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一首颂里面,大意是赞叹大精进菩萨,呵责他的父母和他的许多眷属,呵责许多的知识和八万四千彩女。这些人听到宅神的话以后,就全部悔过,跟菩萨讲:《随意出家,汝当饮食,无令殒绝。》可是大精进菩萨《不食七日,光明晖悦,颜色不变,唯心忆念正遍知身,一切诸天散花供养。过七日已,执画迭像,入于深山,寂静无人禽兽之间,开现画像。取草为座,在画像前,结跏趺坐,正身正 三摩地

2018-07-20

对于眷属的贪著心,暂时放下来,无所贪慕。暂时放下之后,得到这部经典,就立刻依照这部经典所讲的方法,起慈悲心,要精进修持,不可以生气,并且要持斋、要守戒。那就是说,在这一天乃至十天之中,要持八关斋戒,一心想著要往生阿弥陀佛国,而不是念佛号。是“一心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所以心里一直想著我要往生阿弥陀佛国,一直想著这件事。只要这样就好,都不用 三摩地

2018-07-20

虽然那个时候我们体证了自性弥陀,眷属都不知道,那没关系嘛!我能上品上生就好了。所以,必须要发长远心,因为,时节因缘不可逆料的缘故。以上总共说十则体究念佛要注意的知见,但是体究念佛的过程里面,其实有更多的细腻的知见要知道,不过我们不在这里说,把它留到《禅---悟前与悟后》里而再去讲,因为再要讲这些东西的话,将来这一本《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的文稿整理出来, 三摩地

2018-07-20

若于日常生活中随事思惟无常,并于打坐时深入思惟身心及世界之无常,可以减轻吾人对于世界身心眷属财物名利之执著,减少三毒心之作用,则攀缘心可以降低,较易安住于念佛之正念中。于此五浊之世,若有修定、参禅、修净土、乃至种种法门,欲求出离三界,解脱生死,并回向救度众生出离三界,解脱生死者,极为难能可贵;而修者多,成者少,多因缺乏正知正见及希求感应,以致觉观不 三摩地

2018-07-20

福德是五阴所受的依报或者正报叫做福德,譬如行善者来生得欲界天身,享欲界天的天福,这叫福德;布施者来生得布施的果报,所以富有资财、眷属和乐,这叫福德。功德是指出离三界方面的、解脱方面的受用。那么因为有见地、有定的正受、有解脱的正受的缘故,所以对于功德与福德的不同,他是已知已见。(原标题:实相念佛(念佛三昧)第3节) admin

2018-07-20

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即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 admin

2018-07-20

那为什么他会是天魔呢?因为他有欲界爱,所以他会用他的欲界爱,希望一切众生都是他的眷属,他要把他系缚在欲界里面。如果有人离开了欲界他会很痛苦,他会说:我失去了眷属。就好像世间的国王,他总是希望说我的领土最大、我管的人民最多----来代表他的威德。所以这个天魔外道他就是有这样的心,就跟世间的国王是一样的----他有很强烈的欲界爱眷属欲,所以他要系缚众生在欲界里 三摩地

2018-07-20

如果有人奉祀鬼神的目的,在咒愿某人出车祸、家财散尽,或是眷属分离,乃至求神处罚一切异全部死光,发这种愿谓之「恶愿」。有人祭祀三牲五牲纸钱,供奉鬼神、礼拜鬼神,希望保佑儿子今年考上台大,或希望末来不久能发大财,如果鬼神能满他的愿,就要为鬼神翻修庙宇、装贴金身等类。不伤害第三人,只求自己色身眷属平安或求名求利求权势而与鬼神交易所发的愿谓之「许愿」。愿望 三摩地

