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为这种情况之下,所以外道不免要怀疑:一切都是无常,那到底有没有布施者、受施者、受果报者呢?所以在经典中,就有这样的一个佛陀与外道的对话过程,佛陀怎样来教导外道?外道又怎么样来质疑这个布施的果报呢?我们来看《优婆塞戒经》这一段:【善男子!若有说言:施主、受者及受乐者,皆是五阴,如是五阴即是无常。舍、施五阴,谁于彼受?虽无受者,善果不灭,是故无有施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经典中是有这样的来警惕菩萨们的,经典中的警惕是这样说:【惜财不布施,藏积恐人知,舍身空手去,饿鬼中受苦。饥渴寒热等,忧悲常煎煮,智者不聚积,为破悭贪故。】也就是说,如果菩萨再贪惜财物而不布施的话,再把财物积聚起来,然后恐怕被别人知道自己拥有多少钱财,当他这一世的五蕴身毁坏了,毁坏了以后,所积聚的财物就等于跟他中断了;因为这一世的财物是跟这一世的五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法布施,可以提供纸墨教别人来书写经典,或者自己亲自书写如来的经典,然后送给别人去读或课诵,这叫作法布施。导师也教导我们说,助印和流通经典或的书籍,那也都是法布施。如果我们自己觉得口才不好,无法亲自为人解说,那我们就送的经书给别人看,这样也成就了间接的法布施。法布施得到的果报就是未来无量世得好上色,每一世都不会长得丑,而且都会很健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大福由心生,自己修行越好来作布施,那果报就越大,就像经典上常提到佛说他自己布施给舍利弗,跟舍利弗布施给佛,那还是佛陀所得的功德比较大!《优婆塞戒经》卷5〈杂品之余〉: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破戒者得千倍报,施持戒者得十万报,施外道离欲得百万报,施向道者得千亿报,施须陀洹得无量报,向斯陀含亦无量报,乃至成佛亦无量报。善男子!我今为汝分别诸福田故,作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另者再谈,假如您已修得四禅八定具足的证量,一定要符合经典所说的证境,不是依于自己错误的认知来说的证量,并且还要已经断了我见,这时您所作的器官捐赠,才是真正舍内财的大菩萨啊!为何这么说?因为四禅中息脉俱断、舍念清净,可以提前舍离色身故,所以不会因为剧烈痛苦境界影响,产生嗔恚而下堕三恶道。因为要进入四禅舍念清净定中,若再进一步准备要舍弃色身的时候,这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佛陀就跟他们说:如来教授你们戒律,教授你们十二分教,这些法都有说;但是我没有教你们要互相比看谁学得比较多、谁听得比较胜妙啊!我有这样教吗?这两位比丘说:没有啊!世尊!佛陀又说:你们难道不知道,如来教授的这些经典、这些偈颂,都是要你们能够调伏自己的身心,要止息自己的烦恼,让你们自己能够赶快趣向自证涅槃吗?两位比丘说:是的,世尊!那么既然是这个样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像现在佛门中有一些人,他因为从事学术研究,然后否定北传大乘经典,认为这个北传的大乘经典不是佛说;然后认为导师所传的如来藏的这个教导,这个是后期人所结集出来的经典,不是正说;于是就在网络上大加谩骂,在网络上用各种的恶口、恶言来攻击导师。像这样的一个行为,他就把他的一个嗔恚完全地用文字、用欠缺理性的方法表达出来;这样我们不但看不到他对于法义上有非常正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关于「如来藏」实有之经典引证摘录【道有二种。谓声闻道及菩萨道。彼声闻道者。谓八圣道。菩萨道者。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阿含部《央掘魔罗经》【谓过去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如来藏不可得。】——阿含部《央掘魔罗经》【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师父又有好多的信徒,总不会大家都不长眼睛而跟错人吧?佛子们!您有没有想过、思维过?如果师父的法义没有错,师父也真的证悟了;那您跟随着您的师父几年下来,应该已经学得很多妙法才对,但是您可以问问自己:经典真的看得懂吗?禅宗祖师开悟的公案也看得懂吗?如果答案是不懂,那您自己是否该想一想:几年下来辛苦跑道场,全心全意的护持,所学到的又是什么?是悟了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参话头重要经典有《高峰禅师语录》、《天目中峰广慧禅师语选》、《大慧宗杲禅师书集》、《圆悟心要》、《禅关策进》、《博山无异参禅警语》、《天如惟则普说书信》等。1、黄檗运禅师示众:若是丈夫汉,看个公案。