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否?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作为往生净土的三福净业,此十善业道与受持三皈五戒,乃是一切净土行人应该广修之福德。5十善业道是五乘共法《十善 三摩地

2018-07-22

”既然极重之罪可以消除,同理,轻罪当然也可以因为心的相反操作而变重;譬如有人作了小罪,刚开始,为了完成欺瞒父母或贤圣的小罪,所作的方便施设都很轻微;但是后来被父母或贤圣责备而激怒,生起杀心,所杀害的是父母或贤圣,结果是成已之罪极重。他的轻微恶业本来可以经由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来转变,可是他既不修行也不肯转变,反而变本加厉造作恶业,因此使得轻 三摩地

2018-07-22

八万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三摩地

2018-07-22

五者恼乱父母。令心忧恼。六者恼乱贤圣。七者见怨病苦。心大欢喜。八者见怨病愈。心生不乐。九者于怨病所。与非治药。十者宿食不消。而复更食。以是十业。得多病报。(3)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少病报。一者不喜打拍一切众生。二者劝他不打。三者赞不打法。四者见不打者。心生欢喜。五者供养父母及诸病人。六者见贤圣病瞻视供养。七者见怨病愈。心生欢喜。八者见病苦者。施与良 三摩地

2018-07-22

若复有人能勤礼拜供养父母、师长、和上、有德之人,先意问讯,言则柔软,是名方便;若作已竟,能修念心,欢喜不悔,是名成已;作时专蓍,是名根本。善男子!是十业道,复有三种:谓上、中、下。或方便上、根本中、成已下,或方便中、根本上、成已下,或方便下、根本上、成已中。是十业道,三法围绕:所谓无贪恚痴、有贪嗔痴。是十业道有共戒行、不共戒行。讲记:佛的意思是希望 三摩地

2018-07-22

在经文也这样善教导,《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1:【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小威势报:一者,于诸众生起嫉妒心;二者,见他得利,心生恼热;三者,见他失利,其心欢喜;四者,于他名誉起嫉恶心;五者,见失名誉,心大欣悦;六者,退菩提心,毁佛形像;七者,于己父母及贤圣所无心奉侍;八者,劝人修习少威德业;九者,障他修行大威德业;十者,见少威德者,心生轻贱。以是十 三摩地

2018-07-22

这是由于父母、阿罗汉、佛、僧团是对众生恩德最大的,如果有人违犯对我们有恩的人,就会沦落到地狱里去。除了五逆之外,还有十恶;如果触犯了严重的十恶(杀生,窃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心,嗔恨,愚痴),也会堕到地狱。因为如来藏会依于这样的恶业,成就众生不由自主的掉到地狱里。譬如:有人非常暴烈,相应的就是火,会下堕到猛火地狱!有人非常冷酷,就会跟 三摩地

2018-07-22

而其实一般世俗人,所认知的灵魂,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中阴身;中阴身是具足八识心王的,因此能够了别境界;也能够因为见到有缘父母和合而产生执着,并且被该境界所拘束,因此才能够入母胎。在民间或世界其他各种宗教里面,有关于灵魂、魂魄、鬼魂、阴魂、鬼的各种说法与描述,或多或少都偏离现象界的真实情况。他们大多是以六识论的心识架构,来作为解说的基础,因此无法正确说明 三摩地

2018-07-22

唐江山生于1976年,3岁时有一天他突然对父母说:我不是你们的孩子,我前世叫陈明道,我的前世父亲叫三爹。我的家在儋州,靠近海边。这席话在别人听来简直是胡言乱语,要知道儋州位于海南岛北部,距离东方市有160多公里。唐江山还说自己是在期间的武斗中被人用刀和枪打死的,据说他的腰部还留有前世的刀痕。而真正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唐江山能讲一口流利的儋州方言。儋州人讲军话, 三摩地

2018-07-22

如佛陀在《长阿含经》中所说的一样!3而有的人可能会怀疑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那我们还可以观察一个现象,为什么每个人出生下来就不一样?甚至为什么同一对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们,他们在外表、气质、健康、身体状况,以及兴趣、资质、福德果报都不一样呢?乃至就算是双胞胎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但许多想法或喜好以及彼此未来的发展际遇又都不同;由很多迹象可以证明确实有轮回, 三摩地

