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同样的我们所执着的我所,前面跟大家说明过,就是说我的身体、我的财富、我的眷属、我的事业,乃至于说我所享受的一切,也无非都是在摩尼宝珠上面生起又灭谢,都是生灭的。那么这样子去认知生命的实相,知道说我们的五阴身,我们见闻觉知的心,还有我们所能够拥有的一切的财富、一切的眷属,无非都是在那个恒不生灭的摩尼宝珠表面生生灭灭、起起落落。这个五阴身有生灭,你的财 | admin 2020-02-18 |
![]() |
因为他有欲界爱,所以他会用他的欲界爱,希望一切众生都是他的眷属,他要把他系缚在欲界里面。如果有人离开了欲界他会很痛苦,他会说:我失去了眷属。就好像世间的国王,他总是希望说我的领土最大、我管的人民最多----来代表他的威德。所以这个天魔外道他就是有这样的心,就跟世间的国王是一样的----他有很强烈的欲界爱眷属欲,所以他要系缚众生在欲界里面,全部当他的眷属,这 | admin 2020-02-18 |
![]() |
因为他知道,他未来世必定成为他的眷属,他会生天成为他的眷属;所以,既然未来必定成为他的眷属,所以你在人间的时候,他就会帮你忙;所以你不用杀生来拜天神。那鬼神呢,鬼神虽然有福报,但是他不像天神,所以你拿酒肉来供养他,他就是需要了这一部分,所以鬼神他是吃人间的供养,这也是他的福报之一。所以,天神跟鬼神是有差异的,只要你拜的神他是会来吃你的供养的,那就是 | admin 2020-02-18 |
![]() |
乃至说忉利天人他们在天上,他们实际上跟地狱暂时是没有缘分的,那地藏王菩萨为什么要说了那么多在地狱里面摄受众生的事情呢?为什么要说那么多地狱的法呢?就是也是要让大家能够警醒:你现在虽然在三界中的果报非常殊胜,你在天上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但你幸福快乐的日子也不会永久的啊!因为三界无安,将来你还是有沦落到这种地狱的可能啊!而且就算不是如此,难道你父母、亲 | admin 2020-02-18 |
![]() |
也就是说,要怎么样去成熟与我们有缘的眷属。什么叫成熟,就是之前我们说的,让他信根慢慢具足,信根圆满进入住位。你能够摄受他进入住位,那你就要用种种方便善巧,你就不能让他起嗔,不能让他看到你就讨厌,不喜欢你;他看到你讨厌不喜欢你,你就不能摄受他。所以你要多用种种的方便善巧去摄受他。当你能够成熟有情、摄受有情,就相当于你去摄受佛土;而严净佛土,就是在摄受 | admin 2020-02-18 |
![]() |
但是假使某人的业原本是恶因,例如开车不慎撞死人,然而他并不逃避,除了赔偿亡者眷属外,并与亡者结法缘为亡者助念与超渡,使亡者因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亡者到了西方满心欢喜,而到达不退位之后,必定心存感恩而想要报恩,结果是恶业净缘而成就了净果,都是因为缘的不同,而造成了果报的变化。所以经典中说:一切法因缘生。中国古时儒家有主张人性本善及人性本恶的争执。可 | admin 2020-02-18 |
![]() |
佛陀在人间或在天上说法时,天龙八部中各个天主、龙王、夜叉王、乾闼婆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睺罗伽王等都会带着他们无量的眷属一起前来听经闻法。佛陀说会生到龙族里有四种因缘,如《佛说骂意经》中说:【堕龙中有四因缘:一者、多布施,二者、多瞋恚,三者、轻易人,四者、自贡高坐,是为四事作龙。上头一得福,后三事得龙身。】所以,如果有人过去世多怀瞋恚 | admin 2020-02-18 |
![]() |
可是有的人错会解脱的真实义,误以为只要把眷属的贪爱、名声的贪爱、利养的贪爱都放下就是解脱,或误以为只要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就是解脱。但是如果那样就叫作解脱的话,佛来人间之前,有的外道已经证得未到地定,有的外道已经证得初禅、二禅,乃至有的已经证得四空定,表示他们早就超越欲界,不贪名闻利养,也不贪男女欲,可是佛却说他们不得解脱。原来佛说解脱是指远离虚妄法 | admin 2020-02-18 |
![]() |
一般人所谓的魔王,就是他化自在天的天主;魔王他修习福德与禅定,但是欲界爱无法断除,主要是由于眷属欲太重,所以就住在这个地方。再往上,色界位于欲界的上方,这是必须要是离开了欲界五欲的众生才能居住的地方。色界的众生虽然离开了欲界粗重的五欲,不染着于秽恶的欲界色法,但仍然被清净微细的色法所系缚;他们已经没有男女欲了,所以色界的众生是没有男女之别的。他们以 | admin 2020-02-18 |
《优婆塞戒经》卷三说:“一切众生因杀生故,现在获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贤圣呵责、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罹其殃,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当堕地狱──多受苦恼饥渴长命、恶色恶力恶名等事,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复受恶色短命贫穷。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蓏悉皆减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最后一句即是说:任何一个有情 | admin 2020-02-06 |
