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当信受佛经语。深当信作善后世得其福。奉持如是。其法不亏失者。在心所愿。可得往生阿弥陀佛国。至要当斋戒一心清淨。昼夜常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十日十夜不断绝。我皆慈哀之。悉令生阿弥陀佛国。b)佛言。世间人以欲慕及贤明。居家修善为道者。与妻子共居在恩好爱欲之中。忧念苦多。家事怱务。不暇大斋一心清淨。虽不能得去家弃欲。有空闲时。自端心意。念身作善专精行道。十 三摩地

2018-07-23

” 菩提狮子上师云:“转动经轮功德,转动一周者,即等同于念诵《大藏经》一遍;转动两周者,等同于念诵所有佛经;转动三周者,可消除自所身、口、意所有罪障;转动十周者,可消除如须弥山王般罪障;转动一百周者,功德与阎罗王同;转动一千周者,自他皆能证得法身;转动一万周者,可令自他一切众生解脱……。” 索达吉堪布亦于《转经轮 admin

2018-07-23

若二分佛经一分外书。何以故。为知外典是虚妄法佛法真实故。”《菩萨善戒经》 “以何义故名为菩萨。能常觉悟众生心故。如是菩萨虽知外典。自不受持亦不教人。如是菩萨不名人天非五道摄。是名修行无障碍道。”--《优婆塞戒经》                     admin

2018-07-23

(kc版按:印度教的苦行僧,外表不着衣服,身上涂灰,而所涂灰据说是女尸火化所成的灰烬,佛经中称他们叫裸行外道、涂灰外道、苦行外道,他们居无定所,或住在山洞树洞中。虽说是在修「苦行」,但彼等没有能力断除欲界烦恼及男女,还是需要有女人相伴。甚至结合了「性力派」的信仰,与藏传佛教提倡的「男女双修」方式相同,追求「解脱烦恼、开悟明心」的目标。所以印度教的「苦行 三摩地

2018-07-23

更不能把人长寿健康的表相当做修行好的依据,(长寿村的人不学佛不吃素一样活一百多岁,佛经曾说过一位杀人如麻的强盗却非常长寿,这是过去所种福田所致,而非杀人的果报,而佛门中很多证悟的祖师大德反而五六十岁就走了,比如净土祖师蕅益大师等)。尤其当其知见产生根本错误的时候,就不是靠贡献大小、人品高低、持戒好坏所能抵消的了。好比一盘美味佳肴如果滴入了一滴毒药,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更可怕的是:密宗祖师所说的法义往往与佛经相反,却反而言之凿凿的说密教法义为世尊所亲传。事实上,密教诸多的法义,正是世尊所破斥的对象;更多的密教法义,在佛经上根本就没有记载,只有在后人伪造的佛经与上师所造的密续中才有。密教所谓的秘密法门,乃是当年密教的祖师们为融合各教派之间的斗争、为了迎合上的目的,遂将流传的佛法加以汇集编造,再加上蓄意窜改、渲染 三摩地

2018-07-23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可以持诵的真经吗?(萧老师言,除根据法义外,不得以考证等方式判定佛经的真伪,故求问。)4.以持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作为增长福德之主修是否恰当?忆佛拜佛亦以地藏菩萨为对象好不好呢?5.末学深感身心之苦大大障碍断除我见之观行,遑论求开悟,这似乎属于因果问题,请问上面的方式有帮助吗?(因为因果不可违,布施种下的福田应不能抵销过去的恶业。)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从佛经以及萧平实导师的著作中,获取的任何与修忍辱有关的开示,比如什么是忍辱?如何修忍辱等等,对于阅读者来说,都只是知见。忍辱要真正能内化成为自己的内涵的话,是需要依照佛陀的开示以及善知识的教导去实践这些理念的。只有如理如法地实践了,才能确实从中获益,才能知道修行是功不唐捐的,才能真正相信未来世是可以成就佛道的。这些实践的结果,会让自己在修行道路 三摩地

2018-07-23

佛教从东汉开始传入东亚的中国,在南北朝时代大量佛经传入当时的社会,形成一股译经与学经的风潮,同时也兴起判教的风潮。南北朝时有所谓南三北七十种不同判教的主张,大概可分为:半满教、一音教、渐顿不定教、有相无相教、三时五时教、大小乘教等等不同的判教。隋唐之际,有天台宗智顗、三论宗吉藏、华严宗贤首,乃至法相唯识宗玄奘等等都提出自己的判教主张。其中,天台智顗 三摩地

