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三摩地”又称为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中文的意思是正定、正受、等持。一般将意识心安住于一境,安定专注不散乱的定的状态,通称为三摩地。但是这样的说法很容易令人以为三摩地和奢摩他、止是一样的;然而,三摩地和奢摩他是有所差异的,这个差异在哪里呢?圣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说:【三摩地者,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瑜伽师地论》卷11)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一)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二)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三)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四四)设我得佛,他方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蜜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般若波罗蜜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庄严净土分第十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 | 三摩地 2018-07-22 |
![]() |
Dutt:AspectsofMaha^ya^naBuddhismanditsRelationtoHi^naya^na)p1466月称菩萨开显了龙树菩萨的究竟密意,抉择了第二转无相法轮中最为甚深了义的大中观,故造有很多显密论著:如以百万正理抉择诸法本体空性的论著《中观论注释·显句论》,从共同前行引入无上密法,获得灌顶,受持三昧耶戒,入密后所修的生圆次第以及所得果等圆满抉择和讲述的论著是《密集金刚注释· | admin 2018-07-22 |
![]() |
善系心十无尽句,成熟众生;种种变化,光明庄严;得自觉圣乐之三昧正受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这里所说的十无尽句,就是十无尽愿。一切菩萨要入初地的,都要先在佛前勇发这十无尽愿,藉着这增上意乐的大悲心,让十回向位满心的菩萨得以进入初地。这十无尽愿都是为了成熟众生,就像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有这样的开示说: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据《一切智光仙人经》介绍,弥勒过去值弥勒佛(慈氏佛)发愿名为弥勒,值佛说慈心三昧经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因其行于菩萨之道,常修慈心,而不象一般小乘行者常修禅定,为此,当弥勒被释迦牟尼佛授记当于未来继释迦牟尼之后在阎浮提世界成佛,并且号称弥勒佛时,一些小乘行者倍感不解。譬如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中,就有优波离问佛说: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今亦不能受持不淫戒我当常受持贪着他所爱恒游淫女舍与彼相娱乐三昧乐为妻真谛法为子慈悲心为女以空为舍宅无量波罗蜜以为高广床侍卫诸烦恼隐覆说为食总持为园苑七觉华庄严法语为林树解脱智为果是等名世间第一胜娱乐慧者自性法非是愚境界尔时世尊告央掘魔罗。汝今当受离不与取戒。央掘魔罗以偈答言。我今亦不能受持不盗戒常受不与取劫盗他财物不与者菩提无有授与者不与而自取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圆觉经唐佛陀多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昧无量能悉成。佛力无畏一切具足。其名曰正观菩萨。见正邪菩萨。定化王菩萨。法自在菩萨。法造菩萨。光造菩萨。光净菩萨。大净菩萨。辩积菩萨。宝积菩萨。宝掌菩萨。宝印手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常惨菩萨。常笑菩萨。喜根菩萨。喜王菩萨。正愿至菩萨。虚空藏菩萨。宝甚持菩萨。宝首菩萨。宝池菩萨。宝水菩萨。水光菩萨。舍无业菩萨。智积菩萨。灯王菩萨。制魔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尊说:【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大宝积经》卷116)。念佛可以念到念念之中,看见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就是证得三世诸佛的实相如来藏,也就是开悟了。然而这样经由持名念佛而开悟证入一行三昧是有条件的,世尊说:【若善男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具足大智慧和究竟解脱功德的缘故,发起大慈大悲之心,依大智慧成就无量百千三昧,于十方世界现无量身相,超大威势,行无量千亿大愿,这就是自性观世音菩萨了。所以持念观世音菩萨就具足了持念大势至及地藏王菩萨的功德。佛经上说,观世音菩萨是过去正法明如来倒驾慈航来拥护佛法,利乐有情的;观听娑婆世间的众生心声,寻声救苦。观世音菩萨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祂是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六度之前五皆是福业,禅定之修证亦是福业;修禅定者若证四禅四空定三昧,其所得果报为舍寿后生禅定天或四空天,称为定福;但这五福乃是修慧之基础,不具五福者,修学般若之过程中,将会遇到许多遮障。双手合十,是以吾人所修之福德与智慧,全部用来恭敬供养佛世尊。」从以上平实导师的开示,才能明白佛子们诸多向佛示敬的礼节,原有着如此甚深的意涵。每当礼佛胡跪合掌时,平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等为发菩提心,恳祈佛恒住,受此香、花、灯、果、饮食等供养,恭请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或其他佛、菩萨圣号),安住此莲花宝座,常住此道场,常教化等诸种解脱三昧法门,常开示等修学大菩提,常加持等行于菩萨大道。就地一拜,起立,问讯。(二)、赞佛:1.家中无论供奉哪尊或几尊佛、菩萨圣像,均可先诵念世尊赞,再依序诵念其他佛、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手心向上,右手叠至左手至上,两大拇指相接,此即大三昧印也(弥陀印即左手叠至右至上余与三昧印同)。礼佛毕,头再略一低,手便撒开而退。一般人会在佛前顶礼三拜,然后一问讯,这是佛教的“一礼”。正规的“礼佛三拜”,应该是“三礼”,因此是要拜九拜的。备注:常见有些初学,在问询时,不是结大三昧印,而是以左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盖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着名的译师、着名翻译经文的法师,包含有安世高,他有翻译了《转法轮经》、《八正道经》;或者是另外一位法师叫作支谶,他翻译了《道行般若经》、《般若三昧经》以及《首楞严三昧经》。后来到了三国时期的时候,有接续的法师有翻译佛教的经典,包含支谦法师翻译的《维摩诘经》,或者是康僧会法师翻译的《六度集经》。三国之后,接下来进入西晋的时期,又有竺法护翻译的《正法 | admin 2018-07-22 |
![]() |
长老“胁”有鉴于当时诸道乱兴、魔邪竞出,于佛正法毁谤不停,时常忧心正法不能久住人间,就入于三昧,定中观察而知:中印度有一位出家外道,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应堪任出家为比丘,广宣道化,开悟众生。胁尊者定中所观察到的这位外道就是后来的马鸣菩萨(BodhisattvaAsvaghosa),他于公元一、二世纪,诞生于西印度。胁尊者于是想办法,在法义辨正大会折服了他,把他 | admin 2018-07-22 |
![]() |
但是唯识宗——这个法相唯识宗,它能够依着证悟自心藏识的般若,这个般若慧为本,然后慢慢进到唯识宗的宗门里面,修证唯识无量的三昧;那这样子慢慢的具足上面所说的三乘佛法的本质与功德,这个都是因为证悟了这个万法唯识的这个第八识心。透过这样第八识心,才有办法因于第八识心的了解,对于第八识心所含藏的种子,对于第八识心所显的各种法相,慢慢的少分乃至于多 | admin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