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菩萨这五件事,得以十回向位,因而转入第二大阿僧祇劫的通达位修行。于地上菩萨阶位,开始断除习气种子随眠,于三地满心成就色阴尽功德,于六地满心成就受阴尽功德;于七地有念念入灭尽定的功德,再加上菩萨成就如犍闼婆城现观,使得菩萨成就想阴尽功德,心里非常寂静,导致菩萨兴起了涅槃贪的念头,想要入无余涅槃。这时,佛出现在这位菩萨面前,劝慰菩萨不要忘了初地前所发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复次,如彼所言:【【但《成唯识论》中却明示初地菩萨方才「见道」,而斯六、七二识方才「转识成智」,与萧老师建立实有极大出入!】】然而成论所说六七二识之转识成智者,其实始从「前真见道」之时,已经开始转生,已经开始出现,非不现行运转也!但却要待通达位之初地入地心中,方才下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未到通达位时,皆犹尚未满足下品二智,是故论说「前真见道位得根本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此可知,佛菩提乃是菩萨成佛的法道,也是菩萨经历五十二阶位才能成佛的法道;从菩萨最基本七住明心开始,了知万法都是从这个真心出生,不能外于这个真心而有一切法出现;如是次第修行,经历将近三大阿僧祇劫,最后证得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的无住处涅槃。从上面分析可知:《心经》所说的真实内涵,不离《心经》所说的心,这个心就是一切有情的真心,祂包括了蕴处界及诸法等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来藏心体中含藏七识心等染污种子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第三:【(佛言):「我于无量阿僧祇劫恒河沙生,于灯光如来(燃灯佛)所、修菩萨行,闻自受记,随顺于如;不谤经故,生舍宅身。我于无量阿僧祇劫恒河沙生,闻如来藏:一切众生断诸烦恼便得成佛。因其信乐覆护众生,故生覆护身。」】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第四亦云:【尔时文殊师利语央掘魔罗言:「如来藏者有何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此可知,证悟如来藏阿赖耶识,对于三大阿僧祇劫的成佛历程来说,只是一个起步,何足称奇!但祂却又是修学一切佛法的基础,是步入相见道的唯一基础,故五祖弘忍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也是在说明这个道理。所以从学佛的基础来看证悟阿赖耶识这件事,却又是弥足珍贵。------《正觉电子报009期》<从微笑浅谈末那与意识之奥妙>余瑞文 (原标题:从微笑浅谈末那与意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可以藉助于佛法的渐次修行,在三大阿僧祇劫以后成就究竟佛果,所以叫作如来藏。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如来藏中,本来就已经含藏着未来成就如来果德的一切种子。佛地的无垢识真如,就是因地的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所以在明心开悟以后,还要继续悟后起修,要断尽一切烦恼障与所知障;在断尽这二障随眠以后,所转的名称本来就是同一个第八识心体,只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福德的部分,将近一大阿僧祇劫,不断地救护广大的众生,不断地去摧邪显正所培植的广大福德。于定、慧、福德圆满后,在佛前发十无尽愿之增上意乐,就可以圆满十回向位,成就“如梦观”,现观过去无量世所行种种自利利他的菩萨行,犹如梦中所作的一切事情一样。接下来是十地,十种修行无生法忍而成就道种智的阶位。于初地圆满可以慧解脱而不取证,故意留惑润生;在三地 | admin 2018-07-21 |
![]() |
我们证悟之后,要修入初地,必须一大阿僧祇劫,从初地要修行到第八地还要一大无量数劫呀!快还是慢呢?慢得不得了啊!我们悟后要进入初地无生法忍那么困难,可见在这个世界修行禅与定,真是缓行道、难行道。4、往生极乐世界学佛是缓行道也是速行道(1)一般人往生极乐世界学佛是缓行道、难行道那我们来说说代表净土法门的极乐世界。因为那边修行缓慢,往生去极乐世界的人,大部 | admin 2018-07-21 |
![]() |
第一阶段称为远波罗蜜多,这是指菩萨修学佛菩提道最初的无数劫,也就是第一大阿僧祇劫,主要是指十信位以及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贤位的修行;菩萨在进入三贤位之前,必须先十信位之功德,具足菩萨种性,才能次第进修佛菩提道。一般而言,众生从初发心学佛,必须历经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信心;在十信位中必须经由闻熏,而发起信、进、念、定、慧等五种善根,在五根发起之后,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三世因果从佛菩提道来讲,它是要有三大阿僧祇劫的修道的。三大阿僧祇劫的修道,当然里面有所修的因、所呈现的果报;那么所修的因、所呈现的果报,一定是自己努力所修来的这些善因,自己努力所断除的这些烦恼因,所以能呈现这样未来这种可爱的异熟果报,以及这种解脱的果报,以及最后这个成佛的果德。