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以胜义僧的范围是很广的,想要深知还真的不太容易呢!华严中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以后变成等觉大士,他参访了一位八地菩萨的婆须蜜多,你看她的表相只是一个高级妓女,她的庄园其实就是红灯户;但是善财童子去礼拜她、学法,后来成了等觉大士还是怀念她的功德,因为她把无生法忍传给他,她也是大乘法中的菩萨僧。所以说僧中多有功德,这个“僧”还得要深言,不能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何以故?为贪瞋痴之所害故……譬如野干,于彼冢间,为诸群狗之所博逐逃迸走避,临大峻崖穷途所逼夜中嗥叫,如是童子,彼诸众生,亦复如是同于野干……譬如生盲群逐临大坑涧,如是童子,彼诸众生,亦复如是同于生盲……譬如溷猪行处,粪秽兼又食噉初无厌恶,如是童子,彼诸众生,亦复如是同于溷猪。如是众生,极可怜愍,淫恼所逼于亲非亲,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童子。何以不起沐浴饮食庄严用除须发在树间乐道。童子亦不应。如是言者三日。诸亲厚共到父母所言。听使去学道。若乐者可数来往相见。不乐者便当来归。父母言诺。见听已子便自养视。六七日绕父母三匝为作礼。便入空闲坐行道已后。则往至余大丛树间。中有两道人坐得五神通。精诚求道离淫欲。童子便至其所问。此间作何等。报言。我在此间露坐禅念道。用人民故作勤苦行。童子言。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儿可爱如天童子。我爱此儿过于我身百千万倍。我时告言。善女当知。一切凡夫自爱寿命。如海吞流终无厌足。汝今云何自言爱子。以何为证。时女白言。世尊。我爱此子。设使火起焚烧我身终不放捨尔时世尊为化彼女。以神通力作四夜叉。各擎火山从四面至。火在远时。女自以身及随身服障蔽此子。火渐渐近。举手覆面以儿遮火。佛告善女。汝言爱子。云何持子障火自救。时彼女人白言。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四十《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尔时文殊师利菩萨,说此偈已,告善财童子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有众生,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事为难,能发心已,复欲勤求菩萨行,倍更为难,善男子!汝今发心,求菩萨道,为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当勤求真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解!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当念随顺!不应违逆!于善知识,善巧方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在佛法来讲的话,更是这个样子!岂可以出家、在家的身相来论断是真出家或是表相出家!我们看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里面,祂所参的这些善知识有多少个是出家菩萨?只有五个是出家的菩萨(只有五个是现出家身的菩萨),其他全部都是现在家相的菩萨。那再来,庞蕴居士他是现在家相还是现出家相呢?那请问他是真出家还是表相出家?凌行婆她是现在家相还是现出家相呢?乃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且初地开始的圣位胜义菩萨僧,大部分都显现在家相,较少现出家相,从《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的诸善知识即可看出;亦如众所熟知的诸等觉大菩萨,譬如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维摩诘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以及现于兜率陀天当来下生成佛之弥勒菩萨等诸大菩萨,也都现在家相,少现出家相;在大家熟知的七大等觉菩萨中,只有地藏王菩萨是常现出家相;所以学子皈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犹如善财童子,一世游尽普贤身,而成十地法王、等觉菩萨,岂非尽以一切有修有证之人为师之后,方能达成?于其参学过程中,已入初地之时,尚且仍以一切曾传授给自己之在家贤位菩萨为师;乃至进至八、九地时,亦仍不敢轻于一切在家身相之诸地菩萨,一一头顶礼拜而受学之,亦恭谨忆念感恩初学时之三贤位中一切在家出家善知识;衡之于汝紫莲心海现今自己凡夫僧之身分(已退失菩提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歷史上有名的阿育王,在佛陀时代的时候,他还是一名童子在沙中嬉戏,他看到佛陀来了,起恭敬心拿沙去供佛,后世成为转轮圣王,可知供佛功德很大,但我们应该迴向早日成就佛道,不要贪求世间有漏果报。《杂阿含经》卷23:「世尊顺邑而行。时。彼有两童子。一者上姓。二者次姓。共在沙中嬉戏。一名闍耶。二名毘闍耶。遥见世尊来。三十二大人相庄严其体。时。闍耶童子心念言。我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歷史上有名的阿育王,在佛陀时代的时候,他还是一名童子在沙中嬉戏,他看到佛陀来了,起恭敬心拿沙去供佛,后世成为转轮圣王,可知供佛功德很大,但我们应该迴向早日成就佛道,不要贪求世间有漏果报。