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我们给各位举的例子就是,当年在天竺在古印度,那个时候世亲菩萨刚接触到大乘法的时候,他其实是不能信受大乘法的;所以他以小乘出家人的身分,出家比丘的身分,对于大乘法就开始诽谤,他认为大乘法是不对的。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说,一旦真正出口或者形诸文字来诽谤了大乘法之后,这个所要承受的业果是非常惨痛的业果的。可是,世亲菩萨后来经过了他的哥哥无着菩萨详细开示之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给各位举的例子就是,当年在天竺在古印度,那个时候世亲菩萨刚接触到大乘法的时候,他其实是不能信受大乘法的;所以他以小乘出家人的身分,出家比丘的身分,对于大乘法就开始诽谤,他认为大乘法是不对的。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说,一旦真正出口或者形诸文字来诽谤了大乘法之后,这个所要承受的业果是非常惨痛的业果的。可是,世亲菩萨后来经过了他的哥哥无着菩萨详细开示之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各位不要以为这是外道质疑佛陀,因为现在有很多佛门中的法师、居士,迷乱的支持某一位号称是导师的假出家人,认同了无因论的缘起性空。他们说没有真如,没有阿赖耶识执持业种;他们认为释迦牟尼佛已经入涅槃了,没有了,所以不会再有任何的作用了,现在就只剩下后世对祂永恒的怀念了。可是当我们问这一位导师:那么请问业种依何而住?他却说:这个是佛陀所不谈论的事情,不需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各位不要以为这是外道质疑佛陀,因为现在有很多佛门中的法师、居士,迷乱的支持某一位号称是导师的假出家人,认同了无因论的缘起性空。他们说没有真如,没有阿赖耶识执持业种;他们认为释迦牟尼佛已经入涅槃了,没有了,所以不会再有任何的作用了,现在就只剩下后世对祂永恒的怀念了。可是当我们问这一位导师:那么请问业种依何而住?他却说:这个是佛陀所不谈论的事情,不需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就急忙带着儿子,拿了一大堆的筒裙到竹林精舍,恭敬地对释迦牟尼说:乔达摩长老!听说你捡走了坟场里面,被老鼠咬过的那一条筒裙,请您千万不要穿它,会给您和整个精舍带来灾难的,请您把它丢了,我这里带来一些全新的筒裙,就供养给您吧!这时,释迦牟尼佛说:婆罗门!我们是出家人,出家人不在乎衣服破旧,我们并非今天才如此作,从过去生以来一直就像如此,我们从坟场、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今天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是:学佛修行,能不能消除宿业?若能,怎么出家人也会有死于非命的?大多数学佛人对于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这句话,都是耳熟能详的。说起来,因果的道理确实是极为甚深而错综复杂,难以让人理解的,当然也就更难让人深信。一般的凡夫众生只害怕得到恶果,却不知或不去思考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总是随兴任意而为,只图一时的快乐,不知因此造作了恶业,正是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佛世,有一个人来到僧团,表示想要出家;舍利弗知道这个人意图以后,运起了神通,观察此人八万大劫以来未种丝毫善根,所以跟这个人说:你过去八万大劫未种任何善根,今世不可能有所实证。所以舍利弗不度他入僧团出家。这个人不得已只好回家,一边哭一边走。就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佛,佛问清楚原由之后,佛陀佛也运起了神通,观察这个人超过八万大劫以前的因缘,发现他有得道的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孩子长大后就辞别了父母,跟随著佛陀出家精勤修行,终于证得了阿罗汉果。阿难尊者请示佛说:这位比丘过去世作了什么样的功德,今生能够出生在豪贵家里,出生没多久就能讲话,又能随佛出家学道证果,获得神通自在?佛告诉阿难尊者说:这位比丘过去世是波罗奈人,本来是富有人家的儿子。父亲过世后,由于不懂得经营家业,导致家道中落,渐渐地成为贫穷人;虽然他也值遇佛陀出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以莲宗的祖师举例子来给大家说,无非就是因为这些祖师们各个都是出家修行、修行有成的僧众,他们所持的戒法里面,有一条严格的戒就叫做“妄语戒”--不可以说妄语,否则的话就必下地狱。所以在这些出家僧众来讲,他们见到什么才能说什么,有什么样的境界才能说什么样的境界。那么举这些人的例子来的话,应该最能够取信于大众。我们再来看看,比方说我们刚才讲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观此覆藏,犹如顶戴高山之重而覆于巨海之深;今观现时妄执藏密应成中观见之出家比丘尼,不思依正理作法义辨正,而宁以黑头诉状蛮缠,全不遵世尊所制出家戒律,以比丘尼身而于官府行诉讼者,干犯僧残重罪;又一而再、再而三对上地菩萨及上座长老提讼,故已成波罗夷罪,已失比丘尼戒体,已成贼住比丘尼,此即是讼习交諠之明证。