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十方一切佛!南无大乘胜义僧!南无究竟第一义!”也有戒子发如是愿:“我某某至心发愿:愿此五戒功德,不堕三途八难。持此功德,惠施法界一切众生,皆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花开见佛,得闻佛乘;悟无生忍,证不退位;还入娑婆,化诸有情;亲觐弥陀,永断生死。”6、求佛菩萨加持佛子在修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障碍,这是我们无始以来所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对一个潜心学佛求证解脱觉悟的人来说,生天还是学佛八难之一,因为到了那个地方,只会顾着享乐,哪里还会顾得上学佛。等想到要学佛的时候,下生人间一看,贤劫千佛都已经一一入涅了,想学佛都无佛法可学了,岂不可惜。再者,佛菩提道一直进修,入地以后,具有道种智与大福德,可以在欲界天当天主,到三地满心后,具足四禅八定五神通,如果他发的愿是生生世世在天界度众,那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居民寿足千岁,命终之后,便往生忉利天或他化自在天,于四洲中果报最为殊胜,但是由于没有佛出世,因此是学佛的八难之一。除了人以外呢,接下来,从须弥山的山腰有四天王天,然后在山顶有忉利天。忉利天有时候我们又称为三十三天,这三十三天是因为,有三十二个小天王他各居一天,再加上中间有个帝释天,帝释天王现在叫作释提桓因;所以,因为有三十二天,再加上中间那一天,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六)八难:1)地狱,2)饿鬼,3)畜生,4)郁单越(北俱卢洲无苦无佛法处),5)长寿天(色界、无色界天),6)盲聋喑哑,7)世智辩聪,8)佛前佛后。(原标题:佛教基本名词(部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大部洲的叙述,散见於《长阿含经》、《楼炭经》、《立世论》、《俱舍论》、《造天地经》等经典中,各洲各有特点,例如西牛货洲以多牛、多羊、多珠玉为特点;东胜神洲的特色则是土地极广、极大、极妙,所谓极妙是指土地肥沃;而北俱卢洲的人没有肤色、种族优劣之差别,也没有忧悲啼哭,但这里是佛法中视为八难之一的地方,因为这里只有纯物欲的享受,而缺乏崇高的精神生活。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大部洲的叙述,散见於《长阿含经》、《楼炭经》、《立世论》、《俱舍论》、《造天地经》等经典中,各洲各有特点,例如西牛货洲以多牛、多羊、多珠玉为特点;东胜神洲的特色则是土地极广、极大、极妙,所谓极妙是指土地肥沃;而北俱卢洲的人没有肤色、种族优劣之差别,也没有忧悲啼哭,但这里是佛法中视为八难之一的地方,因为这里只有纯物欲的享受,而缺乏崇高的精神生活。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大部洲的叙述,散见於《长阿含经》、《楼炭经》、《立世论》、《俱舍论》、《造天地经》等经典中,各洲各有特点,例如西牛货洲以多牛、多羊、多珠玉为特点;东胜神洲的特色则是土地极广、极大、极妙,所谓极妙是指土地肥沃;而北俱卢洲的人没有肤色、种族优劣之差别,也没有忧悲啼哭,但这里是佛法中视为八难之一的地方,因为这里只有纯物欲的享受,而缺乏崇高的精神生活。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人虽学如是信解,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恼,不得渐伏;其心疑怯,畏堕三恶道,生八难处,畏不常值佛菩萨等,不得供养听受;畏菩提行难可成就。有如此疑怖及种种障碍等者,应于一切时一切处,常勤诵念我之名字。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我法身,及一切诸佛法身,与己自身,体性平等,无二无别,不生不灭,常乐我净,,是可归依。又复观察己身心相,无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讲到此经非常重要,佛陀说把这部《罪福报应经》跟大家宣传的功德是无量的,因为这部经教导了众生六道轮回、因果业报的道理;所以佛陀说宣传这部经的人,将来可以亲自值遇贤劫千佛⑤,并且亲自奉侍供养,而且不会堕入三恶道或是八难⑥之地,并且还可以得到戒定慧⑦。既然功德那么大,我们就接著来为大家介绍这部经的内容,也希望您能仔细阅读佛陀的开示,并且转介亲朋好友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讲到此经非常重要,佛陀说把这部《罪福报应经》跟大家宣传的功德是无量的,因为这部经教导了众生六道轮回、因果业报的道理;所以佛陀说宣传这部经的人,将来可以亲自值遇贤劫千佛5,并且亲自奉侍供养,而且不会堕入三恶道或是八难6之地,并且还可以得到戒定慧7。