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一日,法忠禅师跳进一个龙潭里,大呼道:“畜!当雨一尺。”话刚说完,大雨随至。法忠禅师后移居南岳,经常跨虎出游,当地儒释信众皆望尘而拜。法忠禅师住山后,曾有僧问:“如何是佛?”法忠禅师道:“莫向外边觅。”那僧又问:“如何是心?”法忠禅师道:“莫向外边寻。”那僧问:“如何是道?”法忠禅师道: 三摩地

2018-07-20

”法顺禅师另有示众法语云:“染缘易就,道难成。不了目前,万缘差别。只见境风浩浩,凋残功德之林;心火炎炎,烧尽菩提之树。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时。为众一似为已,彼此事办。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法顺禅师一生律身清苦,出入唯杖笠独行。临终,曾示疾,告诉徒众云:“久病未尝推木枕,人来多是问如何。山僧据 三摩地

2018-07-20

法如禅师担心这样会干扰自己的修行,于是以自己道未办为由,坚决推辞。佛眼禅师勉励他道:“姑就职其中,大有人为汝说法。”不得已,法如禅师只好从命。一日凌晨,法如禅师起床后,打开厨房之门,准备做饭。他抬头往前一看,正好望见供在斋堂里的圣僧像,当即便豁然契悟。于是,法如禅师欢喜踊跃,直趋丈室,告诉佛眼禅师。佛眼禅师便问:“这里还见圣僧么?& 三摩地

2018-07-20

及第后,官至国子司、起居中书二舍人。北宋钦宗时,又迁为显谟待制。南宋高宗建炎初年,知潭洲兼湖南安抚使。后因功提升为刑部侍郎,不久又改任为礼部侍郎。后因与秦桧不和,被革职。一直到秦桧死后,才被重新起用,任秘阁修撰。一日,曾开居士与赵令衿居士结伴参礼慧远禅师。曾开居士问:“如何是善知识?”慧远禅师道:“灯笼露柱,猫儿狗子。”曾开居 三摩地

2018-07-20

镜忽然扑破,翻身透出虚空。”书偈毕,复召集僚属,训示道:“生之与死,如昼与夜,无足怪者。若以道论,安得生死?若作生死会,则去道远矣。”说完,便端坐而化。 (原标题:308知府葛郯居士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常德府(今湖南常德)文殊思禅师,文殊心道禅师之法嗣。其祖上世以屠宰为。思禅师未出家前,也是一个屠夫。一日,他正在杀猪,就在尖刀刺进猪颈、猪血向外喷涌的时候,他忽然洞彻心源,于是便放弃屠宰,出家为比丘,并作偈云:“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萨面。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线。”思禅师出家后,投文殊心道禅师座下参学。心道禅师初次见他,便问:&l 三摩地

2018-07-20

曾有人问印肃禅师:“修何行而得此异迹?”印肃禅师于是当空画一画,说道:“会么?”对曰:“不会。”印肃禅师便道:“止!止!不须说。”印肃禅师自题像赞云:“苍天!苍天!悟无生法,谈不说禅。开两片皮,括地谈天。如何是佛,十万八千。”印肃禅师示寂于南孝宗乾道五年(1169)七月。生前有语录四卷传世,其中的释谈 三摩地

2018-07-20

第二天黎明,唯禋禅师一起床,便直趋方丈,向教忠禅师通报了自己的证悟,并说偈云:“识茫茫,本无所据。昨日三更,回头一觑。一段灵光,本来独露。”教忠禅师一听,不觉解颜笑,遂予印可。于是,唯禋禅师又出福建,前往东林荐福,礼谒□庵道颜禅师。在□庵道颜禅师座下,唯禋禅师每次入室请益,皆应对敏捷,了无疑滞。为了勘验唯禋禅师,一日,□庵禅师厉声说道: 三摩地

2018-07-20

安分禅师少时与木庵安永禅师(住福州鼓山)一起肄于安国院,后往依西禅懒庵鼎需禅师参学。在懒庵禅师座下,安分禅师虽参学既久,却未有深证,于是便辞别懒庵禅师,前往径山,参礼大慧宗杲禅师。一日,安分禅师行次于江干。就在他抬头观看宫阙的时候,只听得街司对街上的行声喝道:“侍郎来!”安分禅师被这突然的一喝,当下心行处灭,豁然大悟,遂作偈曰:“ 三摩地

2018-07-20

”咸杰禅师另有一则上堂法语云:“尽乾坤大地,唤作一句子,但枷带锁;不唤作一句子,识茫茫。两头俱透脱,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达磨一宗,扫土而尽。所以云门大师道,尽乾坤大地,无纤毫过患,犹是转句;不见一法,始是半提;更须知有全提底时节。大小云门,剑去久矣,方乃刻舟。”咸杰禅师的最后这则法语,虽然无临济、德山棒喝之威猛,却有四山相逼之 三摩地

2018-07-20

妙堪禅师广额平顶,骨气清豪,少时从野庵道钦禅师出家受,以广记多闻著称。后栖心禅宗,一度行脚,先后参礼过息庵达观禅师、灵隐松源禅师等人,了无发明。后又改投天童无用净全禅师座下参学。初礼净全禅师,净全禅师便问:“行脚僧?游山僧?”妙堪禅师道:“行脚僧。”净全禅师又问:“如何是行脚事?”妙堪禅师一听,提起座具就打。净全禅师 三摩地

