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由了别性的意识所拥有的世间智慧及出世间智慧——本来就是六识心王所拥有的法性,特别是说意识觉知心所拥有的法性;一切世、出世间智慧都是意识所有的法,不能自外于意识心而存在,都是附属于意识心的。[2]意识心境界,依层次高低,可略分为十:一、处于欲界中,常与五欲相触之离念灵知;二、未到初禅地之未到地定中,暗无觉知而不与欲界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常处于 | admin 2020-06-08 |
|
由如是解脱色故,亦令诸佛觉知心等八识心王得在人间常住不灭,亦令诸佛之六识心王得在天界中常住不灭,不堕眠熟、闷绝…等五位中必灭之间断法中,如是安住,亦名无间法智忍也。如是无间法智忍所住之解脱色,以及第八识自心如来,皆非是金刚力士所能护持者,无人能坏之故。由是缘故,彼及随学之徒众,悉皆不信释迦尚有庄严圆满报身常住色究竟天宫中宣说一切种智妙法,悉皆 | admin 2020-06-08 |
|
四识住的意思是说,识阴所住的四种境界:色受想行四阴,是六识心王所住的四种境界相;若离这四种境界相,六识心就没有安住的地方了!所以六识心必定要依这四种境界相为所缘,在三界中才能有安住的方所。如尊者舍利弗言:【复次,四识住,是佛所说。谓色生、色缘、色住,喜行广大增长,是识所住。受生、受缘、受住,喜行广大增长,是识所住。想生、想缘、想住,喜行广大增长,是 | admin 2020-06-08 |
|
由如是解脱色故,亦令诸佛觉知心等八识心王得在人间常住不灭,亦令诸佛之六识心王得在天界中常住不灭,不堕眠熟、闷绝…等五位中必灭之间断法中,如是安住,亦名无间法智忍也。如是无间法智忍所住之解脱色,以及第八识自心如来,皆非是金刚力士所能护持者,无人能坏之故。由是缘故,彼及随学之徒众,悉皆不信释迦尚有庄严圆满报身常住色究竟天宫中宣说一切种智妙法,悉皆 | admin 2020-06-08 |
|
![]() |
这也有问题!因为:意根只是心,五色根又是色法而不是心体,在意根没有大种性自性所以不能摄持五色根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成为五色根所依的;……但是祂却成为六识心王的所依根,从眼识到意识,都必须有意根作为所依根,才可能出生、现行、运作,所以说意根为前六识的共同所依根;但是前五识在没有意识藉意根的缘出生之前,前五识也是不可能出生的,所以意识心同时也 | admin 2020-02-18 |
![]() |
由了别性的意识所拥有的世间智慧及出世间智慧——本来就是六识心王所拥有的法性,特别是说意识觉知心所拥有的法性;一切世、出世间智慧都是意识所有的法,不能自外于意识心而存在,都是附属于意识心的。[2]意识心境界,依层次高低,可略分为十:一、处于欲界中,常与五欲相触之离念灵知;二、未到初禅地之未到地定中,暗无觉知而不与欲界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常处于 | admin 2020-02-18 |
![]() |
六识心王的行蕴,就是眼识的行为、耳识的行为……乃至意识觉知心的行为、离念灵知的心行,都属行蕴所摄。识蕴六识的行蕴,就是眼识见性的行为过程、耳识闻性的行为过程……乃至意识觉知心(离念灵知心)了知性的行为过程,都属识蕴六识的行蕴,都是识蕴六识自性的运作过程。识蕴中六识心王的心行,都是行蕴所摄;而识蕴的功能即是了别六尘,这是阿含经 | admin 2019-04-24 |
![]() |
由了别性的意识所拥有的世间智慧及出世间智慧——本来就是六识心王所拥有的法性,特别是说意识觉知心所拥有的法性;一切世、出世间智慧都是意识所有的法,不能自外于意识心而存在,都是附属于意识心的。[2]意识心境界,依层次高低,可略分为十:一、处于欲界中,常与五欲相触之离念灵知;二、未到初禅地之未到地定中,暗无觉知而不与欲界五尘相触之离念灵知,常处于 | admin 2018-12-27 |
![]() |
身根有行蕴,七识心王亦有行蕴;然因二乘菩提中虽说有第七识意根,但不开示对于第七识意根之观行,是故二乘菩提中不说意根之行蕴,唯说六识心王之行蕴。六识心王之行蕴者,即是眼识之行为、耳识之行为……乃至意识觉知心之行为、离念灵知之心行,皆属行蕴所摄。识蕴六识之行蕴者,即是眼识见性之行为过程、耳识闻性之行为过程……乃至意识觉知心(离念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又因为众生在三界流转生死时,他的阿赖耶识心体虽然不断的出生六识心王以及各种贪瞋痴等法种,而导致不断的流转生死;但是菩萨却在这样不断流转生死的现象当中,亲见自心如来——第八阿赖耶识心体,恒住于永离六尘、绝对寂静的不生不灭境界之中。因为恒离六尘,所以是绝对寂静,因为体恒常住,所以无有生灭;如是恒离六尘,体恒常住,即是涅槃,所以名之为本来自性清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是这个道理,若只是在六识心上面来解说的话,未悟的人就可以了解其中的道理:六识心王都是见分,所见的六尘都是相分。若是进一步说到前六识的四分、第七识的四分、第八识的四分时,未悟的人就不可能理解的了;即使是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当他回心而入大乘法中,在还没有证得第七、八识的时候,他们还是绝无能力真正听懂这种深妙法的,只能似懂非懂罢了!所以从诸地菩萨所修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是缘故,可证六无为或者细分而说九无为丶十二无为……等者,亦皆是依於阿赖耶识心体所出生之六根丶六尘与六识心王……等一切法,方能有之。推其根源,仍是阿赖耶识心体,故说阿赖耶识心体是万法之根源;若是万法之根源者,当知即是实相心体,当知必是常住法,绝非生灭法。六丶佛地真如无垢识依阿赖耶识而有:佛地真如者,谓诸佛之无垢识藉佛地应化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如是解脱色故,亦令诸佛觉知心等八识心王得在人间常住不灭,亦令诸佛之六识心王得在天界中常住不灭,不堕眠熟、闷绝…等五位中必灭之间断法中,如是安住,亦名无间法智忍也。如是无间法智忍所住之解脱色,以及第八识自心如来,皆非是金刚力士所能护持者,无人能坏之故。由是缘故,彼及随学之徒众,悉皆不信释迦尚有庄严报身常住色究竟天宫中宣说一切种智妙法,悉皆不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由如是解脱色故,亦令诸佛觉知心等八识心王得在人间常住不灭,亦令诸佛之六识心王得在天界中常住不灭,不堕眠熟、闷绝…等五位中必灭之间断法中,如是安住,亦名无间法智忍也。如是无间法智忍所住之解脱色,以及第八识自心如来,皆非是金刚力士所能护持者,无人能坏之故。由是缘故,彼及随学之徒众,悉皆不信释迦尚有庄严报身常住色究竟天宫中宣说一切种智妙法,悉皆不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只如尔星云法师----佛光禅师----始终不肯求证第八识如来藏,始终教诸徒众认取觉知心----第六意识,作为亲证真如佛性,何曾能知归宗禅师之心行?总以取信于印顺法师唯有六识心王之邪见,不肯承认确有第七识与第八识,不肯承认确有第八识如来藏,不肯承认阿赖耶识实有,不肯承认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一直遵循印顺否定如来藏之邪说,是故不肯回归临济义玄禅师之宗门正理,不肯脚踏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