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74集流转与还灭()>正伟老师 admin

2020-02-18

所以自古以来,如果没有真实证得解脱果证的善知识来为我们教授,学人非常容易就落入了断灭的见解,这样子一来就会成为佛所说的于内有恐怖,因此无法真实地断除结证预流初果。所以古今以来,真实能在解脱道上证果者,可以说是甚少甚少。时至今日情况更加严重,从缅甸等地流入中国,所谓的南传原始佛法,甚至告诉大众:必须要证得四禅之后,才能去追求四向四果的完成;这样子胆 admin

2020-02-18

那么所谓:色生爱、爱生取、取生有等等,都只是表相上的世俗谛罢了,那么就真实究竟的层次上来说,是谁,是哪个在出生爱、出生取、出生有等等?经文的前半世尊所说:由色生爱、爱生取、取生有等有因有缘世间集,显示出众生是如何不断地流转而出生,所以把它叫作流转门,是说依于此门众生得以流转生死;而后半段:色爱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等等有因有缘世间灭, admin

2020-02-18

一切的这个行苦是:您只要有察觉到说我们五阴在界世间里面在运行的时候,它本身就是一种苦啊!那么这种苦跟我们前面讲说,基于我们自己的立场,去观行眼前境界的无常变坏的这件事情来讲,您是不是觉得说,这里面没有办法把它接轨起来一起来看呢?是的!因为刚才所讲的对治坏苦这些状况,始终把能够感觉境界苦的那个我,跟境界本身的变坏,把它分成两个独立的个体去看;那你每 admin

2020-02-18

------《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28集六尘与六入----五欲过患>正国老师 admin

2020-02-18

既然没有种种罣碍出现,就不会有种种恐怖的事情发生,当然就会远离种种颠倒梦想,最后一定可以证得究竟涅槃;也就是证得般若波罗蜜的菩萨们,未来穷尽将近大无量数劫精进修行以后,就可以证得佛地的无住处涅槃。所以,《心经》最后开示:【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菩提。】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佛,都是依真心无所得的体性来修行,最后一定能够证得无 admin

2020-02-18

如果修解脱道又不知道要断我见、断缚结,那是无法证初果的。如果以为静坐一念不生就可以修证解脱果,这也是妄想,声闻解脱道的修证是智慧,不是靠一念不生的定境所能达到的。一念不生是定境,不是般若,也不是中道;欲求般若的人,欲求中道的人,不要以觉知心恒处于一念不生而不分别诸法的暗冥境界中,也不要将定境当作般若慧学的修证,而是应当以觉知心去寻找从来不分别的第 admin

2020-02-18

阿罗汉虽然能够出离界,只是自己想要迅速得解脱,对生死轮回还是有恐惧,所以不能于界中安隐;菩萨则是不怕界生死轮回,他要广度一切众生都能成就佛道,这种无边广大的菩提心是他成佛的动力,这种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力是令人赞叹的!为何菩萨不畏生死轮回?因为菩萨有出离观,也有安隐观,他能观察五阴有生死,而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体恒常住不坏不断,没有一刹那的生灭相 admin

2020-02-18

同样的:若人欲了知,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9)此能造的心,即是第八识真心,而不是第六识这个妄心。界唯心,万法唯识所说的心、所说的识,都是在讲真心第八识如来藏,而不是意识妄心,这个地方弄错了,整个佛法都会读不懂。几百年来的佛教被六识论的密教误导以后,陷入一个极大的危机,而佛门也极少有人有此警觉性,那就是以缘起性空 admin

2020-02-18

证初果是修学佛法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想要离开界生死轮回的烦恼,所以要修出离观。二乘人所说的出离观就是简略的十二因缘观,这是世俗谛中的现观。出离观就是以十二因缘支来仔细观察十八界法的虚妄不实,断除我见、我执的现行,因此而得以离开界生死;或是以苦集灭道这四圣谛为行门,依此四圣谛而作观行,观察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我,是虚妄不实而断我见、断缚结,然后 admin

