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在人间当象、马,得到人类妥善照顾,又如宠物等被养的畜生,优于其他畜生道有情,这也都是因为布施所得到的果报。布施的果报就是未来世富裕欢乐,持戒的人未来可以生到天上;静虑禅思智慧让心清净的人,未来可以得到涅槃解脱的快乐;而布施也是得到解脱涅槃的资粮,欢喜的缘故得到一心,一心观行五阴无常而得到解脱。就好像一个人要求得树荫,先要种树;而要求得花、果实,也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像畏财尽受苦或者是见他施已受诸衰恼这两件事情,都是因为这些人还不懂得三世因果的道理,不知道这一世的布施,是要到下辈子才会得到果报,并不是今生马上就能得到善业的果报。或者是他对于三世因果还没有深信,譬如说,有人在某个大道场布施了以后,却出了车祸,那个车祸事件,其实是因为他在过去世伤害了人,所以这一世才会遭受车祸的果报;而他今生布施的善业果报,是要到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尊为我们开示说:【若人以房舍、卧具、汤药、园林、池井、牛、羊、象、马,种种资生布施于他,施已命终,是人福德,随所施物,任用久近,福德常生;是福追人,如影随形。或有说言:终已便失。是义不然。何以故?物坏、不用,二时中失,非命尽失。】(《优婆塞戒经》卷五)佛陀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人以房舍、卧具、汤药、园林、池井、牛、羊、象、马等,种种生活所需要的工具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善男子!至心施者,得何等果?若至心施者,是人则得多饶财宝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真珠、珊瑚、象马、牛羊、田宅、奴婢、多饶眷属,至心施者得如是果。自手施者得何等果?自手施已,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得已能用,自手施者得如是报。信心施者得何等果?信心施已,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得已能用,常为父母兄弟宗亲一切众生之所爱念;信心施者得如是报。时节施者,得何等果?时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像畏财尽受苦或者是见他施已受诸衰恼这两件事情,都是因为这些人还不懂得三世因果的道理,不知道这一世的布施,是要到下辈子才会得到果报,并不是今生马上就能得到善业的果报。或者是他对于三世因果还没有深信,譬如说,有人在某个大道场布施了以后,却出了车祸,那个车祸事件,其实是因为他在过去世伤害了人,所以这一世才会遭受车祸的果报;而他今生布施的善业果报,是要到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还真的是妙用无穷呢!为了帮助大家了解:为何人们会起瞋心?瞋心的本质是什么?瞋心对修道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又应该如何来避免火烧功德林呢?接下来,我们将一一为您解说,希望您在听完我们的说明之后,能够很快就能观照到自己的起心动念;一有瞋心生起,马上就能察觉,并且能如理作意的思惟和观察,很快就能找到对治的方法来安顿自己的身心。所谓火烧功德林是指经过长时的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恶罪起瞋恚,坚住如石山;盛瞋恚能持,如制逸马车;我说善御士,非谓执绳者。】(《杂阿含经》卷40)这个意思是说,一个人千万不要轻易地去起瞋恚患恼的心,如果看见有人起瞋怒的行为时,也不要以瞋来回报;当我们看见有人造恶的时候,也不要心生嫌恶,应当要起慈心、悲心来对待他,这样才可以破除自己内心的憍心和慢心。如果有人能够不起瞋心,也不会起怨恨、恼害他人的心,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还真的是妙用无穷呢!为了帮助大家了解:为何人们会起瞋心?瞋心的本质是什么?瞋心对修道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又应该如何来避免火烧功德林呢?接下来,我们将一一为您解说,希望您在听完我们的说明之后,能够很快就能观照到自己的起心动念;一有瞋心生起,马上就能察觉,并且能如理作意的思惟和观察,很快就能找到对治的方法来安顿自己的身心。所谓“火烧功德林&r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恶罪起嗔恚,坚住如石山;盛嗔恚能持,如制逸马车;我说善御士,非谓执绳者。】(《杂阿含经》卷40)这个意思是说,一个人千万不要轻易地去起嗔恚患恼的心,如果看见有人起嗔怒的行为时,也不要以嗔来回报;当我们看见有人造恶的时候,也不要心生嫌恶,应当要起慈心、悲心来对待他,这样才可以破除自己内心的憍心和慢心。如果有人能够不起嗔心,也不会起怨恨、恼害他人的心,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写完以后,便可以在这个勾完的地方,将其中自己又觉得最重的心所法,予以加上不同的注记,代表这是马上要开始回想,要开始观察的地方,等到注记都做完以后,便开始一一去检视这些最重要的地方,要到初地,就不要放过,一一回想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自己所生起的烦恼的轻重,自己在这些烦恼中的不安、言行,这些事是最基本的,照理说,已经经过了勾选,应该可以迅速地在另外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没有锻炼好看话头的功夫,不可能看见佛性,要明心也不容易;因为如果不锻炼看话头的功夫,心散乱像猿猴一样,心猿意马到处攀缘,就无法一心住在疑情里面,老是被外境牵引,根本无法参禅,如何明心破参乃至眼见佛性?