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可是如果有别的业可以转变的,譬如说,这位有情的眷属家人为他追福、资助他,譬如说为他供养三宝,为他广行布施,然后为他去造作这些护持的业回向给他;那因为在中阴中的这个有情领受到了眷属为他的追福,他领受到了之后,心念能够一念了知说,原来过去所造的业要忏悔;因为在人的时候造作的恶业,导致现在沦为这个牛的中阴,因为家人眷属为他追福,他一念忏悔他的罪业,领受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乃至说忉利天人他们在天上,他们实际上跟地狱暂时是没有缘分的,那地藏王菩萨为什么要说了那么多在地狱里面摄受众生的事情呢?为什么要说那么多地狱的法呢?就是也是要让大家能够警醒:你现在虽然在三界中的果报非常殊胜,你在天上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但你幸福快乐的日子也不会永久的啊!因为三界无安,将来你还是有沦落到这种地狱的可能啊!而且就算不是如此,难道你父母、亲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于《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世尊有开示:「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或者「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亦即有情往生时,若有道友眷属于旁围绕念佛加持,若遇善根深厚者,能因诸佛菩萨及诸莲友的围绕而施予无畏,因此往生者较不易受冤亲债主的干扰,能帮助往生顺利,此往生者因莲友助念的功德加持,并非此人所说单单依靠助念者帮助亡者「现出佛念」而已。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中阴阶段之意识比较简劣,无法做精细之思考,大都会随习气而行;如果是意外身亡,无法舍离人间之眷属与资财,于七七届满前都没有去投胎,便会落入饿鬼道中。若死后有所谓报复生人或者扰乱生人之行,应该属于饿鬼道之法,而不是中阴身的法。(三)弥勒菩萨于《瑜伽师地论》中说:「…识已住故,然于境界起戏论爱,随所当生,即彼形类中有(中阴)而生。又中有眼,犹如天眼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另一尊则是北魏普泰二年,昌国县新兴寺比丘尼昙颜,为了亡妹昙利,敬造弥勒佛金像一尊;愿亡者与师僧眷属,弟子父母宗亲及一切众生,直接往生西方无量寿佛佛国,普同其富,所愿从心。所以,大乘的佛弟子都知道要发愿往生到有佛法的地方,这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够亲自跟随诸佛修行,那就更好了!所以,并不是说佛教徒都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这样的规定,一切随自己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可是如果有别的业可以转变的,譬如说,这位有情的眷属,家人为他追福资助他,譬如说为他供养三宝,为他广行布施,然后为他去造作这些护持正法的业回向给他;那因为在中阴中的这个有情领受到了眷属为他的追福,他领受到了后,心念能够一念了知说,原来过去所造的业要忏悔;因为在人的时候造作的恶业,导致现在沦为这个牛的中阴,因为家人眷属为他追福,他一念忏悔他的罪业,领受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另一尊则是北魏普泰二年,昌国县新兴寺比丘尼昙颜,为了亡妹昙利,敬造弥勒佛金像一尊;愿亡者与师僧眷属,弟子父母宗亲及一切众生,直接往生西方无量寿佛佛国,普同其富,所愿从心。所以,大乘的佛弟子都知道要发愿往生到有佛法的地方,这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够亲自跟随诸佛修行,那就更好了!所以,并不是说佛教徒都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这样的规定,一切随自己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在净土经中常常提到,当您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心得决定,在临命终时一心不乱,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及大势至菩萨、无量大众或诸比丘眷属围绕加持摄受,但是重点乃是亡者是否心得决定、一心不乱呢?佛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卷一开示:【又,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亲情眷属朋友兄弟。强壮后生。死却多少。世人多云。老来念佛。岂不知广泉路上无老少。古人云。莫待老来方念佛。孤坟多是少年人。死心如此。苦口劝人。曾许你且待临终念佛乎。人生在世。能有几时。石火电光。眨眼便过。趁未老未病。抖擞身心。拨弃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命终。我之盘缠预办。