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令正法得久住故。云何念佛重恩?谓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 | admin 2018-07-23 |
![]() |
例如业障深重的人,可以用念佛观来对治;因为忆念诸佛的名号,或是观想佛陀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功德非常的大,能够对治业障所生的一切烦恼。除此之外,还有在修学之后能够与实相相应的无相观,则是更为殊胜的;例如世尊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有开示说:(《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4)也就是说,无相观是依真实心如来藏的诸法实相来施设的,因为真心无形无色,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末法时期,由于一般修学佛法之人,对于三乘菩提普遍缺乏正知见,无法了知三乘菩提之异同;对于三乘菩提之共道与不共道懵无所知,因此导致久修佛法而不能突破、甚至停滞不前的情况,可谓彼彼皆是;更有穷尽毕生精力用功修行,而毫无进展,于己遂生小根劣器想,不敢进求声闻乘的见道,对于大乘贤圣自觉圣智境界更是不敢奢望;只能私下怨叹自己慧根浅狭、福德未具、业障深重;对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以灰涂在自己身上;每天只吃胡麻一粒、小豆一粒、粳米一粒、粟米一粒、稻子一粒来对治饥饿之苦;夜晚睡在很硬的木头上,或者睡在地上及石头上,来对治自己贪着之苦;生病的时候以牛屎、牛粪为药来治病;于盛夏的时候,在身体四周燃烧烈火,使自己的双手双脚及头部之五体受热来磨练自己;在寒冬的时候,用冰冻的冰衬在身体之下,使自己的身体受寒冻之苦,借着炙热及寒冬来消除自己的业障;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三、业障因为往世迷理迷事,而造作了恶业,业种会障碍菩萨行道,也会障碍初机菩萨修学佛法,这都是因为往世所造恶业种子的现行,而使得新学菩萨初始学佛的时候,处处产生障碍,这就是业障。应该如何忏悔业障呢?在探讨这个主题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个佛教史上鼎鼎有名人物的故事,这位鼎鼎有名的菩萨就是《百法明门论》的论主世亲菩萨,又被称为天亲菩萨。世亲菩萨于佛灭度后九百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目录【第一篇】悟前第一章前方便第一节闻法阅经建立知见第二节闻时记忆闻后思惟第三节培植福德广结善缘第四节受持佛戒发菩提心第五节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第六节忏悔业障深信因果第七节消除慢心第八节发大愿心第二章正修行第一节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第二节正修功夫第三节深解第一义经典第四节参究的方法第一目简介话头第二目简介公案第三目参究的方法第五节禅法知见第一则建立信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另外我发了愿要做菩萨,菩萨也有随顺的特质,既然业障现前我就随顺它,以它为契机好好的看看自己,我到底需要什么。打了几天牌,只感觉自己被一个个情绪包围着,隐隐约约觉得有一个东西在贪著它们。不是钱不钱的事,是那个东西要那种糊了牌的喜悦、被别人抢胡的失落、要什么牌来什么牌的满足,要什么牌没什么牌的懊恼……所有的觉受。这天我本想好了要去玩的,但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谓烦恼障、业障以及果报障这三种,经中有说:欲灭此三障罪者,当用何等心,可令此罪灭除?先当兴七种心以为方便,然后此罪乃可得灭。何等为七?一者惭愧、二者恐怖、三者厌离、四者发菩提心、五者怨亲平等、六者念报佛恩、七者观罪性空。(《佛说佛名经》卷1)要灭除这烦恼障、业障、果报障,要生起这七种心才能够灭除,那么我们就一一来探讨,这七种心的内容。第一种就是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我们检视这些附佛法外道的行为,大部分都是在你迷信于他以后,男信徒就希望你捐输大笔的钱财;女信徒就希望你除了捐钱财之外,还说你业障深重,要帮你消灾解厄,要大师帮你亲自加持,诱拐这些女性徒来修双身法。这样骗财骗色都是无智的行为,都是盲从的偶像崇拜,全部统统违背佛教所教导智慧为先导的要领;因为佛陀所教导的,大家是要依智不依识,应当依于智慧为先导而行;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祈求诸佛菩萨慈悲加持,冥佑得以在善知识摄受教导之下努力精进,消除无始来之一切业障、罪障,身心清净,修学佛法没有障碍。○○○并愿将修学、护持了义正法之所有功德,回向给今生乃至过去无量生中之父母、师长、兄弟姊妹、配偶子女及诸亲友,希望您们能早日归命三宝,并能在未来无量生中成为同修道友,互相扶持,互相帮助,直至成佛。