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没证悟的话就来熏这样的般若知见吧!因为一切万法都由祂出生,祂是根据你的心性来出生一切诸法的──当我们是凡夫的时候,当我们是无可救药的众生的时候,祂一样在任何一个时刻都满足我们,让我们得以在三界中生存,所以呢,祂是无怨无悔的。祂也从来没有考虑过祂的期望是什么。那如果当我们证悟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当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呢?也就是说,你不能光是考虑你自己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如果你心里面产生了一个很细微的念头,想要将这些东西占为己有的时候,你便可以很快地省察,不管那个念头多么的细微,你因为惯了这样的心性观察,你就是可以察觉,在你察觉的当下,你就可以作抉择,而渐渐地转依到如来藏的无我性、无我所性、无我执性,让自己的凡夫性消失。 (原标题:[我]的人生顺位何在) 三摩地

2018-07-22

充满了挫败感的学生涯,混乱不堪的人生规划,加之浮夸冷漠的社交圈,激发了我的求生本能。我开始反思自己,寻找问题的根源。当时还在念经济专业的我,一口气选修了两三门心理学课。不好意思去看心理医生,就只好挽起袖子自己来了。只有当一个人真正开始寻找自己的时候,他才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价值。去掉了所有的光环和附加价值,我是谁?不要小看这件事,寻找自己很困难。 三摩地

2018-07-22

卸除这样的迷失的时候(朝山的准备做好),接下来,你就可以开始上山了,也就是进到佛门,来修真正的佛教的义理。第一个要修的佛教的义理,当然就是如何去解脱于你所放不下的烦恼。学解脱道的方式很多,但是有两大的核心,第一个就是要如何去观行五蕴空?我们说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空这个里面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没有你所以为、你所执著的性质存在。所以五蕴空的观行,就 三摩地

2018-07-22

「你不喜欢提着重物跟我说话,为何你却喜欢带着烦恼来跟我说话,过着你的生活呢?手酸了,放下就好,对待烦恼,不也是这样?或是这些烦恼就像是那些番茄汁一样,是你自己用手把它样给举起来的呢?」有趣的经验,对吧?最近我开始这样的练,一手举起有重量的东西,一边想着事情。手酸了,自然会放下手上的东西,看看有一天,我会不会也学到,心累了,就把心事给放下來。我们能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一般人受用福报之后,或许能够随着他的性再去作布施,或者是不知道要继续再布施修福,那么后一世就不一定再能够生于安乐了。然而,菩萨修学六度以为性,多数能够在来世继续的乐善好施,所以受用此世生于安乐的同时,又继续的行布施法来利乐有情,所以来世也辗转都得安乐。此外,还有一分的菩萨除了像上述菩萨能够这样继续的布施来利乐有情之外,他还了解所谓滚雪球的 三摩地

2018-07-22

」一切善恶业之果报都是以如来藏为正因人在世间之所以会有种种法出生,都是因为本有如来藏以及如来藏所出生的意根从来不断,又由于无始来熏的缘故,所以必定会受生而入胎;入胎之后,如来藏又藉父精母血而成就了我们的五色根,人身的五根具足之后,便出母胎而领受外五尘;藉五根而领受外五尘的缘故,如来藏便生起了内相分法尘,意根领受内相分法尘,便引生前六识心而了知内相分五尘和法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说断我见虽是解脱道的法门,但却是三乘与共的;我见没有断的人,还是在佛门外绕,是在外门修六度万行,还进不了佛教的内门中修行。所以断我见是这么重要,而且是往上更进一步修学解脱道及佛菩提道的根本,那么我见是指哪些内容?学佛人有必要来确实的了解。四禅八定是共于三乘行者与外道的世间证境,令佛法的修行者可以了知三界法的内容。解脱道修证者,可以藉此修断三界 三摩地

2018-07-22

不要轻忽这一段记载哦!已经证悟修种智的菩萨们,就可以看得出这个地方的深义,能够知道摩耶夫人母爱的伟大。这个时候,摩耶夫人从来没有这般的欢喜,就跟随着文殊菩萨来到了世尊的面前,佛陀远远的看到母亲来了,开口说:母亲啊!你历经了人世的痛苦,又享受了天界的快乐,应当要知道这一些都是虚妄的,所以要修学佛道,求得涅槃,永离三界啊!摩耶夫人听到世尊开示后,就五 三摩地

2018-07-22

是故汝等,勤加修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经典中说,如何是世间最富有的呢?如何又是世间最贫穷的呢?慈悲的母亲还在家中的时候名之为富有,慈悲的母亲不在的时候就称为贫穷;慈悲的母亲还在时就像中午的太阳高高挂在天上,慈悲的母亲往生后就如同太阳下山了;慈悲的母亲在的时候就像明亮的月亮,慈悲的母亲身亡时就像黑暗的夜晚。所以佛陀说:我们应 三摩地

