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再者,佛之广长舌相殊胜于转轮圣王之相,因为佛乃是证得一切种智,具足了知一切法的实相,无有一法不如实知,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四无碍辩、十八不共法……等无量无边的功德,能够应众生根器深浅,而说无量无边的法要来利益众生,没有不受度者。如《僧伽罗剎所集经》卷二:【是时,世尊有如是广长舌,未曾有虚,善色不可坏,如阿舒伽树华(无忧),犹莲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里面就有一段对话:【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类众生,虽亦修善而不求生?佛告慈氏:此等众生智慧微浅,分别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乐不求生彼。】也就是说,佛陀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里面跟弥勒菩萨在对话。弥勒菩萨就跟佛陀说:为什么在这个五浊恶世里面,会有一类的众生,他虽然愿意修善法,可是却不愿意生到这个极乐世界,或者也不愿意生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汝宁复闻,无量寿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阿难对曰:唯然,已闻。彼国人民,乘百千由旬七宝宫殿无所障阂,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汝复见不?对曰:已见。……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不?对曰:已见。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亦皆自然。……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果善知识跟我们说破而仍然不能见的话,那就是我们功夫不够,应立即开始每天锻炼无相念佛功夫后再体究,然后在审察之中,触因遇缘,因缘成熟了,突然一念相应,这个时候就可以从一切的色、声、香、味、触乃至法之中,亲见自己的佛性;一旦亲见自己的佛性,就同时可以看见一切众生的佛性。这个见性是以眼见为凭,若不是眼见分明,就不是亲见佛性,就不叫亲见自性弥陀。一旦亲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卷五)此念佛圆通章不长,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无量寿经》卷下,佛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弥陀世尊无比慈悲,只要十念乃至一念,就可以往生了,可是却把造作五逆重罪的人以及诽谤的人排除掉。《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说:若我证得无上觉时,余佛剎中诸有情类,闻我名号,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在那边所有的众生都具有他心通、天眼通、宿命通,那你想想看,想造恶业的话,能造吗?不能啊!刚一起心动念,人家都知道了,还等你造恶业啊?即使意的恶业都不能造啊!极乐净土没有恶知识的缘故,我们绝对不会跟随恶知识谤佛谤法谤僧,不会诽谤圣人,我们就永远不会入三恶道,不入三恶道,修行就快了。一旦入三恶道,要再恢复人身就很困难了,更何况修行?所以在那边永远没有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然后这样才能够安住在这个真如法身的境界里面,这样离开世间一切的忧苦烦恼、离开世间一切的颠倒妄想,然后能够慢慢自在的发起真如的不可思议功德,来度化众生利乐有情,这个就是念佛真实的道理。(原标题:修学佛法的四种过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其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善根,能够度脱众生。如果有菩萨想要救度众生,其他的三昧,没有像念佛三昧的福德善根一样能够迅速消除一切罪恶。有佛陀为法王,菩萨为法将,菩萨最尊仰最敬重的只有诸佛世尊,是故应当常常念佛。譬如大臣,由于特别蒙受皇上的恩宠护念,因此常常思念感恩他们的君主。菩萨们也是这样,知道一切种种的功德,无量无边的智慧,都是从佛陀身边得来的,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云何身胜?如来身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所严饰,一一节力敌万八十伊罗缽那香象之力,众生乐见无有厌足,是名身胜。云何如法住胜?如来既自得利益已,复能怜悯救济利益无量众生,是名如法住胜。云何智胜?如来所有四无碍智,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智胜。云何具足胜?如来具足行命戒见,是名具足胜。云何行处胜?