|
![]() |
瞋恚之心都是由于我执而引起,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凡是不顺己意就勃然大怒,能令有情身心产生热恼,进而生起忿、恨、怨、恼之心,采取种种不理性的身口意行为,对家人、眷属、一切众生,轻则诟骂,重则损害他人性命,甚至于伐城伐国、喋血千里,莫不都是由瞋心而起。因此“火烧功德林”正是瞋恚心生起时的最佳写照,尤其是菩萨道行者,瞋恚会断送和众生之间的法 | admin 2020-02-04 |
![]() |
由是佛力所加故,此菩萨佛性得以开展,能觉照十方百佛国,能至十方百佛世界面见百佛、供养百佛、听受妙法;亦能化现一百化身菩萨,一一化菩萨各有一百化身眷属。 初地之前所修证是大乘人无我,是大乘般若之无生忍智,与初地所证的法无我不一样。大乘之人无我者,即禅宗之破初参——开悟明心。 能证得觉知心外别有如来藏心之 | admin 2019-11-03 |
![]() |
一般而言法师说法之初心,应该也不是要故意去误导众生,但就最怕有邪知邪见而不知,若一旦有人依据圣教及正理出来指正了,能改邪归正则善莫大焉!如果为了名闻利养,为了保有眷属徒众,继续误导众生而不改正,那就是害人害己了。 我是在佛教正觉同修会遭逢第三次法难时,才进来修学正法的,当时台中讲堂的气氛很低落。我常想著:都已经学习正法了,怎么还会退转?可见他们 | admin 2019-09-06 |
![]() |
所以一天到晚求有,求有就要名声、要眷属、要利养,什么都要,却没想到他这样已经不在圣众之数了。 那么舍利弗问:“什么叫作圣众?”也就是要对圣众作定义,世尊就说:如果有人能够信受、能够胜解、能够“通达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起无相”,这个人不但能够这样,还能够“成就是忍”,因为也许他会退转,退转时这个忍便是不成就;这个人是真 | admin 2019-09-02 |
![]() |
”或“愿生生世世结为眷属。”因此中国人是相信有三世轮回的,在古印度也是如此深信著,所以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降生于印度修行成佛,后来佛法又传到了大中华地区而发扬光大。 佛陀是一切智者,有圆满的大神通和大智慧,能在一念之间就了知我们所有众生过去世的所有事情,而许多有宿命通的大菩萨或大阿罗汉也可以在入定以后证明有三世轮回的存在。 现 | admin 2019-09-02 |
![]() |
又见众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属、宗室,不相爱念,是故生悲。”“善男子!有智之人,应观非想非非想处所有定乐,如地狱苦,一切众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善男子!未得道时,作如是观,是名为悲。若得道已,即名大悲。”“何以故?未得道时虽作是观,观皆有边,众生亦尔。既得道已,观及众生皆悉无边,是故得名为大悲也。未得道时,悲心转动,是故名 | 三摩地 2019-07-20 |
![]() |
4、容易攀缘违反讲堂规定,甚至有眷属欲整天关注群组,心容易攀缘网络,无法静心实修,定力也会难以增长。学员之间也容易攀缘,违反讲堂规定。而群主及说法者因在群组攀缘久了,也容易对群组及成员有眷属欲,增长我所。5、说法者容易好为人师,渐生慢心而障道慢能障道,弘法、说法不但侵犯导师职权,久之也因易有优越感而有慢心,影响道业。6、若所说法义有误,障己也误他未 | admin 2019-06-28 |
![]() |
本事:以感应往世亲人及法眷属故,写此歌曲。为度年轻学人,向往菩萨证境;情歌方式造词,民歌风格写曲;冀能传诵不绝,绵延宗门法脉。歌词大意:菩萨底忧郁深沉难知,起源于深妙法乐。歌词意涵如下:(一)、犹有爱恋往世亲密眷属之习气种子未断故,菩萨难捨忧郁:初谓十迴向满心位如梦观成就故,能知往世事。次谓已证初地佛性故,能感知往世所爱亲人。三谓已断烦恼障现行故欲 | admin 2019-05-05 |
![]() |
这意思就是说,妄想及妄念之所以会产生,就是由于对世间法有挂碍——对三界中的法有贪爱,对自我有贪爱,对眷属有贪爱的时候,就会常常有许多的妄想及妄念升起,就会妨碍我们修习禅定,所以说,妄想与妄念都是从烦恼来的;烦恼断了,妄想与妄念就会随着烦恼的减少而日渐淡薄,乃至消失。解脱道的原理也就是这样——烦恼断尽了就得到解脱果,不是由于禅定而 | admin 2019-04-24 |
![]() |
众生之所以会自觉有我真实常住,误认为六识心真实有,完全是因为有六识见闻觉知的自性,所以才会返缘自己,觉得自己是真实存在的;因为觉得自己真实存在,那么就会感觉自我所拥有的一切享受,世间财物以及眷属等等都是真实存在的,因此就生起了我执以及我所执。这些见闻觉知性都是六识的功能,而这些六识的功能,必须有六根触六尘,才会有六识生起与运作,才会有见闻觉知性存在 | admin 2019-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