2018-07-20

祖先禅师少时从罗汉院德祥禅师受。后听说随庵守缘禅师住成都昭觉寺接众,于是前往参礼。因机语相契,守缘禅师便令他留在昭觉,负责管理寺院香火。一日,祖先禅师从方丈门前经过。守缘禅师问:“有人么?”祖先禅师道:“无人。”祖先禅师话还未说完,守缘禅师早已一拳劈胸打过来,说道:“你聻(ni,呢)?”祖先禅师在这出其不意的一拳之下, 三摩地

2018-07-20

其祖上世代以儒为。禅师疏眉秀目,丰颐聪颖,少时从其叔父智隆禅师于宛陵光孝寺出家,十八岁落发得度。受戒后不久,禅师开始游方参学,先后礼谒过铁牛印、少室睦、无际派等禅德。禅师后投天童如琰禅师座下请益。虽有所悟,然自知脚跟未稳,故一直跟随着如琰禅师。如琰禅师后来移住径山,禅师亦往参学。一天晚上,禅师于檐间打座。半夜三更的时候,禅师拖着鞋,准备入室,忽然 三摩地

2018-07-20

祖上世代以儒为。其母王氏(亦说陈氏),书香出身,博通五经,于南宋理宗皇帝宝祐三年(1255)生行端禅师。行端禅师生而秀拔,自幼即不茹荤腥,有出世志。刚满六岁,母亲便教他诵《论语》和《孟子》。行端禅师虽然能咿咿成诵,但是他的情趣看得出,他不想汩没于世儒章句之学。行端禅师的叔父有茂上人,出家为僧后,住余杭化城院,有一年回故里省亲,行端禅师即趁此机会,从之 三摩地

2018-07-20

祖上世以儒为。其母阮氏生他时,梦见池上有婴儿,合掌坐莲花中,于是便伸手把那孩子抱在怀中,醒来之后,妙高禅师即落地。因此父母给他起名梦池。妙高禅师神彩秀彻,少时嗜书勤学,醉心内典,有出家志。父母不能夺其志,遂听许出家,从吴中梦泽禅师受具足戒。之后,妙高禅师开始游方参学,先后礼谒过痴绝道冲(荐福道生禅师之法嗣,天童咸杰禅师之法孙)、无准师范(破庵祖先 三摩地

2018-07-20

”于是他便放弃参究,改为日以诵经为。后来有一天,妙伦禅师于云居山见山堂,阅读《楞枷经》。当他读至“蚊虫蝼蚁,无有言说而能办事”这一句时,顿然有省。不久,妙伦禅师便前往径山,参无准师范禅师,希望能得到他的印证。初礼径山,师范禅师便问:“从何处来?”妙伦禅师道:“天台。”师范禅师又问:“还见石桥么?”妙伦 三摩地

2018-07-20

纵获天雨宝华,于我奚益哉!”于是离开讲席,前往建,礼谒笑隐禅师。笑隐禅师文章道德俱佳,倾动当时。智及禅师在其座下不久,即微露文采,于是附近的人都交相延誉。智及禅师也颇感受用。一日,同参东屿禅师前来看望智及禅师,看见智及禅师终日沉溺于吟诗作赋、沾沾自得的样子,便呵斥道:“子才若此,不思荷担,乃甘作骚坛奴隶乎?无尽灯偈中所谓‘黄叶飘飘 三摩地

2018-07-20

至仁禅师五岁时,从江州报恩寺真牧纯禅师受,七岁落发得度。受具足戒后,至仁禅师便前往径山,投元叟行端禅师座下参学。初礼径山,元叟禅师看着至仁禅师,开怀一笑。至仁禅师茫然不知所措,怔在那里,手中的坐具掉在地上。元叟禅师便呵道:“参堂去!”至仁禅师遂遵命,下参堂,昼夜用功,目不交睫。一日,元叟禅师偶然见到至仁禅师,便问:“何处人?” 三摩地

2018-07-20

不久,印简禅师便从中观沼禅师受,八岁落发,十一岁受具足戒。一日,印简禅师陪侍沼禅师经行。沼禅师问:“法灯禅师(即清凉泰钦禅师)道,看他家事忙,且道承谁力。汝作么生?”印简禅师于是拉着沼禅师的手,用力一拽。沼禅师道:“者(这)野狐精!”印简禅师便“诺诺”。沼禅师于是喝道:“更须别参始得!”印简禅师便回寮中,用 三摩地

2018-07-20

大元帝国之伟,耶律楚材居士的辅佐之功极大。耶律楚材居士之所以能当此大任,得力于佛法对他的薰陶。楚才居士二十多岁的时候,居燕京。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开始留心祖道。他最初参礼圣安澄禅师,经常举自己在阅读《古尊宿语录》时所得之语句,向澄禅师请益。澄禅师间或对他的见地给予认可。于是,楚材居士便自以为已经开悟了。随着金辽元三代的急剧变迁,楚材居士虽然一直身居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