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精进波罗蜜就是到一个阶段上,菩萨就知道经过了十住位,经过了十行位、十回向位,不断地修学以后,他就能够将这身命财都可以作种种的布施,不再吝惜。而且他在入地以后,会起不可思议的精进法,所以就会顺着佛法的安排来成就这个佛道。而我们三贤位的菩萨要如何能够修学呢?经典上也是勉励我们,我们不应该贪爱自己的身命,应当去想:自己如何威仪能够如法,然后在四威仪中不断 | admin 2020-02-21 |
![]() |
其实明心的时候还不算具足,见性了也还不算具足,还得要到十行位满心以后,圆满了菩萨性种性,这时候才算具足了菩萨性。所以在十行位满心之前,都还有可能退转为中品缘觉菩提,或者下品声闻菩提的。至于真实的不退,就得要等到初地的入地心,对般若完全通达以后才会作到的。接着我们要来谈谈,初发心的菩萨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叫作修行大乘法的菩萨呢?佛陀在《优婆塞戒经》中说:求 | admin 2020-02-19 |
![]() |
接下来我们来谈性种性菩萨的十行位,这十行位又称为十长养,因为是要透过修行来长养圣性。修过十行位了,具足了性种性的条件以后,菩萨性就完全发起了,心性就会变得很调柔,也没有私心了,凡事都是为佛教、为众生来考虑;这样子菩萨的种性就具足了,就称为是性种性的菩萨。所以一般会说,菩萨性要修到十行位满心才能够具足。那么已经具足发起菩萨性的有情会显现出怎样的性相以及特质呢? | admin 2020-02-19 |
![]() |
(佛菩提,乃是菩萨觉悟成佛的法道,也是菩萨经历五十二阶位才能成佛的法道,始从十信位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而圆满十信位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六度万行;经历七住明心,开始在内门修菩萨六度万行,以及十住眼见佛性—眼见自己的身心与山河大地虚妄而成就如幻观,因此圆满十住位;依序转入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修行;于十地圆满后转入等觉位,于等觉 | admin 2020-02-18 |
![]() |
于十住位中,透过锻炼看话头功夫,跟随真善知识熏习眼见佛性正知见,以及培植十住菩萨眼见佛性所需要的福德,并于参禅的因缘成熟,一念相应慧,用父母所生肉眼而眼见佛性,眼见自己身心及山河大地虚妄,因而成就如幻的观行,圆满十住位而转入十行位。菩萨在十行位,一者、开始荷担如来家业,出来摧邪显正及救护众生,避免众生被常见外道、断见外道乃至被邪淫外道所误导;二者、 | admin 2020-02-18 |
![]() |
(想要)成就中道义,要透过七住位能够实证如来藏以后,再透过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然后进入到修道位,进入修道位成就圣种性以后,成就了见道圆满的功德,达到通达(而入初地的入地心中);再由初地修道位修习无生法忍,一分一分的从初地到十地修习无生法忍;因为十地无生法忍的修习,到最后的等觉位百劫修相好,最后妙觉如来下生人间,能够修行成就最后的佛道,成就一切 | admin 2020-02-18 |
![]() |
当这个智慧生起时,便能如实转依心真如境界而安住,就能够断除意识相应的中品分别随眠,这是想要满足十行位的菩萨们在相见道位中所应观行的内容。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前二品心是法智,因为全都是缘于自身的心真如及五蕴……等诸法而作的观行,不及于其他有情,故是法智而非类智;而且所观境界只及于欲界中的自身,不能遍及三界九地一切有情身心, | admin 2019-11-22 |
![]() |
三:十行位的修证具足十住位如幻观的修证,就进入十行位。一到十行的细节暂且不谈,单说十行位的观行。十行位的观行,主要是阳焰观。一切法犹如阳焰,是指十行性种性菩萨,悟后精勤修道,现前观察自心所生七识妄心或俱起,或互起,缘三界六尘而游移不定,犹如阳焰——好象太阳晒在远处热沙地上那个热气反射上来,空气晃动犹如有水在流动,然而智者 | admin 2019-11-03 |
![]() |
此谓入地前之三贤位中,必须有三种现观:第十住位满心时眼见佛性所得之如幻观、第十行位现观七转识妄心犹如远处热沙地上热焰如水晃动之阳焰观、第十回向位常于定中、梦中亲见往世多劫之造业修福行道往事而得之如梦观。必须得此三观之时始能决定已满第十回向位证德,然后再次加行修证安立谛十六品心、九品心后,始有资格入地;违此,俱属大妄语业,未来世极不可爱异熟苦果不能免 | admin 2019-09-02 |
![]() |
当这个智慧生起时,便能如实转依心真如境界而安住,就能够断除意识相应的中品分别随眠,这是想要满足十行位的菩萨们在相见道位中所应观行的内容。 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前二品心是法智,因为全都是缘于自身的心真如及五蕴……等诸法而作的观行,不及于其他有情,故是法智而非类智;而且所观境界只及于欲界中的自身,不能 | admin 2019-09-02 |
![]() |