如来世尊修三三昧、九次第等,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行处胜。云何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它的原因是因为,众生常会因为无明所罩,不知慎修身口意行,因而造作了种种未来世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当临命终时,这恶报的业风吹起,落入中阴阶段,依着原有的贪欲执著,就会对未来世的父母生起颠倒想,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入胎,犹如睡着了一样;那等到醒来的时候,哇哇落地,已经堕在畜生道中,纵使说牠曾经有愿想要求生诸佛净土,还是难以成办。因此释迦牟尼佛开示,如果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同修们除了上课、做义工外,就各自在家好好地照顾家人,在工作岗位上尽心完成任务,不介入任何活动或社会活动,只为菩萨行的自利与续佛脉、护念众生法身慧命来努力。正因为单纯不攀缘,所以许多同修来共修一年或两年就能够成就无相念佛的净念相继这门功夫,而转入体究念佛;乃至因为第一义谛真如三昧知见深细,而得转依修学。因此前方便的戒、善知识的具足、远离三心等,就确实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宅神为了让这些众生信服于他,所以现大神力,在天空中做很多的变化。当大家看得目瞪口呆时,祂讲话了。祂责备这些知识,不应阻碍大精进菩萨出家,也责备这八万四千彩女(这八万四千彩女,一个个来给大精进菩萨看,一天也看不完,因为大精进菩萨没张眼,所以一天之中来来去去,起不了什么作用)。骂了八万四千彩女,又责备他的父母,应当让大精进菩萨修行才对。宅神责备他们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极乐佛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摄受已经证悟的菩萨或者是淳善的大心菩萨。西方三圣接引阿弥陀佛如来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在真正的里面不会有邪愿,为什么?因为诸佛菩萨都是利益众生,从来对众生不起任何一丝一毫想要加害的心。那我们知道在宗教界确实有一些宗教它是有这种邪愿的:譬如有一个宗教它就有这种修法,他们的修法叫作息增怀诛,这个息增怀诛里面的诛法就是去诛杀他人。也就是说他对于其他人如果他觉得不满意,他就可以进行他们的仪式,然后他们就会驱使鬼神去把另外一个人杀害。那我们从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有些畜生道的众生,不必它们那么辛苦的修炼,功夫就比他们好。在《正法念处经》中,佛陀为弟子说明了天界众生享受妙五欲的状况以后说了一句重话,祂说:“畜生行欲,痴力所作;天若如是,畜生无异。”(《正法念处经》卷28)佛陀对天界的众生都说了那么重的话,您认为那些盗佛法名相,忽悠佛门中善男信女的喇嘛,该如何说他们呢?又例如,心放逸于世间炫富的追求;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那这意思就表示说,是有一些众生他是会偶尔会造恶,或者也有可能是常常会造恶,所以要劝人为善。可是到底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恶呢?只恐怕一般人都弄不清楚,只能够笼统地心里面这样知道说:我只要存好心、做好事,那这样就是行善。在《成唯识论》第五卷里面,有这么一段记载: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益,非于他世,故不名善。能为此世、他世违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好!现在先来说说:既然念佛能往生,是不是可以百分之百的往生?也许你曾经听过古德这么说千修千人去,而近代也有大德依于这样的说法,鼓励学人求生西方,这是应当要加以赞叹的;可是假如他又加上一句说:哎呀!我的假如能够下品下生就很不错了!这也许只是他的谦虚之词,假如不是的话,那么他跟大众说千修千人去,难道就只能下品下生而往生吗?下品下生而往生,是哪一类的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净土世界有非常殊胜、非常妙乐的五欲等着大家,只是说这种五欲你不用刻意去追求,佛陀都会将五欲的世界引现给往生到净土世界的众生来受用。所以,通过这种情况就可以知道,佛陀并不是要大家放弃目前生活上的受用以及享受,而是要避免在这个过程中,犯上许多贪著的、污秽的、乃至于不合乎世间法律的,不合乎世间道德的,甚至说是不合乎世间的比丘、比丘尼、或是在家所受的五戒,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为自己其实是烦恼而生起了有所得心,乃至是妄想执着而生起了取相分别,甚至有的是鬼神或者业障、冤亲债主变化的相貌;这些情形的发生来示现假似瑞相,因此让众生以为是瑞相。可是众生遇到这种情形,有瑞相的时候,就应该要特别小心,应该要以智慧来作抉择;而不要执着说自己见到瑞相多么不得了,因为这样的执着而成为障碍自己道业进步的因缘。所以,不管是念佛人在念佛的时候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