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譬如说圆教的经典,《华严经》等等,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位菩萨叫善财童子,善财童子为法不顾自己的身命,他一位一位善知识不断地求法,他听从善知识的教诲,他息灭了自己的贪瞋痴,然后一口气就达到等觉地。也就是说,真的是不可思议!他就是因为对法的尊重,知道不断地精进是自己人生唯一的目标。所以即使当他有一次遇到了一位善知识,这位善知识他是示现了苦行,然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浴佛节所灌沐的这个如来童子造型的由来。值得我们留心的是,这可是世尊在人世第一次公开地说法,而且所说的就是第一义谛的大事因缘,同时也告诉了——显示给周围无量的菩萨众生说:我是世尊,我来了。只是能体会世尊用心的人不多。然后世尊就像一般人的小孩子一样,就这样子成长。父亲净饭王带来了阿私陀仙人,为太子看相,要作预言。阿私陀仙就是Le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为众说法。善财与五百童子,诣文殊所,顶礼其足,白言:惟愿圣者广为我说,菩萨应云何学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51,a1)于他新学或是精进不足,增上慢之人,仍然心存恭敬,可以礼拜赞叹,深信四众学习佛法,行菩萨道,必定成佛,所以行无疮疣,从不自慢如是,这正是行人应有的学佛之道!于一切发菩提心之有情,亦应如善财童子在五十三参时候,遇到的良医菩萨一样,《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6:「尔时良医。谓善财言。善男子。汝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耶。答言唯然。尔时良医下师子座。五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三则故事,出自于《金色童子因缘经》,大意如下:王舍城有一位商主,名「日照」,他的财宝富饶眷属炽盛,但就是没有小孩。这时忉利天也有一天子天报将尽,这位天子乐欲观佛出世,乃至涅盘庄严等事,于是希望于人道继续受生。这时释提桓因跟天子说:「你可以前往王舍城中,投生当日照商主的小孩」天子回答说:「我过去曾听闻,这位商主于佛法中没有净信。」释提桓因回答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佛陀为在家菩萨所开示的《菩萨优婆塞戒经》中,善生童子开篇就问佛陀:如何增长命之与财?他希望佛陀能够教导他获得寿命与财富的办法。2500多年前的这位善生童子这一问,一下便问到2500多年后的我们这样一群为生存、为生活奔忙的人心坎里去了,不是吗?有了财富,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娱乐教育、医疗卫生,是不是都更好办一些了呢?至少少了钱这个门槛障碍了!可是光有钱也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行菩萨道是三大无量数劫的事情,所以菩萨道应该要让自己过得快乐!如此才能长远的走下去!过得太痛苦那很快就受不了了!因此葛格我之前才写了一篇〈佛陀教导菩萨要发愿生在好家庭〉,目的就是希望大家都过得快乐!当然有的人想说生在不好家庭也可以磨练!那也是很好啦!但葛格我不会发这样的愿!我都是发愿生在好的菩萨家庭!乃至我都发愿要有好的菩萨眷属!也就是要找到好的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八、见习交明:如萨迦耶见(我见、身见)、戒禁取见(不如理的施设戒禁,譬如藏密祖师施设的三昧耶戒)、邪见诸业,各执己见,互相是非,故地狱中便有王使、主吏、证执、文籍等狱吏文书;亦如路人来往相见,两者发于违拒相返而见习交明,因此地狱中有情便有勘问权诈、考讯推鞫、察访披究,照明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辞辩诸事。因此之故,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色目恶见之人,同名见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八、见习交明:如萨迦耶见(我见、身见)、戒禁取见(不如理的施设戒禁,譬如藏密祖师施设的三昧耶戒)、邪见诸业,各执己见,互相是非,故地狱中便有王使、主吏、证执、文籍等狱吏文书;亦如路人来往相见,两者发于违拒相返而见习交明,因此地狱中有情便有勘问权诈、考讯推鞫、察访披究,照明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辞辩诸事。因此之故,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色目恶见之人,同名见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八、见习交明:如萨迦耶见(我见、身见)、戒禁取见(不如理的施设戒禁,譬如藏密祖师施设的三昧耶戒)、邪见诸业,各执己见,互相是非,故地狱中便有王使、主吏、证执、文籍等狱吏文书;亦如路人来往相见,两者发于违拒相返而见习交明,因此地狱中有情便有勘问权诈、考讯推鞫、察访披究,照明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辞辩诸事。