《杂阿含经》卷23:「世尊顺邑而行。时。彼有两童子。一者上姓。二者次姓。共在沙中嬉戏。一名闍耶。二名毘闍耶。遥见世尊来。三十二大人相庄严其体。时。闍耶童子心念言。我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二种是胜义菩萨僧,这有两种情况:其一、这些人是已经证悟大乘菩提的人,意思是说,他们已经断了我见而又证得如来藏,已经发起实相般若智慧了;而他们只受菩萨戒,但是不受声闻戒,如此纯依菩萨戒而出家修童子行、童女行,这是第一种胜义菩萨僧。其二、不但受了菩萨戒,同时也领受了声闻戒,身现声闻出家相而不是菩萨出家相,但是也都证悟了,这也是胜义菩萨僧──身现声闻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想不到童子得到这笔钱财后,竟大行布施,供养三宝、周济贫户,不到半年光景,所有的家产几乎散尽。母亲因此忧愁苦恼,怪自己的孩子这样的作为。这时童子竟在此时得了重病,不过短短时间便死亡了。童子的母亲失去了财产,又逢丧子之痛,心怀伤心欲绝的忧愁而想念著儿子。在一亿里中,有一位最富裕的首富年已八十,却仍膝下无子,于是童子就投生到他们家中,成为首富与他的大夫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681大乘密严经(卷2)T16,p0731c藏识亦如是蕴藏诸习气譬如水中月及以诸莲花与水不相离不为水所着藏识亦复然习气莫能染如目有童子眼终不自见No.681大乘密严经(卷2)T16,p0737c诸仁者。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盘。譬如明月现众国土。世间之人见有亏盈。而月体性未尝增减。藏识亦尔。普现一切众生界中。性常圆洁不增不减。无智之人妄生计着。若有于此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乘密严经》(卷2)T16,p0731b若离阿赖耶即无有余识譬如海波浪与海虽不异海静波去来亦不可言一《大乘密严经》(卷2)T16,p0731b藏识亦如是与转识同行佛及诸佛子定者常观见《大乘密严经》(卷2)T16,p0731c藏识亦如是蕴藏诸习气譬如水中月及以诸莲花与水不相离不为水所着藏识亦复然习气莫能染如目有童子眼终不自见《大乘密严经》(卷2)T16,p0737c「诸仁者。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世尊!我昔孩孺,肤腠(còu)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mào),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年时;三十之年,又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shū)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无始劫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南牟萨怛他苏伽哆耶(归命一切诸佛一)阿囉(luō)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归命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二)娜牟萨婆勃陀(敬礼一切诸佛三)勃地萨哆吠(fèi)弊(归命菩萨四)娜牟飒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zhī)喃(敬礼正遍知五)萨失囉(引)皤(去)(pó)迦僧伽喃(敬礼辟支佛及四果人六)娜牟嚧鸡阿囉喝哆喃(归命罗汉等众七)娜牟苏噜哆半那喃(八)娜牟塞羯唎(二合)陀(引)伽(轻去)弥喃(敬礼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出生相返,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证执文籍;如行路人来往相见,二习相交故有勘问权诈、考讯推鞫(jū)、察访披究,照明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辞辩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恶见同名见坑;菩萨见诸虚妄遍执,如入毒壑。九者枉习交加,发于诬谤;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niǎn)硙(wèi)耕磨,如谗贼人逼枉良善。二习相排,故有押捺捶按、蹙漉冲度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属如遮文荼及四天王毗舍童子未发心者;利其虚明,食彼精气。或不因师,其修行人亲自观见,称‘执金刚与汝长命’,现美女身、盛行贪欲;未逾年岁,肝脑枯竭,口兼独言,听若怪魅。前人未详,多陷王难;未及遇刑,先已干死;恼乱彼人,以至殂殒。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说此经已,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及诸他方菩萨二乘圣仙童子,并初发心大力鬼神,皆大欢喜,作礼而去。(全完)(原标题:《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十)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