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佛印禅师回答道:“山僧有一问,居士若道得即请坐,若道不得,即输却腰间玉带。”东坡居士欣然同意了。佛印禅师说道:“居士适来道,借山僧四大为座榻,只如山僧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居士向什么处坐?”东坡居士被问得无言以对,只好留下玉带,大笑而出。为了表示纪念,佛印禅师亦以云山衲衣相赠。事后,东坡居士作了三首偈子,呈佛印禅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从悦禅师率领几位僧人,前往潭州(今湖南长沙)云盖山海会寺礼谒守智和尚(黄龙慧南禅师之法嗣)。守智和尚刚与从悦禅师交谈了几句,便完全摸清了他的底细,笑道:“观首座气质不凡,奈何出言吐气如醉人邪?”从悦禅师一听,面红耳赤,热汗如雨下,说道:“愿和尚不吝慈悲。”守智和尚于是又跟他交谈,并不断地用语言逼拶和刺激他。可是从悦禅师仍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早晨,杲禅师入室请益,圆通玑禅师举问:“僧问投子:‘大死底人活时如何?’子曰:‘不许夜行,投明须到。’意作么生?”杲禅师道:“恩大难酬。”圆通玑禅师一听大喜,于是便命他充当首座和尚。到了晚上,杲禅师受圆通玑禅师之命,为众秉拂说法。在法堂上,杲禅师反应迟钝,说话结结巴巴,大众都笑他。杲禅师羞愧得脸都红了。第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凡有衲僧前来扣问,真净禅师但瞑目危坐,无所指示;或者安排参学者到园子里种菜,率以为常。文准禅师曾经跟同行的恭上座讲:“老汉无意于法道乎!”一日,文准禅师拿拄杖疏通沟渠,因用力过猛,水溅到站在一旁的真净禅师的衣服上。他忽然大悟。真净禅师大骂道:“此乃敢尔藞苴(laju,粗糙)邪?”从此以后,文准禅师“迹愈晦而名益著”。后应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有一位僧人将此事告诉了玄沙师备禅师,玄沙禅师道:“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众人皆疑此语。因为沩山禅师是一代宗师,他是不随便印可人的。他既印可志勤禅师,志勤禅师必定是开悟无疑。但是玄沙禅师却不肯。从此以后,玄沙禅师的这句话,便成为宗门大德用来勘验学人的一个重要话头。]在真净禅师的逼拶下,一日慧洪禅师疑情顿脱,豁然大悟,于是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为了弄清祖师禅是虚是实,他经常与禅僧交游。一日,有朋讲师到开元寺,礼谒子琦禅师。他的脚还未踏进丈室之门,心里便豁然有省。开元和尚从丈室中走出来,问道:“座主来作甚么?”有朋讲师道:“不敢贵耳贱目。”[他的意思是说,听人们常讲,禅宗祖师有直指之道,我想亲眼看看。]开元和尚道:“老老大大,何必如是?”有朋讲师道:“自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苏辙曾向了元祖师呈偈云:“粗沙印佛佛欣受,怪石供僧僧不嫌。空手远来还要否,更无一物可增添。”了元祖师以偈答曰:“空手持来放下难,三贤十圣聚头看。此般供养能歆享,木马泥牛亦喜欢。”“粗沙印佛”和“怪石供僧”都是佛门典故。意谓供养重在心之至诚,若心中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毫无望报之心,虽一沙一石之供,皆具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他发现与自己邻案的那位僧人正在读《曹洞广录》,于是他便跟着偷偷地观看,至“药山采薪归,有僧问:‘甚么处来?’山曰:‘讨(伐)柴来。’僧指腰下刀曰:‘鸣剥剥,是个甚么?’山拔刀作斫势。”--这一公案时,本才禅师忽然大悟。他高兴得手舞足蹈,掴了邻僧一掌,然后揭开门帘,跑出门外,冲口说偈道:“彻!彻!大海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每见有僧人前来请益,普交禅师必叱责道:“楖(ji)栗未担时,为汝说了也。且道说个甚么?招手洗钵,拈扇张弓。赵州柏树子,灵云见桃华,且掷放一边,山僧无恁么闲唇吻与汝打葛藤。何不休歇去!”说完便拈拄杖将他们赶走。普交禅师于北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三月二十日示寂,世寿七十七。临寂前,曾沐浴升堂说偈云:“宝杖敲空触处春,个中消息特弥纶。昨宵风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游僧寺,见藏经梵夹,金字齐整,装璜严丽,怫然作色道:“吾孔圣之书,乃不如胡人之教,人所仰重?”回家后,张商英坐在书房里,研墨吮笔,凭纸长吟,折腾到半夜,也不肯睡觉。他的妻子向氏招呼道:“官人,夜深何不睡去?”张商英于是便把自己辟佛的想法告诉了向氏:“正此著无佛论。”向氏应声答道:“既是无佛,何论之有?