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瞋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所谓受不见菩提障,不闻障,生不净国障,生恶道障,生八难处障,多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闇钝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近恶知识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3)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佛说:菩萨假如起了一念瞋恚的心,就是等于自己开启了百千障碍之门;而自己将来会因为 三摩地

2018-07-23

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嗔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所谓受不见菩提障,不闻障,生不净国障,生恶道障,生八难处障,多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闇钝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近恶知识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3)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佛说:菩萨假如起了一念嗔恚的心,就是等于自己开启了百千障碍之门;而自己将来会因为 三摩地

2018-07-23

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嗔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所谓受不见菩提障,不闻障,生不净国障,生恶道障,生八难处障,多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闇钝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近恶知识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3)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佛说:菩萨假如起了一念嗔恚的心,就是等于自己开启了百千障碍之门;而自己将来会因为 三摩地

2018-07-23

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嗔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所谓受不见菩提障,不闻障,生不净国障,生恶道障,生八难处障,多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闇钝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近恶知识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3)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佛说:菩萨假如起了一念嗔恚的心,就等于自己开启了百千障碍之门;而自己将来会因为果报 三摩地

2018-07-23

毘婆尸佛入涅盘后,盘头王即建起七宝塔,供养佛的舍利;王的第一夫人,以天冠的拂饰,搭在毘婆尸佛像顶上来庄严佛像;又以天冠中的如意珠,安置在塔前的高柱上,让如意珠的光明能普照世间,并发愿说:『藉这个供养,使我将来身有光明,紫磨金色,尊荣豪贵,不堕入三恶道、八难之处!』当时,王的第一夫人,就是今天的善光公主!」「迦叶佛时,她又以佳肴美饍,供养迦叶如来及四 三摩地

2018-07-23

」「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同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同一众住说戒而不举其罪、不教悔过者,犯轻垢罪。」「若佛子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常请法师三 三摩地

2018-07-23

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共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同一众住说戒而不举其罪、不教悔过者,犯轻垢罪。若佛子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常请法师三时说法, 三摩地

2018-07-23

05不举教忏戒(众生违反五戒十戒,知而不举、不教忏悔)众生违犯,五戒十戒,知而不举,不教忏悔,犯轻垢罪「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同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同一众住说戒而不举其罪、不教悔过者,犯轻垢罪。」【云何名为善能谏举?谓若有余,于增上戒,毁犯尸罗;于增上轨,毁犯轨则;由「见、闻、疑」能 三摩地

2018-07-23

」「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同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同一众住说戒而不举其罪、不教悔过者,犯轻垢罪。」「若佛子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常请法师三 三摩地

2018-07-23

然后自己心里想:我慈心地祈愿众生,能够早日的离开八难各种苦,不要像我现在这样,有怨家来结仇。蛇跟狐狸知道这件事,就在那边讨论说,这件事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呢?蛇就说:我们应该去救他啊!所以蛇就衔著良药,然后闯进到狱中,见到菩萨,然后发现菩萨的身体、精神都不太好。蛇内心很难过,就对菩萨说:我现在把这个草药放在你的身边,我要去咬太子,我的毒牙很毒,没有人 三摩地

2018-07-23

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瞋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所谓受不见菩提障,不闻障,生不净国障,生恶道障,生八难处障,多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闇钝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近恶知识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3)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佛说:菩萨假如起了一念瞋恚的心,就是等于自己开启了百千障碍之门;而自己将来会因为 三摩地

2018-07-23

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瞋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所谓受不见菩提障,不闻障,生不净国障,生恶道障,生八难处障,多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闇钝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近恶知识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3)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佛说:菩萨假如起了一念瞋恚的心,就等于自己开启了百千障碍之门;而自己将来会因为果报 三摩地

2018-07-23

而受持八关斋戒的人,应该要如何发愿呢?《增壹阿含经》卷38:【优波离白佛言:云何当发愿?世尊告曰:彼发愿时:‘我今以此八关斋法,莫堕地狱,饿鬼、畜生,亦莫堕八难之处,莫处边境,莫堕凶弊之处,莫与恶知识从事,父母专正,无习邪见,生中国中,闻其善法,分别思维,法法成就。持此斋德,摄取一切众生之善,以此功德,惠施彼人,使成无上正真之道,持此誓愿之福, 三摩地

