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同样是寺庙,在佛可以进入任何一座佛寺,不但没有门票,而且还会受到礼遇,介绍佛教,回答问题,赠送佛教书籍经典和光碟,唯恐你不接受。寺院唯一的经济来源是来自佛的供养。由此使得佛教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免费的教堂与中国的寺庙相反,外国的教堂没有门票。如果去教堂做礼拜,是否像寺庙那样给一点香火钱?做礼拜是不需要钱的,教堂里肃静庄严,是人们向上帝赎罪和感恩的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内外兼学的菩萨具有威德力在佛经上有说,这是属于阿含部的经典,叫《恒水经》。《恒水经》上面有提到说:世间的一切的经法,世间一切,就是真正可以流传、利益世间的,实际上都是从佛法而来的,所以佛法也包含世间法。包括这些外学,就是包括医方明,还有世间法的因明,这些全部都是佛法所包含的。明就是指彻底明了这些世间法的道理,其实不论是卜卦、八字、风水,实际上是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三归依的福德是无量的,佛陀在经典上说:布施无量无数珍宝的福德,不如受持三归依的福德,也就是说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的福德是无量无边不可计算的。佛开示说:如果有人能够受三归依,应知他所得的福报不可穷尽啊!佛又举例说:迦陵伽国有七宝的宝藏,这宝藏的地点名称叫作宾伽罗,迦陵伽国人民不管大小男女,有人七天之中以车子或象马驼驴来挑担回去,有人七个月之中每天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陀在经典中说如果有人有很多财物,应该要先供养父母,然后再供养师长、和上、年高德劭的长者、已实证的修行人,还有供给远行或远来之人以及生病的人,并且言语要柔软,而且常怀恭敬惭愧之心。另外佛陀也提到孝顺父母与供佛的功德是一样大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报恩品第2之上〉: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提到布施的果报就是富裕,如《佛说罪福报应经》云:为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另外在《中阿含经》卷44〈2根本分别品〉中也说:摩纳!何因、何缘男子女人无有财物?若有男子女人不作施主,不行布施,彼不施与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饮食、衣被、华鬘、涂香、屋舍、床榻、明灯、给使。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说,见到瑞相的内容,或者定中、梦中、念佛中听到佛菩萨的开示,它的内容统统要与三乘菩提的经典圣教吻合;如果与三乘菩提所开示的内涵违背而不合的话,那就是妄想幻境,根本不是瑞相。一定要吻合三乘菩提经典的开示内容,这样才是有帮助的瑞相显现。这个部分大家要特别小心。第二个常见到示现瑞相的目的,乃是要劝请发起菩提心为主,也是增大信力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尊所开示的三乘经典中,都是同一种说法,只是应听法者的因缘方便,用不同的名相来说明祂的体性;因为第一义谛真理只会有一个,不会有互相矛盾的两种以上的说法,佛说「诸法无二、法界无二」,就是在说明这个道理。因为一切诸法都是由如来藏所出生,因此如来藏能够摄持一切诸法,所以我们说如来藏是世间诸万法的本源。佛陀以及诸大菩萨所开示的法宝,都是依于实证万法的根源&m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经典中提到阎罗王这个角色,又是怎么说的呢?先看《长阿含经》第十九卷里面的记载:【佛告比丘:阎浮提南大金刚山内,有阎罗王宫,王所治处纵广六千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乃至无数众鸟相和悲鸣,亦复如是。然彼阎罗王昼夜三时,有大铜镬自然在前,若镬出宫内,王见畏怖,舍出宫外;若镬出宫外,王见畏怖,舍入宫内。有大狱卒,捉阎罗王卧热铁上,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或许有人会质疑,这只是中国禅宗狭隘的界定禅师,那我们不妨再举经典中圣教来加以印证。在《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中,记载了文殊师利菩萨回答善住意天子提问——什么样的出家比丘可以称为禅师的时候,文殊师利菩萨这样子开示说:【天子!此禅师者,于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言禅师,乃至无有少法可取,得言禅师。不取何法?所谓不取此世、彼世,不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1300多年前,玄奘大师以实证解脱的阿罗汉果证,认為佛法内容不应只是解脱,发起大心以15年的青春,九死一生将最高层次佛法从印度带回中国,翻译了1300多部经典,弘扬阐释精妙的大乘佛法,被推崇為法相唯识宗,大幅提升中国的佛教,以他所译所著的经论护持南方的禪宗慧能大师,使禪宗开悟实证的立於不败之地;而今平实导师带领的正觉同修会,即是延续玄奘大师的脚步,继续弘扬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常会在经典中看到,佛菩萨为了摄受教化众生,以其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示现种种的神通变化。