当须著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五祖和尚问:“你便是昨日问话底僧否?我固知你见处,只是未过得白云关在。”宗显禅师不明其旨,便礼谢退出。当时,圆悟克勤禅师给五祖和尚当侍者。宗显禅师于是便向圆悟禅师请问白云关的意旨。圆悟禅师道:“你但直下会取。”宗显禅师笑道:“我不是不会,只是未谙,待见这老汉,共伊理会一上。”第三天,五祖和尚先行前往舒城,宗显禅师与圆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涂毒禅师幼年时依护国寺僧楚光禅师落发。受具足戒后,十九岁投国清寺,礼谒寂室慧光禅师(慧林怀深禅师之法嗣),洒然有所省悟。后又前往明州(今浙江宁波)万寿寺参礼大圆和尚(即潭州大沩大圆智禅师)。大圆和尚问:“甚处来?”涂毒禅师道:“天台来。”大圆和尚又问:“见智者大师么?”涂毒禅师道:“即今亦不少。”大圆和尚进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有未开者,山僧不惜手,为诸人开此眼藏看!”乃举手,竖两指曰:“看!看!若见得去,事同一家。若也未然,山僧不免重说偈言:诸人法眼藏,千圣莫能当。为君通一线,光辉满大唐。须弥走入海,六月降严霜。法华(守端禅师自指)虽恁道,无句得商量。大众,既满口道了,为甚么却无句得商量?”喝一喝曰:“分身两处看。”5、上堂:“释迦老子有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当时,西天竺有一外道曾就此观点,诘难比丘僧团:“既不分能证、所证,却以何为证?”当时因为没有人能应对此诘难,故比丘僧团遭到了外道的羞辱和贬损:寺院不让鸣钟击鼓,比丘们被勒令反披袈裟。后来玄奘大师来到天竺,有力地回应了外道的这一诘难,解决了这一理论上的疑团。玄奘大师的回答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为玄奘大师击败了外道的问难,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此颂岂唯谢功甫大儒,直要与天下有鼻孔衲僧脱著肉汗衫。莫言不道!”接着便说颂曰:“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子,佳作仁,可知礼也。”祥正居士闻后,心中忽然生起大疑情来,耿耿于怀,透脱不得,亦放下不得。经过几天的参究,一日,祥正居士偶然听到有一小儿背诵这道偈颂,忽然有省。于是他便作书报告白云禅师,白云禅师遂作偈答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于是便立志出家,依寺僧自省法师落发,后又从文照法师学习讲说,从敏行法师学习《首楞严经》,不知疲倦。一次,克勤禅师得了重病,病得快要死了,痛苦不已。回想起平生所学,在病死到来之际,一点都帮不上忙,克勤禅师感叹道:“诸佛涅盘正路不在文句中,吾欲以声求色见,宜其无以死也!”于是病好之后,克勤禅师便放弃了过去那种沉溺于文字知见的做法,离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天,法演禅师举赵州家风之公案——有僧问赵州和尚:“如何是和尚家风。”赵州和尚道:“老僧耳聋,高声问将来。”那僧便再问。赵州和尚道:“你问我家风,我却识你家风了也。”慧懃禅师一听,豁然有省,平昔疑滞,顿然冰消。慧懃禅师道:“乞和尚指示极则。”法演禅师道:“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慧懃禅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师一日领侍僧入庙,以杖敲灶三下曰:“咄!此灶只是泥瓦合成,圣从何来?灵从何起?恁么烹宰物命。”又打三下,灶乃倾破堕落。须臾,有一人青衣峨冠,设拜师前。师曰:“是甚么人?”曰:“我本此庙灶神,受久业报。今日蒙师说无生法,得脱此处,生在天中,特来致谢。”师曰:“是汝本有之性,非吾强言。”神再礼而没。少顷,侍僧问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时,法演禅师便道:“好即好,只是未曾得老僧说话在。斋后可来祖师塔所,与汝一一按过(勘验、审查)始得。”斋后,元静禅师果然奉命来到祖师塔所。法演禅师于是便举“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睦州担板汉,南泉斩猫儿,赵州狗子无佛性有佛性”等公案,来勘验他。元静禅师皆一一酬对,了无凝滞。接着,法演禅师又举“子胡利踪之狗”的公案。该公案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该公案的具体内容是——有僧问赵州和尚:“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赵州和尚道:“吃粥了也未?”那僧回答道:“吃粥了也。”赵州和尚道:“洗钵盂去。”那僧忽然省悟。宗泰禅师被法演禅师许可入室参请之后,一日,法演禅师重举此公案问宗泰禅师:“你道赵州向伊道甚么,这僧便悟去?”宗泰禅师道:“洗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