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那么阿罗汉在证初果之后,最多七返人天就会证阿罗汉果了,那么从初果之后,到这个阿罗汉果也不过(最多最多也不过)七返人天,那么七返人天的福德怎么能够跟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修集)的这个福德来相比呢?最后我们也看到佛典上面的记载:最后身菩萨成佛的时候是断尽一切的习气种子,就如同我们刚才讲的初夜明心的时候这个状况一样,佛是断尽了所有的习气种子。(第八识中)所有 三摩地

2018-07-21

那么阿罗汉在证初果之后,最多七返人天就会证阿罗汉果了,那么从初果之后,到这个阿罗汉果也不过(最多最多也不过)七返人天,那么七返人天的福德怎么能够跟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修集)的这个福德来相比呢?最后我们也看到佛典上面的记载:最后身菩萨成佛的时候是断尽一切的习气种子,就如同我们刚才讲的初夜明心的时候这个状况一样,佛是断尽了所有的习气种子。(第八识中)所有 三摩地

2018-07-21

那阿罗汉利根的话,一世就可以成就;诸佛呢?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当然也具有阿罗汉的功德。所以诸佛也可以称为阿罗汉,但是阿罗汉不能称为佛,因为单单修学二乘解脱道不能成佛,只能成为阿罗汉,必须回小向大,继续修学大乘佛菩提才能成佛。为什么?因为大乘佛菩提道函盖二乘解脱道,二乘解脱道只是大乘佛菩提道里面的一小部分而已!《法华经》说,二乘只是化城,只是过渡的 三摩地

2018-07-21

但是菩萨所修所证虽然含括了解脱道与佛菩提道,可是却必须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以上的时劫,历经了五十二阶位的修学,才能够具足成就佛菩提道。所以,不论七住以上亲证如来藏有中道实相般若智慧的贤位菩萨,或初地以上证得诸地无生法忍道种智的圣位菩萨,乃至等觉及妙觉的一生补处最后身菩萨位,都还不是佛。因为佛是超越菩萨,已经成就了佛菩提道,也就是祂是修学菩萨道的究竟果 三摩地

2018-07-21

那阿罗汉利根的话,一世就可以成就;诸佛呢?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当然也具有阿罗汉的功德。所以诸佛也可以称为阿罗汉,但是阿罗汉不能称为佛,因为单单修学二乘解脱道不能成佛,只能成为阿罗汉,必须回小向大,继续修学大乘佛菩提才能成佛。为什么?因为大乘佛菩提道函盖二乘解脱道,二乘解脱道只是大乘佛菩提道里面的一小部分而已!《法华经》说,二乘只是化城,只是过渡的 三摩地

2018-07-21

所谓的佛宝就是指菩萨曾在三大无量数劫(阿僧祇劫)当中,证悟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得到般若实相智慧之后,能够不惜身命、勤修六度,直到万行,最后在菩提树下降伏魔军,断尽烦恼障以及所知障,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时候如来藏当中的种子不再有变易,已经究竟清净,微妙寂静,这时就称为无垢识、清净法身。佛陀具足三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智圆明等无量无边的真常功 三摩地

2018-07-21

三大阿僧祇劫中不断利乐众生、修集福德,还要在即将成佛的等觉位中,再以百劫专修福德而成就种种大人相及随形好;在这百劫之中,无一时非舍命时,无一处非舍命处,像这样修来的福德,当然无边广大。正因为福德无量,所以众生乐见诸佛;又加上悲无量、慈无量的缘故,所以众生乐见,从来都无厌足。若有机会能亲承诸佛世尊,不论是承事哪一尊世尊,你都会永无厌足:希望每天都可以 三摩地

2018-07-21

这个过程是要断尽所知障的,也是要同时断除一切习气种子的随眠,不再有习气种子随眠在第八识中了,这样修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四种涅槃。佛地所具足的四种涅槃,诸位熟知的是阿罗汉所得的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这两种涅槃,菩萨在成佛的过程当中一样要实证,但是另外两种涅槃呢?却是只有菩萨与佛才能证的。譬如说菩萨明心了,他刚刚进入见道位了,就可以现前看见自己的如来藏 三摩地

2018-07-21

我于无量阿僧祇劫,行难行之行故,获无量身,于一切无际处住,而复住此。」其意思是说:在十方世界有八十亿佛,同时都在度众,这八十亿佛都是同一尊佛,就是我释迦牟尼。在无量的佛剎里有八十亿的佛,色身无量无边,成就无量的功德,你怎么可以说我释迦牟尼佛有疾病、有无常呢?一切如来都不乐意在此世间出生,因为此世间的众生无法度化、对治,所以我在这个地方治理这些不可治 三摩地

2018-07-21

三大阿僧祇劫中不断利乐众生、修集福德,还要在即将成佛的等觉位中,再以百劫专修福德而成就种种大人相及随形好;在这百劫之中,无一时非舍命时,无一处非舍命处,像这样修来的福德,当然无边广大。正因为福德无量,所以众生乐见诸佛;又加上悲无量、慈无量的缘故,所以众生乐见,从来都无厌足。若有机会能亲承诸佛世尊,不论是承事哪一尊世尊,你都会永无厌足:希望每天都可以 三摩地

