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只是这次西行并不是为了名闻利养,乃是因为我国的经教缺乏,教义不详尽,疑惑争议很多,所以才有西行求经之举,就如同善财童子为求真理,四处参访一般,理应日日坚强才对,又怎能半途而废?还愿大王察纳我的心志,收回王命。”可是高昌王仍不死心,如此数度往返答问,最后王无计可施,竟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坚持强留,甚至以将他遣送回国作为要胁,可是奘师意志非常坚定 | admin 2019-04-29 |
![]() |
在《华严经》,弥勒菩萨故现楼阁,令善财童子入于法界。在《法华经》,弥勒与文殊共任流通正法。在《解深密经》,佛以了义教传授弥勒,令其于九百年后,弘传于世。弥勒菩萨与慈心三昧据《一切智光仙人经》介绍,弥勒过去值弥勒佛(慈氏佛)发愿名为弥勒,值佛说《慈心三昧经》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说:在过去无数劫时,有一世界,名 | admin 2019-02-21 |
![]() |
次为童子。渐至成长。忧悲患难众病所逼。无量百苦触恼其身。难可说尽。身内诸苦难忍受时。不愿存生意便求死。如是之身苦多乐少。虽复暂住必当谢灭。难陀。生者皆死无有常存。假使药食资养寿命得延年岁。终归不免死王所杀送往空田。是故当知。生无可乐。来世资粮应勤积集。勿作放逸。精修梵行。莫为懒惰。于诸利行法行功德行纯善行。常乐修习。恒观自身善恶二业。系在于心。勿令 | 三摩地 2018-10-14 |
![]() |
善生童子问:“世尊!这三十二大人相的福业是谁才能作呢?”善生童子在这边问的三十二大人相的福业,是谁才能够作?因为修这个三十二大人相,并不是一般人能够作得到的。可是,有一种人家财万贯,但是他们全家每个月供养三宝才几百元的台币,就觉得是很大的数目了;但在世间法上却又很大方,对父母兄弟也很大方的出钱出力帮助;但是这种人就叫作“非智者” | admin 2018-08-15 |
![]() |
这样的罪业有多严重呢?在《杂阿含经》里面有提到:有一次佛住在舍卫国的时候,大目犍连尊者早上托钵回来,路上看到了一位现童子相的鬼神,身体非常的巨大,两边的腋下各有一个燃烧著火的轮子,把这个鬼神托起来在天空飞行;听起来好像很威风,但是他一边飞一边大声的哭嚎著。目犍连尊者回来以后,就请问佛其中的原因。佛说:那是在迦叶佛时代的一位小沙弥,有施主供养了石蜜饼 | 三摩地 2018-08-09 |
![]() |
而且初地开始的圣位胜义菩萨僧,大部分都显现在家相,较少现出家相,从《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的诸善知识即可看出;亦如众所熟知的诸等觉大菩萨,譬如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维摩诘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以及现于兜率陀天当来下生成佛之弥勒菩萨等诸大菩萨,也都现在家相,少现出家相;在大家熟知的七大等觉菩萨中,只有地藏王菩萨是常现出家相;所以学子皈依 | admin 2018-08-06 |
![]() |
想不到童子得到这笔钱财后,竟大行布施,供养三宝、周济贫户,不到半年光景,所有的家产几乎散尽。母亲因此忧愁苦恼,怪自己的孩子这样的作为。这时童子竟在此时得了重病,不过短短时间便死亡了。童子的母亲失去了财产,又逢丧子之痛,心怀伤心欲绝的忧愁而想念著儿子。在一亿里中,有一位最富裕的首富年已八十,却仍膝下无子,于是童子就投生到他们家中,成为首富与他的大夫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尔时,世尊赞文殊师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一切地狱应如是见。如汝所见如是分别。文殊师利!若如是见,无有地狱,无地狱门,彼人则得无生法忍。说此地狱法门之时,九万二千诸菩萨等,一切皆得无生法忍。得是忍已,一时同声作如是言:善哉善哉!此是诸佛如来境界。而于一切无我法中,忽然而得一切佛法。 (原标题:佛经中的如梦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祖师们的公案,我还没有找到这么一个例子,只有在《楞严经》里面,有个香严童子,闻香而悟。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人,鼻根不利,所以很难悟。但是有个香积国,只要闻到饭的香味,一个个都悟了,鼻根猛利的缘故。第四门:舌尝味而悟入。《楞严经》里面有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因为尝味而悟入。祖师的公案里面,我只见到一则跟舌头有关的,但是也没有悟入。有个当官的人,姓韦,他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日,冯楫居士陪同佛眼禅师于法堂上经行,忽然有一童子从堂外经过,吟唱道:万象之中独露身。佛眼禅师于是拊着冯楫居士的后背,说道:好聻(呢)。冯楫居士于是言下有省。南宋高宗绍兴丁巳年,冯楫居士官拜给事中。适逢大慧宗杲禅师于明庆寺开堂说法,冯楫居士遂前往恭听。宗杲禅师下座后,冯楫居士挽着他的手说:和尚每言于士大夫前,曰:‘此生决不作这虫豸’,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原妙禅师知是法器,令他以童子的身份,执侍左右,教他看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这个话头。