前程稳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或问定力未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晚居杭州仙林寺。雍正七年结莲社。为文誓众。以毕命为期。判日课为二十分。十分持名。九分作观。一分礼忏。其示禅者念佛偈曰。一句弥陀。头则公案。无别商量。直下便判。如大火聚。触之则烧。如太阿剑。撄之则烂。八万四千法藏。六字全收。千七百只葛藤。一刀齐断。任他佛不喜闻。我自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诸眷属方趣前为寿。视之则已化去矣(乐邦文类)。陈媪。钱塘人。从灵芝律师受菩萨戒。专心念佛。日课千拜。经案间迸出舍利。临终。见佛来迎。顾旁人言未竟。寂然而化(佛祖统纪)。袁媪。钱塘人。从灵芝受菩萨戒。即断荤酒。笃修净业。家人皆化之。如是二十年。一日示疾。请圆净律师说法。俄见佛菩萨众。现前接引。端坐而化(佛祖统纪)。陈媪。长芦赜禅师之母也。赜尝作莲华胜会录。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财产、眷属、儿女是许某某这个壳的、与“我”无关;一切的业,皆以往身口意所为,“我”无身口意,一切与“我”无关。突如释重担地,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法不立。忽然想起老师曾说:“要从六根上去体会”。于是躺在床上听外面的雨后滴水声,竟与往日不同,何其清脆、明晰。后因无睡意,即起床拜佛,拜佛后又到户外走动,早晨风吹来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花好多冤枉钱,浪费宝贵光阴与生命,尽学鬼神示现的外道法,还落了个谤佛、毁法的地狱罪;若不跟著诽谤,命终以后也可能变成罗刹、夜叉的眷属。因为密宗有乌金净土、时轮金刚净土、上乐金刚净土……等罗刹、夜叉住的地方,等著相应的人去住。好恐怖!藏民大多单纯、聪明、善良,但是因为文盲,又从小就接触这种宗教,没接触过正统佛教,先入为主的缘故,所以误以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更何况自己的眷属!过日子并无影响,只是延缓还清债务的时间;很高兴同修也认同,心中更笃定、踏实;其他人皆未提,怕任何人因信位不足而障人入道,岂不可惜哉!三缄其口,默默耕耘,做该做的事就好了!佛段正中合十 (原标题:14第十三篇:段凡中居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从旁默默地观察同修会一些人与事,知道萧导师不为名闻利养、不图法眷属,所做的一切,都只为弘扬,念念守护摄受学法的们,念念为佛陀的存续做最大的努力。又见远从台南来的许多师兄、师姊(当时他们是包游览车来),甚至也有从高雄、台东来的师兄,不辞远途,让我感到大家的道心坚强。其中,不乏许多老参,可感受他们无论对经教义理或修行知见体验的深入,真可谓卧虎藏龙。尤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六、愿过去、现在的父母、师长、知识、法俗眷属,及历劫的怨亲债主,都能往生善处,皈依三宝、修学、早证菩提。黄正惠(惠卿)顶礼 (原标题:20第十九篇:黄惠卿居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没有了这一期身命,仍有如来藏能生下一期身命,而此生所修所学的善法,也不会灭失,有何好畏惧的呢?至于眷属、子女,他们也各有如来藏,依其业种过这一期生命,有何好担忧?好舍不得?因此,即使现在就要舍报,也无所畏惧。只是若非寿命已尽,或为护必须舍命,我可不愿意现在就死,因为才刚破参,才刚要入门修学,怎能轻言放弃生命呢?(还是得要依照菩萨戒来爱惜有用之身,除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个中纤毫道不尽,即为魔王眷属。句前句后,是学人难处。所以一句当天,八万门永绝生死,直饶得似秋潭月影,静夜钟声,随扣击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犹是生死岸头事。道人行处,如火销冰,终不却成冰。箭既离弦,无返回势。所以牢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古圣不安排,至今无处所。若到这里,步步登玄,不属邪正,识不能识,智不能知。动便失宗,觉即迷旨。二乘胆颤,十地魂惊。语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们心里追求某一些境界现象,魔就投其所好,引诱我们成为魔的眷属,所以会出现魔境。求有是说喜欢定的境界─欲界天的境界、色界天的境界、无色界天的境界、以及因为定而产生的神通,这就是三界里面的有。当一个人知见不正确,追逐这些东西的时候,魔就会投其所好,示现某一些神通的境界,来引诱参禅或修定的人。修行的人如果能够一心出离而不受它的引诱的话,魔就会示现恶劣恐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是故,未知禅者莫说禅;不解般若者,唯可依文解义,莫依自意所想而广作演说,更莫因己法之下劣于人,恐名闻利养受损、眷属流失,而横加诬蔑、否定、诽谤,否则终将被人拈其狐尾以示天下,届时须不好看。若复心生嫉妒,造作无根谤法、无根诽谤贤圣之大恶业者,地狱有份;舍报时将何以自救?大阿罗汉尚且不能救生母杀生之业,星云身侧众徒复有何力拯救星云无根诽谤之大恶业?尔等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