2018-07-22

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却需要学。3.与父母相处:感恩比抱怨重要。父母虽然给不了我们所有,但所给的一定是他们最好的。不论贫穷还是富有,父母都倾其所有给子女。不要抱怨爸爸应该是那样的爸爸,妈妈应该是那样的妈妈。如果你的父母没能在物质上满足你的要求,请别忘了,给你生命与爱,并把你哺育长大已经耗费了他们太多太多的生命与精力。时代不同、思想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 三摩地

2018-07-22

班上的小王子又帅又可爱,但学迟缓,父母因工作关系,能教小王子功课的妈妈没时间,有时间的爸爸则采放任式教育,属文化不利家庭。这一年半来,在家写的生字词总是糊成一团,但只要学校写,一定快又清楚;每天,几乎每节下课,小朋友们和我都要轮番上阵代替家长指导他订正半数以上的回家作业,甚至到中午12点过后。我想这样也不是办法,便和小王子妈妈讨论此事,建议小王子参 三摩地

2018-07-22

父亲惯于每个月的初一、十五,要到附近的神农大帝庙去上香,虽然生病了也不例外;这个月的农历初一,仍然由我陪他老人家一起到大庙上香;由于父亲病体虚弱,最近常头晕所以我扶着他的左手臂,他右手拄杖,我们缓缓而行;走了一小段路,他脚酸我们就先坐在路边的石头让他喘口气。父亲是个老实的乡下人,事母至孝、兄友弟恭、勤俭持家、为人处世一向严谨。记忆中,我们没有这样 三摩地

2018-07-22

这可不是正信佛的观点,佛法可不是这样说的哦!我们来分析一下:【要吃】这个命令,这可是【处处攀缘执着的心】下的命令,而执着贪爱吃,这可是气种子。能了知自己在吃,而且能分别吃多了,这是【意识心】,就是大脑知道【我在吃】,也能帮忙分析吃多少了,足够了没有。而这个意识心能产生,这是需要那个执着的心作意,才会有意识心的产生。这个【执着的心】也需要【意识心】 三摩地

2018-07-22

长期的相处,自己的气毛病家人都非常了解,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改变并且长期在行动上的坚持,家人就不会从内心里尊重和佩服,更谈不上一起学佛!师姐说,她心里当然委屈,但也坚持做该做的,但先生也能感觉到她的怨气。也是前些日子,闲来无事,忽然翻到以前看书做的笔记,一句话,如电光火石般击中了她。我急问,是哪一句?师姐含泪说:菩萨尊贵,不与众生取。…&helli 三摩地

2018-07-22

)经中的意思是说,应当先学正确的解脱知见诸法;但在学正确的解脱知见前,却是应该先修学次法,这时的次法是追随真善知识如何系心而住,如何善具威仪,如何修清净梵行;藉以如实修行而得具足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然后才能证得二乘涅槃。追随善知识修学之时,善知识首先应当教导弟子明白外道错证涅槃之状况;是故欲证涅槃之前,应先了解外道所堕,避免 三摩地

2018-07-22

不要轻忽这一段记载哦!已经证悟修种智的菩萨们,就可以看得出这个地方的深义,能够知道摩耶夫人母爱的伟大。这个时候呢,摩耶夫人从来没有这般的欢喜,就跟随着文殊菩萨来到了世尊的面前,佛陀远远的看到母亲来了,开口说:母亲啊!你历经了人世的痛苦,又享受了天界的快乐,应当要知道这一些都是虚妄的,所以要修学佛道,求得涅槃,永离三界啊!摩耶夫人听到世尊开示后,就 三摩地

2018-07-22

当一个人听了施论,也就是布施给三种世间福田能够快速地增长我们的世间福德以及修学资粮的正理之后,如果能够欢喜信受,不会认为「这只是别人为了骗我的钱财而说的谎言」,没有因此产生大烦恼,那么就表示,这个人过去生已经熏过布施的正理,也曾经做过一些布施的善业,像这样的人就有资格继续往下听闻戒论的道理。-----《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003集菩萨正行的基础--人天善 三摩地

2018-07-22

是故汝等,勤加修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经典中说,如何是世间最富有的呢?如何又是世间最贫穷的呢?慈悲的母亲还在家中的时候名之为富有,慈悲的母亲不在的时候就称为贫穷;慈悲的母亲还在时就像中午的太阳高高挂在天上,慈悲的母亲往生后就如同太阳下山了;慈悲的母亲在的时候就像明亮的月亮,慈悲的母亲身亡时就像黑暗的夜晚。所以佛陀说:我们应 三摩地

2018-07-22

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在学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器具,而一些与学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心理规律四:南风效应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