你如果不能深信三世因果,对于这个修证的部分,未来需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第一阶段称为远波罗蜜多,这是指菩萨修学佛菩提道最初的无数劫,也就是第一大阿僧祇劫,主要是指十信位以及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贤位的修行;菩萨在进入三贤位之前,必须先十信位之功德,具足菩萨种性,才能次第进修佛菩提道。一般而言,众生从初发心学佛,必须历经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信心;在十信位中必须经由闻熏,而发起信、进、念、定、慧等五种善根,在五根发起之后,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为什么要讲解这个主题?因为一个学佛人,如果说他修学的方式是要把妄心变成真心,或者是说他直接把妄心当成真心,用这样的修学方式不要说修上三大阿僧祇劫,即使修上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也不可能开悟,更不要说是成佛!但是很多学佛人,他其实是落入这样的状态,但事实上他并不知道,因此努力修学了一辈子,但是却一无所获。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这个主题。那么其实想要把妄心变成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是用心之处啊!而才会有点答案要说,便被说不是,所以这样才是参学,众菩萨何不想想,如果您真的有答案,为何一下光景,便被遮止而说不是,机锋不是以伶俐心去猜测的,那种有何受用啊!所以真正破参而了解机锋的人,是因为他很早就生起疑情,只不过模模糊糊,不怎么清楚,等到那个时节因缘到了,就都知道了,这下子的深刻和理悟会很彻底,到了以后,随时随地都会想起来当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这种灰身泯智的平等,如何能让人生起慈悲心来?只是,一般菩萨虽然依明心发起的初品少分平等性智,能现见一切众生的根本平等所在,却要如何进一步转为三大阿僧祇劫救度众生的大慈大悲?这应该就是读书会当天那几位明心菩萨提问的疑惑所在。首先末学认为:那还是要回到前述如来藏的无漏有为性来观察。前面说如来藏无时无刻、无私无我地配合著七转识运作,乃至无时无刻、无私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第一阶段称为远波罗蜜多,这是指菩萨修学佛菩提道最初的无数劫,也就是第一大阿僧祇劫,主要是指十信位以及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贤位的修行;菩萨在进入三贤位之前,必须先十信位之功德,具足菩萨种性,才能次第进修佛菩提道。一般而言,众生从初发心学佛,必须历经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信心;在十信位中必须经由闻熏,而发起信、进、念、定、慧等五种善根,在五根发起之后,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在前面的初地、二地、三地祂所要实证的部分,譬如说初地祂是进入了欢喜地,因为祂终于完成了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证,所以祂内心极为欢喜,所以叫作极喜地;而且在这极喜地里面,祂会广行布施,而且是以法布施为主。可是在初地之前的三贤位菩萨,他因为没有办法见道通达,所以他不以法布施为主,他还是以财布施为主;进入了初地之后,才以法布施为主。初地菩萨满心之后,祂就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是三贤位修证将入初地,这就是第一大阿僧祇劫,也就是所谓的远波罗蜜多。意思是说:在这第一大阿僧祇劫当中,菩萨六度的势力仍然很薄弱,常为烦恼所转,无法伏诸烦恼;虽然在七住位中因为真见道而有波罗蜜多的功德,但是距离成佛仍然十分遥远,所以称为远波罗蜜多。近波罗蜜多则是指次无数劫,菩萨在此第二大阿僧祇劫中,修习十度波罗蜜中的前七度,也就是:初地、初心,生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当我们证得如来藏以后,就可以去观察如来藏自己的功能,并且也可以观察如来藏含藏了我们的哪一些种子?这样一步一步进修,三大阿僧祇劫修过了,所有的种子您已经都能具足理解了,都具足实证了──您对所有功能都可以具足运用了,那么就有了一切种智;有了一切种智时就是成佛了,三德便具足了,那时您的三身具足了、四智也圆明了,您就是已经成就一切种智的究竟佛。一切种智还没 | admin 2018-07-21 |
![]() |
这次在人间的示现,与之前菩萨五十二阶位中超过三大阿僧祇劫、世世在三界六道中受生,最大的不同当然就是成道,也就是成就究竟佛道。因此,成道虽然只是最后身菩萨示现成佛的八相之一,但却是八相中的主要,所以特别标出成道之名,用以代表整个示现的历程。八相当中的第一相:从兜率天降,也就是兜率降生。兜率就是兜率天,是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这个兜率天又分为内院与外院,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菩萨进入初住位到十地满心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也就是三大无量数劫,或者称为三大恒河沙劫的修学。从初住位到十回向位满心进入初地之前,为第一大阿僧祇劫;初地入地到七地满心进入八地之前,为第二大阿僧祇劫;八地入地到十地满心,则是第三大阿僧祇劫。之后还有百劫修相好的等觉位以及最后身妙觉位。菩萨从初地开始渐渐断除烦恼障习气种子,并且一分一分的断所知障中无始无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