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实有空想。色变之想。青瘀之想。膀胀之想。食不消想。脓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所以然者。比丘当知。此十想者。皆是过去释迦文佛。与汝等说。令得尽有漏心得解脱。若此众中。释迦文佛弟子。过去时修于梵行。来至我所。或复于释迦文佛所。供养三宝。来至我所。或于释迦文佛所。弹指之顷修于善本。来至此间。或于释迦文佛所。行四等心。来至此者。或于释迦文佛所。受持五戒三自 | admin 2021-05-12 |
|
南无满月具足十力大精进将勇猛无畏一切智人超出三有成三达智降伏四魔身为法器心如虚空静然不动于有非有于无非无达解空法世所赞叹我等同心一时归依愿转法錀尔时世尊。告舍利弗。当为汝等广分别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汝等今者以妙善心。欲问如来无上道业摩诃般若。如来明见如观掌中庵摩勒果。告舍利弗。若于过去七佛所。得闻佛名礼拜供养。以是因缘净除业障。复闻弥勒大慈根本得 | admin 2021-05-12 |
|
所谓阿难陀目佉陀罗尼.空慧陀罗尼.无碍性陀罗尼.大解脱无相陀罗尼。尔时世尊以一音声。说百亿陀罗尼门。说此陀罗尼已。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曰弥勒。闻佛所说。应时即得百万亿陀罗尼门。即从座起整衣服。叉手合掌住立佛前。尔时优波离亦从座起。头面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世尊往昔于毗尼中及诸经藏说阿逸多次当作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此人命终当生何处。其人今者虽复 | admin 2021-05-12 |
|
![]() |
因为以前写的时候文辞太简略,而且时空背景的不同,所以现在没有人能读懂,那我们会内有些人可以读懂,是因为经过将近三十年的修学,然后平常我们也带进很多《成唯识论》的法来作说明,也加上实证的关系,所以这百分之一的人可以读懂大约三分之一,这算是相当不容易的。 当年《成唯识论》窥基大师注解的时候,文辞也是太简略,那是不得不然,因为当年纸张、笔、墨等等,它 | admin 2021-03-26 |
学术界甚至还臆测古时有华人参与了编辑(伪造)大乘经论的工作(此言即谤佛、谤法),而在他们心目中,玄奘菩萨翻译的大乘经论也非释迦牟尼佛在世所说的佛法;这“大乘非佛说”的浪潮在20世纪末达到历史空前的高峰(前所未见)。学术界及尾随者全然无视于玄奘菩萨提出的教证与评议(学术界对玄奘菩萨的著作选择了“忽略、漠视、默然”),影响所及,由否定 | admin 2021-02-02 |
|
他又颇介意有人会去深入阅读大乘经,便再将这三系污名化为“性空唯名、真常唯心、虚妄唯识”(实在居心叵测,其中辨正已如前说)。然如来在世时已预知后世会有此等断尽善根者,于是在《楞伽经》等经中明说“真如、如来藏、阿赖耶识(阿梨耶识)、第八识”是同一个心体的不同异名[例如《大乘入楞伽经》卷6:“众生心所起,能取及所取,所见皆无相,愚 | admin 2021-01-02 |
|
破法者破于甚深空义的般若波罗蜜多第一义殊胜法尚且如此,何况毁谤唯识了义无上究竟之法?如来说这些破法之人会作诽谤而毁訾:“这个法不是如来所说的,不是正确的法、不是正确的戒律、不是如来大师所教导的,我们对这个法不应该修学。”如是这些人毁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还教导无量有情一起毁谤[《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81〈谤般若品第33〉:“谓彼闻说甚深 | admin 2021-01-02 |
|
那么二乘人所修的入了三摩地,就是二乘的止观,那二乘的止观它就是只是局限于一切有为法,一切因缘所生法的无常、苦、空、无我,从这里能够止息于这些法,然后能够去观察而去断除我执、我所执——那么这个是二乘阿罗汉的修证的内容。那么他们说了他入三摩地,以什么方便来圆满通达他的解脱道。那这里的无学大菩萨呢?祂所述说的是,以什么样的方便来入三摩地,圆满通 | admin 2020-08-28 |
|
在《楞严经》卷五里面说:【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花。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楞严经》卷五)所以,知见立知,是无明本,这个是从《楞严经》里面提出来的。那我刚刚所念的这段经文,因为意思蛮多的,所以我们无法在这个节目中解释,有兴趣 | admin 2020-08-28 |
|
