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为唯一,所以不能增减,就像佛施设三法印,就是印定每位有情的生命,事实上就是一个法印。都有生灭部分,还有不生灭的地方。这不生不灭的部分只有一个,就是第八识如来藏;这个生灭的部分,就是我们的五阴,无常变动。所以声闻人跟菩萨所证的三三昧,主要的差别就在这个地方:声闻人实证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然后把这些生灭的法灭除之后,就说他实证了涅槃,他是于未来世成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什么叫作佛菩提道呢?佛菩提,就是每个众生在证知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当时及后续所出生的智慧;这个法界实相就是各个有情都有的真如与佛性,那证知法界实相而生起法界实相智慧的方法就是佛菩提道。有许多人认为修证解脱道就是修证佛法,而事实上佛法是成佛之法,不是只能令人成阿罗汉之法;单修阿含解脱道之实证,只能够使人成阿罗汉,并不能够使人成佛,所以佛陀入灭以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菩萨不只是了知二乘定性无学的苦集圣谛;也了知二乘人由于被无始无明所遮障的缘故,所以不知也不证生命的实相。而菩萨却能够如实的亲证实相心,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因此而说菩萨在大乘法中是已证苦集,也证苦集圣谛。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意思是说,菩萨在七住位时开悟明心亲证实相,打破了无始无明,但是由于无始无明还没有究竟的断尽,所以有苦集;但对于实相心如来藏却是已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什么是解脱道?解脱道就是讲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方法与行门;那什么叫做佛菩提道?佛菩提道就是生命的实相(即法界根源)的证知;生命的实相讲的就是有情都有的真如与佛性。有些人也许想:二乘人不是也有菩提嗎?為什么他們不属于佛菩提道呢?这就是说,菩提有三乘的差别: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声闻菩提以及缘觉菩提完全是讲解脱道,也就是说,它告诉我们如何把三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菩提道是界的实相,也就是说明十方三世一切有情生命的真实相和一切有情法界的根源——第八识空性心。修学解脱道只能出三界,不能成佛,所以阿罗汉不能称为佛,因为不回心阿罗汉不知不证佛菩提智;必须解脱道修证完成后,再加修佛菩提道,解脱道与佛菩提道都具足了,才能成就究竟佛果。由于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之具足,能使人成就究竟佛道,所以才说这两门是佛法中的两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一旦您死了,所有这一些文明、文化都将是究竟永灭,在后世没有任何一个有情能够记得、能够知道过去的时空当中有这样子的一个有情,乃至有情的这样子一个生命,乃至这个生命当中有这些刻划过的一个痕迹存在过。我们引用一篇大概2010年在网络上可以看到的一篇文章叫〈语言的消失意味著什么?〉这一篇文章里面有谈到:全世界有七千多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语言将在本世纪消失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当这一生的我们死后,我们的阿赖耶识就带着业种再去投胎,阿赖耶识藉着未来父母和合产生的受精卵及母体的营养,又产生了新的生命,名就是意根,色就是受精卵(识缘名色)。当我们在母体中渐渐成长,肌体逐渐成形而后出生时,意根想攀缘外境,就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去感知外境,形成法尘,(名色缘六入),意根通过意识接触到这种种法尘,就以为自己看见,听见,嗅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老苦的增长的意思是什么样的道理呢?也就是说,当我们众生由少至壮,也就是说当我们出生以后,从有生命开始,从少至壮,由壮至衰,气力渐渐地羸弱,举止动静不得安宁;举止动静不得安宁,所以让你这个老逐渐地慢慢地增长;因为你增长,而造成的这样子的一个老的这样子的一个苦,这个就是因为增长所得来这个老苦。第二个是坏灭。老苦的坏灭的义理是在什么地方呢?是因为我们由盛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有爱其实就是对于生命存在的一个渴求,不管你是追求欲界的生命,或是色界的生命,乃至于无色界,这个都是对于生与存的一个渴求。无有爱则是对于脱离人生的苦,对于追求这个虚无飘渺的境界,以为这样子的你都没有“有”这样子的虚无飘渺,认为这样子一切境界都不染着,以为这个就是脱离人生的苦的境界,追求这样子,这个就是一种无有爱。这样子以各种形式出现的渴求、 | admin 2018-07-21 |
![]() |
