟支佛、声闻之教,所以然者,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诸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 | admin 2018-07-22 |
![]() |
那么俱舍宗呢,最早俱舍的意思最主要是,是“阿毘达磨俱舍”的意思,主要它的音译就是所谓“对法藏”。这个“对法”主要是描述行者对着涅槃行去,或者对着四圣谛法行去的状况,所以叫作对法。《俱舍论》的背景最主要是在西元四五世纪的时候,世亲菩萨有感于《大毗婆沙论》变得极为繁琐,所以祂就造了《俱舍论》。俱舍宗就是依据《俱舍论》而成立 | admin 2018-07-22 |
![]() |
阿毘名对,达磨名法,俱舍名藏,全名为对法藏。对法者乃无漏慧之异名。「对」字有二义:一者对观,谓此论主旨在对观四圣谛意;二者对向,谓此论意对向涅盘。「法」字有二义:一者胜义法,谓涅盘也;涅盘善常,非断灭空,故名为胜;涅盘有实体故,说名为义;胜复兼义,故说胜义;二者法相法,谓俗谛之四圣谛也;相对于涅盘本际之胜义,故名俗谛;四圣谛依蕴处界一切诸法之性相施 | admin 2018-07-22 |
![]() |
137.供养法师,流通大乘经,宣讲如来秘密法藏,使大众开心眼,得无量福报。138.供养菩萨诸佛,福报无尽。139.供养父母或布施病人,也得无尽福报。140.今生帮众僧洗浴,来生面目端正,众人敬仰。141.今生喜欢赞叹读通经法人,来生音声优雅美妙,令人听到心生欢喜。142.今生喜欢持戒,来生身相端正。143.今生造井供人水,种道树给人遮荫,来生作人王饮食丰足。144.今生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地持经》卷3)意思是说,菩萨长寿久住、容貌端正,出生于豪贵上族之家,拥有众多资财及广大眷属,不欺诳、不诈伪、处世公正,众人对他所言无不信受,有大名称、大方便、大智慧,又有为人恭敬尊重赞叹的种种技艺工巧,具有讲理守伦常的人格特性,少病少恼堪能任持重责,获得这样的果报身,就能勇猛精进并有方便善巧,心中没有疲劳厌倦地在五明之学—就是语言典籍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中由于如是的体认,所以对于自心如来藏的各个体性会发起体触,如同在开悟的时候,但对于若干的义理会开始去检验,因此《大般若经》所说的许多体性,会想要去观行,在八识和合运作的第八识功德之外,更带一分去观察第八识的自体性,而不是随七转识的诸体性,这样去思索什么是「无我性」、「无所得性」、「不生不灭性」,这些许许多多的体性,根据悟前的知见,悟后的知见,都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也会指着墙壁上的蜘蛛或其他小昆虫说:「他妈妈在哪里?」应该是我很黏母亲的缘故才问这种问题吧!所以长大后我就对净土法门也很有兴趣!十九岁开始吃素念佛!当时也想学阿弥陀佛的前身法藏比丘那样,当国王又出家弘法广度众生。后来二十二岁后才来正觉讲堂修学,因为想要开悟明心上品上生往生净土再回来娑婆世界广度众生!现在的我则是决定要继续留在娑婆世界护持正法!护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诸佛法藏。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直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归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许有人说:两千五百年前的释迦佛已经示现入涅槃了,我们要去哪里供佛呢?《优婆塞戒经》卷3佛开示说:【如来即是一切法藏,是故智者应当至心、勤心供养生身、灭身、形像、塔庙。……若能如是至心供养佛法僧者,若我现在及涅槃后,等无差别。】(《优婆塞戒经》卷3)意思是说:只有如来可以教导我们法界实相的究竟了义,所以说如来就是一切法藏,一切法都含藏在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尔时释迦牟尼佛,说上华莲台藏世界卢舍那佛心地法门品中、十无尽戒法品竟,千百亿释迦亦如是说;从摩醯(xī)首罗天王宫,至此道树下住处说法品,为一切菩萨、不可说大众受持、读诵、解说其义亦如是;千百亿世界莲华藏世界微尘世界,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无量行愿藏、因果佛性常住藏」,如是一切佛说无量一切法藏竟。千百亿世界中,一切众生受持欢喜奉行,若广开心地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如一切佛说无量一切法藏竟。千百亿世界中。一切众生受持欢喜奉行。若广开心地相相。如佛花光王品中说明人忍慧强能持如是法未成佛道间安获五种利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护二者命终时正见心欢喜三者生生处为诸菩萨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后世性戒福慧满此是佛行处智者善思量计我着相者不能信是法灭尽取证者亦非下种处欲长菩提苗光明照世间应当静观察诸法真实相不生亦不灭不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供养佛宝〖善男子!如来即是一切法藏,是故智者应当至心勤心供养生身、灭身、形像、塔庙。若于空野无塔像处,常当系念尊重赞叹;若自力作,若劝人作;见人作时,心生欢喜;如其自有功德力者,要当广教众多之人而共作之。既供养已,于己身中莫生轻想,于三宝所亦应如是。凡所供养不使人作,不为胜他。作时不悔,心不愁恼,合掌赞叹,恭敬尊重。若以一钱至无量宝,若以一綖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善男子!如来即是一切法藏,是故智者应当至心勤心供养生身、灭身、形像、塔庙。若于空野无塔像处,常当系念尊重赞叹;若自力作,若劝人作;见人作时,心生欢喜;如其自有功德力者,要当广教众多之人而共作之。既供养已,于己身中莫生轻想,于三宝所亦应如是。凡所供养不使人作,不为胜他。作时不悔,心不愁恼,合掌赞叹,恭敬尊重。若以一钱至无量宝,若以一綖至无量綖,若以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此五法藏譬如乳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契经如乳调伏如酪。对法教者如彼生酥。大乘般若犹如熟酥。总持门者譬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酥中微妙第一能除诸病。令诸有情身心安乐。总持门者契经等中最为第一。能除重罪令诸众生解脱生死。速证涅槃安乐法身。复次慈氏我灭度后。令阿难陀受持所说素咀缆藏。其邬波离受持所说毗奈耶藏。迦多衍那受持所说阿毗达磨藏。曼殊室利菩萨。受持所说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甚深义品第十九之一:「佛言:『须菩提!真如即是心耶?心即是真如耶?』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须菩提!异真如是心耶?』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须菩提!汝于真如有所见耶?』须菩提言:『不也!世尊!』」(3-1,p.226)5.《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九十六:「所说五蕴生起所摄,所有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