2018-07-21

今当更答:声闻、辟支佛集诸功德、智慧不久,或一世、二世、三世;佛智慧、功德,于无量阿僧祇劫广修广习,善法久熏故,于烦恼习无复馀气。复次,佛于一切诸功德皆已摄尽故,乃至诸烦恼习气永尽无馀。何以故?诸善德消诸烦恼故。诸阿罗汉于此功德不尽得故,但断世间爱,直入涅槃。复次,佛断结使智慧力甚利,用十力为大刀,以无碍智直过故,断诸结使尽无复遗馀。譬如人有重罪, 三摩地

2018-07-21

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盘。如是皆以方便分别。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盘。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 三摩地

2018-07-21

今当更答:声闻、辟支佛集诸功德、智慧不久,或一世、二世、三世;佛智慧、功德,于无量阿僧祇劫广修广习,善法久熏故,于烦恼习无复馀气。复次,佛于一切诸功德皆已摄尽故,乃至诸烦恼习气永尽无馀。何以故?诸善德消诸烦恼故。诸阿罗汉于此功德不尽得故,但断世间爱,直入涅槃。复次,佛断结使智慧力甚利,用十力为大刀,以无碍智直过故,断诸结使尽无复遗馀。譬如人有重罪, 三摩地

2018-07-21

佛对文殊的证量以及文殊的度众作略都很清楚,可是大迦叶不晓得,他认为出家修童子行的文殊,应该跟声闻僧比丘、比丘尼一起结夏安居,怎么可以离开道场?而且是在皇宫中与许多女众住在一处?他是以未断习气种子的声闻罗汉所知,来臆测一大阿僧祇劫前就断尽习气种子的文殊菩萨,所以在解夏自恣时才想要把文殊赶出去。结果拿著槌子却不敢敲云板,因为他不晓得应该赶出哪一个文殊? 三摩地

2018-07-21

我于无量阿僧祇劫,行难行之行故,获无量身,于一切无际处住,而复住此。」其意思是说:在十方世界有八十亿佛,同时都在度众,这八十亿佛都是同一尊佛,就是我释迦牟尼。在无量的佛剎里有八十亿的佛,色身无量无边,成就无量的功德,你怎么可以说我释迦牟尼佛有疾病、有无常呢?一切如来都不乐意在此世间出生,因为此世间的众生无法度化、对治,所以我在这个地方治理这些不可治 三摩地

2018-07-21

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一大王。名大光明。有大福德。聪明勇慧。王相具足。尔时边境。有一国王。与为亲厚。彼国所乏。大光明王。随时赠送。彼国所珍。亦复奉献于光明王。时彼国王。大山游猎。得二象子。端正姝妙。白如玻[王*(黍-禾+利)]山。七支拄地。甚可敬爱。心喜念言。我今当以与光明王。念已庄校。金银杂宝。极世之珍。遣人往送。时光明王。见此象已。心大欣悦。 三摩地

2018-07-21

当我们证得如来藏以后,就可以去观察如来藏自己的功能,并且也可以观察如来藏含藏了我们的哪一些种子?这样一步一步进修,三大阿僧祇劫修过了,所有的种子您已经都能具足理解了,都具足实证了──您对所有功能都可以具足运用了,那么就有了一切种智;有了一切种智时就是成佛了,三德便具足了,那时您的三身具足了、四智也圆明了,您就是已经成就一切种智的究竟佛。一切种智还没 三摩地

2018-07-21

这个中间将近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来修学,可是这种种地修学无不依靠最初亲证如来藏所得的人无我而为基础。那么,要先明白大小乘的差别,才能够进一步去说:佛法是汇归于一佛乘。------《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31集什么叫做大乘和小乘?>正钧老师主讲 (原标题:缘觉乘者没有办法触及法界的实相) 三摩地

2018-07-21

392,a11)所以唯有实际得到大涅槃者之如来,可以说有真正解脱境界,这解脱究竟境界根本不是小乘人所能够知道于万一的,真正的解脱道,真正的解脱实义,是不能够离开涅槃而有他说,所以如来世尊才说:「真解脱者即是如来!」「毕竟解脱即是如来!」因此为了安慰二乘人,所以便将非如实的二乘解脱,如是灰身泯智的修证,当作解脱而说!只有不清楚如来实义的人,才有可能在小乘法中 三摩地

2018-07-21

这个唯佛所证,这个是究竟解脱的果位,并不是二乘人所能够了知、所能够证知,是菩萨三大阿僧祇劫当中所修而证知的。所以,以上所说解脱果的四种圆寂当中,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以及无住处涅槃,只有在大乘佛菩提智当中才能够证得,无余涅槃跟有余涅槃则通三乘。而声闻缘觉在证得声闻菩提跟缘觉菩提的解脱后,可以出离三界的生死轮回;可是仍然不证不知佛菩提的内涵,仍然不能晓了大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