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一日,□庵道颜禅师为众入室说法,举云门祖师接众之因缘——有僧问云门和尚:“拨尘见佛时如何?”云门和尚道:“佛亦是尘。”□庵禅师刚一举完,真慈禅师便应声大喝,并以手指胸道:“佛亦是尘。”接着,真慈禅师又作颂曰:“拨尘见佛,佛亦是尘。问了答了,直下翻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颂尘尘三昧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道颜禅师问:“一二三四五六七,明眼衲僧数不出。你试数看。”简上座便大喝一声。道颜禅师道:“七六五四三二一,你又作么生?”简上座正要开口拟对,道颜禅师便将他打出室外,并说道:“你且莫乱道。”简上座终于言下有省,遂呈偈曰:“你且莫乱道,皮毛卓竖寒。只知梅子熟,不觉鼻头酸。”道颜禅师一听,遂予印可。简上座曾就赵州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懒庵禅师知道安分禅师已经悟道,于是便出丈室迎接,并付以僧伽梨衣(表法之用)。此后,安分禅师便云游四方,行踪无定。后回四川,于剑门卓庵而居,一时化被岭表,学者归凑。安分禅师才思敏捷,生前曾作偈颂千余首,盛行于世。 (原标题:324剑门安分庵主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其母生他的时候,曾梦见有一位庐山老僧入其家舍。咸杰禅师自幼出家,聪颖沉静。长大后,不惮辛苦,游方参学,遍历禅席。后来到衢州明果,投应庵昙华禅师座下。应庵禅师接人,一向以孤硬难入著称。咸杰禅师自从来到他的门下,每有所问,屡遭呵斥。一日,应庵禅师问:“如何是眼?”咸杰禅师脱口回答道:“破沙盆。”应庵禅师一听,遂点头称是。不久,咸杰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天晚上,有权禅师通宵禅坐参究,早上过堂(寺院早中用斋,称过堂)的时候,负责给大众盛粥的僧人走到跟前,有权禅师因为心心念念在话头上,竟忘了展钵。邻座的僧人于是轻轻用手碰了他一下,有权禅师当即豁然大悟,遂作偈曰:“黑漆昆仑把钓竿,古帆高挂下惊湍。芦花影里弄明月,引得盲龟上钓船。”后来,佛智端裕禅师为了勘验他,问道:“心包太虚,量廓沙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初礼净全禅师,净全禅师便问:“行脚僧?游山僧?”妙堪禅师道:“行脚僧。”净全禅师又问:“如何是行脚事?”妙堪禅师一听,提起座具就打。净全禅师道:“此僧敢来这里捋虎须!”于是,便令他下参堂用功。妙堪禅师留下来之后,经常入室亲近净全禅师。净全禅师每次都举赵州狗子无佛性之话头来启发他,可是他总是茫然无对。一日,净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曾有僧举倩女离魂之话头问从瑾禅师。[倩女离魂之话头参见本书“慧林怀深禅师悟道因缘”章]从瑾禅师以偈答曰:“南枝向暖北枝寒,何事春风有两般?凭杖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栏杆。”从瑾禅师圆寂于南宋宁宗皇帝庆元六年(1200)七月,春秋八十四岁 (原标题:331雪庵从瑾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咸杰禅师正在为一位僧人举“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之公案。祖先禅师当时恰好也在场。他一听,便言下豁然大悟。第二天,祖先禅师在寮房前遇到了咸杰禅师。咸杰禅师问他:“总不得作伎俩,试露个消息来。”祖先禅师应声道:“方丈里有客。”咸杰禅师一听,便哈哈大笑。咸杰禅师后来移居蒋山,祖先禅师亦随师前往,执侍五载,殷勤不怠,尽得宗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安永禅师道:“吾兄下语,老僧不能过。其如未在,他日拂柄在手,为人不得,验人不得。”崇岳禅师于是辩解道:“为人者,使博地凡夫,一超入圣,固难矣。验人者,打向面前过,不待开口,已知渠骨髓,何难之有?”无奈之下,安永禅师只好举手道:“明明向道开口不在舌头上,后当自知。”崇岳禅师于是离开了鼓山,一年以后,他又来到衢州,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其母亲黄氏在怀他之前,曾梦见异僧入室,因而有孕。致柔禅师隆生后,其父母发誓,等他长大之后,一定让他出家,绝不以俗务缠累他。因此致柔禅师很小的时候就出家了。致柔禅师受完具足戒后,即前往蒋山,投密庵咸杰禅师座下参学。一日,致柔禅师入室请益。咸杰禅师便问:“释迦、弥勒犹太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谁?”