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出来之后,他故意高声说道:“屈!屈!岂有公案只教人看一句底道理?”当时,有一位僧人听见了,便对表自禅师说道:“兄不可如此说,首座须有方便。”于是,表自禅师便自回寮房,放下万缘,体究,十天之后,终于疑情顿释。表自禅师欢喜踊跃,首先来到圆悟禅师持的住处,礼谢圆悟禅师。圆悟禅师道:“兄始知吾不汝欺。”然后又来到方丈寮,法演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克勤禅师升堂,举云门文偃禅师“东山水上行”之公案——有僧问云门禅师:“如何是诸佛出身处?”云门禅师道:“东山水上行。”克勤禅师举完此公案,便令宗杲禅师下一转语。宗杲禅师苦苦参究了一年的时间,一共下了四十九个转语,均不契旨。后来有一天,克勤禅师应邀赴一达官之府宅,升座说法,宗杲禅师亦随同前往。克勤禅师又举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在此期间,绍隆禅师从一行脚僧那儿偶然看到圆悟克勤禅师的语录,便借来一读,抚几长叹云:“想酢(zuo)生液,虽未浇肠沃胃,要且使人庆快。第(只)恨未聆謦欬(qingkai)耳。”于是便前往宝峰参礼湛堂文准禅师,次居黄龙叩请死心禅师,最后终于投到圆悟克勤禅师座下。一日,绍隆禅师入室参礼克勤禅师。克勤禅师问:“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端裕禅师在寺院里经行,偶然听见一位僧人击打着露柱道:“你何不说禅?”端裕禅师一听,豁然彻省。于是,他便辞别净慈一禅师,开始游方参学。端裕禅师先后礼谒过龙门远、甘露卓、泐潭祥等大德,皆以颖迈而被器重。最后于钟阜投圆悟克勤禅师座下。一日,克勤禅师问:“谁知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即今是灭不灭?”端裕禅师道:“请和尚合取口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天,有一位僧人在读死心禅师(黄龙悟新)小参法语云:“既迷须得个悟,既悟须识悟中迷、迷中悟。迷悟双忘,却从无迷悟处建立一切法。”景元禅师正好从旁边经过,一听,疑情大起,于是便急忙向佛殿走去。当他用双手托开大殿的门扉时,门发出一声吱呀的响声,景元禅师当下豁然大悟。景元禅师悟道后,继续留在克勤禅师身边,充当侍者。在克勤禅师的不断钳锤下,景元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慧远禅师十三岁从药师院宗辩禅师出家为僧,后前往成都大慈寺听习经论,四年后又放弃所习,投峨嵋灵岩寺徽禅师(浮山法真禅师之法嗣)座下参学。一日斋罢,慧远禅师见徽禅师于庭院间经行,遂上前问道:“文殊为七佛祖师,未审什么人为文殊之师?”徽禅师道:“金沙溪畔马郎妇。”慧远禅师一听,茫然不明其旨。时赵铁拂为徽禅师之侍者。慧远禅师经常亲近他,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安民禅师出家后专攻经论,一度于成都宣讲《首楞严经》,为义学僧众所归仰。当时,圆悟克勤禅师正住持昭觉寺,安民禅师与其座下胜禅师为好朋友。因此,安民禅师得以有机会参礼克勤禅师。一日小参的时候,圆悟禅师举“国师三唤侍者”之公案以及赵州和尚对此公案的拈题——南阳慧忠国师一日唤侍者,侍者应喏。慧忠禅师如是三召,侍者三应。慧忠国师道:&ldquo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帝问曰:“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何功德?”祖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祖曰:“廓然无圣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清乾隆以前,出家人必取得祠部颁发的正式度牒,方可出家为僧,否则即是非法)的时候,将“圆”字误写作“袁”字,故而将错就错,名为袁觉。当时郡守疑心袁觉禅师会不高兴,便戏之曰:“一字名可乎?”袁觉禅师笑道:“一字已多。”他的回答令郡守非常诧异。袁觉禅师受具足戒后,即离开四川,前往荆楚一带游方,遍参有道尊宿。后来到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祖觉禅师正式落发、取得僧籍之后,当地府帅便请他到千部堂开讲《华严经》。在讲经的时候,祖觉禅师词辩宏放,听众无不叹服。一日,祖觉禅师正在讲经,适逢南堂元静禅师从千部堂经过。听了祖觉禅师的讲经之后,元静禅师谓祖觉禅师道:“观公讲说,独步西南,惜未解离文字相耳。倘问到方外,即今之周金刚也。”[周金刚就是当年的德山宣鉴禅师,俗姓周,四川人,在参礼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灵源禅师便道:“恁么则老僧不如。”