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后有一僧人跟着赵州和尚,问:“上座礼拜便出,意作么生?”赵州和尚道:“汝却问取和尚”。那僧于是又问南泉禅师:“适来谂(赵州和尚法名从谂)上座意作么生?”南泉禅师道:“他却领得老僧意旨。”于是法枢禅师便谨遵师教,专心参究此公案。三年后的某一天,法枢禅师忽然有省,遂作偈云:“不是心佛物,拶出虚空骨。金毛师子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老僧当年念念常以佛法为事。”雪岩禅师一听,便离开座席,走上前问道:“和尚而今如何?”普照禅师道:“如生冤家相似。”雪岩禅师惊喜道:“若不得此语,几乎枉行千里!”普照禅师于是走下禅床,握着雪岩禅师的手,说道:“作家那!”雪岩禅师后来又前往太原,礼谒玉山师体禅师。一日,师体禅师举洞山睹影开悟之因缘—&mda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君眉宇间大有物在,物非一番寒彻不能放下,滓精观此子后自见,不在老僧多言也。说完,默光禅师便教行秀禅师参长沙景岑禅师转自己成山河国土之公胜案----有僧问长沙景岑禅师:如何转得山河国寺归自己去?长沙禅师反问道:如何转得自己成山河国土去?那僧道:不会。长沙禅师道:湖南城下好养民,米贱柴鑫足四邻。那僧默然无语。长沙禅师于是又说偈云:谁向山河转,山河转向谁?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元主西征之前,有司上奏,建议征调五台山等地僧徒中,能咒术、通武略、有膂力者,组成一只队伍,随军西征。楚材居士上谏元主云:释氏之高行者,必守不杀戒,奉慈忍行。故有危身不证鹅珠、守死不拔生草者。法王法令,拳拳奉行,虽死不犯。用之从兵,岂其宜哉!其不循法律者,必无志行。在彼既违佛旨,在此岂忠王事?故皆不可从王师也。元主觉得楚材居士说的有道理,僧人从征之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因河南王童器重,永宁禅师虽年少而得度牒为僧。从此以后,永宁禅师便开始游方参学,遍历禅席,可是无所契入。不久,宁禅师便来到焦子山,修禅定,要一昏沉瞌睡,就下座搬沙运砖,永精只他或者坐在悬空的板子上。这样苦修了五年,结果仍然未能契入宗门之旨。于是他便前往淮西太湖山,礼谒无用宽禅师。无用宽禅师禅风高峻,一般人都难入其门。永宁禅师初来太湖山,准备入门拜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时僧俗二众争相瞻礼,被称为江南古佛。大元仁宗皇帝因敬慕明本禅师之道德,曾赐金襕袈裟及佛慈圆照广慧禅师、高峰佛日普明广济禅师等称号。明本禅师对当时丛林学者多尚言说、求真修实证的风气,为不满。说:不颇他今之参禅不灵验者,第一无古人真实志气,第二不把生死无常当作一件大事,第三拌舍(扫除)积劫以来的积习不下,又不具久远不退转心。毕竟病在于何?其实不识生死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了义禅师十六岁那一年,有位托钵僧来到他家中,跟他谈起高峰原妙禅师上堂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话头,他一听,便兴奋地站起来,说道:此大善知识,必能为人拔钉去楔。于是请求托钵僧道:能引我往见之乎?于是他的母亲便为他准备好行装,让他随托钵僧一起前往天目山师子岩,参礼原妙禅师。当时原妙禅师住在悬崖峭壁上的死关中。原妙禅师一见了义禅师,知是法器,便收留了他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来有一天,思聪禅师偶然来到净头寮(负责厕所卫生的僧人所居之处),与众人同坐。可是他心中的疑情并没有放下,心心念念还在所参的话头上。大约坐一顿饭的功夫,思聪禅师忽然觉得情想破裂,眼前人物,一切都不见了,心胸大开,通身汗流,庆快无比。于是,思聪禅师便径直来到敬上座的寮房,向他通报了自己刚才所证。敬上座便举起扇子,说道:速道!速道!思聪禅师急忙应道:举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有一位行脚僧,持杖戴笠,从寺前经过。清珙禅师问他欲住何方。行脚僧道:“吾今登天目见高峰和尚,汝可偕行否?”于是,清珙禅师便欣然同意随同前往天目,礼谒高峰原妙禅师。初礼天目,原妙禅师便问清珙禅师:“汝为何来?”清珙禅师道:“欲求。”原妙禅师道:“岂易求哉!须然指香可也。”清珙禅师道:“某今日亲见和尚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九岁出家,十八岁为大僧。梦窗国师曾一度白骨观,绘死尸九变之相,终日观想,遂慨然有求道之志。后来有一天晚上,梦窗国师梦见自己来到中国,游疏山、石头二刹,有一长眉僧人送给他一幅达摩祖师像,说道:“尔善事之。”醒来之后,梦窗国师感叹道:“洞明吾本心者,其惟禅观乎?”于是改名疏石。不久,梦窗国师即乘船来到中国,游方参学。