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15集什么是法(五)-内法与外法(下)>余正伟老师 admin

2020-06-08

  所谓的世间清净,是由信、进、念、定、慧的信根产生信力,而得身口意的清净,由此不造诸恶;进而能够降伏欲界爱,入证初禅乃至四禅;或能降伏色界爱,入证四空定;这都是属于世间清净的范围,因为不出界法。出世间清净是由闻熏断我见的正见,深信不疑,如实去思惟、观察、修证,就开始有了一分出世间清净的势力。乘菩提的修证,都是属于出世间的清净,不落于界爱染法中; admin

2020-06-08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摄取品>第十虽行五力,而乐求佛十力,是菩萨行:五力其实还是五根,只是五根已经生起了作用力,所以称为五力,所以五力仍然是信、进、念、定、慧,只是把信根改为信力,精进根改为精进力,乃至最后的慧根改为慧力。那么根与力之间有什么差别?譬如说当你还没有开始学佛,有的菩萨看见了你,会说你很有慧根,因为他知道你的根性与 admin

2020-06-08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看看,出家的实义菩萨,他对于他的出家弟子,要如何来调伏呢?我们来看一下经文怎么说:出家菩萨,教出家者十二部经;随所犯罪谕令忏悔;教习八智,何等为八?一者法智、二者义智、者时智、四者知足智、五者自智、六者众智、七者根智、八者分别智。佛陀说:出家菩萨教导出家的弟子众要教导十二部经,这些十二部的内容是含摄在声闻藏、辟支佛藏、菩萨藏藏的 admin

2020-06-08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卷曾说:我谓二种通:宗通及言说。说者授童蒙,宗为修行者。解释如下:【我释迦牟尼佛有两种法的通达,那就是宗通与说通。说通就是启发佛法中的童蒙,也就是对佛法都没有正知见的人,为他们说法,为他们建立佛法的正知见,犹如白色的布一样,可以随意染成各种颜色,作为未来证悟的准备,乃至作未来成佛之准备;宗通乃是为真正的修行而说,为他们说第 admin

2020-06-08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摄取品>第十虽行五力,而乐求佛十力,是菩萨行:五力其实还是五根,只是五根已经生起了作用力,所以称为五力,所以五力仍然是信、进、念、定、慧,只是把信根改为信力,精进根改为精进力,乃至最后的慧根改为慧力。那么根与力之间有什么差别?譬如说当你还没有开始学佛,有的菩萨看见了你,会说你很有慧根,因为他知道你的根性与 admin

2020-06-08

  又白佛言:齐几名贤圣舍心?佛告帝释:舍心有:一者喜身,二者忧身,者舍身。帝释!彼喜身者,自害、害他,亦二俱害;舍此喜已,如所喜,不自害、害他,二俱不害知;时比丘专念不忘,即名受具足戒。帝释!彼忧身者,自害、害彼,亦二俱害;舍此忧已,如所忧,不自害、害他,二俱不害知;时比丘专念不忘,即名受具足戒。复次帝释!彼舍身者,自害、害他,亦二俱害,舍此身已 admin

2020-06-08

  】(《妙法连华经》卷一)又譬如说,菩萨在十信位满足时,就能够发起大菩提愿,愿意以大无量数劫的时间来修行成佛,因此就勇猛地发起四宏誓愿。其中有一个誓愿是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因为一切的法道无穷无尽,但是同样都能直接或是间接地通往佛地的究竟涅槃,只是为了广度根器、种种差别不同的无边众生,也为了去除众生的无尽烦恼,以及一切所知障尘沙惑,而让无边的有情众生 admin

2020-06-08

  什么是佛法?有人说:「佛法就是讲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十七道品……等等。」然而佛法不只是这样,因为佛法要分成两个大部分来说,一个部份是「解脱道」,另外一个部分就是「菩提道」。什么是解脱道?解脱道就是讲如何出离界生死轮回的方法与行门,这叫解脱道;那什么叫做菩提道?菩提道就是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的证知;法界的实相讲的就是有情都 admin

2020-06-08

  所以在大乘七逆罪中的破僧,指的是破羯磨转僧,它就包括了前面所说明的种情形;只要破了一种就是不通忏悔的极重罪,戒体就失去了,而且不得重受戒,而须于舍报后下堕无间地狱受极重的苦报。-------《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107集佛教戒法中的破僧逆罪》陈正源老师 admin

2020-06-08

  但是大乘佛法中说的僧,却不限于出家僧,也包括了在家僧,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这样的圣教说有四种僧:【一者胜义僧、二者世俗僧、者哑羊僧、四者无惭愧僧。】(《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5)其中世俗僧是剃须发、着袈裟、受声闻别解脱戒的出家人。另外无惭愧僧则是为了活命而出家归依佛门,但却毁犯一切出家戒而无惭无愧,具足了悭贪、嫉妒、愚痴及憍慢,贪着名誉、恭 admin