因此之故,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色目恶见之人,同名见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天孝妇忽梦两青衣童子驾云而来,引其入朝谒见天帝,帝说:你一村妇,能奉事婆婆,勤苦尽心,实在可钦可重,现赐你钱一千文,可拿去供膳,从今以后不须为人佣作。孝妇梦醒,见床头果然有钱千文,这千文钱用尽复生,绵绵无穷。程恶子,得一子极其宠爱,但对父母却极为凶暴。母亲年老,常被打骂。一天,母抱其子,不小心将孩子落地,额头受伤。恶子归来,认为母亲故意伤害其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八、见习交明:如萨迦耶见(我见、身见)、戒禁取见(不如理的施设戒禁,譬如藏密祖师施设的三昧耶戒)、邪见诸业,各执己见,互相是非,故地狱中便有王使、主吏、证执、文籍等狱吏文书;亦如路人来往相见,两者发于违拒相返而见习交明,因此地狱中有情便有勘问权诈、考讯推鞫、察访披究,照明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辞辩诸事。因此之故,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色目恶见之人,同名见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又交代善生童子说:“生因是大悲。”由自己的原因而去发菩提心,不是由于别人来对我们说了以后才发菩提心的,大部分是因为大悲心:想要解除自己的痛苦,也想要解除众生的痛苦,所以他是自己发起的,是生因;不是别人来教导以后才发起的,不属于了因;所以凡是因为大悲心来发菩提心的,都是属于生因。如果别人来为他说了以后,他再来发大悲心的话,那个悲心不会很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隔天早上,迦诺迦尊者命童子带路,引悟达国师到一泉水处洗人面疮;当悟达国师以泉水洗涤时,人面疮竟然开口出声说:“你知道西汉史书所记载袁盎与晁错之事吗?”悟达国师回答:“知道!”人面疮回答说:“当时的袁盎就是你,而晁错就是我,于吴楚七国造反时,你在皇帝面前诬陷于我,使我腰斩于东市而且株连九族,家中老老少少无有一人幸存,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隔天早上,迦诺迦尊者命童子带路,引悟达国师到一泉水处洗人面疮;当悟达国师以泉水洗涤时,人面疮竟然开口出声说:你知道西汉史书所记载袁盎与晁错之事吗?悟达国师回答:知道!人面疮回答说:当时的袁盎就是你,而晁错就是我,于吴楚七国时,你在皇帝面前诬陷于我,使我腰斩于东市而且株连九族,家中老老少少无有一人幸存,像这样的深仇大恨,我一直在找机会报复;可是你十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世间有这么多苦及恶呢?在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有一位菩萨,因为国土中所有众生多行杀盗邪见,用其他的方法都不能令这些众生不造恶业。于是菩萨化做恶人,造恶后受各种苦。他说要用这种方法,才能令众生惧怕受苦而舍离恶业。「菩萨」是什么呢?中文翻译是觉有情,也可以说就是「有情众生求觉悟的这一念心」的意思。所以依据这一段,我们可以说世间一切的苦与恶,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童子之义亦比照之,譬如文殊师利童子。这是原始佛法时期的大乘胜义僧,虽是出家菩萨,但仍然保有在家身相。)三、为什么要受菩萨戒(兼谈受持菩萨戒的功德)?佛子受十无尽戒已,其受者过度四魔、越三界苦,从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随行人乃至成佛。故知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若有人欲来受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使其人心开意解,生乐着心,然后为授。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善生童子又为我们请问:世尊!犹如佛在先前说明供养六方,又说六方就是六波罗蜜;佛说若能供养六方,这个人就能增长他的财富及寿命。请问世尊:这种供养六波罗蜜的人,他们有什么样的行为法相?佛先说明布施到彼岸的道理。有很多人努力布施却是不能到彼岸的:有人是不布施而到彼岸的,有人是到彼岸而不布施;也有人又布施又到彼岸,也有人是不布施又不到彼岸的,共有四种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未完待续)------《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 <第17集童子持戒守信获宝> 游正光老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到那时候,他为他所说的、所作的愚痴行付出很大的代价,那可是得不偿失啊!-----《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17集童子持戒守信获宝》游正光老师 (原标题:修学佛法而不遵守佛戒,学法无益)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