所以,当您在外面听到动不动就说大乘的佛法谈的不外乎就是缘起性空,除了缘起性空之外,应该就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在;如果您听到是这样子的话,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大家,这个里面缺少了最核心的、我们所谓的真如佛性的这件事情;因为真如佛性不是缘起性空所能函盖的,因为缘起性空只有看到事物的表相。那我们真正修习佛菩提道、真正要能够证悟这个本心的话,这些事情就必定不是 | admin 2020-08-28 |
|
如果要更高的二禅、三禅乃至四空定,还要四禅八定的实证。可是自己没有那个能力!因为没有能力,所以说即使有一世生到色界天去,可是因为没有智慧,还是会往下掉,就要变成在六界里面轮回生死。所以,众生是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业道的,他要能够常住于某个业道,是很困难的!如果他不是佛弟子,他是非常困难的!他如果成为佛弟子,他就开始有能力能够选择某一种业道。譬如说,如 | admin 2020-08-28 |
|
】意思是说,一个人造作恶业之后,不是鸟飞空无迹,而是心中会留下痕迹,假使经历百劫那么长久的时间,业种都不会消失,都眠藏在自己的如来藏心中,未来缘熟了,因缘际会时,就一定要受报。如果曾经造作恶业,也别太担心,为什么呢?经文一开头就说假使两个字,那意思是说,假使曾经造作恶业,赶快去作补救,业就会改变,因为佛法所讲的不是一成不变,当不同的缘加进来之后,就 | admin 2020-08-28 |
|
这里所说解脱果的正因,与二乘菩提所说有所不同,这里所说是从第八识如来藏来作观行,而不是从二乘菩提的蕴处界空相去作观行。接着,能止息方便,所谓惭愧及以悔过这句是说,止息方便是证悟佛菩提的正因,为什么叫作方便呢?因为有方法所以叫作方便。方便行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要让学人把妄心止息下来,不能住在虚妄想中。要用什么方便方法,来止息妄想呢?马鸣菩萨说:用惭愧与 | admin 2020-08-28 |
|
第三,自性三宝,所谓自性就是指空性,什么是空性?只有第八识如来藏的真如法性才能称为空性,空性心如来藏是一切众生的根本佛心,叫作自性佛宝;自心如来藏所有的妙法,叫作自性法宝;证悟如来藏之后,转依如来藏的真如性与清净性,使得身口意行渐渐清净,动无违诤,叫作自性僧宝。自性三宝含摄一切三宝,所以归依自性三宝,才是最究竟的归依处。接着马鸣菩萨说,于三宝所在生 | admin 2020-08-28 |
|
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意思是说,现在应当说譬喻,就好比有智慧的人从譬喻中能够了解,譬如把三枝芦苇竖立在空地上,必须展转彼此倚赖才能竖立起来,如果去掉其中一枝,另外两枝也立不起来,如果去掉其中两枝,剩下一枝也立不起来。入胎识如来藏与名色之 | admin 2020-08-28 |
|
![]() |
因为没有相应定力的人,观行所得智慧都只是干慧而无实质,未来仍会因为恶因缘而使密宗的三昧耶邪戒对他产生影响,转入密宗修学以致破戒而下坠三恶道中;或者空有初果智慧而属干慧,在名闻利养等恶因缘之下,仍会为了世间利益而故谤贤圣、妄谤正法;或是被世俗法五欲所而引生趣向三恶道的种子,违犯重戒而导致下坠三恶道中。由此可知,藉由次法的修学而发起定力,先调伏刚强心性 | admin 2020-08-04 |
”海尘婆罗门于是右膝着地,当此之时,三千大千世界如来刹土皆一一震动,击钹乐器自然出声,鸟、兽发动听悦耳之鸣,一切树木开花结果,世间恶趣众生痛苦灭尽、生起慈悲心,虚空中天人以鲜花作供养。乃至色究竟天以下天界诸天人为听海尘婆罗门誓言全都来到南瞻部洲,手捧妙香、鲜花等各种供品以作供养。海尘婆罗门合掌作偈赞叹如来道:禅定解脱如梵天,色界光明如帝释,广 | admin 2020-07-30 |
|
![]() |
当知天童遗偈大慧,其意有二:一欲大慧度彼钝鸟弟子,谓其弟子空有四禅功夫而不求悟,能证俱解脱果而不求证,误认四禅功夫可以生死来去自如而谓为涅槃解脱生死,故承认其弟子为钝鸟。二为藉此提示大慧:一生智慧风发而为法忘躯,致无闲暇为己潜修三昧,则不能避免舍寿时病苦折磨;若能并修三昧,犹如钝鸟之易于离巢(舍弃肉身),则可免受舍报时病苦折磨也。然佛子当以佛之正法 | admin 2020-07-28 |
发心修行、苦寻善法的修行人及其亲属都有必要了解我国法律对男女双修的否定态度和从重处罚的决心,坚决抵制以男女双修理论引诱、欺骗、伤害修行人的邪教组织,利用法律武器展开斗争,净化宗教界空气,造福广大信众。 | admin 2020-07-28 |
|
因此转依本来无生的如来藏,不断地在蕴处界当中观察蕴处界的虚妄,去实证人我空,以及在蕴处界诸法当中观察一切诸法的现象界空与第一义真实空,去实证法我空;菩萨不仅断除烦恼障的现行,也断除烦恼障习气之分段生死,乃至断除所知障的变易生死,不畏惧生死苦,生生世世在六道当中不断地救度众生,乃至成佛后都依著入初地前所发的十无尽愿,不断地广度众生无有穷尽。-----般若 | admin 2020-0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