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大心菩萨护持释迦如来末法虽百般艰困,然已发大愿故,不计生死、永不退却之大勇心志必至末法灭尽而后已;[1]于此之时,亦为先亡祖上、冤亲债主抉择淨土法门,依如来神力加持而为说正理,令诸众等心开意解,速疾往生极乐世界。 如是大心菩萨,以此自宅供佛、开示化导有缘,造立功德、诵经念佛等一切所有无尽功德全数迴向诸有情及其自身皆成佛道,广利有缘永无尽期。是以当 | admin 2022-06-23 |
|
诸大菩萨具入地证量,皆受禅悦,是故连不属五辛但带辛味的气味或食物都不近;而诸佛是最究竟圆满的实证者,所有种子都已清淨,断尽变易生死,更不会攀缘六尘。故白萝卜、红萝卜、香菜、茴香等具辛味之食物,不宜供佛。 (四)在佛像前应威仪庄严 佛像若是安奉在客厅,应注意行住坐卧需庄严,莫因居家讲求舒适(例如只著汗衫式内衣、或是对著佛像横卧于沙发上)而疏忽佛 | admin 2022-06-23 |
|
自从佛法来到中国,智慧正理遍及、利益了震旦神州;在众生面对失去至亲的生死离别场合中,又能善巧地因应华夏文化的风土人情,以种种慈悲方便来摄受亡者及亲眷,抚慰了中土佛子的心灵。这历史事实告诉了我们,应当仰体佛意:如来慈悲无尽,永远等待机缘摄受有情走入真实法界。因此我们不但需要熏习深切的智慧正理,也需要学习无量的慈悲方便来摄受众生;而追荐法会如&ldq | admin 2022-06-23 |
|
[16] 如是,如来深切地开示我们:众生醉生梦死、乐著五欲,以三毒猛火彼此伤害,世世造业轮转无休;菩萨则亲证世间一切皆是根本识如来藏所生显、有情的觉知心所触知之六尘唯是如来藏所呈现的影像,任何人想要究竟脱离生死,唯有成佛一途。且修集成佛所需的福德,在五浊恶世护持正法是最快、最大的;尤其在此正法后末世,众生三毒炽盛无可名状,弘护如来藏妙法的菩萨不但遭 | admin 2022-06-23 |
|
![]() |
其实佛陀哪有入灭?佛陀证得四种涅槃之中最后一个,叫无住处涅槃,无住处涅槃就是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嘛,那怎么会入灭?佛陀是永恒的!每一个有情都是永恒的!除非你是定性声闻。所以呢,都是无始无终的,怎么会是入灭就不存在了?那些人就是善根还不够,才会去相信部派佛教那一些声闻僧,成为声闻僧的遗绪。那因此呢,这观念大家还是要建立起来,不要听到说某某人可能是古德什 | admin 2022-03-18 |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我般涅槃后 能供养舍利 或造窣睹波 及以如来像 于彼像塔处 涂拭曼荼罗 以种种香华 散布于其上 以净妙香水 灌沐于像身 上味诸饮食 尽持以供养 赞叹如来德 无量难思议 方便智神通 速至于彼岸 获得金刚身 具三十二相 八十随形好 济度诸群生尔时,清净慧 | admin 2021-05-19 |
|
终究不要因为悭贪吝惜,而断送了布施的舍心,必定会在当来之世,值遇贤圣的大善知识,就可以度过生死轮回的根源。这里面开示我们要能够广行布施,惠舍一切众生,不要轻易放弃布施的机会;因此菩萨们应当发愿:“愿从今身乃至成佛,……所修福业若多若少,愿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无上正等菩提。”(《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4)虽然菩萨布施的时候,要 | admin 2021-05-14 |
|
口意不行恶身亦无所犯当除此三行速脱生死关过千岁后当有犯戒之人遂复立戒。弥勒如来当寿八万四千岁。般涅槃后遗法当在八万四千岁。所以然者。尔时众生皆是利根。其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见弥勒佛及三会声闻众及翅头城。及见蠰佉王并四大藏珍宝者。欲食自然粳米者。并着自然衣裳。身坏命终生天上者。彼善男子善女人。当勤加精进无生懈怠。亦当供养承事诸法师。名花捣香种种供养。 | admin 2021-05-12 |
|
令生死苦缘展转增长。堕大地狱。翅头末城众宝罗网弥覆其上。宝铃庄严微风吹动。其音和雅如扣钟磬。演说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时城中有大婆罗门主。名修梵摩。婆罗门女名梵摩拔提。心性和弱。弥勒托生以为父母。虽处胞胎如游天宫。放大光明尘垢不障。身紫金色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坐宝莲华。众生视之无有厌足。光明晃耀不可胜视。诸天世人所未曾睹。身力无量。一一节力普胜一切大力 | admin 2021-05-12 |
|
不厌生死乐生天者。爱敬无上菩提心者。欲为弥勒作弟子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应持五戒八斋具足戒身心精进不求断结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乐。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尔时优波离即从座起。整衣服头面作礼。白佛言。世尊兜率陀天上乃有如是极妙乐事。今此大士何时于阎浮提没生于彼天。佛告优波离弥勒先于波罗捺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生。却后十二年 | admin 2021-05-12 |