2020-02-18

------《乘菩提之阿含正义(一)》<第017集出离观与安隐观()>正明老师 admin

2020-02-18

如果有人问您为什么要看这种节目?您要告诉他:佛法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您不知道它的重要性,所以您不想看;当您知道佛法对我们是这么重要的时候,您就非看不可了,因为不看的话,对自己的损失就太大了!阿弥陀佛是一句佛号,也是最好的祝福!阿弥陀佛是一尊佛,也是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意思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光即是空间,寿就是时间,空间与 admin

2020-02-18

------《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03集菩萨妙陀罗尼>叶正纬老师 admin

2020-02-18

因为佛必须要经过大阿僧祇劫,必须要经过菩萨道的修行,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乃至于十地、等觉、妙觉,完成了佛所应该要具足的所有的一切福德;还有佛所要成就的一切种智,圆满以后才能够成佛。但是目前我们所看的这些众生,其实界六道众生,我们说地狱、饿鬼、畜生,乃至于人道、天道、阿修罗道等等,都是各种不同道的众生;而且各种不同道的众生,都还在 admin

2020-02-18

又由于众生的种性不同、根器不同、因缘也不同,所以佛世尊就施设了乘法教,来应机接引不同的众生;所以,佛法可依觉悟内涵的不同,来分为乘菩提,也就是分为: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还有佛菩提。而所谓的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也就是因为所觉悟的内涵不相同,所以分为乘。在这个末法时期,由于一般修学佛法的人,对于乘菩提普遍缺乏正知正见,也没有办法了知乘菩提的异同 admin

2020-02-18

’(《央掘魔罗经》卷四)也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是因为颠倒妄想烦恼,不识自心如来藏,而于界中生死轮回。这个就好像前面经文所说的:因为众生都有如来藏,可是因为有无量烦恼遮覆,好像瓶中灯,不能看到这个如来藏的这个种种的智慧光芒一样。当众生在界中生死轮回时,如果想要解脱于生死轮回,有的畏惧这个世生死苦的,他就求要解脱----能解脱于界生死苦;所以于 admin

2020-02-18

欢喜周年半岁后,因读《楞严经》,见佛说寤寐恒一如,从此疑著:……先佛所谓寤寐一如,自家分明作两般,将非所得未尽善乎?(注2)由以上的这两段记载,可看出大慧禅师悟前参禅的辛勤与审慎,虽偶尔得个欢喜处、入头处,也被名师所印可,却反覆再地自我检视、读经求证,纤毫有疑,便不肯强作主宰、笼统承担也;必要寤寐恒一如、更作得主,才可自肯。这些年亲历 admin

2020-02-18

接着马鸣菩萨说,于宝所在生起爱敬心,尊重供养以及顶礼称赞,还要随喜劝请。也就是说,尊重供养、顶礼称赞宝之余,还要随喜劝请菩萨法师上座说法,说什么法呢?演说世尊传下来的正法。什么是世尊传下来的正法呢?这是一个要紧的问题,根据中国禅宗文献《五灯会元》卷1记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admin

2020-02-18

如果有未来世,那一定要有过去世,所以说能够有一个法,它能够贯穿世,那才是实证,那才能够证明确实有因果。而佛法中确实可以来证明这个第八识是真的存在,而且祂是永恒之法,所以祂是我们流转生死的根本,所以这就是真正的佛法。若有任何的说法跟这个相违背,我们就可以知道那就是外道的邪说。所以外道的邪说很多是不符合因果的律则,而佛法所说的全部都是符合因果的律则, admin

2020-02-18

那我们接下来说归依它是个戒----归依戒。那它戒什么呢?我们说:归依佛,终不归依天魔外道;归依法,终不归依外道邪说;归依僧,终不归依外道徒众。这就是归依戒所要界限的内容。我们说:归依佛,终不归依天魔外道是说佛陀的智慧就是解脱,祂有解脱的智慧。可是外道呢?他是系缚,他是无知的。譬如说天魔外道,这个天魔就是在这个欲界天里面的第六天,就是欲界六天里面最高的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