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27集修集福德资粮(十住位的修证之一)》正德老师(原标题:通过无相念佛,具足静中思虑的能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菩提作么长。既然掉举是菩萨之通病,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为自己的掉举而感到懊悔,懊悔如果能促进自己精进那也不妨,如果不能,则懊悔就变成了自己内心深处相退坠,想懈怠放逸之理由了,这不是真善知识和一切善知识所希望的。就算掉举每天23小时59分59秒,只要有一秒钟你忆佛拜佛了,那证明有一秒种你的意根是远离遍计所执的,是作主于无相忆佛拜佛境界的,他是在令如来藏流注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说:若我证得无上觉时,余佛剎中诸有情类,闻我名号,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无间恶业、诽谤及诸圣人。在这里又加上一个诽谤圣人。十念可以往生极乐,但是造五逆重罪、诽谤及诽谤圣人的念佛人不能往生极乐。证悟的人从来不以圣人自居,但是他从宗出教,他所说的法乃是,所以不应当诽谤。诽谤证悟者以及他所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未发心者,得菩提因;况清静心,若读、若诵、若思、若闻。」意思是说:你们三人去过那一百佛的世界,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称念这一百佛世尊的不同名号,不管是用读、用写,乃至听到,或以开玩笑方式来说这一百尊佛或其中一尊佛的名号。乃至为了迎合别人的意愿,或只为彰显自己的多学、多闻而说此诸佛名号的话,如果有一切恐怖的事情来了都会消灭,所有天龙八部都无法对你干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念佛一定往生,有经为证,净土根本经典《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载,佛告阿难: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阿弥陀佛),发清净心,忆念受持,皈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一念净信即可往生,乃至念佛人边念佛边怀疑者也能往生,只不过先要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边地,五百岁中常不见佛,不闻经法。如《佛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正如《首楞严经》云: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坐定放松,狂心歇息。生理:以中医经脉理论而言,足部六条经脉都通过足踝,若是踝僵硬,不灵活,则各经脉受阻。拜佛时,跪坐又坐起,等于一压一放,活络其经脉。6.为什么要俯首伸手迎接佛?佛法:伸手迎佛,代表背尘合觉,澄浊返清,与佛相应。保持府首(不能中途仰头),表一路恭敬,谦卑到底,才能与佛相应。坐定重心不动,表一路观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但上品中生以下,不能马上见佛闻法、不能立即获得无生法忍,那就差很多了,何况是上品下生以下的人?可是日本古时的一向宗信徒杀了好多人,那是五逆十恶的重罪,虽然心切往生,最多只能获得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不可能有中品往生的果报,更不可能获得上品往生的,这种人真愚痴!所以我们不可一向说某种法门不好,因为修学佛菩提道的证悟标的虽然永远只有一个如来藏标的,但是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此意乃谓:以往净土行者真能了知大乘菩提义理者极少,多属被诸净土大师所误导,而将解脱道之修行法理,误认为即是大乘菩提法者;是故大多难以取证上品之中生与下生品位,而成中品中下生之往生者,生西之后唯能取证二乘所证之解脱果,不能证得佛菩提果。或者多属误认行善即是佛法者,便以为世世行善而不取无余涅盘者,即是修行大乘佛菩提;如是等人虽有大乘种性,却因善知识之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说声闻缘觉也是要念佛,那么修学佛菩提道的菩萨当然更是念佛。因为菩萨修学就是要成就佛道,那当然也要念佛,要系念着佛地的种种功德庄严,要早日成就这种种功德庄严,当然自己就要勇猛精进,所以说菩萨也不离念佛。这个是说三根普被----说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念佛法门之殊胜----三、现世得利。另外念佛法门还有一个殊胜的地方,就是说它是现世得利。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们认为,一切大心的菩萨都应该摒弃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的难行道和缓行道,而应该撷取禅净的易行道和速行道;如此双管齐下,兼修并进,能够这样如实的做就可以迅速地圆成佛菩提果的修证。祝福大家:福慧双增,道业猛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70集什么叫作易行道和难行道?》正圜老师(原标题:“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哪里修行比较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有的人发愿说:“我要在这个世界生生世世度众生,所以我不想去极乐世界,因为往生极乐世界以后,我就不能度娑婆世界的众生了,这边的众生好可怜啊!”他发大悲心要度此界众生,但是这个愿和往生极乐没有冲突,因为释迦牟尼佛在《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下有云:“复次阿难!彼佛剎中所有现在及未来生一切菩萨摩诃萨,一生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菩萨,以宿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那么,禅究竟应如何修行呢?简单讲,悟前参禅明心,主要包括两部分:1、前方便(闻法阅经建立知见;闻时记忆闻后思惟;培植福德广结善缘;受持佛戒,发菩提心;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忏悔业障,深信因果;消除慢心;发大愿心);2、正修行(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正修功夫——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思惟观之功夫;深解第一义经典;学习参究话头与公案的方法;学习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善哉韦提希快问此事。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次名月光,次名栴檀香,次名善山王,次名须弥天冠,次名须弥等曜,次名月色,次名正念,次名离垢,次名无著,次名龙天,次名夜光,次名安明顶,次名不动地,次名琉璃妙华,次名琉璃金色,次名金藏,次名炎光,次名炎根,次名地种,次名月像,次名日音,次名解脱华,次名庄严光明,次名海觉神通,次名水光,次名大香,次名离尘垢,次名舍厌意,次名宝炎,次名妙顶,次名勇立,次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此广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彼尊无量方便境,无有诸趣恶知识,往生不退至菩提,故我顶礼弥陀尊。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我说彼尊功德事,众善无边如海水,所获善根清净者,回施众生生彼国。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据善导《往生礼赞偈》、迦才《净土论》参订〗.清凉书屋点校.2003.04(原标题:《十二礼偈》龙树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何以故?若人发愿,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于其中间应不惜身命,昼夜精进,如救头燃。如《助道》中说:“菩萨未得至,阿惟越致地,应常勤精进,犹如救头燃。荷负于重担,为求菩提故,常应勤精进,不生懈怠心。若求声闻乘,辟支佛乘者,但为成己利,常应勤精进。何况于菩萨,自度亦度彼,于此二乘人,亿倍应精进。”行大乘者,佛如是说。发愿求佛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诸有情类,闻斯妙音,诸恶烦恼,悉皆消灭,无量善法,渐次增长,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周遍大地,真金合成,其触柔软,香洁光明,无量无边妙宝间饰。舍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众妙绮饰功德庄严,甚可爱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又舍利子,极乐世界净佛土中,昼夜六时,常雨种种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