佛菩提道的修学,大多是依照《华严经》以及《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所说的,把菩萨道分为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以及等觉位、妙觉位等五十二个阶位。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一切有情在还没有接触佛教三宝、听闻正法之前,可以说都称为具足各种缠缚的凡夫,对于什么是善恶完全不了解,对于因果也没有正确的知见;如果努力培植了足够的福德因缘, | admin 2018-08-07 |
![]() |
初行位到十行位,要在内门广行六度万行,并且成就蕴处界犹如阳焰的现观。初回向位到十回向位,要熏习道种智、修除性障,并且要成就菩萨道如梦的现观。当十回向位满心时候,要勇发十无尽愿,成为通达位的菩萨,发起一分的道种智,并且要能够永伏性障,成为意乐清净的初地菩萨。二地菩萨要主修戒波罗蜜,要能够戒行自然清净不犯;三地则主修忍波罗蜜及四无量心、五神通,要能够成 | admin 2018-08-07 |
![]() |
(想要)成就中道义,要透过七住位能够实证如来藏以后,再透过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然后进入到修道位,进入修道位成就圣种性以后,成就了见道的功德,达到通达(而入初地的入地心中);再由初地修道位修习无生法忍,一分一分的从初地到十地修习无生法忍;因为十地无生法忍的修习,到最后的等觉位百劫修相好,最后妙觉如来下生人间,能够修行成就最后的佛道,成就一切种智 | 三摩地 2018-08-01 |
![]() |
佛土庄严够了,表示你度化的有缘众生非常多,大家的如来藏共同变现出一个清净佛土来,那就是你成佛的时候到了!】(《金刚经宗通》第二辑第268~272页)【想要具备初回向位的慈悲与勇猛,却必须先具备十行位的清净无漏,就是必须具备转依如来藏的真如性;】(《楞严经讲记》第十一辑第270页)【黄蘖希运禅师这意思在告诉我们什么呢?在告诉我们不要落入色声香味触法里面,也就是不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而,菩萨明心证悟之后,虽得般若智及中道智而能现观,亦唯入别教七住位而已;纵使已能眼见佛性而证得世界身心如幻之现观,亦唯是十住位菩萨,尚未得阶初地,原因有四:第一、未发起圣性,不得修十地之道;因此需入十行位中,行种种行,修除凡夫异生性,藉以发起圣性,令思惑永伏不现;以成就圣性故,名为性种性成就。第二、未发起修道性,仍不得修十地之道,因此须入十回向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菩萨悟了,只不过是七住满心的菩萨,还不是佛;只是在佛菩提道刚刚注册,刚刚入学而已,还有好长好长的一段路要修学呢!菩萨明心了,转入八住、九住、十住修行,并依照善知识所教导眼见佛性的正知见,以及锻炼看话头的功夫,于定力、慧力、福德具足之下,眼见佛性真实,成为十住满心的菩萨,转入十行位。在十行位中,菩萨为了救护众生不被邪师所误导,所以出来摧邪显正,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菩提道的修学,大多是依照《华严经》以及《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所说的,把菩萨道分为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以及等觉位、妙觉位等五十二个阶位。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一切有情在还没有接触佛教三宝、听闻之前,可以说都称为具足各种缠缚的凡夫,对于什么是善恶完全不瞭解,对于因果也没有正确的知见;如果努力培植了足够的福德因缘,有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初行位到十行位,要在内门广行六度万行,并且成就蕴处界犹如阳焰的现观。初迴向位到十迴向位,要熏习道种智、修除性障,并且要成就菩萨道如梦的现观而十回向位。摘录自《菩萨正行概说》(原标题:地前菩萨的修行内容)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下一集将由正伟老师再为大家解说十行位菩萨应该修证的内容。阿弥陀佛!(原标题:修集智慧资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接下来讲十行位。十行位又叫做「十长养」。十长养是佛所建立的十个层次,要让你去长养菩萨应该有的圣性;不是长养凡夫性,是长养圣性,要让你具足菩萨性。这个十行位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去发起圣性;发起圣性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把我执加以降伏,把习种性位的那一些习性加以消除,这个叫做长养圣性。在长养圣性里面有一些事情得要注意:第一、必须要直心,不怕得罪人。譬如说我们破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