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像现在佛门中有一些人,他因为从事学术研究,然后否定北传大乘经典,认为这个北传的大乘经典不是佛说;然后认为平实导师所传的如来藏的这个教导,这个是后期人所结集出来的经典,不是正说;于是就在网络上大加谩骂,在网络上用各种的恶口、恶言来攻击平实导师。像这样的一个行为,他就把他的一个瞋恚完全地用文字、用欠缺理性的方法表达出来;这样我们不但看不到他对于法义上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在佛门中,如果有法师、居士不相信「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诬谤:「这不是佛亲口说的,而是佛般涅盘后,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因而长期结集出来的。」当你听到这些人主张,一定会很肯定地回答:「这些人绝对是凡夫!」因为他们连佛的开示都不相信,表示十信位都还没有满足。犹待他们去满足十信位应有的知见及福德,才有可能转入十住位修行,开始行菩萨外门的六度万行,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随时保持环境的干净与清洁,不要等它们结集了一大堆以后,再用杀虫剂来喷杀它们,那就不对了。所以,慈心不杀如果能够依照以上所说的原则来作,那就容易多了。千万不要因此而过着整天苦苦恼恼、不知如何是好的生活,那就不是在学佛了。真正的学佛应该是越来越解脱,越来越清净,越来越自在才对。事实上,只要知见正确,凡事就都能如理作意而行了。之所以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随时保持环境的干净与清洁,不要等它们结集了一大堆以后,再用杀虫剂来喷杀它们,那就不对了。所以,慈心不杀如果能够依照以上所说的原则来作,那就容易多了。千万不要因此而过着整天苦苦恼恼、不知如何是好的生活,那就不是在学佛了。真正的学佛应该是越来越解脱,越来越清净,越来越自在才对啊!各位菩萨,以上是我们为您说明的十种在家学佛人的禁忌,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能于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当此居家,若长若幼,现在未来百千岁中,永离恶趣。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件可见饮食对僧团影响的事件,就是第一次结集。第一次结集,参与的人不仅四众不具足,连比丘们也是偏向头陀苦行的摩诃迦叶的追随者。结集的内容是以声闻人的戒律为中心,是以声闻人的法律为中心,时间也只有三个月,不但成佛之道的大乘法没能彰显出来,连声闻的律法也没能周延地完整结集出来。所以这一次的结集是为安定声闻僧团,是有其必要性;但这不是一个佛陀教义下完整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尊者曰:“如来去世,岁月逾邈,师资部执,自致矛盾,不如及今随自宗而结集三藏。”国王听从“胁尊者”的建议,因此礼请广召天下贤德之士,举行盛大的经典结集会议,以统合教义之分歧。精选其人,得四百九十九人,皆阿罗汉也。后得“世友菩萨”以为上座,充为五百人。其时,以迦湿弥罗国(即“克什米尔”)四周皆山,为要害之地,物产 | admin 2018-07-22 |
![]() |
后来优波离就随佛陀出家了,并且他是在僧团里面持戒清净,大家公认是持戒第一;所以佛陀入灭之后,在大迦叶所举行的五百阿罗汉结集里面,就是由优波离诵出律藏;所以我们讲,律藏来源就是优波离诵出律藏而来。那么这个律藏在后来又分化成几部,约略来讲是分化成五部,包含: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摩诃僧只律,还有一个叫作迦叶毗部。那其中的前面四部,就是四分律、五分律、 | admin 2018-07-22 |
![]() |
要侍后时大乘四众菩萨结集所成方广唯识诸经中,方始说之。如是结集大乘经典而具足宣说成佛之道以后,方得完成四阿含中佛所曾言之安隐观,方得圆满佛道之弘化。(摘录自平实导师著,《阿含正义》,自序,页26,正智出版社。)二乘人如果不回小向大,不证得真如,他就无法了解什么是无余涅槃的本际?不晓得在无余涅槃当中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也不晓得阿赖耶识,所以他证得解脱,可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有人问:听说大乘是后来才兴起,大乘经典没有结集史,大乘经典来路不明,不大能够相信祂的内容。关于大乘兴起的问题,在上个单元已经解释过,声闻部派佛教之后的大乘兴起,已经是第二次兴起。提出这样问题的人,事实上,他对于如何确定经典的内容,也是不能完全正确的了知。我们读《阿含经》,在《经》中佛陀说:要确认经典,事实上,也是采用实证的方法。