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且如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离相离言,假言显之。禅师如何开示?”慧远禅师道:“众生虚妄见,见佛见世界。”觉阿上人写道:“无明因何而有?”慧远禅师拈拄杖便打。于是,觉阿上人便请慧远禅师升座决疑。第二年秋天,觉阿上人便辞别慧远禅师,游学金陵。一日,觉阿上人抵达长芦江岸,忽然闻鼓声而大悟,终于明白了慧远禅师垂示之旨趣。于是他当即 三摩地

2018-07-20

虽然如是,奈何百姓日用而不知!尽大地都是解脱门,奈何众生画地为牢而不解脱!这就好比鱼儿生活在水中,却四处询问什么是水一样。 (原标题:321净慈彦充禅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佛门中,经常用“胡孙子”来比喻众生攀缘狂乱的心。胡孙子捉不住,意思是说,妄想攀缘的心难以调伏。]祖先禅师道:“用捉他作什么?如风吹水,自然成纹。”初学佛的人,都感到这颗心,象猴子一样,七下八下,难以调伏。祖先禅师的开悟告诉我们,面对狂乱的心,我们无须去跟它们作斗争,只要看着它们就行了。因为妄想心也是自性的表现,幻生幻灭 三摩地

2018-07-20

佛及众生,皆为剩语。诸人到这里作么生会?”说到这里,慧朗禅师便拍禅床,默然良久,最后说道:“但见落花随水去,不知流出洞中春。”慧朗禅师的禅风以高峻莫测著称,这在明代的高僧中是不多见的。现举其室中垂语两则——“昨夜莲花峰,被蜉游食却半边,你因甚么不知?”“冷泉亭吞却壑雷亭即不问,南高峰与北高峰斗额,是第几机?&r 三摩地

2018-07-20

慧照禅师悟道后认为,心法虽通,若不广泛阅读经教,无以弘阐正教,广契众生之机。于是要求主管藏经阁,终日研习经教。东屿禅师移住净慈之后,慧照禅师亦随而前往,并奉命分座说法。大元文宗天历戊辰年(1328),慧照禅师应信众邀请,前往乐清明庆,开法化众。慧照禅师曾经示众云:“佛法欲得现前,莫存知解。参禅看教,皆为障碍。何如一法不立,而起居自在乎?德山棒,临 三摩地

2018-07-20

六道众生之所昧,昧此心也。……但将平日所蕴一切智见扫荡干净,单单提起一句阿弥陀佛,置之怀抱,默然体究,常时鞭时起疑情,这个念佛的毕竟是谁,反复参究,不可作有无卜度,又不得将心待悟。但有微尘许妄念存心,皆为障碍,直须打并。教胸中空荡荡,无一物,而于行住坐卧之中,乃至静闹闲忙之处,都不用分别计较,但要念念相续,心心无间,久久功功夫纯一,自然 三摩地

2018-07-20

德清禅师平生大唱禅净双修、参念佛的是谁,认为这是末世众生修行最为稳捷的一种方法----古人说参禅提话头,都是不得已。公案虽多,唯独念佛审实的话头,尘劳中极易得力。只把脊梁竖起,不可东想西想,直于妄念起处觑定,放下又放下。缓缓又提起一声佛,定观这一声佛毕竟从何处起,至五七声则妄想不起。又下疑情,审这念佛的毕竟是谁?参禅看话头一路,最为明心切要。但近世下手 三摩地

2018-07-20

经中讲,“一切众生皆由不识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回。”圆修禅师听了,惕然有省,始知有生死大事,于是前往龙池幻有正传禅师座下出家,二十四岁得度。受戒后,圆修禅师谨遵正传禅师之教悔,精勤参究“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之话头,不久,即有所入。一日普请(全寺大众一起参加劳动),圆修禅师陪侍正传禅师出窑搬砖。闲话之间, 三摩地

2018-07-20

一日,海明禅师听慧然法师讲《楞严经》,至“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回”这一段时,心生迷闷,于是找来《楞严经》,反复熟读,至“七处征心,八还辨见”,恍然有所悟入。于是他便入室,向慧然法师请益。慧然法师不能为他决疑。不得已,海明禅师便孤杖出蜀,遍参诸方,先后礼谒过憨山清、博山来、云门澄等诸老,但 三摩地

2018-07-20

曾有上堂法语云:“有一人在孤峰顶上,目视云汉,把三世诸佛一口吞尽,不见有众生可度。好与三十拄杖。何故?事上不足。有一人在十字街头,三头六臂,合水和泥,随机接引,亦好与三十拄杖。何故?理上不足。有一人不离高峰顶上,目视云汉,尝在十字街头,和泥合水;有一人不离十字街头,和泥合水,尝在孤峰顶上,目视云汉。二人到龙池门下,正未有话语分在。且道龙池为人 三摩地