于此十习因之后,佛又开示六交报的内涵,于《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观此覆藏,犹如顶戴高山之重而覆于巨海之深;今观现时妄执藏密应成中观见之出家比丘尼,不思依正理作法义辨正,而宁以黑头诉状蛮缠,全不遵世尊所制出家戒律,以比丘尼身而于官府行诉讼者,干犯僧残重罪;又一而再、再而三对上地菩萨及上座长老提讼,故已成波罗夷罪,已失比丘尼戒体,已成贼住比丘尼,此即是讼习交諠之明证。于此十习因之后,佛又开示六交报的内涵,于《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观此覆藏,犹如顶戴高山之重而覆于巨海之深;今观现时妄执藏密应成中观见之出家比丘尼,不思依正理作法义辨正,而宁以黑头诉状蛮缠,全不遵世尊所制出家戒律,以比丘尼身而于官府行诉讼者,干犯僧残重罪;又一而再、再而三对上地菩萨及上座长老提讼,故已成波罗夷罪,已失比丘尼戒体,已成贼住比丘尼,此即是讼习交諠之明证。于此十习因之后,佛又开示六交报的内涵,于《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广论》随学者在此处就要特别注意了:一、以加行故来说——如果是贪着世间钱财,以出家身来经商而做贸易事业,就是猛利贪毒;在家信徒投入这种由出家人出资经营的赚钱事业中,即是猛利贪毒的共业。如果遇到真正宣扬的实义菩萨僧出世弘法,将会间接或直接显示他们的错悟或未悟,因此难免会危害其既得利益,p.90彼等众人则以瞋心诽谤,甚至以藏密诛法作法而欲诛杀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于是好义者,各以财物济之,后该女出家学道。田氏女罄其所有,以极其殷重、虔诚之心,供养僧众。境重心殷,善力极强,故而感应得以立即现前,而宿业悭贪之业也随之竭尽。道携,不修戒行,广营田业,积累布绢绫绮,数以万计,却悭贪吝啬,不拔一毛。后忽得重病,隐处闭合,便利不通。临命终时,寺中有一法师为他说法,令他稍得开悟,遂舍资财三分之一,财舍之后,他的病立见轻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在《梵网经》所列的七逆,就是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梨、破羯磨转僧以及杀圣人中,那就相当于是杀圣人;是指杀阿罗汉或杀初地以上在家、出家的胜义菩萨僧。这其中如果是杀诸地菩萨,罪就比杀阿罗汉重,因为阿罗汉舍报就入涅槃,除非他已回小向大转变成为修大乘佛菩提道的菩萨,否则仅此一生能利益的众生是有限的;而诸地菩萨在入地之前,就已断尽我执思惑,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观此覆藏,犹如顶戴高山之重而覆于巨海之深;今观现时妄执藏密应成中观见之出家比丘尼,不思依正理作法义辨正,而宁以黑头诉状蛮缠,全不遵世尊所制出家戒律,以比丘尼身而于官府行诉讼者,干犯僧残重罪;又一而再、再而三对上地菩萨及上座长老提讼,故已成波罗夷罪,已失比丘尼戒体,已成贼住比丘尼,此即是讼习交諠之明证。于此十习因之后,佛又开示六交报的内涵,于《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智慧的人,得到这些丰饶的财宝时,除了照顾自己的眷属之外,也会拿来广作有智慧的布施及救助,包括供养出家及在家修行人,或者种种德性高洁的人;并且广泛地救济度化一切有情,不会有贪爱吝惜的心念生起而觉得可惜。而因为广作布施利乐众生的结果,便种下许多福德种子,使得自己未来世也能广有资财,而继续行菩萨道。在这个故事里面叙述说:在波斯匿王时代,有一位婆提长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乘菩提法中怎么叫生因?怎么叫了因?譬如说,古时有个人要出家,诸大阿罗汉用宿命通观察以后,都说他没有因缘出家,为什么没有出家的缘?因为观察他以前八万大劫中,都没有与佛法结过缘。所以诸大阿罗汉都不收他作徒弟,他哭哭啼啼回家去,在路上遇见佛刚好要回精舍,佛见了就问他:“你哭什么?”他说:“我去找释迦牟尼佛,求出家,可是如来正好不在;诸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三、过去世常赞叹三宝,等视出家在家菩萨僧,于彼所说而不扰乱,有犹豫者悉开导之,亦不混淆他人习学为因,得今生超出横难、值遇真善知识之果。十四、过去世于善知识无谄无慢、奉侍恭敬、言语柔顺、常受言教为因,得今生值遇真善知识,因而见道之果。十五、过去世常求正义经典、读诵不倦,求真善知识,闻说能解,能佐贤圣正见之行为因,得今生具足无碍辩心要总持之果。十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己神足力出家入山。如是因缘中品辟支佛也——坐禅三昧经行菩萨道者于三毒中若淫欲偏多。先自观身。骨肉皮肤筋脉流血。肝肺肠胃屎尿涕唾。三十六物九想不净。专心内观不令外念。外念诸缘摄之令还。如人执烛入杂谷仓。种种分别豆麦黍粟无不识知。复次观身六分。坚为地分。湿为水分。热为火分。动为风分。孔为空分。知为识分。亦如屠牛分为六分。身首四支各自异处。身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