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所以遇到这一种外道来向世尊求法时,世尊就会告诉他们:“上漏为患。”欲界爱是下漏,色界爱是上漏;他们已经超脱于欲界爱,但是在这一种欲界之上的色界中,仍然是有“不善之暗”,因为那只是修得的境界。所以色界的“不善之暗”,大家也应该要了解,否则的话,将来证得禅定以后,洋洋自得,自己就夸大口说他是证得涅槃,是阿罗汉了。那么这样一 | admin 2020-06-20 |
|
![]() |
即使是还没有实证如来藏心的初住位到六住位的已发心菩萨,甚至是还在十信位中,信力还没有具足的信位菩萨,因为他们也同样都是善根深厚,乐于听受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的人,也知道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道理,也都供养过许多的佛菩萨;并且他们都了解,只有归依三宝修学佛道才是唯一究竟的道路,所以才会进入到佛门中来修行。这些菩萨虽然都还没有实证本心,但是大多 | admin 2020-02-21 |
![]() |
假使这些他都能够听得进去,佛陀就再为他说: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长阿含经》卷二十)也就是告诉他,修集了十善业道,可以在未来出生到六欲天,享受五欲之乐;但是是有许多过失的,是污秽不清净的,当欲界天的天福享尽的时候呢,就会随着过去所曾造过的恶业,而下堕三涂恶道受苦。即使是继续修学禅定,往上升进到远离欲界的色界天、无色界天,享受禅悦或者是清虚 | admin 2020-02-20 |
![]() |
即使是还没有实证如来藏心的初住位到六住位的已发心菩萨,甚至是还在十信位中,信力还没有具足的信位菩萨,因为他们也同样都是善根深厚,乐于听受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的人,也知道“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道理,也都供养过许多的佛菩萨;并且他们都了解,只有归依三宝修学佛道才是唯一究竟的道路,所以才会进入到佛门中来修行。这些菩萨虽然都还没有实证 | admin 2020-02-20 |
![]() |
即使是还没有实证如来藏心的初住位到六住位的已发心菩萨,甚至是还在十信位中,信力还没有具足的信位菩萨,因为他们也同样都是善根深厚,乐于听受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的人,也知道“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道理,也都供养过许多的佛菩萨;并且他们都了解,只有归依三宝修学佛道才是唯一究竟的道路,所以才会进入到佛门中来修行。这些菩萨虽然都还没有实证 | admin 2020-02-19 |
![]() |
假使这些他都能够听得进去,佛陀就再为他说: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长阿含经》卷二十)也就是告诉他,修集了十善业道,可以在未来出生到六欲天,享受五欲之乐;但是是有许多过失的,是污秽不清净的,当欲界天的天福享尽的时候呢,就会随着过去所曾造过的恶业,而下堕三涂恶道受苦。即使是继续修学禅定,往上升进到远离欲界的色界天、无色界天,享受禅悦或者是清虚 | admin 2020-02-18 |
![]() |
如《阿含经》中许多的经文提到:【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恶不净,上漏为患,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长阿含经》卷1)如来几乎都是从这个次法的福德门开始接引众生,例如《别译杂阿含经》卷4记载:【尔时,世尊为婆罗门如应说法,示教利喜,次第为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苦恼之本,出要为乐,广示众善、白净之法。时,婆罗门闻佛所说,心开意解,踊跃 | admin 2020-02-18 |
![]() |
例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七所载:『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比丘不恭敬住,不系心,不畏慎,不随他自在诸修梵行上、中、下座,而欲令威仪足者,无有是处!不备威仪,欲令学法满者,无有是处!学法不满,欲令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具足者,无有是处!解脱知见不满足,欲令得无余涅槃者,无有是处!」』余所谓次法者即上开经文中所说威仪,谓持五 | admin 2019-11-22 |
![]() |
例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七所载:“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比丘不恭敬住,不系心,不畏慎,不随他自在诸修梵行上、中、下座,而欲令威仪足者,无有是处!不备威仪,欲令学法满者,无有是处!学法不满,欲令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具足者,无有是处!解脱知见不满足,欲令得无余涅槃者,无有是处!’”余所谓次法者即 | admin 2019-09-02 |
![]() |
若见闻者悉皆信受不疑,已具足“次法”,又见其已有未到地定之实修,然后劝以“欲为不净”,令其心中确实远离欲界财色名食睡之贪著,令其发起初禅;继之以“上漏为患”,为说色界天之禅定清净境界虽名梵行,仍属上漏,不离轮回苦;末则告知“出要为上”,解说无色界尚有意识与定境法尘留存,不免行苦,不离轮回,仍有生死。末后观察学 | admin 2019-09-02 |
![]() |