譬如佛陀在《经》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锡兰佛教史文献《/第五章/第三次结集》中:[初始,以摩诃迦叶为首的大长老们进行的正确结集,被称为上座部结集。在最初的一百年中,只有上座部一派,以后才逐渐产生了其他的学派。被参加第二次结集的长老们谴责的恶比丘,共有一万人。他们建立了名为大众部的学派。](作者:摩诃那摩等韩延杰译)b.玄奘译《异部宗轮论》中:[如是传闻。佛薄伽梵般涅槃后。百有余年去圣时淹。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是因为阿罗汉们在世时也与菩萨们一起听闻世尊宣说的大乘经,他们后来结集起来就成为四阿含中的一部分;所以四阿含中对这个第八识也是大致上说过了,并不是在大乘经典中才开始这么说的。那么阿罗汉既然不证法界的实相,当然不可能打破所知障,更无法断尽所知障,所以他们是无法成为菩萨的,当然更不可能成佛。第二目略说大般涅槃关于大般涅槃的取证,总共有四种涅槃要修证;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的意思是说,大乘法是佛弟子为了缅怀世尊,而由佛弟子长期结集出来的。像这样的说法,认为大乘经典不是佛亲口说的,那也是违犯法毘奈耶。又譬如有人主张,世尊所说的真心如来藏,就是外道的梵我、神我论;既然将世尊所说一切有情的真心加以否定,当然违犯了法毘奈耶。又譬如有人主张,佛所说的真心阿赖耶识,是妄心、是生灭法,祂不是不生不灭的真心;因为否定了世尊所说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本是为了因应世俗悉檀而制戒摄僧,但因为在佛灭度之后,经典结集与诠释的大权,都掌握在比丘的手里,因而出现了对比丘尼不公平的戒律内容。然而净秽存乎一心,而非外在的身相,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烦恼执着而不能成佛。”因此在大乘法中只论证量高低,不论在家、出家、男相、女相。譬如《大宝积经》中记载,无畏德女为了消除舍利弗尊者怀疑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是错悟者之著作,若当代真悟者为求教界和谐而不破之,则其谬著便得广为流行,结集成书,甚至后来收入大藏经中,成为指导后人之著作语录,亦成为后人错悟而可举以印证自己所悟之根据,遗害非仅当代而已。如是错悟者之开示,一旦加载藏经之中,后世真悟者若无种智及胆气,即无力破之,便使其错误知见得以继续误导学人,造成学人因此自作印证而成就大妄语之罪业,亦造成后世错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所说的如来藏常不变异,外道所说的意识是无常有变异,怎么会一样呢?会有这样的主张乃是应成派中观的出家人及一分的学术研究者,不相信大乘法是佛亲口说的,因此提出“大乘非佛说”的说法,诬赖大乘法是佛涅槃后,佛弟子为了缅怀世尊而由佛弟子长期结集出来的。这样说法,乃是毁谤世尊所说的最胜妙法,使得佛法不再胜妙,这样否定的结果乃是破佛正法,后果是非常严 | admin 2018-07-21 |
![]() |
尊者曰:“如来去世,岁月逾邈,师资部执,自致矛盾,不如及今随自宗而结集三藏。”国王听从“胁尊者”的建议,因此礼请广召天下贤德之士,举行盛大的经典结集会议,以统合教义之分歧。精选其人,得四百九十九人,皆阿罗汉也。后得“世友菩萨”以为上座,充为五百人。其时,以迦湿弥罗国(即“克什米尔”)四周皆山,为要害之地,物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是因为阿罗汉们在世时也与菩萨们一起听闻世尊宣说的大乘经,他们后来结集起来就成为四阿含中的一部分;所以四阿含中对这个第八识也是大致上说过了,并不是在大乘经典中才开始这么说的。那么阿罗汉既然不证法界的实相,当然不可能打破所知障,更无法断尽所知障,所以他们是无法成为菩萨的,当然更不可能成佛。 ------平实导师《人间佛教》(原标题:略说二乘圣者之解脱内 | 三摩地 2018-07-21 |
![]() |
24这是因为阿罗汉们在世时也与菩萨们一起听闻世尊宣说的大乘经,他们后来结集起来就成为四阿含中的一部分;所以四阿含中对这个第八识也是大致上说过了,并不是在大乘经典中才开始这么说的。那么阿罗汉既然不证法界的实相,当然不可能打破所知障,更无法断尽所知障,所以他们是无法成为菩萨的,当然更不可能成佛。 (原标题:解脱道不能令人成佛)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又何不依二祖阿难,初祖迦叶,结集三藏,与净土诸经乎。倘净土不足为法,有害于世。彼何不知好歹,贻后世以罪薮乎。又诸大乘经,皆赞净土。而小乘经则无一字言及。将谓诸大乘经,不足为法乎。又佛说弥陀经时,六方恒河沙数诸佛,悉皆出广长舌,劝信此经。将谓六方诸佛,亦贻人以罪薮乎。如谓六祖赵州等,不可不信。则龙树,马鸣,阿难,迦叶,释迦,弥陀,六方诸佛,诸大乘经,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