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但二六时中,看个无字,昼参夜参,行住坐卧,著衣吃饭处,屙屎放尿处,心心相顾,猛著精彩,守个无字。日久岁深,打成一片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参话头重要经典有《高峰禅师语录》、《天目中峰广慧禅师语选》、《大慧宗杲禅师书集》、《圆悟心要》、《禅关策进》、《博山无异参禅警语》、《天如惟则普说书信》、《梦游集》(尤其是《憨山大师示初参禅者》甚是亲切中肯)、《宝独禅师语录》等。大慧宗杲祖师关于参话头的系列开示:入门只是看:只教人看狗子无佛性话、竹蓖子话,只是不得下话,不得思量,不得向举处会,不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如法受持分第十三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告金刚慧菩萨言:“善男子!若在家出家善男子、善女人,于此如来藏经典法要,受持、读诵、书写经卷,为他广说,得福无量。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余菩萨,为于积集如来智故,精勤供养一切如来,于一一世界,成就如是色三摩地;由此色三摩地威力,过恒河沙诸佛世界;过恒沙数俱胝那庾多现在诸佛,于一一佛所供养承事,并及菩萨声闻僧众。如是乃至过五十恒河沙诸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说如来藏大乘经典。诸菩萨等闻说此经受持读诵如说修行。除四菩萨皆已成佛。金刚慧。汝莫异观。彼无边光菩萨岂异人乎。即我身是。彼四菩萨未成佛者。文殊师利。观世音。大势至。汝金刚慧是。金刚慧。如来藏经能大饶益。若有闻者皆成佛道。尔时世尊重说偈曰过去无数劫佛号光明王常放大光明普照无量土无边光菩萨于佛初成道而启问此经佛即为演说其有遇最胜而闻此经者皆已得成佛唯除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个故事在《杂阿含经》卷23中有记载3,在经典中也还有许多众生供佛而未来世得大福报的故事。【注3《杂阿含经》卷23:又复,如来将诸比丘僧入城乞食。时,王共二童子沙土中戏,逢见佛来,捧于尘沙,奉上于佛。时,世尊记彼童子:‘于我灭度百岁之后,此童子于巴连弗邑当受王位,领阎浮提,名曰阿育。当广布我舍利,一日之中,当造八万四千塔。’今王身是也,我尔时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经典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与众生结善缘或者恶缘所得的结果真的是大不相同。在佛世,有一天,佛陀带了迦叶与阿难两位尊者一同行脚,时近中午,天气很热,所以在路边大树下休息。佛陀看见不远处有块瓜田,请阿难尊者前去化瓜,让大家解渴。阿难尊者来到瓜田,看见田里有一位女子在看守,于是阿难上前向女子化缘,希望得到瓜子解渴。当阿难一说完,那位女子便拒绝阿难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每一行都可以体现未来世的成佛的庄严,因为如来在经典有说过:在《法华经》说,当你一举手一投足恭敬于佛的时候。这样呢,以佛眼来观,你就已经成就未来的佛果了。也就是说,你那样虔诚的心,就已经成就佛果。乃至你以散乱心一合掌,这样都已经成就佛果。所以说,你的每一行都会影响到未来的果,实际上它们都是一起的。因为你的如来藏与三世没有间隔,你的末那与三世也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比如说经典说菩萨呢,第一条、第二条……,你看有的经论它就这样列的:菩萨不会怎么样作,菩萨会怎么样作,菩萨不会怎样、起哪种心念,菩萨会怎样、起哪种心念……。你想,奇怪,这样看起来都很像戒行,因为有的菩萨不是那么敏锐,所以如来可以一口气说一百多个,讲到一个地方的时候,说菩萨一定在这个地方有十个法,这时候他会怎么样。接下来又讲,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呢,你不需要这个,因为真正成就你的许多的功德性,经典上已经说得非常的清楚,能够成就你的功德的,都是如来之力,没有诸佛的冥佑,实际上无有一位有情可于此世间建立的功德性。因此说来,最关心你道业的人,并不是你自己,而是一直在看著你的诸佛,每一尊佛都最关心你。大家知道什么时节,你应该得到什么法,大家知道你什么时节,你的修行会进展到哪里,让你不用自己去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不管上一次,你是如何沮丧,别人怎么冤枉你呀,不管你是多么地愤恨不平、怨天尤人、心里很担忧或如何如何,虽然是你还会这样,于自己于众生,而受种种的境界困扰,而产生许多不如理作意的心行;可是你要这样想,佛陀会照顾你,因为经典处处在在都跟你说,你绝对会成佛!所以你有什么好去怨叹别人的呢?你有什么好去顾影自怜的呢?不过我还是要说那一点,你不在那个第一时间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