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也许有的人会说:那平实导师所说的佛法二主要道中的佛菩提道,跟龙树菩萨讲的佛道是一样的,这个我们可以接受;可是另外一个部分的解脱道,就跟龙树菩萨所说的声闻道不同啰!因为解脱道包含有声闻法跟缘觉法,可是龙树菩萨只说什么?只说声闻道。其实这两个部分还是一样的。因为佛世的阿罗汉所证的是声闻果,然后进而听佛开示十因缘、十二因缘之法以后,也修证辟支佛果;可是这 三摩地

2018-07-23

缘觉乘者先顺逆观察、思惟十因缘法,确定有一个万法所依的识;然后知道诸法是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道理,再依照十二因缘来一一去观察思惟。但是这个前提必须要一一去了解,十二因缘里面的无明缘行、行缘识等等一一这些名相的真正的内涵;然后去观察思惟说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道理。同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如实去观察、思惟蕴处界我,一样要去断我 三摩地

2018-07-23

声闻人跟缘觉人,修证虚妄分别相或者因缘相的一部分;而菩萨尽未来际修证第一义相的内涵,并且也分证虚妄分别相跟因缘相,而进一步去证知说,其实都是从自心流注而运作,然后最后遍知如来藏中的一切种,究竟了知第一义相。所以才说,二乘法是含摄于大乘法中;由于这个缘故,而不说三乘菩提,但说一佛乘。所以,主张佛法是一味,大乘小乘的差别只在于行者的发心大小不同,所以佛 三摩地

2018-07-23

分享学禅智慧开释佛法精义----中国访谈但是光是这样子还不够,更进一层的,保有人身之后,怎么样让自己具有更大的福德,能够上升到天界,那就必须要在原来的这样的五戒的基础上面更加的把它扩大,去行十善业,具备了这一切功德、福德之后,然后佛陀才开始为他説三乘的佛菩提道,三乘就是声闻乘、缘觉乘,以及大乘佛法。前面的声闻乘,以及缘觉乘,一般我们中国人把它叫作小乘佛 三摩地

2018-07-23

出离三界生死需要无漏的智慧,无漏的智慧有三种,就是声闻、缘觉的法,以及菩萨的法。菩萨的法就是禅法,就是真如佛性。神通它主要是和定相应,禅法所证悟的却是般若、是智慧,不是禅定,跟神通是不相干。一切得到五通的鬼神和仙人,他们用尽了神通,仍然不能测度禅悟者的见地,所以古德才会说:神通度俗人,智慧度学人。神通力最好是有般若慧配合,所修证的般若慧愈高,神通力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我们要再加以细分的话,二乘罗汉跟缘觉虽然有漏尽通,但并不一定就具有五通。因为二乘证得四禅八定具足的俱解脱圣者,虽然不修习神通,也不作神通法门的加行,那他往世也没有修习神通,虽然他已经是俱解脱,已经有漏尽通了,也还是没有五通。只有俱解脱的大阿罗汉或缘觉,往世曾修五通,今世证得二乘菩提以后,报得五通;或者是说往世未曾修习,今世成为俱解脱以后,再加修 三摩地

2018-07-23

若于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缘觉,乃至无上菩提,随其所应皆得成就。如是功德差别无量,因修房室殿堂楼阁施佛及僧,获如斯报。「若复有人,以美饮汤药施佛及僧,获十种功德。云何十种?一诸根,二清净鲜洁,三额广平正,四容貌熙怡,五形色光润,六福德,七离飢渴,八远离三恶,九生天自在,十速证圆寂;如是功德,施佛及僧美饮汤药,获如是报。------《分别善恶报应经》 三摩地

2018-07-23

十二部经指的就是遍于声闻藏、缘觉藏、菩萨藏中的内容有,契经、应颂、记别、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等十二种类别的教导。这十二种类别遍于一切声闻藏、缘觉藏、菩萨藏中的经论中。经过十二部经的教导,使众有能力来分别甚深般若的法义。甚深般若的法义它是不同于意识境界的相似像法,不同于缘起性空的断灭空。因为意识境界的相似像法,会以意识自己思惟所得 三摩地

2018-07-23

佛法有三乘,其中声闻乘以及缘觉乘完全是在讲解脱道,只希望能够出离三界、进入无余涅槃、不再来三界轮回。也就是说,解脱道教导我们如何把对于三界的贪著给修除掉。但是在能够断除三界烦恼之前,必须要先能够见道,见道就是断三缚结,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其中最主要的关键就是断我见。一般人一定会认为五蕴十八界里面有一个真实的法,是我们可以依靠的,是不坏的本体。 三摩地

2018-07-23

不了解佛教的人会以为佛教是厌世的或消极的,其实那都是错误的观念!佛教因为包含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也包含了大乘与小乘(或称三乘菩提:大乘菩萨道和声闻、缘觉二乘)。大乘佛教就是菩萨道,也就是佛菩提道,佛菩提道中也包含了小乘所修解脱道的内涵;佛菩提道就是从信受大乘佛教、信受大乘三宝开始修起,信具足以后开始修习六度波罗蜜多,乃至修学十度波罗蜜多,才完成佛道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它不是最究竟的,因为他还没成佛,所以它是有上法;那佛菩提能够含摄声闻菩提、缘觉菩提,最后佛道,所以是无上的,没有一法可以再超越它的。它是甚深广大的,它是连声闻缘觉都不能知道这个智慧内容是什么的,含摄了世间法,含摄了声闻缘觉所证的出世间法,同时也含摄了佛道本身的世出世间法。十地满心的菩萨进入等觉位,仍然不能思议说佛地的智慧境界是 三摩地