了义禅师非常虔诚,于是谨遵师教,一心参究,朝夕不怠。从此大众便称他为从一。一日,了义禅师入室请益。原妙禅师举牛过窗棂之话头,来诘问他。[牛过窗棂之话头是:牛过窗棂,头角四蹄都过了,因甚尾巴过不得?]了义禅师茫然不知所措,心中忽然生起大的疑情,而且这疑情越来越浓。在这疑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时,王共二童子沙土中戏,逢见佛来,捧于尘沙,奉上于佛。时,世尊记彼童子:‘于我灭度百岁之后,此童子于巴连弗邑当受王位,领阎浮提,名曰阿育。当广布我舍利,一日之中,当造八万四千塔。’今王身是也,我尔时亦在于中。而说偈曰:王于童子时,以沙奉上佛,佛记于王时,我亦亲在中。(《大正藏》册2,页170,上12-20)】所以平实导师常教导我们,供佛功德无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善知识在这个世间出现,就是会受到诋毁的缘故,因此佛就要不断地耳提面命地告诉大家要向善知识来求法,所以当你发心向著佛道的时候,如果还是不愿意效法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精神,所参的善知识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在家众,只有寥寥无几的现出出家相的僧人,如果连这一部大经在事相上都已经显示这么清楚,自己还是无法转念过来,只能说这阿僧祇劫的修行还是阿僧祇劫的修行,不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他说:想即生成佛,急到连菩萨行也不要了,真是颠倒!虚大师在佛法中的意趣,可说是人间佛教、人菩萨行的最佳指南!太虚大师的行为真的是印顺法师所说的那种人菩萨行吗?我研究过太虚大师的很多著作,我得不出印顺法师的这种结论!有趣的是,为了证明他所说的人菩萨行的真实性,印顺法师居然把维摩诘居士和善财童子找来装门面。他说:修人菩萨行的人间佛教,佛法与初期大乘有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语译:善生菩萨问:世尊啊!菩萨摩诃萨要想自利也能利他,应该要具足几法才能做得到?如果能自利而不能利他,想要成就佛道就会很困难、很缓慢;如果自利也能利他,就会很迅速;因为在利他之中也能自利,自己的进步一定会非常迅速,所以应该要追求自利、利他兼俱,所以善生童子为我们问了这个问题。佛开示说:应该具足八法才能自利也能利他。这样子成佛就很快了。有哪八个法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华严中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之善知识,唯有六位示现出家声闻相,其余则示现在家菩萨相的童子、童女,或者居士、宰官、天人……等各种在家相;以此身相的示现,对于利益众生的层面较为广大,较易符合「恒顺众生、饶益有情」的菩萨道精神。此分法要平实导师于2007年12月,在台南文化中心开示〈人间佛教的真实义〉时,有甚为详细的阐释,本电子报将于《随缘》连载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善知识在这个世间出现,就是会受到诋毁的缘故,因此佛就要不断地耳提面命地告诉大家要向善知识来求法,所以当你发心向着佛道的时候,如果还是不愿意效法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精神,所参的善知识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在家众,只有寥寥无几的现出「出家相」的「僧人」,如果连这一部大经在事相上都已经显示这么清楚,自己还是无法转念过来,只能说这阿僧祇劫的修行还是阿僧祇劫的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童子之义亦比照之,譬如文殊师利童子。这是原始佛法时期的大乘胜义僧,虽是出家菩萨,但仍然保有在家身相。)(原标题:菩萨戒简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讲记:善生童子又为我们请问:世尊!有人受持优婆塞戒以后,要如何持戒才能使所受的菩萨戒可以清净?佛说:善男子!有三个法可以清净优婆塞戒:第一、是信受佛、信受佛法、信受僧宝。第二、是从深心中真的相信因果:深信持戒的因果,以持戒为因,必定有未来世的可爱异熟果报;以犯戒为因,必定会有未来世的极不可爱异熟果报;如果深心信受佛法僧,就能清净戒法,知道以持戒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胜义僧的范围是很广的,想要深知还真的不太容易呢!华严中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以后变成等觉大士,他参访了一位八地菩萨的婆须蜜多,你看她的表相只是一个高级妓女,她的庄园其实就是红灯户;但是善财童子去礼拜她、学法,后来成了等觉大士还是怀念她的功德,因为她把无生法忍传给他,她也是大乘法中的菩萨僧。所以说僧中多有功德,这个僧还得要深言,不能浅言,所以佛说深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