2018-07-20

”常润禅师闻其偈,知道他已经彻悟,遂予印可,并咐嘱道:“从上佛祖,以自己的所证,递相承袭,欲令一切众生知有此事。余得之小山先师(指北京宗镜小山宗书禅师)十余年矣。今将从上佛祖心印源流,付嘱于汝,汝当上体佛祖之心,以续慧命,灯灯相继,毋令丧失。然虽如是,尚宜晦迹林泉,乘时而出。”方念禅师遂礼拜受法。常润禅师接着又以偈相赠云:“无上 三摩地

2018-07-20

”常润禅师闻其偈,知道他已经彻悟,遂予印可,并咐嘱道:“从上佛祖,以自己的所证,递相承袭,欲令一切众生知有此事。余得之小山先师(指北京宗镜小山宗书禅师)十余年矣。今将从上佛祖心印源流,付嘱于汝,汝当上体佛祖之心,以续慧命,灯灯相继,毋令丧失。然虽如是,尚宜晦迹林泉,乘时而出。”方念禅师遂礼拜受法。常润禅师接着又以偈相赠云:“无上 三摩地

2018-07-20

原来,“十地菩萨,梦见众生身堕大河,欲救度故,起勇猛心,发大精进,人法两空,始得入门,全无交涉”。于是作偈云:“四十余年不住功,穷来穷去转无踪。而今穷到无依倚,始悔从前错用功。”无念禅师后出世于瑞州黄檗。下面请看他的三则接人因缘——1.有僧问无念禅师:“道果有耶?果无耶?”无念禅师道:“说有说无,二俱成谤 三摩地

2018-07-20

众生若死,五根必坏,末那因此不触五尘,意识则消灭;意识若灭,则生前所依所住之一切定心定境及广大神通皆归幻灭。死后意识灵知心消失,只余末那及阿赖耶识,此时即由阿赖耶识中之一念无明烦恼感生后有,则必随业受生,不舍所依境界故。五逆十恶、诽谤正法者,舍报时连后悔时间都没有,立刻入地狱。彼时无中阴,往生极速。行善而贪福德、念念不忘者,舍报便见宫殿天女、受生欲 三摩地

2018-07-20

《占察善恶业报经》中地藏王菩萨摩诃萨有这样的开示: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有缘的人要精进的修禅,福德因缘不具足的话,就应当和有情众生广结善缘,多多修集福德资粮;修过一段时间以后再来修学参禅的功夫,看看有没有障碍。如果还有障碍,就得放下参禅法门,继续去修各种福业,和有情众生广结善缘,并且要每天把所修福德功德回向怨亲债主,将来同得解脱。魔境大多是打坐的时候,入了定境而产生,在参禅的过程里面很少产生,所以不须害怕。而且参禅 三摩地

2018-07-20

若连免费的结缘书籍都读不懂,又何谈局版书呢? 甚深法义,需恭敬以求,愿意恭敬来求的人,才是真正直心学法之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承担如来家业,护持如来正法 那些认为诸佛菩萨应该来救自己,诸佛菩萨应该来帮助自己,正是无明深重、慢心深重之人,尚且不知自己深处三界火宅,急需救度,却犹自来指责菩萨应该如何如何,云云,乃至狂言曰:呵呵谁让他是菩萨的 三摩地

2018-07-20

─平实导师著─发愿文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弟子 三摩地

2018-07-20

然因如来藏胜法即是一切种智之根源,是成佛之依凭,是故意趣甚深,更微妙于般若中观总相、别相智慧;成佛与否,端视有无如来藏一切种子实证之智慧,是故亲证如来藏所得之般若智慧,以及证后深细观行所得之一切种智,非可初时说之,众生缘犹未熟故,闻之亦不能解故;由是缘故,释迦世尊甫成佛道时,不于初转之阿含期中为声闻说之,亦不于二转之般若期宣扬甚深般若时说之,乃殿后 三摩地

2018-07-20

然今观乎平实法义,与三乘诸经完全符契,丝毫无异;而平实身口意行,迥异邪魔、迥异外道;为法、为众生而义务付出金钱与精神劳力,心无所求,不受供养、不受顶礼、不作宣传、不求名闻,无可讥评。反观星云法师所说法义,却是崇尚印顺所弘传之藏密应成派中观邪法,奉行印顺之人间佛教邪思;如是邪法正是严重破坏佛教,铲除三乘菩提根本之邪魔外道法;复以新闻媒体广作宣传,复又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