徐俯居士道:“和尚是何心行?”灵源和尚便哈哈大笑。靖康初年(1126),徐俯居士被迁为尚书外郎。此间他经常与朝士同志(同朝为官、爱好禅修的朋友)寄宿于天宁寺择木堂,力参圆悟克勤禅师。圆悟禅师亦喜其见地超迈。一日,徐俯居士至寮,指着圆悟克勤禅师的顶相(此指肖像),说道:“这老汉脚跟犹未点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赵令衿在南康(今江西境内)任职期间,为事简洁,政通人员,经常与禅僧交游。他把自己的堂室称之为摩诘丈室。当时,正值圆悟克勤禅师居瓯阜弘法。赵令衿居士于是在政事之余,欣然前往请益,愿受炉锤。开始,圆悟禅师不肯开示法要,但是赵令衿居士一再固请,不得已,圆悟禅师便道:“此事要得相应,直须是死一回始得。”赵令衿居士一听,当下便默然有契,后来他作疏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北宋宣和改元(1119),徽宗皇帝听信道士林灵素排佛之建议,下诏改僧号为德士,并令僧尼一律加戴冠巾。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心道禅师抱着随缘应化的乐观态度。曾上堂示众云:“祖意西来事,今朝特地新。昔为比丘相,今作老君形。鹤氅披银褐,头包蕉叶巾。林泉无事客,两度受君恩。所以道,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且道即今是甚么时节?毗卢遮那,顶戴宝冠,为显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三天之后,守珣禅师便令僧鸣钟集众,端坐如平时。侍者请求他留下遗偈,守珣禅师道:“不曾作得。”言讫而逝。 (原标题:何山守珣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帝问曰:“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计),有何功德?”祖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祖曰:“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法忠禅师住山后,曾有僧问:“如何是佛?”法忠禅师道:“莫向外边觅。”那僧又问:“如何是心?”法忠禅师道:“莫向外边寻。”那僧问:“如何是道?”法忠禅师道:“莫向外边讨。”那僧又问:“如何是禅?”法忠禅师道:“莫向外边传。”那僧再问:“毕竟如何?”法忠禅师道:&l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忽有个衲僧出来道,长老少卖弄,得恁么穷乞相。山僧只向他道,却被你道著。”上堂:“我手何似佛手?天上南星北斗。我脚何似驴脚?往事都来忘却。人人尽有生缘,个个足方顶圆。大愚滩头立处,孤月影射深湾。会不得,见还难,一曲渔歌过远滩。”上堂:“鸡啼晓月,狗吠枯桩。只可默会,难入思量。看不见处,动地放光。说不到处,天地玄黄。抚城尺六状纸,元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他抬头往前一看,正好望见供在斋堂里的圣僧像,当即便豁然契悟。于是,法如禅师欢喜踊跃,直趋丈室,告诉佛眼禅师。佛眼禅师便问:“这里还见圣僧么?”法如禅师一听,便上前问讯,叉手而立。佛眼禅师笑道:“向汝道,大有人为汝说法。”法如禅师悟道后,即前往江西云居山弘化。曾有上堂法语云:“一法若有,毗卢堕在凡夫。万法若无,普贤失其境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至西京少林寺,一日,闻僧举佛眼禅师以古诗发明罽宾王斩师子尊者之因缘,诗云:“杨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一声羌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罽宾王斩师子尊者的因缘是这样的——师子尊者传法给婆舍斯多之后,独留罽宾。时罽宾国有外道二人:一名摩目多,二名都落遮,学诸幻法,欲共谋乱。于是他们伪装成释子(比丘)的形象,潜入王宫,宫女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临走的那一天,他自著僧衣僧履,升踞高座,告诫诸官吏及道俗信众,各宜向道,扶持教门,建立法幢。吩咐完毕,便拈拄杖按膝,欲蜕然迁化。这时,其同僚漕使上前请道:“安抚(冯居士的官职)去住如此自由,何不留一颂以表罕闻?”冯楫居士于是又重新睁开眼睛,索笔书云:“初三十一,中九下七。老人言尽,龟哥眼赤。”写完,便掷笔长往。 (原标题:28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