初礼一山宁禅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初登紫箨山,无愠禅师隔着一条小溪,望见对面有一老僧正坐在磐石上,旁边站着一位侍者,风度萧然,如画中之应真。无愠禅师猜想这位老僧必是妙道禅师,于是具礼展拜。后一打听,果然如是。无愠禅师于是便跟着妙道禅师来到丈室里。无愠禅师正要开口请问赵州和尚狗子无佛性之公案,妙道禅师却大喝一声。在这突如其来的一喝之下,无愠禅师通身汗流,疑情顿消,遂呈偈曰:“狗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其机锋相加,如兔起鹘落,瞬目辄失,利根衲僧,每于此多有发明。一日,有僧至,问答未竟,便以手拍地而笑。松隐禅师道:“滞货,何烦拈出耶?”那僧便嘘了一声。松隐禅师于是厉声一喝。那僧有省,遂礼拜而去。在清凉,松隐禅师住持了十五年,后退隐于东堂,影不出山。末后,又被请至天童之此轩,一直到他圆寂。临终前,松隐禅师曾示微疾。一日,集众诀别,座下一再请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来有一天晚上,世愚禅师无意间听到隔壁的僧人唱念永嘉大师《证道歌》,当对方唱到“不除妄想不求真”这一句时,豁然如释重负,一刹那间,眼前的一切如梦幻空花一般,无有质碍。世愚禅师喜不自胜,说道:“佛法元(原)在目前,人自远之耳!”并当时下述偈云:“时时觌面不相逢,吃尽娘生气力穷。夜半忽然忘月指,虚空迸出日轮红。”于是世愚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不久,宝金禅师便道声大震,僧俗闻风,千里归凑,多时竟达上千人。大元至正年间,宝金禅师曾奉诏入禁说法。那天晚上下大雪,宫中有人看见,有一条红光,从宝金禅师的室中直透霄汉。皇上惊叹不已,遂赐宝金禅师金襕袈裟。第二年,北方大旱,宝金禅师奉诏祈雨,有大应验。皇上非常高兴,又赐他“寂照圆明大禅师”之号,并诏住海印寺。洪武初年,宝金禅师一度被诏至京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行省丞相府设斋供僧,元长禅师亦随众受请。当时中峰明本禅师亦在座。明本禅师远远地看见元长禅师气宇不凡,知是法器,便主动地跟他打招呼,并问道:“汝日用若何?”元长禅师道:“念佛。”明本禅师又问:“佛今何在?”元长禅师正要开口答话,明本禅师便厉声呵叱。元长禅师于是作礼,请求明本禅师为他开示法要。明本禅师便教他参究赵州狗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纳山僧见处,直饶知解顿忘,犹是门外汉。到者(这)里须辨缁素始得。”在这段开示中,普庄禅师对当时丛林中流行文字禅的习气作了痛切的批判。他认为,禅宗之衰落,与这种玩弄语言文字的虚浮做法有直接的关系。当今时代,禅宗要振兴,不可不注意这一前车之鉴。 (原标题:404古先印原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纳山僧见处,直饶知解顿忘,犹是门外汉。到者(这)里须辨缁素始得。”在这段开示中,普庄禅师对当时丛林中流行文字禅的习气作了痛切的批判。他认为,禅宗之衰落,与这种玩弄语言文字的虚浮做法有直接的关系。当今时代,禅宗要振兴,不可不注意这一前车之鉴。 (原标题:405呆庵普庄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时蔚禅师在襁褓中时,每见僧人,辄合掌微笑。十一岁时,从演庆昇法师受业,因诵《法华经》有省,遂入杭州受具足戒。后投杭州虎跑止庵德祥禅师座下参学。止庵禅师于是令他参究南泉禅师“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之话头。时蔚禅师虽然用功精勤,参究了一段时间,最终却迷闷无所入。于是他便前往明州达蓬山,于佛趾寺侧,卓庵隐修,奋志参究“三不是”公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同新禅师把自己想行脚参学的想法告诉了同道,同道们非常惊讶——这位平日只知道埋头干苦力的僧人居然也想参学,于是便纷纷取笑他。同新禅师愤慨不已,遂作偈书壁而去,偈云:“气宇冲霄大丈夫,寻常沟渎岂能拘。手提三尺吹毛剑,直取骊龙颔下珠。”同新禅师后投清安方禅师座下参学。一日,同新禅师入室请益。清安禅师问道:“欲穷千里,一步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洪武二十九年(1396),朱元璋因怀念无念禅师,特地遣使者,赍诗文及松实松花,前往九峰,慰问无念禅师,勅云:“前者僧无念,戒行精于皎月,定慧稳若巍山。暂来一见,此去常怀。怀之不已,兹特遣人就见,赍有松实花之供,谦以诗文劳之。”无念禅师遂呈偈礼谢,偈云:“万机之下究真玄,百草头边佛祖禅。毛孔遍含尘刹土,毫端现出性中天。定回坐看云横谷,行乐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