比如说在《妙法莲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当中,这样子记载,说:【尔时,世尊于文殊师利等无量百千万亿旧住娑婆世界菩萨摩诃萨,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人非人等一切众前,现大神力,出广长舌上至梵世,一切毛孔放于无量无数色光,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除了江教授的仗义执言,令人钦佩之外;针对宇宙大觉者的议题,另有一位值得注意的发言[8],摘录如下:这一尊塑像,将是真正冲击慈济从过去「佛教团体」的诉求,如今证明早已「扭曲扩张」到「连佛的地位都可以窃取」的一大转折点!……佛教经典本身,始终就规范有一部「佛说造像量度经」!当中对于佛像,总共有哪些「功德」的特征、身形比例不同于常人的原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比如经典中常看见佛前来见佛的时候,都是一心合掌,顶礼佛足,然后一心合掌,瞻仰如来,而且是一心恭敬,目不暂舍,都是要一心。因为佛法中强调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认为如果心散乱不定,就难以得见诸法的真实相,进而成就道业。正如同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有这样子的开示,龙树菩萨说:‘定’名一心不乱,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如水波荡不得见面,如风中灯不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关于「欲为不净」,世尊在许多经典当中都有开示。例如在《杂宝藏经》当中有提到,佛陀如何度化贪欲很重的难陀比丘成为阿罗汉的故事。话说难陀比丘出家之后,因为心中仍然贪爱出家前的妻子孙陀利的美貌,而没有办法精进地修学;所以佛陀就用神通力把他带到忉利天,让他看到正在等待他生天的天女,各个天女的美貌都远远超过他的妻子;所以难陀就放下了对孙陀利的贪着,开始努力精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样的一个大妄语,在经典里面说:妄语之罪,它不但是会害到自己,因为自己的迷骗众生,让众生因为一时的不察而跟着他,这些众生这一世会因为他而耗损了许多无益的时光;然后,他也因为自己的大妄语,让自己和众生都堕到了不好的业道之中。所以佛陀说我们应该要离开妄语的这个戒。如果离开妄语,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呢?佛陀说:如果我们不作妄语,嘴巴所说的都是非常如实的语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是真心归依的话,在归依佛之后,他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自在天等等的外道天神;当他归依法之后,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外道的经典;当他归依僧之后,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外道邪师。当一位菩萨能够以至诚心发起这样的誓愿,并且如法受持三归依之后,那么就成了佛门四众之一的优婆塞、优婆夷,或者是比丘、比丘尼了。有许多人自称为是佛弟子,但是他们除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这个恶修集了世间的因缘譬喻语句以为庄严,认为自己的口才很好、世智聪辩,具备了这种能力,佛陀说这样的恶,最后他会诽谤真实的解脱道法,会诽谤真实的佛菩提道法的;因为他会认为他的言说能力、智慧能力,超出于教授他的善知识,超出于经典所说的言句,他这样会破坏修学佛陀的声闻僧团与菩萨僧团,会因为无知而造作了破和合僧、破佛的恶业,这个就是出佛身血,就是无间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些在经典中都有详细说明,而我们也应该继续在安居乐业中寻找安身立命及悟道解脱之路!所以就是要继续加油啰!《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佛语阿难:「夫人作福,譬如此树,本种一核,稍稍渐大,收子无限。人而豪贵,国王长者,从礼佛事三宝中来。为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为人长寿,无有疾病,身体强壮,从持戒中来。为人端正,颜色妙好,辉容第一,身体柔软,口气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他建了很多的寺庙,又印了很多的经典来弘扬佛法,也度了很多的僧人——那个时候呢很多人受到鼓励都出家,他就觉得自己的功德很大,非常的自傲。所以见到了菩提达摩祖师从印度来,他想跟祖师夸示,想要别人来赞叹他,所以他就问达摩祖师:朕作皇帝以来,建了很多寺庙,印了很多经典,度了很多人出家,这样子我有多少功德呢?他想向达摩祖师表示自己是非常有功德的,想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由此缘故,末学搜集经典、论典中的开示,配合平实导师书中的内容,为众生略说此布施、持戒、生天之论;期盼能利益有缘的初机学佛人及久学菩萨们能够福德日增、道业增上,由此具足次法而能早证菩提以及早成佛道。-----正觉电子报第98期《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连载3)第一章第三节、菩萨道必修布施、持戒、十善业》张善思居士(原标题:施、戒、生天之论是菩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