因此参禅,不论明心或见性,都要有动中定的功夫,所以说非定不禅。而经由无相念佛拜佛,锻炼成就动中定,就可顺势转而看话头,乃至参禅、明心、见性。&mdash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露柱就是古时候插在地上,专门绑驴马缰绳用的木樁,叫做露柱。这些都属于眼见色而明心。第二门:听到声音,从耳根而入。譬如香严智闲禅师在开垦竹林的时候,把瓦片丢出去,碰到了竹子:空的一声,悟了!又譬如克勤圜悟禅师听到鸡啼的时候,他也悟入了。又譬如临济门派,凡有学人入门,便大喝一声,这都属于耳闻声而悟。第三门:是鼻嗅香而悟入。祖师们的公案,我还没有找到这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石头座下参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前往江西参礼马祖。初见马祖,他又抛出了那个老问题: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马祖道: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庞居士于言下顿领玄旨,从前所残留的疑情一扫而光。3、相国裴休居士.任洪州刺史的时候,结识黄檗希运禅师。当时,希运禅师在黄檗山大安精舍隐修,终日混迹于僧众之中,做一些诸如扫洒殿堂之类的杂务,人莫测其深浅。一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天,教亨禅师与另外一位僧人骑马前行。在马上,得得的马蹄声,使教亨禅师想起古德闻击板之声而省的因缘,疑情顿起。于是他一边骑马,一边情不自禁地参究着这个公案,不知不觉便到了黄河渡口。教亨禅师如此专注,竟忘了下马。同行的僧人提醒他说:师兄,此河津也!就在这个时候,教亨禅师豁然大悟。后遵师命,下参堂继续用功,参日面佛月面佛公案。一日,教亨禅师正在打坐,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未免且作死马医。须是弃得性命。一往直前。方见赵州本来面目。若是性根迟钝。操舍不行。却须竖起生铁脊梁。向长连床上。厚著。挺身而坐。尽三百六十骨节。与八万四千毛窍。并作一个无字。握两拳头。撑两眼睛。一提提起。便欲斩为两段。能如是著鞭。如是用力。何患乎不成片段。何患乎不到头。似觉提不起时。转觉热闷。闷时与昏昏扰扰时。却须全体一放放下。翻转身来。就地略行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复次,善男子!譬如以蜡作模,或作马形、象形、男形、女形,泥裹其上而用火炙,销炼真金铸于模内,候其冷已,是其工匠将归舍宅;其模外为黑泥覆弊,形状燋恶内有金像,或工匠及工匠弟子,知其模冷,即坏其泥,既净持已,于须臾顷,是金宝像则便清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来以如来眼观见一切有情,如金像模,外为烦恼泥所覆裹,于内虚冲满有佛法无漏智宝。善男子!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欲钩入佛」犹可,何况诸仁者是为离「苦」而求断「集」之法耶?敢不许为大器乎!虽然也,间中亦有个别行人,辄引中土禅宗故事中「怀让接引马祖:坐禅岂能成佛?!」之公案为理据,欲免却盘腿习坐之苦。「根尘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造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释迦世尊旷刼精勤所成之道果,吾人欲何由可得?佛法岂容易哉!〝修心而已,宁在身耶!〞之语,行须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1956年去的时候,已经开发了近一百亩水田地,六十多亩旱地;每年可收水稻六、七万斤,红薯和马铃薯七、八万斤。后来,人愈来愈多,当时常住就规定,不允许没有劳动力,不能生产的人挂单。到了56年底,已住有一百二十多人,开垦荒地二百多亩,旱地一百多亩;每年可收水稻近十万斤,各种杂粮十多万斤,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了。当时,已是117岁高龄的老和尚,每天都到建筑场所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一听说有人要来见他,马上又坐起来,盘起腿子,精神好得很,可以一谈三、四个小时,一点也看不出他有病。我们有时催促客人走,想让他休息一下,他反而不高兴,骂我们说:『人家有事才来找我,等人家把事情说完了才能走嘛!』可是客人一走,他又躺下来了。我们问他:『刚才人来了,您精神那么好;人才走,为何又这么痛苦呀?』他说:『这是业障呀!阎王老子也管不了我,我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时间大约是中午十二点多,宏清师刚从小厨房出来时,很意外地发现老和尚独自一人在风雨中,没有雨伞,身穿衲袄,脚穿罗汉草鞋,由安乐桥溪堤缓缓向东行,朝稻田方向走去,他马上赶紧拿了一把雨伞,自己也打一把,跑向老和尚处去了。奇怪的是,他发现老和尚走过之处,洪水就不往稻田里面冲,反而都沿山那边向东流,比稻田边及溪堤高出数尺,即是:洪水不往低流,反而向高处冲!就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