既然功德那么大,我们就接著来为大家介绍这部经的内容,也希望您能仔细阅读佛陀的开示,并且转介亲朋好友们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05不举教忏戒(众生违反五戒十戒,知而不举、不教忏悔)众生违犯,五戒十戒,知而不举,不教忏悔,犯轻垢罪「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同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同一众住说戒而不举其罪、不教悔过者,犯轻垢罪。」【云何名为善能谏举?谓若有余,于增上戒,毁犯尸罗;于增上轨,毁犯轨则;由「见、闻、疑」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对于受持八关斋戒的人,佛说应该他要发起这样的誓愿:我今天以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回向不要下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中,也不要出生到无法听闻佛法的八难之处,也不要出生到佛法的边境,也不要出生到罗刹国等凶弊之处;更不要追随奉事教导错误佛法知见的恶知识,出生我们的父母他们能够专注而闻熏到正确的佛法,不要熏习到种种不正的佛法知见;希望我将来能够出生在听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同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同一众住说戒而不举其罪、不教悔过者,犯轻垢罪。」「若佛子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常请法师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教悔罪戒】「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同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同一众住说戒而不举其罪、不教悔过者,犯轻垢罪。」【不供给请法戒】「若佛子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共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同一众住说戒。而不举其罪教悔过者。犯轻垢罪若佛子。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常请法师三时说法。日日三时礼拜。不生嗔心患恼之心。为法灭身请法不懈。若不尔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受持八关斋戒的人,应该要如何发愿呢?《增壹阿含经》卷38:【优波离白佛言:云何当发愿?世尊告曰:彼发愿时:‘我今以此八关斋法,莫堕地狱,饿鬼、畜生,亦莫堕八难之处,莫处边境,莫堕凶弊之处,莫与恶知识从事,父母专正,无习邪见,生中国中,闻其善法,分别思维,法法成就。持此斋德,摄取一切众生之善,以此功德,惠施彼人,使成无上正真之道,持此誓愿之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同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同一众住说戒而不举其罪、不教悔过者,犯轻垢罪。」「若佛子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常请法师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诸经中举出多种有关持守八斋戒之功德者,例如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六均谓,受持者于命终后必生于欲界六天,不堕三途八难;优婆塞戒经卷五之八戒斋品亦云,可除去五逆罪,并灭除其余一切之罪障。(斋戒引申)我国儒家自古亦有斋戒之说,论语谓:‘斋必变食,居必迁坐。’盖古人于祭祀之前,必先变食迁坐,以自齐洁。‘斋’字于古经传中与&l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堕三恶八难。亦不求轮王。梵王。世界之乐。愿断诸烦恼。逮得萨云若。成就佛道(布萨者。秦言共住。又云天言淨住。人语或云增进。亦称长养。通道及俗。俱禀修行。所谓淨身口意。如戒而住也。萨云若。秦言一切智相。因名般若。果名萨云若)。又八种长养功德经。而发愿言。我持戒行。庄严自心。令心喜悦。广修一切。相应胜行。求成佛果。究竟。又说伽陀曰。我发无二最上心为诸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持是功德,不入地狱、饿鬼、畜生八难之中,恒得善知识,莫与恶知识从事,恒得好父母家生,莫生边地无佛法处,莫生长寿天上,莫与人作奴婢,莫作梵天,莫作释身,亦莫作转轮圣王,恒生佛前。自见佛,自闻法,使诸根不乱。若我誓愿向三乘行,速成道果。’“比丘当知:若有优婆塞、优婆夷,持此八关斋法,彼善男子、善女人、当趣三道,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般涅槃。&r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