2018-07-20

可是他不是去驱使鬼神,他就是希望人家,乃至有些人希望人家眷属分离,或是求神去处罚他怎么样。可是他不一定是驱使,不一定是作法,也有一些属于这种恶愿。可是如果有这种恶愿,我们也可以知道那也绝不会是佛教,因为佛教之中是不会有这种恶愿的。譬如说有一个宗教,他们就会告诉人家:我们这里也有三宝,你们知道我们三宝的秘密之后不可以告诉人家;而且你进入我们的道场后你 三摩地

2018-07-20

那为什么他会是天魔呢?因为他有欲界爱,所以他会用他的欲界爱,希望一切众生都是他的眷属,他要把他系缚在欲界里面。如果有人离开了欲界他会很痛苦,他会说:我失去了眷属。就好像世间的国王,他总是希望说我的领土最大、我管的人民最多----来代表他的威德。所以这个天魔外道他就是有这样的心,就跟世间的国王是一样的----他有很强烈的欲界爱眷属欲,所以他要系缚众生在欲界里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也要看清楚这种争夺----对于眷属的争夺,对于领土的争夺----统统都是欲界爱,统统都是天魔外道最喜欢的。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里面要知道,这一种事情是我们不应该归依的,是我们应该要去预防、去避免的。所以说我们人间之所以能够有人类,就是因为我们有这个最基本的、不互相杀害的道德。所以既然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我们既然要保得人身,我们就要维持这样的道 三摩地

2018-07-20

不断家法眷属多饶。唯为庄严菩提故施。为欲调伏众生故施。是名心净(CBETA,T24,no.1488,p.1044,b29-c3)。分别解释如下:布施之时不是为了增长生死善果而行施的。譬如布施时心中想着:我现在布施这一团饭给这个乞丐,未来世色身会更健康一点。这就是心不净了,你是在求世间生死的善果嘛!这布施就成为求世间法了!应该以此福德回向证得解脱道,或者回向亲证佛菩提果及世世自生智 三摩地

2018-07-20

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征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 admin

2018-07-20

不断家法眷属多饶。唯为庄严菩提故施。为欲调伏众生故施。是名心净(CBETA,T24,no.1488,p.1044,b29-c3)。分别解释如下:布施之时不是为了增长生死善果而行施的。譬如布施时心中想着:我现在布施这一团饭给这个乞丐,未来世色身会更健康一点。这就是心不净了,你是在求世间生死的善果嘛!这布施就成为求世间法了!应该以此福德回向证得解脱道,或者回向亲证佛菩提果及世世自生智 三摩地

2018-07-20

但假如其业原为恶因,如开车不慎撞死人而不逃避;赔偿其眷属外,并与其结法缘,为他助念与超渡,使他因而往生西方。亡者到了西方,满心欢喜而到达不退位之后,必心存感恩而欲报恩。结果是恶业净缘而成就了净果。所以说:因为缘的不同而造成果的变化,即是缘生之法。一切世间之各种法、相、事、物都是因缘生灭。众生业力所感之因,加上众缘和合之缘而成就今天的世界。当缘散坏时 三摩地

2018-07-20

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在父母、七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已亡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受无量快乐。’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塔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尔时目连比丘及此大会大菩萨众皆大欢喜,而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是时目连 三摩地

2018-07-20

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在父母、七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已亡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受无量快乐。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塔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尔时目连比丘及此大会大菩萨众皆大欢喜,而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是时目连其母即于 三摩地

2018-07-20

经典里面是这样写的:“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四、一切恶鬼,若夜叉、罗刹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龙、毒药悉不能害;五、一切火难、水难、冤贼、刀箭、牢狱、枷杻、横死、枉死悉皆不受;六、先 三摩地

2018-07-20

经典里面是这样写的: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四、一切恶鬼,若夜叉、罗剎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龙、毒药悉不能害;五、一切火难、水难、冤贼、刀箭、牢狱、枷杻、横死、枉死悉皆不受;六、先所作罪悉 三摩地

2018-07-20

西方三圣接引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 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倾,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即开。上品下生信受因果、皈依三宝、成就四不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