2020-06-08

  《法华经》里面说有羊车、鹿车、大白牛车,羊车就算再有力量,也只能载一个人,二个人就拉不动了;鹿车呢?如果二条鹿呢?可能二个人、个人、甚至四个人也可拉得动;那么大白牛车呢?如果挤一挤加上栏杆可以坐上二十几个人,一样是拉了就走。这意思就是说:小乘度的人少,中乘度的人稍微多一点,大乘度的就很多。为什么说大乘可以度很多,这跟它的法义特殊有关。小乘人不一定 admin

2020-06-08

  通教的意思是说,它所修的法跟二乘法是相通的,所修的是求出界、求出轮回,同于二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纯粹是解脱道。有一部分人由于福德因缘不足,或善知识难遇,没有好机缘,只好遇到什么法就学什么法,结果遇到的是二乘法,所以就学解脱道;可是他有菩萨种性,看到众生轮回生死好可怜,起了悲心,所以发愿:我不入涅槃,要生生世世用这样的法门度众生,就发起大悲 admin

2020-06-08

  通教的意思是说,它所修的法跟二乘法是相通的,所修的是求出界、求出轮回,同于二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纯粹是解脱道。有一部分人由于福德因缘不足,或善知识难遇,没有好机缘,只好遇到什么法就学什么法,结果遇到的是二乘法,所以就学解脱道;可是他有菩萨种性,看到众生轮回生死好可怜,起了悲心,所以发愿:我不入涅槃,要生生世世用这样的法门度众生,就发起大悲 admin

2020-06-08

  《法华经》里面说有羊车、鹿车、大白牛车,羊车就算再有力量,也只能载一个人,二个人就拉不动了;鹿车呢?如果二条鹿呢?可能二个人、个人、甚至四个人也可拉得动;那么大白牛车呢?如果挤一挤加上栏杆可以坐上二十几个人,一样是拉了就走。这意思就是说:小乘度的人少,中乘度的人稍微多一点,大乘度的就很多。为什么说大乘可以度很多,这跟它的法义特殊有关。小乘人不一定 admin

2020-06-08

  --------《乘菩提学佛之正见一》<第07集我见、烦恼、五阴>正纬老师那什么是(声闻菩提所说的)我见?什么又是我执呢?从字面上来看,我见就是认取界的五阴或四阴,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色界的有情有五阴,就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这五阴;无色界的有情没有色身,所以没有色阴,但是还有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这四阴。我见就是去认取这界当中的五阴 admin

2020-06-08

  故《大智度论》卷十五,龙树菩萨言:‘我’不可以五情(指众生之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求得,但忆想分别生‘我’想,无而谓有。又意情中无有定缘,但忆想分别颠倒因缘故,于空五众(五蕴)中而生我想。龙树菩萨又言:‘我’以五情求之不可得,但以身见(我见)力故,忆想分别为‘我’。是故我见,是由众生的意识心不如理思维所 admin

2020-06-08

  在第转法轮诸经中的唯识增上慧学,则说真如是第八识金刚心之所显性;意思是说第八识如来藏,这个金刚心在诸相当中、在万法当中显现出祂是真实存在的,显现出祂有能生万法的真实性,也显现出祂于诸法中运作时一向都是如;把这个金刚心的真实性与如如性合起来就称为真如,所以在第二转时期的般若诸经中往往说这个金刚心叫作真如。但是到了第转法轮,为诸地菩萨演说唯识增上慧 admin

2020-06-08

  --------《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27集修集福德资粮(十住位的修证之一)>正德老师学人应该修习长养守护善根,我们大家应该这么做,。可是怎么样做呢?应该从正受归依开始。从正受归,五戒,菩萨戒,学习六度波罗蜜,戒定慧学,以这样的次第来学习,来长养守护你的善根。因为善根是要守护的!要怎么守护----不允许恶知识、恶缘来误导我们。如果有的人觉得说,有的人也 admin

2020-06-08

  关于搭衣,条衣、五条衣、七条衣、九条衣,在古时候佛陀的年代,跟现在正好相反。刚开始时的僧团中,关于所穿的衣服,他们有贴身的衣服,还有出外穿的衣服,然后还有乞食应该具备的,或者要面见佛陀时应该具备的较好的外服。可是当时出家人的衣服,都是从尸陀林──也就是弃尸林,那边去捡来裁制而缝制的。也就是说,贫苦人家有人死了,用粗布包裹好了以后,就请背尸人(有些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