2018-07-22

例如,现在画面中的这一尊佛像,上面刻的字大意是:东魏元象元年,佛安东将军,前荧阳太守薛安颢,为了亡女魏氏造玉佛像一尊;愿回向亡女不入三恶道,不遭遇八难,能够往生善处,值佛闻法,一切众生咸同此福。另一尊则是北魏普泰二年,昌国县新兴寺比丘尼昙颜,为了亡妹昙利,敬造弥勒佛金像一尊;愿亡者与师僧眷属,父母宗亲及一切众生,直接往生西方无量寿佛佛国,普同其富, 三摩地

2018-07-22

即说偈言巨海极广大浮木孔复小百年而一出得值甚为难我今池水小浮木孔极大数数自出头不能值木孔盲龟遇浮木相值甚为难恶道复人身难值亦如是我今值人身应当不放逸恒沙等诸佛未曾得值遇今日得谘受十力世尊言佛所说妙法我必当修行若能善修习济拔极为大非他作己得是故自精勤若堕八难处云何可得离世间业随逐堕堕于恶道我今当逃避得出三有狱若不出此狱云何得解脱畜生道若干历劫极长久地 三摩地

2018-07-22

……”(《维摩诘所说经》卷3)说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心性刚强很难教化,所以释迦佛为众生说种种刚强的言语,以便来调伏众生的心性,说了:“哪些是地狱的处所和果报,哪些是畜生的种类果报,哪些是饿鬼的相貌、种类果报,哪些是八难之处,哪些是愚痴人造作贪瞋痴业报所生之处。”刚强的心性,指的是不调柔的,就像一匹很难驾驭的野马一样,不能担负 三摩地

2018-07-22

毗婆尸佛入涅盘后,盘头王以佛舍利,起七宝塔;王第一夫人,以天冠拂饰,着毗婆尸佛像顶上;以天冠中如意珠,着于枨头,光明照世,因发愿言:『使我将来身有光明,紫磨金色,尊荣豪贵,莫堕三恶八难之处!』尔时,王第一夫人者,今善光是!」「迦叶佛时,复以肴膳,供养迦叶如来及四大声闻。夫主遮断,妇劝请言:『莫断绝我!我今以请,使得充足!』夫还听妇,供养得讫。尔时夫 admin

2018-07-22

对于受持八关斋戒的人,佛说应该他要发起这样的誓愿:我今天以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回向不要下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中,也不要出生到无法听闻佛法的八难之处,也不要出生到佛法的边境,也不要出生到罗刹国等凶弊之处;更不要追随奉事教导错误佛法知见的恶知识,出生我们的父母他们能够专注而闻熏到正确的佛法,不要熏习到种种不正的佛法知见;希望我将来能够出生在听闻 三摩地

2018-07-22

从这里来看,众生无边誓愿度,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既然是诸佛在因地行菩萨行时所发,乃至成佛之后也永不舍弃的殊胜大愿,那么诸佛成佛当然就不会选择像经典上所说的大部分众生都不得遇佛、不闻的八难[nàn]之处。八难就是:地狱、畜生、饿鬼、长寿天、边地、盲聋瘖[yīn]哑、世智辩聪以及佛前佛后。其中像地狱、畜生、饿鬼这三恶道的有情,他们是报障深重,众苦逼恼,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说除八难故。于佛国得道。一切为断恶道众难而有佛土。菩萨自觉不讥彼受故。于佛国得道。断诸邪受而有佛土。菩萨净修十善之行故。于佛国得道。而不离偶大财梵行诚谛之语免于恶道。言以柔软不别眷属恒与善俱。无有嫉慢除忿怒意。以正见诲人生于佛土。如是童子。菩萨以应此行便有名誉。已有名誉便生善处。已生善处便受其福。已受其福便能分德。已能分德便行善权。已行善权则佛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   3   …   4   5   下一页»   共82条/5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