2018-07-22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位大富长者他的夫人生了一个男孩,面貌非常端正,出生没几天就能开口讲话,问他的父母说:世尊还住世吗?他的父母回答说:世尊仍然住世。男孩又问:尊者舍利弗、阿难等都还在吗?父母回答说:都在。父母看见儿子出生没多久就能开口讲话,认为这孩子不是普通的一般人,觉得奇怪,怎么会这样呢?就去请问佛陀。佛说:这孩子是有福德的人,你们大可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父母、阿罗汉、佛、僧团是对众生恩德最大的,如果有人违犯、触犯对我们有恩的人,就会沦落一地狱里面。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十恶;如果违犯了严重的十恶,也会沦落到地狱里面。因为如来藏就会依于这个业,帮众生出生到那个地方去,让众生不由自主的就掉到地狱里面去。譬如如果造作这个恶业,心非常的暴烈,相应的是火,就会下堕勐火的地狱!如果他是很冷酷的,就会跟寒冰地狱 三摩地

2018-07-22

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有惭愧故说有父母兄弟姊妹』;善哉!大王!具有惭愧。大王且听,臣闻佛说:『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虽先做恶后能发露,悔已惭愧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为清,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王若忏悔怀惭愧者,罪即除灭,清净如本。大王! 三摩地

2018-07-22

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有惭愧故说有父母兄弟姊妹』;善哉!大王!具有惭愧。大王且听,臣闻佛说:『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虽先做恶后能发露,悔已惭愧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为清,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王若忏悔怀惭愧者,罪即除灭,清净如本。大王! 三摩地

2018-07-22

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有惭愧故说有父母兄弟姊妹』;善哉!大王!具有惭愧。大王且听,臣闻佛说:『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虽先做恶后能发露,悔已惭愧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为清,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王若忏悔怀惭愧者,罪即除灭,清净如本。大王! 三摩地

2018-07-22

即(一)如果由增上顾恋意乐,顾恋身体、财物等,为此而造作不善之法;(二)或由增上不顾恋意乐,不顾恋身体、财物等而作诸善法;(三)或对有情众生,增上损恼;(四)或对有情众生,增上慈悲;(五)或对三宝对境,增上憎害;(六)或对三宝增上净信,胜解意乐;(七)或对父母诸尊重等有恩的对境,由增上品,以酷暴背恩等所有意乐,造作不善;(八)或对父母等,由报恩的意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戒经》卷7)首先,父母养育子女恩同天地,身为子女本来就应当竭尽所能孝养奉侍,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反过来如果杀害父母,当然就成就逆罪,是违逆人伦的极重罪。但是以杀父和杀母两罪来比较,那么杀母重于杀父,因为通常母亲是与子女最为亲近的人,从辛苦怀胎十月,子女出生后还要早晚哺乳,推干就湿细心照料,所以母亲对子女的恩德特别重大。佛教经典中也有记载 三摩地

2018-07-22

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有惭愧故说有父母兄弟姊妹』;善哉!大王!具有惭愧。大王且听,臣闻佛说:『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虽先做恶后能发露,悔已惭愧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为清,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王若忏悔怀惭愧者,罪即除灭,清净如本。大王! 三摩地

2018-07-22

五者恼乱父母。令心忧恼。六者恼乱贤圣。七者见怨病苦。心大欢喜。八者见怨病愈。心生不乐。九者于怨病所。与非治药。十者宿食不消。而复更食。三、丑陋的原因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怀嫌恨。三者诳惑于他。四者恼乱众生。五者于父母所。无爱敬心。六者于贤圣所。不生恭敬。七者侵夺贤圣资生田业。八者于佛塔庙断灭灯明。九者见丑陋者。毁呰轻贱。十者习诸恶行。四、端正的原因一 三摩地

2018-07-22

一般人听到布施,就联想到是布施给外面的有缘众生;而事实上,我们先要照顾的却是自己身边的眷属——包括父母、妻子、仆从等。如果自己广有资财,也乐于布施给外面的众生,但却不愿意照顾身边最亲近的人;克扣应当给眷属的钱财用于布施,那就是属于不正确的观念与行为。譬如在《瑜伽师地论》卷39中的开示:【又诸菩萨终不侵夺父母妻子、奴婢仆使、亲戚眷属所有财物持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