2018-07-23

况且,谤菩萨藏是无间地狱业,因为等于把佛法根本推翻了,把二乘声闻缘觉解脱道的佛法推翻了,同时也把世间法推翻了。为什么呢?因为,一切世间法如果没有如来藏,也根本不可能存在啊!因为,一切众生的五蕴十八界,都是由如来藏所出生的;那把这个根本法都推翻了,那不是等于也推翻了世间法吗?所以,为什么说诽谤菩萨藏,诽谤如来藏是外道神我,这就是属于无间地狱业;因为他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修学十二因缘法所建立的正知正见是这样的:菩萨知道缘觉圣者以十因缘为根本来观察,观察十因缘之首的入胎识,出生了名色;出生了名色以后才有六入,才有触以及受这样的异熟果报!因为有了这个异熟果报以后,因为无明才对于受生起了贪爱;生起了贪爱以后,生起追求之心;生起追求之心,所以去造作系缚在三界的种种业行,而有后有的出生。那么了知了十二因缘法一定是以这个十 三摩地

2018-07-23

安受苦忍就是指菩萨世世在人间行菩萨道,对人间生死之苦都能够安忍,是病痛之苦或者是气候冷热变迁之苦,都能够安忍而不生起下劣心,趣向声闻缘觉的修证。第三种说的就是谛察法忍。菩萨能够观察甚深极甚深如来藏正法,就是第一义谛无上妙法,能够安忍于如来藏本来的无生,能够安忍于如来藏所生的五阴十八界也是本来无生,同时能够安忍于自己所修学的次第,安忍于自己所需要对治 三摩地

2018-07-23

六种凡夫法界指的是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和地狱,即中国佛教和民间通常所说的六道轮回中的六道;四种解脱法界指的是声闻、缘觉、菩萨和佛。在佛法中,人只是十法界中的一种,而且是生死凡夫;菩萨法界指的是证得了初地及其以上果位的菩萨摩诃萨,这种菩萨摩诃萨虽然在各种世间普度众生,但是他们本身并不属于轮回中的人的范畴。由于维摩诘居士和善财童子的果位均远远超过 三摩地

2018-07-23

能修学佛法的人有三种:第一种是声闻种姓的自了汉,第二种是缘觉种姓的自了汉,第三种人则是可以修学佛菩提道的菩萨种姓。凡是出家以后只想自己赶快建立专属于自己的寺院,一心想要大家出钱出力为他成就,但是对于佛法在人间的永续流传,对于众生广被误导的事情却丝毫都不关心,这就是声闻性的自了汉;在法上而言,若是只对缘起性空有兴趣,当他听到常住的如来藏心时,却完全不 三摩地

2018-07-23

能修学佛法的人有三种:第一种是声闻种姓的自了汉,第二种是缘觉种姓的自了汉,第三种人则是可以修学佛菩提道的菩萨种姓。凡是出家以后只想自己赶快建立专属于自己的寺院,一心想要大家出钱出力为他成就,但是对于佛法在人间的永续流传,对于众生广被误导的事情却丝毫都不关心,这就是声闻性的自了汉;在法上而言,若是只对缘起性空有兴趣,当他听到常住的如来藏心时,却完全不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的法道,都是依着四圣谛、八正道声闻法的观行修学所生起的菩提慧,或者是依十因缘、十二因缘缘觉法的观行修学所生起的菩提慧,而能够出离三界生死轮回,并不是藉着禅定的修证而出三界生死轮回。其次来说佛菩提道,它是修证法界实相的智慧。这个智慧就是菩萨六度中的般若,须以亲证第八识如来藏为基础,然后亲自现前领受所证金刚心如来藏的体性,因而发起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说,声闻、缘觉、菩萨、佛都一样住於九众生居的境界中,但是却不属於九众生居所摄,所以在六凡众生之外,别立四圣法界;而四圣有情却都同样安住於九类众生的居处中,藉著同事、利行而以法施、爱语来摄受众生。但是三乘贤圣们在人间证得四禅、四空定的境界,却都可以现观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的虚妄,所以异於六凡众生,所住的三界九地境界就不是众生居。由此而知,已断 三摩地

2018-07-23

在二乘的解脱道上,不论是声闻或缘觉,都是观察蕴处界虚妄以后,断了我见、我执、我所执而成为四果人;又声闻四果人分为三种阿罗汉,也就是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俱解脱的阿罗汉、慧解脱的阿罗汉:三明六通的阿罗汉不仅有四禅八定,而且还有三明六通,譬如目犍连尊者;俱解脱的阿罗汉他有四禅八定,但是没有三明六通,譬如莲华色比丘尼;慧解脱的阿罗汉,既没有三明六通,也没有四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