|
![]() |
因为包括变易生死都断尽了,这才是究竟的三无性的实证啊!所以三无性的究竟实证是成佛的位阶,至少是八地菩萨的位阶,至少得要断除习气种子随眠。结果把至少八地的境界当作这个真见道要证的境界,可是真见道才第七住而已啊。律部的《菩萨璎珞本业经》告诉你「如果修学六度波罗蜜」,特别跟你强调是「修学六度波罗蜜」喔!修学到六住圆满,有一天证得如来藏了,是不是就没事了? | admin 2021-03-26 |
如来告诫:毁谤大乘者有极其严重的果报—无数劫遍历十方世界阿鼻地狱,再入畜生道、饿鬼道受无数劫生死,终于回到人道中还要五百世盲聋瘖哑受诸残缺;且再值遇大乘法时,将更重复这毁谤及下堕受报的历程(如〈楔子之章〉所引)。古人心地质朴,读到大乘经中如来每每恳切叮咛切勿毁谤大乘时,应会纳闷的想:“真有学佛人会来毁谤大乘吗?”当初笔者曾在恭读经论 | admin 2021-02-02 |
|
如来下生人间示现成佛,所演说必然是唯一佛乘(一佛乘,即一大乘),然因闻法者根机差异,如来为诸急求解脱生死者,便于此唯一佛菩提道之菩萨乘(即佛乘,以求佛果故)方便分出解脱道而说有声闻乘、缘觉乘;然“五时三教”实以不同层次、面向及广度来隐喻、明说、分别阐释法界唯一实相(阿含、般若、方广唯识、法华、涅槃,皆以实相心第八识为根本而宣演)。然而代代 | admin 2021-01-02 |
|
从菩萨所证的解脱道来看,二果薄地(淡薄贪瞋痴)、三果离地(离欲界爱、离欲界生)、四果毕地(分段生死已毕),都非最初证悟明心时之必然极致。平实导师不是不知哪些菩萨行事中尚有私心,然因大乘见道并非等于断尽大乘异生性烦恼[编案:指真见道及相见道。要至见道通达位,方断尽大乘所断异生性而入初地],部分贤位菩萨还存有私心在所难免;且纵然执事因私心烦恼而于己之德 | admin 2021-01-02 |
|
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表相上没有三界生死轮回的这个现象,受到阿弥陀佛愿力的摄受——阿弥陀佛当初曾经是法藏比丘的时候发的愿,一切生到极乐国的人寿量跟祂一样。那表示说,在极乐国中是没有这个生死的现象的。那是不是等于是解脱呢?这有个观念说:在极乐世界是暂时没有三界生死轮回的现象。因为解脱的意涵是,一定要解脱于三界生死轮回才叫解脱。等于说,暂时受 | admin 2020-08-28 |
|
如果我见跟我执都已经断尽的话,那么这个人必然是可以解脱生死轮回的痛苦的。可是,如果他的我见跟我执没有断得干净的话,乃至于说我见跟我执根本都还在,这样子的人会不会依然展现了洒脱跟豁达呢?答案是,绝对可以。因为,只要他在世间的环境没有太大的违逆的状况,这个时候要展现洒脱跟豁达是很容易的事情。问题就是,如果真正的考验一来的时候,我见跟我执恐怕又会悄悄地爬 | admin 2020-08-28 |
|
也就是说,譬如从解脱道来说,到底有没有涅槃——有没有无余涅槃可以让人永离生死呢?这就是见解上面的一种烦恼。或者是说,到底有没有阿罗汉存在?到底有没有见道须陀洹存在?或者是说,到底现代人能不能实证初果呢?能不能实证二果、三果、四果呢?乃至是不是有菩萨可以实证声闻的解脱呢?是不是有菩萨可以实证第八识——永恒存在的如来藏呢?这个都是属 | admin 2020-08-28 |
|
《大乘起信论》卷2,马鸣菩萨开示说:彼方便行略有四种:一、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法本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又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善行,摄化众生不住涅槃,以真如离于生死涅槃相故;此行随顺以为根本,是名行根本方便。意思是说,修证佛菩提的正因,大略来说有四种方便行,第一就是在修行上应该要行根本方便,也就是从根本上作种种方便来观行。 | admin 2020-08-28 |
|
二乘菩提所证只有解脱道,只能出离三界分段生死,但是不知不证法界实相,不能成佛;也就是说,二乘菩提是有上菩提,譬如证得初果是有上,为什么呢?因为还有二果;乃至四果阿罗汉还是有上,因为七住位菩萨所证的实相般若,阿罗汉就不知不证了;但是七住位菩萨也是有上,为什么呢?因为还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菩萨;乃至等觉、妙觉仍然是有上,必须到达佛地才是无上正等正 | admin 2020-08-28 |
|
所以佛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涅槃,也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有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在轮转生死有为现象中一直都分明显现。所以中国禅宗真悟祖师:金刚正体露堂堂。又说:头角混泥尘,分明露此身。禅宗明心开悟所亲证的正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是其他三种涅槃的根本。二乘阿罗汉与辟支佛所证得的叫作有余涅槃,这是断尽见惑与思惑,舍报之前十八界尚未灭除,依第八识如来藏中有漏法种 | admin 2020-0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