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天童宏智禅师深知天童禅寺后继无人,虽然也暂时指派了天童弟子担任天童山寺院住持,但毕竟无助于后来学人道业,最后还的请临济宗克勤圆悟大师帮忙,克勤大师只能指派大慧宗杲的师兄虎丘绍隆的弟子应庵云华禅师前去住持,而应庵云华禅师在弘法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天童老人的默照禅法……这样一直传承大概六、七十年之后,到南宋理宗淳祐十一年(公元1215年),住持天童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我在史料中见到这样一条记载:明宣德八年,一次有一百七十名犯人流放到东北,死在路上的就有三分之二,到东北只剩下五十人。”据记载,在梅州的六年间,追随禅师者,因为无法适应当地的瘴气,因为当地极其恶劣的生存状况,导致病死者过半。可以想见当时的生存条件是如何的艰苦。到梅州后,梅州郡太守谢朝议在经过一段时日的验证禅师德行后,让自己的儿子谢纯粹归依禅师。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千余年前的黄檗古寺可是一座闻名天下的大丛林,到黄檗山追随希运和尚习禅者常有八百上千人,挤得禅堂水泄不通。希运师每每大怒,认为这许多人不是真习禅,不过是凑凑热闹而已。一日上堂,众僧云集,希运师忽大喝:“你们这些人究竟想求什么?”边说边举起禅杖驱逐他们。众僧仍不肯散。希运无奈坐下道:“你们这些吃酒渣子的家伙,到处云游,看见八百、一千人的禅院便赶过去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大慧三十八岁的时候被赐紫衣,并得到“佛日大师”的称号,后因奸臣秦桧忌惮,被流放衡州,一度流离失所。因为被流放处的环境恶劣,与大慧同行的师徒死了一半,但是大慧怡然处之,度化当地的百姓,后在绍兴二十五年被赦免。大慧在七十四岁的时候被孝宗赐号“大慧禅师”,最后在七十五岁时圆寂。大慧宗杲禅师生平都在研读、传扬佛法,在他的影响下,“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希运,福州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八、九世纪间,自幼于江西高安的黄檗山出家。及长,身长七尺,额间隆起如圆珠,倜傥不羁,人莫能测。先游天台,后至上都(西安),行乞时,遇一老妪,问答之间,希运“玄门顿而荡豁。”老妪介绍他至江西参马祖道一,至南昌道一已逝,瞻礼祖塔时,遇百丈怀海,乃参之。从此,投于怀海门下。据《古尊宿语录》卷二载,希运曾向怀海请问道一平日的机缘。怀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唐大中八年(854),他到镇州,在滹沱河边建立临济院,广接徒众,门风峭峻,盛于一代。咸通八年(867)四月十日,端然示寂,敕谥慧照禅师。慧然辑录他的语要为《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简称《临济录》一卷。义玄的接引学人有三玄(即三种原则)、三要(即三种要点)、四料简(即四种简别)等施设。他说他的接人,“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四料 | 三摩地 2018-07-19 |
![]() |
遂负华严经八十卷。寻访霍童礼天冠菩萨。至支提石室而宅焉。先是此山不容人居。居之必多霆震猛兽毒虫。不然鬼魅惑乱于人。曾有未得道僧。辄居一宿为山神驱斥。明旦止见身投山下数里间。表赍经栖泊涧饮木食。后不知出处之踪矣。于时属会昌搜毁。表将经。以华榈木函盛深藏石室中。殆宣宗大中元年丙寅。保福慧评禅师素闻往事。躬率信士迎出甘露都尉院。其纸墨如新缮写。今贮在福州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春秋八十二云。唐京兆神鼎传释神鼎者。不详何许人也。狂狷而纯直发垂眉际。每持一斗巡长安市中。乞丐得食就而食之。人或施粗帛币布锦绮罗縠。并缀联衣上而着且无选择。尝入寺中见利贞法师讲。于座前倾听少时。而问贞曰。万物定已否。贞曰定。鼎曰。阇梨若言定何因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有死即生有生即死。万物相纠六道轮回何得定耶。贞曰万物不定。鼎曰。若不定何不指天为地呼地为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兴福篇第九之三(正传十五人附见一人)后唐洛阳中滩浴院智晖传释智晖。姓高氏。咸秦人也。权舆总角萌离俗之心。不狎童游动循天分。欻遇圭峰温禅师。气貌瑰伟虚心体道。趋其门者淑慝旌别矣。谓晖曰。子实材器多能之士也。请祈摄受。二十登戒。风骨耸拔好尚且奇。山中阒然曾无他事。唯钩索藏教禅律亘通日。诵百千言义味随嚼。闻佛许一时外学。颇精吟咏得骚推之体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八年春禅侣辐凑众力义成此院。号平田焉。开成中宛是大道场。会昌三年七月告众入灭。春秋七十四。度弟子全亮。俗姓陈氏。悟师之道得凤之毛。一人唯约。在上元入灭。肉身不朽。岸迁塔于是山。前此寺置五百罗汉殿。永嘉全亿长史画半千形像。每一迎请必于石桥宿夜焚香。具幢盖螺钹引导入于殿。香风送至。幡幢之势前靡而入门即止。