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星云法师又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别人有过失,你可以私底下劝诫他,但是你不能一直在背后宣扬他的过失;如果给他知道了,他会刻骨铭心地记恨你,这就是在人际的应酬关系上不要做懊恼的事,也等于佛教里面讲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台视文化公司《禅诗偈语》页26~27)然而星云口中虽作是说,其实心中根本不畏恶因,绝非真正之菩萨也。所以者何?星云既然对人物及诸徒众指 三摩地

2018-07-20

如是菩萨既无神通,为什么却足迹难寻?皆因如是菩萨证得如来藏已,了知神通乃是意识之心所法,乃是意识之心行,非常住法,是故鄙而不修;非至不修不可时,则不修之,是故必待三地心时方才修之;非如世俗人之欲邀宠于众生、示炫于众生,是故汲汲营营而修证粗浅之神通,便炫示于众生眼前。由是缘故,三地以下菩萨悉皆不修神通之法,不离胎昧而生生世世唯在无生法忍──一切种智─ 三摩地

2018-07-20

由于凡夫众生执著我所:于“我所见、我所闻、我所嗅、我所尝、我所触觉、我所有身色、我所了知”等我所万法,恒生执著;由如是我所执著之故,便教导初学解脱道之浅学众生当离我所:以离我所境界而作为断我见,作为亲证初果,作为修行第一方。令其远离我所之贪著,令其面对六尘中之种种我所时,应当不贪不求,应当防意如城、藏六如龟。如是之法,本是方便法、不了义法 三摩地

2018-07-20

是故一切学佛之人,皆不须如星云一般“把握真如自性”,只须参禅寻之、觅之、见之;寻得真如之后,自然发起般若智慧,便入七住贤位中;见得佛性,便见山河大地一切处皆有佛性,世界如幻观当下成就,便入十住贤位中;发心行诸正行以弘,便得转入十行位中;悲悯众生被误导,出而力救众生皆离众生相,便入初回向位中;次第修诸回向行,便成就十回向位功德;依此为基础而 三摩地

2018-07-20

至于今时南洋各国所传之南传佛法,以及今日诸多弘扬南传佛法四念处观、十二因缘观之法师与居士,其实悉皆未曾断除我见;平实于诸书中,屡将我见之正义多所阐述,令知彼等所堕皆是我见、常见;然而至今多年,彼等仍旧不肯断除我见,仍皆继续认定觉知心一念不生时即是涅槃境界,只教人断除对于六尘我所上之执著,以知觉性不动、不起念,作为亲证四念处观之究竟境界,作为预入圣流 三摩地

2018-07-20

”若作是解,且放三十棒,自领出去自打!只如洞山如是答覆,是什么意?星云法师若能于此会得,不妨自度,兼且度得身边二、三人,若欲度诸广大众生,终不可得也!四如百颜禅师又问云:“那观察使难道从来不曾出入门户吗?”洞山甫闻百颜禅师作此一问,便立即拂袖而出,丢下百颜禅师与神山僧密二人,离开方丈室,不复入室。如是,百颜禅师这一问,究竟有何意旨? 三摩地

2018-07-20

众生颠倒,一向如是;每欲将能见诸法、能悟实相之妄心意识,变为所悟之实相真心;每将真心与妄心混为一心,每欲藉诸禅修方法而将妄心转变为真实心。洞山彼时未悟,亦复如是,不知慧眼者乃是意识心之智慧所生智眼,更欲离却意识觉知心而另觅慧眼;不知佛法其实是以意识觉知心去寻觅同时同处之第八识如来藏;一旦觅著如来藏之后,意识觉知心即是慧眼所依之心也,慧眼即依意识心而 三摩地

2018-07-20

禅门极为平实,本无玄妙可说;众生未悟之前,思之不及,臆之不得,众多世智辩聪者聚头讨论亦不能知,共同研究一生终不能解,故有玄妙;若究真悟者所住无境界之境界,本属平常──极为平凡与实在,从无一丝一毫虚妄与玄妙,自是未悟错悟诸人思之不及,故觉玄妙。由深觉玄妙故,便有“禅门稗官”如星云、圣严、惟觉、证严者流,出现于,非唯星云一人而已。今者星云开示 三摩地

2018-07-20

》(台视文化公司《禅诗偈语》页88~89)平实云:善矣哉!大师之言!如是,则天下一切孝子,苟能起慈悲心,行仁义于天下人者,即是已经证悟之人也!善矣哉!大师之言!何故平实作是赞叹耶?谓如星云法师之语,而言为佛法者,则三乘菩提之四圣谛、八正道、因缘观等理,皆可废矣!皆不须以四念处法而作如是四谛八正…等观行了也!以老子道德经所说者修之,以孔孟之道修之, 三摩地

2018-07-20

》星云法师既然未曾证悟,而故示悟状以邀众生起信供养,则尔等佛光山四众学人,悉当自求多福、自求证悟;若如星云与心定……等人,每日空谈理论,却又将理论错说、误导众生,“结果是没有用的”;是故当急之务乃是扬弃星云、心定……等人之断灭论、无因论邪见,速觅各人本有之第八识如来藏,莫随星云、心定……等人,同堕&ldquo 三摩地