然后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各位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CBETA,T10,no.293,p.844,b20-28)那么,种福田应如何如法回向呢?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说:回向者,谓以一切施等诸行,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所以,回向的真义是为了透过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二目学者,除了要远离八种无暇外,尚须具备十种;如《瑜伽师地论》卷21〈声闻地〉说:【云何自?谓善得人身、生于圣处、诸根无缺、胜处净信、离诸业障。】此五种是自。又说:【云何他?谓诸佛出世、说教、法教久住、法住随转、他所哀愍。】此五种是他。依根本论〈声闻地〉所说,自有五项:一、善得人身:人身是说生在人同分中,若丈夫身,男根成就,不受拘系;或得女身而能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乘起信论》讲记--论文:〖其初学菩萨虽修行信心,以先世来多有众罪恶业障故,或为魔邪所恼,或为世务所缠,或为种种病缘之所逼迫;如是等事为难非一,令其行人废修善品;是故宜应勇猛精进,昼夜六时礼拜诸佛,供养赞叹忏悔劝请,随喜回向无上菩提,发大誓愿无有休息,令恶障销灭、善根增长。〗讲解:这一段论文是说初学的菩萨们,跟前面那一段所讲的稍有不同。前面那一段讲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位穷人,也就是修行的菩萨,因为他有归依三宝、持五戒、奉行十善,能够持斋戒,使自己的身心清净,然后愿意忏悔往昔的这些业障,慈心地对待这些有情大众,才能够获得这样良好的一个果报。那位穷人就是佛陀祂本身的前生,然后这个菩萨,他无量劫的修行都发这个愿,希望佛道无上誓愿成,众生无边誓愿度,因为这样的一个修行持戒,能够感得这样的福报。所谓的修习佛法,无非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起罪之因有十缘,身三口四及意三,生死无始罪无穷,烦恼大海深无底,业障峻极如须弥,造业由因二种起,所谓现行及种子。藏识持缘一切种,如影随形不离身,一切时中障圣道,近障人天妙乐果,远障无上菩提果。在家能招烦恼因,出家亦破清净戒,若能如法忏悔者,所有烦恼悉皆除。犹如劫火坏世间,烧尽须弥并巨海,忏悔能烧烦恼薪,忏悔能往生天路,忏悔能得四禅乐,忏悔雨宝摩尼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起罪之因有十缘,身三口四及意三,生死无始罪无穷,烦恼大海深无底,业障峻极如须弥,造业由因二种起,所谓现行及种子。藏识持缘一切种,如影随形不离身,一切时中障圣道,近障人天妙乐果,远障无上菩提果。在家能招烦恼因,出家亦破清净戒,若能如法忏悔者,所有烦恼悉皆除。犹如劫火坏世间,烧尽须弥并巨海,忏悔能烧烦恼薪,忏悔能往生天路,忏悔能得四禅乐,忏悔雨宝摩尼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而,这只是基本的福业,因为他还要进一步有着过去乃至说现在继续的所谓的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才能够使他在业障上的遮障,或者是说现前往生的时候,阻碍能够消除。再者说,他要能够这样从口唸心听、心唸心听,一直这样一路走下去,他一定会面临到相对的忍辱跟精进的过程;因为他要忍耐着减少五欲的贪著,要精进的持续唸佛,所以才因而在唸佛的境界上能够有所转进,就好像前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得久住故。云何念佛重恩?谓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佛初出世,我尚沉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预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禅究竟应如何修行呢?简单讲,悟前参禅明心,主要包括两部分:1、前方便(闻法阅经建立知见;闻时记忆闻后思惟;培植福德广结善缘;受持佛戒,发菩提心;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忏悔业障,深信因果;消除慢心;发大愿心);2、正修行(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正修功夫——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思惟观之功夫;深解第一义经典;学习参究话头与公案的方法;学习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五停心观简单来说,对于贪欲比较多的人,我们教导他不净观,教导他如何去观行这个色身不净来对治他的贪欲;对于瞋恚比较多的人,我们教导他慈悲观,或者说是慈心观;对于妄念比较多的人,我们教导他数息观,也就是所谓的安那般那这样子一个数息的方法,来制伏他的妄念;对于烦恼等分,或者有人说是业障比较重的人,我们教导他念佛观,这个念佛观,就蛮相似于我们刚刚所说的无相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