其石梁圣寺在石桥之里。梵呗方作香霭始飘。先有金色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仪年八岁状貌不群神悟超拔。乳母疑遭貌取而败。且极忧疑。乃造布襦置钱于腰腹间。于桑林之下告之令去。敕搜不慢。吾虑俱死无益于事。汝聪颖必可自立。或一旦富贵无忘老姥。言讫对泣。仪恸不自胜。乳母从此而逝矣。仪茫然行至逆旅与群儿戏。有郡守夫人往夫所住处方息。俱此见仪群聚且貌俊爽。因而怜之。召谓之曰。郎君家何在。而独行至此。仪绐之曰。庄邻于此。有时闲戏耳。夫人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读诵篇第八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五人)唐并州石壁寺明度传释明度。未知何许人也。经论步学三业恪勤。诵金刚般若。资为净分。慈济为心。迨贞观末有鸽巢于屋楹乳养二雏。度每以余粥就窠哺之。复咒之曰。乘我经力羽翼速成。忽早学飞堕地偕殒。度乃瘗之。旬余梦二小儿曰。儿等本受卵生小类。蒙上人为养育诵持回向。今转生人道。距此寺东十里间。某家是也。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读诵篇第八之一(正传二十一人附见三人)隋行坚传释行坚者。未知何许人也。常修禅观节操惟严。偶事东游路出泰山。日之夕矣。入岳庙谋之度宵。令曰。此无别舍。唯神廊庑下可以然而来寄宿者必罹暴死之殃。吾师筹之。坚曰。无苦。不得已从之。为藉[葶-丁+呆]于庑下。坚端坐诵经。可一更闻屋中环[王*風]之声。须臾神出。衣冠甚伟部从焜煌。向坚合掌。坚曰。闻宿此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当光启丁未岁夏四月八日。门人权葬。葬后收焚之。获舍利七七粒。僖宗赐谥曰清严。塔号出尘。葬事檀越田咏兄弟率财营构。南岳释玄泰撰碑颂德。提唱斗峻。时号岩头法道。难其领会焉。系曰。休豁二师何临难无苟免乎。通曰。凡夫之难是菩萨之易。经生累舍。此乌悕哉。昔安世高累累偿债。去若拂尘业累才轻。苦依身尽换坚固之体耳。神仙或从刃殒者。谓之剑解。况其正修证果之人。观待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及乎牓出验之有八士也。二王处厚与王慎言也。王居一焉。恶其百日为程。处厚唯狎同年置酒高会极遂性之欢。由是荒乱不起。是夜暴亡。同年皆梦。处厚蓝袍槐笏驱殿而行。验其策名之荣。止一百二十日也。详其缄之生于文宗太和初也。成身在宣宗大中。王处厚遇之已一百三十余岁也。次伪王蜀城都大慈寺僧亡名。恒讽诵法华经令人乐闻时至分卫取足而已。身微所苦有示方药。伊僧策杖入青城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感通篇第六之四(正传十八人附见三人)唐五台山法华院神英传释神英。罔知姓氏。沧州人也。宿缘悟道丱岁从师。讽诵精勤日夜匪懈。年当应法受具。后乃枝锡萍游寻访知识。早通玄话兼擅论经。相次参神会禅师。谓英曰。汝于五台山有缘速。宜往彼瞻礼文殊兼访遗迹。既承指授。以开元四年六月中旬到山瞻礼。于僧厨止泊。一日食毕游于西林。忽见一院题曰法华。英遂入中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享年八十七。资中至今崇仰焉。唐代州五台山华严寺无著传释无著。永嘉人也。识度宽明秉操贞礭。留神大道约志游方。抵于京师云华寺。就澄观法师研习华严之教。凡诸经论志极旁通。然于华藏海终誓遨游。以大历二年入五台山。肆欲观圣人之境界。五月到华严寺挂锡。始于堂中啜茶见老僧寝陋据北床。问曰。子从南方来还赍数珠。请看。着乃躬度之。回视之间失僧之所。于时神情[怡-台+敞]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宋高僧传卷第十九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唐嵩岳破窖堕传释破窖堕者。不知何许人也。天后之世参事嵩岳安禅师号老安是欤。通彻禅法逍遥弗羁。恒理求而不见其前。别涂取而莫趋其后。尝遇巫氏能与人醮窖祓禳。若汉武之世李少君以祠窖可以致物同也。凡其解奏之时。往往见鬼物形兆。闾里迭畏。传于众多杀少牢以祭之者交午。重其主窖。乃旛盖拥之秘而罕睹焉。扬子所谓灵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宋高僧传卷第十八 感通篇第六之一(正传十五人附见三人)后魏西凉府檀特师传释檀特师者。一名慧丰。不知何许人也。身虽剃染率略无检制。饮酒啖肉语默无常。逆论来事后必如言。居于武威肆意狂逸。时宇文仲和为刺史。请之入州。历观厩库乃云。何意畜他官物邪。仲和不谕其旨。怒之不令在城。未几仲和拒不受代。朝延令独孤信擒之。仲和身死资财没官。周文闻之降书召之。檀特至岐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宋高僧传卷第十七护法篇第五(正传十八人附见一人)唐京师大庄严寺威秀传释威秀。不知何许人也。博达多能讲宣是务。志存负荷勇而有仪。其于笔语掞张特推明敏。无何天皇即位。龙朔二年四月十五日。敕勒僧道咸施俗拜。时则僧徒惶惑罔知所裁。秀嗟教道之中微。叹君玉之慢法。乃上表称沙门不合拜。征引诸史爰历累朝抑挫。朝才发令夕又改图。皆非远略也。方引经律论以为量果。词皆婉雅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