2018-07-23

有些老人家,你把佛经课诵的录音带送给他,可是他却装在录音机中摆在佛像前放音,你问他说:“怎么你不跟着诵?”他说:“我要放给佛听啊!”有智慧的人就说:“这是佛陀讲的,你放给佛听做什么?佛又不是不懂!这是要给你听的。”可是有些老人家就是转不过来,真没办法。法供养的真义是要自己去读、诵,渐渐了解其中的义理。如果义理了解了,就 admin

2018-07-23

本节主要从放生的观点来谈无畏施,佛经中也提到说菩萨应以慈心行放生业,如《梵网经》卷下中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业,生生受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菩萨行放生业就是 三摩地

2018-07-23

可能有些人也和末学一样,有过类似的学佛经历,那就是学佛以后,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佛教,心心念念挂记着自己的师父,挂记着寺院里的各种事务,而却完全忽略不顾家人的感受。从末学自身的经历来看,之所以会采取那样的做法,是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自己也愿意效仿古代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护持佛教 三摩地

2018-07-23

首先讲讲什么是法布施,所谓法布施就是布施佛法,比如劝人学佛发菩提心,劝人读佛经,劝人念佛,劝人往生净土,教导别人学佛法,对适当的人宣传佛法等等,就是法布施.具体来说大家对世间财施的果报很清楚,也知道法布施有大功德,但是具体法布施有什么功德呢,大家都不太清楚,我以前也不清楚.昨天看到一本佛经<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正好记载了法布施的三十二种果报1.有正忆念。2.有于智慧。 三摩地

2018-07-23

-----佛典故事【共130集】第043集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 (原标题:根据佛经来解释捐赠器官必须注意的事项) 三摩地

2018-07-23

大蛇说:道人啊!您不要恐惧、不要害怕,我在此呼叫您,是想祈求您,能愿意为我讲说佛经,让我能早日脱离这有罪的蛇身啊。大蛇又继续说:道人啊!您可曾听过有一位叫阿耆达王的人吗?修道人回答:是的,我曾经听闻过他。大蛇接著说:我的前身就是那阿耆达王啊。道人好奇的问:阿耆达王在位时,曾建立佛塔寺庙,并且诚心供养,功德非常的殊胜崇高伟大,舍报后理当往生天上,是什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要成佛的菩萨,要相信来到娑婆世界不是没有来由,天天都可以遇到心烦的事情,无有趣味的人生,那就好好地去观行哪些没有趣味,为何没有趣味,又如何生起一分观照,可以随喜众生,可以随顺众生,要生起善心所,即使是一个杀了人的恶人要受刑,菩萨有者也会生起怜悯心,不论是恶人是否忏悔,菩萨是等视众生,因此对于彼此的如来藏都会因为这样的怜悯心而生起不可思议的因缘, 三摩地

2018-07-23

 (原标题:佛经中的如梦观) 三摩地

2018-07-23

1,由佛经证明真心离见闻觉知,但是又有知的一面!《维摩诘所说经》云:法(第八识真心)离见闻觉知。不观是菩提。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深密解脱经》云:第一义谛(如来藏)离诸觉观,无觉观者是名心性。《佛说解节经》解节经过觉观境品第二佛云:如是,法上!如是实相过觉观境,我觉了已,为他解说,安立正教,开示显现,令义浅易;何以故?我说真实但是圣人自所证见;若 三摩地

2018-07-23

正如《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第九观,佛的开示:但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由于行者在念佛当中,可以看见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的真心——也就是一切有情的自心如来,了知祂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自性清净而有染污;祂随时随地在护念著我们,只是行者未悟之前不知、不证而已!由 三摩地

2018-07-23

那么从此之后念佛,才叫作实相念佛,这就是真正而的念佛三昧,也就是禅宗所谓的见性,并且就是《观无量寿佛经》第九观所说的念佛三昧。不落空、有两边,是有也是空,从此念佛才叫作实相念佛,那这就是真正而的念佛三昧。(原标题:怎样念佛让往生净土更有把握?)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