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吾闻西域菩提达磨传心于黄梅,汝当往彼参决(我看你神姿清朗超拔,恐怕不是一般的人。我听说菩提达磨从西域来到中土,传佛心,展转至于黄梅五祖,你不要再耽误时间了,速往忍和尚处参学,以决生死之疑)。”于是慧能一路风尘仆仆,直造黄梅五祖道场。慧能自幼生活在岭南,目不识丁,生得瘦小,一幅山野樵夫的模样。所以五祖初见他的时候,便戏称他为“獦獠(gela 三摩地

2018-07-20

但是,神秀座下的北方宗徒不明白这一点,常常讥笑南宗说:“慧能大师一字不识,有什么了不起的?”而神秀本人对南宗还是心生恭敬的,因为慧能毕竟是经过他的恩师弘忍和尚可的。所以他也经常告诫他的们说:“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付衣法,岂徒然哉!吾所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无滞于此,可往曹溪质疑。他日回,当为吾 三摩地

2018-07-20

”六祖道:“吾传佛心,安敢违于佛经!”行昌道:“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经说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六祖道:“《涅槃经》吾昔听无尽藏比丘读诵一遍,便为讲解,无一字一义不合,乃至为汝,终无二说。”行昌道:“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方便)开示。”于是, 三摩地

2018-07-20

”六祖听了智常禅师的悟道偈,遂矛可。一日,智常禅师又入室参礼六祖。智常禅师问:“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未解,愿为教授。”六祖道:“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 三摩地

2018-07-20

后因读诵《维摩诘经》,发明心地,但没有人为他证。一个偶然的机会,六祖慧能禅师的东阳玄策禅师,前来永嘉,拜访了玄觉禅师,二人相谈甚欢。玄策禅师惊讶地发现,玄觉禅师虽然出身于教下,但是他的出语却暗合祖师禅之妙旨,于是便问:“仁者得法师谁?”玄觉禅师道:“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玄策禅师一听, 三摩地

2018-07-20

怀让禅师的入室,著名者共有六人,皆是到怀让禅师的可。其中,尤以马祖道一门庭最盛,后世的临济、沩仰二宗,均出其门下。怀让禅师曾经这样告诉他的六位入室:“汝等六人同证吾身,各契其一。一人得吾眉,善威仪(常浩);一人得吾眼,善顾盼(智达);一人得吾耳,善听理(坦然);一人得吾鼻,善知气(神照);一人得吾舌,善谭说(严峻);一人得吾心,善古今(道一 三摩地

2018-07-20

马祖可了他。宝积禅师的悟道表面上看似很偶然,实际上是他功夫用到了一定的火候。如果功夫不到家,这样的场景碰见得再多,也没有用。这说明了一个道理:道不仅仅是在深山老林里,道就在日用中;法也不仅仅是在寺院里,生活中的一切,不管是有情的生命,还是无情的草木,它们都无时不在说法。关键看我们的心是否在道上。若能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能做到心不离道、道不离心,那 三摩地

2018-07-20

”无业禅师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密传心?”马祖道:“大德正闹在,且去,别时来(大德!你心里正喧闹得很,一点也不安宁。先下去,改日再来)。”于是无业禅师开始迈步向外走,这时马祖在背后大声招呼道:“大德!”无业禅师一听,连忙回首。马祖问道:“是甚么?”无业禅师言下豁然开悟,于是不停地礼拜马祖。马祖道:&ldqu 三摩地

2018-07-20

裴体曾赋诗赞黄檗禅师云:“自从大士传心,额有圆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因。拟欲事师为,不知将法付何人?”黄檗禅师生前的一些重要,都是由裴休整理的,主要有《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这两本法要,语言清新流畅,说法平实中肯,真可谓字字珠玑,实为禅门不可多得的入门指南。黄檗 三摩地

2018-07-20

日出,清净却翻为烦恼。有为功德被尘埋,无限田地未曾扫。攒眉多,称心少,叵耐(可恶)东村黑黄老。供利不曾将得来,放驴吃我堂前草。食时辰,烟火徒劳望四邻。馒头(追)子前年别,今日思量空咽津。持念少,嗟叹频,一百家中无善人。来者只道觅茶吃,不得茶噇(chuang,吃)去又嗔。禺中已,削发谁知到如此。无端被请作村僧,屈辱饥凄受欲死。胡张三,黑李四,恭敬不曾生些子 三摩地

2018-07-20

”因为得到沩山禅师的可,从此以后,法真禅师的道名日渐远播。数载后,法真禅师辞别沩山,返回西川,寄居于天彭堋(peng)口山龙怀寺,每日于路旁煮茶,普施过往客人,时间长达三年之久。后来在龙怀寺的后山,法真禅师发现了一处古老寺院,名曰大随。寺周围群峰耸秀,涧水清泠。中有一棵古树,树围四丈余,树的南侧恰好有一口,其状如门,中空无碍,不假斤斧,自然生成的 三摩地