即使是还没有实证如来藏心的初住位到六住位的已发心菩萨,甚至是还在十信位中,信力还没有具足的信位菩萨,因为他们也同样都是善根深厚,乐于听受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的人,也知道“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道理,也都供养过许多的佛菩萨;并且他们都了解,只有归依三宝修学佛道才是唯一究竟的道路,所以才会进入到佛门中来修行。这些菩萨虽然都还没有实证 | admin 2018-08-16 |
![]() |
即使是还没有实证如来藏心的初住位到六住位的已发心菩萨,甚至是还在十信位中,信力还没有具足的信位菩萨,因为他们也同样都是善根深厚,乐于听受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的人,也知道“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道理,也都供养过许多的佛菩萨;并且他们都了解,只有归依三宝修学佛道才是唯一究竟的道路,所以才会进入到佛门中来修行。这些菩萨虽然都还没有实证本心,但是 | 三摩地 2018-08-10 |
![]() |
说完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之后,接下来我们要继续说明由世间法进入佛道的关键,就是要明了“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所谓“欲为不净”是说,因为修福生到欲界天,很容易就会沉迷在天界的胜妙五欲当中,一直到把往世所修的福德都享用完了,那时候就只剩下以往所造的小恶业要受报,所以就会因此又下堕恶道受苦去了,因此世尊就提醒我们“欲为 | admin 2018-08-07 |
![]() |
由世间法进入佛道的关键,就是要明了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所谓欲为不净是说,因为修福生到欲界天,很容易就会沉迷在天界的胜妙五欲当中,一直到把往世所修的福德都享用完了,那时候就只剩下以往所造的小恶业要受报,所以就会因此又下堕恶道受苦去了,因此世尊就提醒我们欲为不净。在欲界天的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男女欲,是像人间一样要两两相交,但是没有不净物流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世尊才教导我们说「上漏为患,出要为上」。就是说,能够出离三界、入无余涅槃不受后有的法要,让众生不用继续在三界六道当中轮迴,这才是最为尊上的寂灭、清凉、真实的境界。甚至最后要证得如来的无住处涅槃,那才是究竟无上、解脱的佛地境界。(原标题:不长眼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假使这些他都能够听得进去,佛陀就再为他说:「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长阿含经》卷二十)也就是告诉他,修集了十善业道,可以在未来出生到六欲天,享受五欲之乐;但是是有许多过失的,是污秽不清净的,当欲界天的天福享尽的时候呢,就会随着过去所曾造过的恶业,而下堕三涂恶道受苦。即使是继续修学禅定,往上升进到远离欲界的色界天、无色界天,享受禅悦或者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法不仅是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而已,佛陀在《阿含经》中教导众生的次法是从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开始的。世间人行善布施、造桥铺路、救济贫病、少欲知足……等内容,也都是次法所摄的内涵之一。闻法的人对佛陀演说的这些次法若能听受,信而不疑,才会继续为他传授解脱道的断我见、断我所执、断我执而出三界的法。但真实的佛法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由世间法进入佛道的关键,就是要明瞭「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所谓「欲为不净」是说,因为修福生到欲界天,很容易就会沉迷在天界的胜妙五欲当中,一直到把往世所修的福德都享用完了,那时候就只剩下以往所造的小恶业要受报,所以就会因此又下堕恶道受苦去了,因此世尊就提醒我们「欲为不净」。在欲界天的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男女欲,是像人间一样要两两相交,但是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进一步来说,就算能够离欲发起四禅八定,升到色界天、无色界天,那也还是「上漏为患」,并不是真正的解脱境界。譬如在人世间想要离欲而修学四禅八定的外道人,只要他们能够远离淫欲,而且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再加上把五盖性障都降伏了,就可以出生到色界的初禅天去,远离欲界的一切苦恼。出生到色界天的天人,全都是中性身而没有男女根,所以表示他们已经完全离开了欲界男女欲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假使这些他都能够听得进去,佛陀就再为他说: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长阿含经》卷二十)也就是告诉他,修集了十善业道,可以在未来出生到六欲天,享受五欲之乐;但是是有许多过失的,是污秽不清净的,当欲界天的天福享尽的时候呢,就会随着过去所曾造过的恶业,而下堕三涂恶道受苦。即使是继续修学禅定,往上升进到远离欲界的色界天、无色界天,享受禅悦或者是清虚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