2018-07-20

”只如诸佛出世之因缘,乃是为令众生证得法界体性之真实相;投子禅师竟说“尹司空为伊开设法堂”,即是诸佛出世之因缘。且道:投子禅师说者,究竟是不是?若是者,是在什么处?若不是者,因什么道理说伊不是?尔星云大师既是名牌道场、名牌大师,可还道得么?试道看!若是真能会得者,平实今后不再拈提大师!料尔星云大师亦将不敢再无根谤余也!亲证如来藏者, 三摩地

2018-07-20

】(香海文化事业公司《迷悟之间》序文)若依其书中所言,自己定位为世俗法上、人天善法上之人间善行,则非但无过,抑且有大功德,能令世人获得世间法上之和乐幸福故;但星云法师文末此段文字之牵强附会为佛法上之迷悟,则有大过,此非佛法之证悟意涵故,与佛法上之证悟实义混淆而言故;如是,则将佛法之二乘菩提之悟,将大乘菩提之般若证悟,与世俗法上之醒悟混为一谭,说为无 三摩地

2018-07-20

)复次,惟觉法师于此依他起性之前六识上,复加“处处作主”之性,是则于依他起性上更增遍计执性,违远三乘涅槃,云何广大生徒不知其谬?一味盲从?三转法轮诸经说能处处作主之心,乃因能“恒审思量”故有处处作主之用;并说处处作主之心名为意根末那识-众生无量劫来一向认定之我-俱生我执即因此心而有。此心恒内执阿赖耶为我所,恒外执见闻觉知心为我用 三摩地

2018-07-20

是故,“活在当下”之一切境界,皆是意识境界,从来不是实相境界,亦非声闻初果所住境界,是声闻一至四果人所须断灭之境界故,是意识我、众生我所住境界故,名为我见者所住境界故。是故,以“活在当下”之任何境界,或其变相之任何境界,作为禅宗之证悟、作为般若之证悟、作为声闻解脱道之证悟境界者,皆是错会佛法之人,皆是未断我见之人,尚且不能获得声 三摩地

2018-07-20

更因星云法师一心欲与外教攀缘示好,不肯解说教之上帝所住境界低下,故令曹先生伉俪无法知悉教之上帝实仅是三界中之欲界众生尔,尚不能修入色界无色界之凡夫境界,何况能知阿罗汉之解脱境界?何况能知禅宗开悟菩萨之境界?更何况能知地上菩萨境界?佛之知见则更无论矣!由星云不懂三乘菩提,以致所教导之知见粗浅故,使得曹先生伉俪完全不知上帝只是欲界天境界中之凡夫,所以因 三摩地

2018-07-20

”是故诸方大师说禅时,不许以错误知见误导众生;所说之法若有疑讹时,必须为诸学禅大众据理力争,令皆回归正理正途。禅门之悟,差之毫厘,失即千里,不可含糊笼统,故作人情,坐视大众被名师所误导,是故永嘉云:“有疑不决直须争。”今日诸方大师流年不利,正逢平实身任大责,为救大众,不得不起而力争,救诸四众学人同回正道。尔星云----佛光----禅师既遭平 三摩地

2018-07-20

星云如是主张,如是开示佛法,是耶?非耶?有智佛子,盍各思之!审如是言,则星云大师及其座下出家二众常住,亦应将佛光山之佛法讲座永远关闭,专作慈济或教救世军所作之慈善事业即可也!此谓佛法中所说者,其主要义理即是欲令众生了生脱死故,然后进求一切种智而成佛道故;三乘佛法莫非如是,故言唯一佛乘;是故真正学佛之人,非是修集世间有为德,非是求来世福德者,皆应将一 三摩地

2018-07-20

有师提出考问云:“欲界之中并无色界之禅定,禅定境界居于色界,此人间国土凭何建立禅定境界?”那法师自以为精通佛法,其实根本不懂,乃至粗浅的通于外道之禅定境界亦复错会,说得此语,益显自己之无知也!所以者何?谓色界定境界虽属色界所有,然而在人间之众生,若有因缘及正确行门,欲证色界定者无难,是故人间亦能证得色界定;虽在人间,不能住入色界天之境界中 三摩地

2018-07-20

若人欲会祖师禅,且与平实同探马祖看水公案:一日,麻谷山宝彻禅师随马祖行路之时,犹未证悟故,便请问云:“如何是大涅槃?”大涅槃者,谓从来无出无入、从来不堕生死亦不入涅槃,此乃禅宗证悟者所住境界,即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此涅槃非是佛地所证之无住处涅槃,不可混为一谭也!马祖大师见问,便回答云:“急!”麻谷禅师当时未悟密意,马大师这个机 三摩地

2018-07-20

今尔星云大师既遭平实据实评论已,心生大瞋之际,却又无所能为,只能从世间法上致使正觉同修会受害;于佛教上,根本无所能为,根本无力辨正,唯有回归第八识实相心一路可行;是故平实以此等严责之语,欲逼使星云大师--佛光禅师--早日回归第八识实相法中,欲使星云大师速求证悟、以利众生。今尔星云法师欲会真正之实相么?且听在下一言:莫砍树木,且率领佛光山上下四众,共携圆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