2018-07-20

”沩山禅师看了他的悟道偈之后,反复诘问,遂与之可,并教诲道:“从缘悟达,永无退失。善自护持。”古人讲,开悟的契机因人不同而千差万别。有言下荐得,有从缘悟得,有读经明得。诸般悟处,以从缘悟得,得力最大。因为从缘悟得需要有长期的修行作基础,是量变到一定的程度而发生的质变,而且完全是无心而得。因此,一旦从缘悟得,便永不退失。从灵云志勤禅 三摩地

2018-07-20

道吾的尚开悟后,当即前往参礼在本地传禅的关南道常禅师,并得到了他的可。后来,道吾和尚又前往德山宣鉴禅师座下,继续参学。在诸方尊宿的钳锤下,道吾和尚道业大进,法味弥著。后回襄州关南,开法接众。道吾和尚行为怪异,每次上堂,必戴莲华笠,披襴、执简、击鼓、吹笛,有时口称鲁三郎,唱道“识神不识神,神从空里来,却往空里去”,有时道“打动关南鼓 三摩地

2018-07-20

六祖咐嘱道:“从上衣法双行,师资递授,衣以表信,法乃心。吾今得人,何患不信?吾受衣以来,遭此多难。况乎后代,争竞必多。衣即留镇山门,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行思禅师得法之后,即回到青原山,开法化众。其门庭之兴盛,法脉之流远,足与南岳媲美。行思禅师座下徒众虽多,但其法脉后来主要是由石头希迁禅师一系承传。关于石头得法的因缘,参见“石 三摩地

2018-07-20

”经过多次锤炼,这一次,行思和尚终于可了他。唐天宝初年(742),希迁禅师得法后,即离开青原前往南岳衡山南台寺。南台寺的东侧有一块巨石,状如莲台,希迁禅师乃结庵其上,开法化众。时人皆称之为“石头和尚”。希迁禅师的禅风高峻,接机干净利索,决不拖泥带水,为诸方尊宿所称叹。《宋高僧传》中讲,“初岳中有固(南岳坚固)、瓒(南岳明瓒)、让 三摩地

2018-07-20

”石头和尚于是可了惟俨禅师。惟俨禅师后居澧州药山,开法化众,一时门庭兴盛,海众云集。关于惟俨禅师的禅风,我们可以从一件小事中见其一斑:一天晚上,惟俨禅师在月光下经行,不知不觉登上寺院附近的一座高峰。夜色清凉如水,远近的村落尽收眼底,隐约间还能听到一两声犬吠。惟俨禅师突然看到云开月现,便情不自禁地对着长空大笑一声。这一声大笑,声应澧东九十多里 三摩地

2018-07-20

多见时辈只认扬眉瞬目,一语一默,蓦头可,以为心要,此实未了。吾今为你诸人分明说出,各须听受。但除却一切妄运想念见量(原文如此),即汝真心。此心与尘境及守认静默时全无交涉。即心是佛,不待修治。何以故?应机随照,泠泠自用。穷其用处,了不可得,唤作妙用,乃是本心。大须护持,不可容易(不可等闲视之)。”这则短短的法语向我们道出大颠禅师当年的悟处,同 三摩地

2018-07-20

石霜禅师为他作了可。仲兴禅师这才具礼拜谢石霜禅师,并设斋忏悔自己当年打先师之罪。过了一段时间,仲兴禅师又拿着铁锹,来到石霜禅师那儿。在法堂上,他从东边走到西边,又从西边走到东边。石霜禅师问:“作么?”仲兴禅师道:“觅先师灵骨。”石霜禅师道:“洪波浩渺,白浪滔天,觅甚先师灵骨?”仲兴禅师道:“正好著力。”石霜 三摩地

2018-07-20

”石霜禅师于是可了张拙秀才,并接受他成为自己的得法。张拙秀才的这首悟道偈子非常有名。它把禅宗的基本精神、用功方法非常到位地给传达出来了。一、二两句说明,吾人之自性,能生万法,遍一切处,一切众生皆具此性,与我一体不二,实际上,无有人我、彼此之分。三、四两句说明,吾人之心,随六根外驰六尘,生出种种妄想烦恼,将我们的自性清净本心障住,使我们本具的 三摩地

2018-07-20

于是默然给予可。岩俊禅师悟道后,即前往洛阳,住观音院,六徒常常有数百人。后周高祖、世宗二帝,潜隐于民间时,常常登丈室拜访岩俊禅师。他们每次来,必定给岩俊禅师顶礼。二帝即位后,特赐岩俊禅师紫衣,并赐号净戒大师。岩俊禅师归寂于乾德丙寅年(966),春秋八十五岁。 (原标题:77观音岩俊禅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