致柔禅师道:“无地头汉。”[无地头汉,即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在隐居期间,宗鍪禅师曾题诗云:“山僧有分住烟萝,无米无钱莫管他。水似琉璃山似玉,眼前尽有许来多。”妙峰禅师后来以法衣、竹篦及自题肖像诗,寄赠给宗鍪禅师,诗云:“妙峰孤顶草离离,横按竹篦三尺铁。只许佛顶龙济知,父子不传真秘诀。”宗鍪禅师圆寂于元世祖至元丁亥(1287)年,临终前有辞世偈云:“一灯在望,更无言说。大地平沉,虚空迸裂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衲僧家早出暮入,脚前脚后,也须仔细。忽然筑着磕着,净慈拄杖别有吩咐。” (原标题:337偃溪禅师悟道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挂搭,又称挂单,参学僧人,每到一处丛林,均可以寄居一段时间,随众请益。]如琰禅师一听,知道原肇禅师已悟,于是收他为入室,并令他充当,负责寺院文案。[按丛林的规矩,入室必须是已经明心见性的人。没有见性,不得称入室。]如琰禅师圆寂后,原肇禅师一度住持净慈、灵隐等道场,末后又回到径山,重振师席,将径山道场修复一新。一时衲子云集,其气象之盛,不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慧开禅师在《无门关》一书中,收录了四十八则著名公案,其中第一则就是赵州和尚的狗子无佛性公案——“赵州和尚因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无门曰:参禅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心路绝。祖关不透,心路不绝,尽是依草附木精灵。且道如何是祖师关?只者一个‘无’字,乃宗门一关也。遂目之曰‘禅宗无门关&rsq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同年三月初一,师范禅师升堂示众云:“山僧既老且病,无力得与诸人东语西话,今日勉强出来,将从前所说不到底,尽情向诸人面前抖擞去也。”说完便起身抖动着衣服,问道:“是多少?”然后归方丈。三月十五日,师范禅师将示寂,言笑自若如平时,后应之请,执笔书辞世偈云:“来时空索索,去也赤条条。更要问端的,天台有石桥。”写完,便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为了勘验文礼禅师,后来有一天,德光禅师问:“是风动,是幡动,老僧如何?”文礼禅师道:“物见主,眼卓竖。”德光禅师又问:“不是风动,不是幡动,甚处见祖师?”文礼禅师道:“揭却脑盖。”德光禅师一听,遂点头称可,并令他留在座下,充当,负责寺院文案。过了很久,文礼禅师便回到浙西,于上天竺听习天台一心三观之教义。一天,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该公案的具体内容是——五台山秘魔和尚,常持一木叉,每见僧来礼拜,即叉其颈,问道:“那(哪)个魔魅教汝出家?那(哪)个魔魅教汝行脚?道得也叉下死,道不得也叉下死。速道!速道!学徒鲜有对者。仲谦禅师一听,当即言下大悟。后出世于雪窦,开法化众。 (原标题:345大歇仲谦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行端禅师的叔父有茂上人,出家为僧后,住余杭化城院,有一年回故里省亲,行端禅师即趁此机会,从之落发,当时他才十二岁。行端禅师器识渊邃,夙负大志,以道自任,一切文字不由师授,自然成诵,并且经常宴坐思维,竟至于废寝忘食。行端禅师十八岁受具足戒,之后,便投径山藏叟善珍禅师座下参学。善珍禅师是灵隐妙峰之善禅师之法嗣,育王佛照德光禅师之法孙。初礼径山,善珍禅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时全寺僧众无不惊骇。妙高禅师喟然长叹道:“吾宿生负此山,吾偿之,勿忧。忧诸人不解狗子无佛性耳。”妙高禅师的意思是说,寺院烧了,他不担忧,可以重建;他担忧的是大众这一生修行不能开悟。于是妙高禅师又率众竭力营造,到至元二十九年(1392),才将寺院彻底修复完毕。在修复寺院期间,妙高禅师并没有放松对大众的钳锤和接引,每天还是坚持晨夕唱道。因此,那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雪峰信禅师便呵叱道:“走作什么!合吃山僧手中棒。”智悟禅师一听,便面热汗下。第二天,智悟禅师又入室向雪峰信禅师请益。智悟禅师问:“某甲昨日祇对和尚,有什么过?”雪峰信禅师一听,便厉声喝道:“更来者(这)里觅过在!”智悟禅师终于释然大悟,说道:“月明照见夜行人。”[此处的“月明”是双关语,既指自然界的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