苦灭圣谛是灭烦恼,是灭生死,是生命的还灭以趣向于涅槃。也就是说,苦灭圣谛目的就是为了要灭除烦恼,要灭除生死;灭除烦恼,灭除生死,就是要让生命还灭,要让生命还灭以趣向于涅槃。那四圣谛其实是缘起的另一种表达,四圣谛其实是缘起法的另一种表达,分成流转还有还灭两种缘起。那流转,什么是流转呢?在四圣谛里面哪一部分是在说明流转的法呢?流转的法就是前面两者,也就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除了生理的痛苦,更有着青春一去不复返的悲伤,分明前不久还是明眉皓齿的窈窕淑女,怎么一转眼就高堂明镜悲白发,一副鸡皮鹤发,老态龙钟的模样,实在使人难以接受,可普天之下又有谁又能例外?二是坏灭的意思;盛去衰来,生命日促,渐至毁坏,黄泉路上无老少,只不过是早与晚;此时不但这个身体承受老的痛苦,觉知心也同时领受老的痛苦,色身和心理全面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乘正信之船入于大乘深广法海,刚刚进入大海却自己破坏船只,丧失智慧生命。这样愚痴的初学大乘者,以嫉妒虚诈妄语自得过人之法。而造作了根本重罪。如上所说,是初发心菩萨造作了第五种根本重罪。(如果有人说法时说对于大乘已经完全了解,对于佛法已经完全证悟,自己已经得到了第一,自己所修是超人一等的佛法等等。这些言论都是违反根本罪的。这样的现象现代十分普遍,动辄就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佛是究竟解脱于三界轮迴,对于宇宙生命的成因彻底明了、具足了知;也只有佛才是真正究竟觉悟的圣者,所以一切诸佛如来,一定都是十号具足。是哪十号具足呢?那就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大家应该有注意到,诸佛的如来十号中有一号叫作应供,应供很明显的意思就是阿罗汉。我们刚刚已介绍到阿罗汉亦称为应供,那应供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什么叫作佛菩提道呢?佛菩提就是每个众生在证知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当时及后续所出生的智慧,而法界实相就是各个有情都有的真如与佛性;证知法界实相而生起法界实相智慧的方法,就是佛菩提道。有许多人认为,修证解脱道就是修证佛法,而事实上,佛法是成佛之法,不是唯能令人成阿罗汉之法;单修阿含解脱道之实证,只能使人成阿罗汉,并不能使人成佛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法:如上所说,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应知的概念;若能常常思惟整理,即能使以往所修的玄学转变成义学,亦能了知哲学思想的局限性,并能证实宇宙万有及一切生命的本源,超越人类文化的层次;这才是确实能提升身心灵的实修方法,舍此都将落入三界境界中。依此正理而实修者,学佛或探究哲学时,才能快快乐乐地一一实证、一一现观,不再茫然无所进趣;由实证的功德与智慧故,舍报时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不久,小沙弥又思惟:菩萨要经过三大无量数劫辛勤劳苦,不惜自己的生命,众生要头就给头,要眼睛就给眼睛,这种难事不是我所能办得到,还不如早一点取证罗汉道离苦得乐。阿罗汉知道小沙弥心之所念,便告诉小沙弥:衣钵换你背,你在后面跟着。这样子来来回回共三次。到了目的地,小沙弥心有所疑,便叉手向阿罗汉请示:为什么会有三进三出的现象出现?阿罗汉回答:你在菩萨道有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前两者(苦圣谛、苦集圣谛)是生命的流转,就是六道轮回;后两者(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则是生命的还灭,也就是趋向涅槃。灭是什么呢?《大乘义章》十八曰:外国涅槃,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名之为灭。意即:众生经由修行,灭尽了烦恼,断除了意识、意根的执着性,舍寿之后,不必再因业的势力而在三界六道受生酬偿业果,仅剩如来藏独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若有菩萨未离隔阴之迷而再来人间,不能满足于世间文化活动,必向哲学、宗教、佛学……等领域探索,追寻宇宙之实相、生命之本源。而哲学不能补思惟之弊,科学不能济物化之失,神学不免三界轮回,佛学不免意识流转,禅学不免空谈之讥。唯有禅法(佛之,有别禅学。)能救诸弊。然禅法入门不易;尤其清朝以降,禅子定力大多不足,故难修证。祖师不得已乃倡看话头功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有人希望得长寿,求神并杀十只大猪公,这样能否长寿?不行!为什么?求长寿是吉利的事情,不应以杀害众生生命的凶事来求,求长寿更应保护众生才对么!有的人生了儿子,希望他长命百岁,永无病痛,却以杀害鸡鸭牛羊作牲礼以求神,并席开百桌大吃大喝。杀害无量无数众生生命,以办凶事方式来讨吉利,那真是颠倒了,所以叫愚痴。以上十种恶业反过来叫十善业。不恶口就是善业,讲正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是指一切有情众生生命的本源、根源,我们称之为真如、真心、自性弥陀、菩提、涅槃、佛性、如来藏……许多名称,这些说的都是同一个东西。一般人听到第一义的知见会害怕,当他看到《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到最后连一法也无,心中起了烦恼,认为修行修到后来什么都没有,还修什么?若能深入这方面的知见,且不害怕的人,表示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